簫韶九成,引鳳來儀。十裡春風,無限江山。
韶山為南嶽七十二峰之一,群山環抱,峰巒聳峙,田園俊秀,山川相趣,既分布著三山、二水、一洞、一渠、一峰等自然景觀,又坐落著毛澤東故居、毛氏宗祠、毛澤東紀念館及新建的毛澤東銅像、毛澤東詩詞碑林、韶山烈士陵園等人文景觀,令人心馳神往。
花明樓因劉少奇而著稱於世,同樣的,韶山因毛澤東而名動天下,被譽為紅太陽升起的地方。
「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他為人民謀幸福,呼兒嗨喲,他是人民大救星……」
一首陝北民歌《東方紅》不僅唱出了時代的強音,也唱出了億萬人民的心聲,成為偉大領袖毛主席的莊嚴頌歌。
不得不說,韶山沖風光秀麗,山脈氣勢恢宏,呈封閉型,是一塊藏風聚氣的風水寶地。當年毛氏先人相中這塊風水寶地定居立業,並在清乾隆二年《韶山毛氏族譜一修序》中預言,藉此山川靈氣可出國家棟梁之才:「何韶山一區,有似乎脫穎者為之筮也,夫山水秀絕,必生奇才,韶山雖不在中州往來之地,賦客騷人所不到,必將有秉山川之秀追蹤古先生其生者,為國之華,為幫之望,使人與地俱傳」。
果不其然,一百多年後的1893年12月26日辰時,一代偉人毛澤東在韶山沖上屋場誕生了,並度過了難忘的少年時代。參加革命後,毛澤東同志還先後5次回到韶山,並在滴水洞留下了一個未解之謎。
毛澤東戎馬一生,極具傳奇色彩,身經百戰卻沒打過一槍,也沒負過一次傷,每次都是有驚無險,與死神擦肩而過;出身於農民之家,生長在閉塞的農村韶山,小時候讀過私塾、放過牛、砍過柴、餵過豬,而後走出農村,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求學,當過北京大學圖書館助理員,最後參加革命,經過二萬五千裡長徵,最終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解放全中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領袖。
「百丈源頭覺逝川,長河展卷認從前。」民間廣為流傳一種說法,毛澤東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偉業,不僅僅在於其大智大慧和雄才偉略,更與毛家的風水脫不了關係。
然而,毛澤東故居並沒有想像中的富麗堂皇,而是一棟坐南朝北、土木結構的典型南方農舍,前臨綠水,背依青山,於簡樸中見深意,於尋常處生奇景。
故居前面有二口清水塘,一為荷花塘,一為南岸塘,其中南岸塘就是毛主席少時「大顯身手」的地方。1963年11月,郭沫若參觀韶山時,曾有感而發道:「毛主席是少時遊池塘,老年遊長江啊!」
毛澤東銅像廣場位於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前坪,面東南,枕松山,以巍巍韶峰為背景,雄偉寬闊,莊嚴肅穆,是整個韶山沖的中心。毛主席銅像則矗立在廣場中央,身軀偉岸,手執發言稿,身著中山裝,目光炯炯,微露笑容,生動地再現了人民領袖毛澤東出席開國大典時的英姿風採。
到了韶山,自然不能錯過銅像廣場,或獻上鮮花,或肅立瞻仰,表達對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崇敬之情。
重回第一次集體遠遊之地,走過四年前走過的路,那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點點滴滴,隨著情景再現而變得炙熱真切,仿佛所有定格在歲月裡的群像記憶,如躲在雲層裡的金烏,一時不見蹤影,卻從未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