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溪是淡水河上遊的最主要支流,清朝時期,國際商船由臺灣海峽的淡水河入口淡水港朔河而上,途經大稻埕碼頭,再至大漢溪與淡水河另一支流新店溪匯流處的艋舺碼頭,再深入可沿大漢溪至桃園的大溪鎮。大溪因此成為桃園臺地的主要商城,後因河水淤積,不適商船航行,淡水河航運沿線碼頭成為歷史,但城市的文化與商業仍然日以繼夜的運行。
跑者今日與友人駕車至大漢溪畔的陶瓷業名鎮-鶯歌,由鶯歌國民運動中心騎ubike出發,沿大漢溪左岸河濱著名的山水步道,終點至桃園大溪的老街,全長14公裡,慢悠悠happy run共約1小時40分鐘。全程果然山水畫廊,令人驚豔不已。
臺北夏至之後,每天5點日出,早上7點過後便成為酷暑,烈陽高照,全天高溫可以飆到38度以上。騎者考慮天氣因素及交通時間,5點便開車出發,由臺北經國道3號高速公路,至鶯歌交流道出口,依導航指示到達鶯歌陶瓷博物館附近的運動中心,停好車至ubike停車處,選好ubike並調整適當座位高度,清晨6點開始ubike遊。
由運動中心出發,一開始便上著名的三鶯龍窯橋,此橋設計頗有巧思,如同一深長的燒瓷龍窯,跨越一條小小的大漢溪支流,騎者便進入大漢溪濱河的步道。步道開始並不寬,但道旁綠地深長,讓人心曠神怡。在此自行車道的騎者不多,較無淡水關渡河濱的家庭型的遊客,插身而過的多是身著專業自行車裝備的騎手。
騎至鶯歌大漢溪鳶山堰,看見一巨石,上刻「山水步道」四字,果然大漢溪於此豁然開朗,途經石門水庫的中莊調整池,颱風多雨期間,調整池用來積蓄石門水庫洩洪水流,以免造成下遊水災。此池不可小瞧,據說這是亞洲最大的水庫調整池,狀似一巨潭,藍天綠山倒影皆在潭內。
騎過中莊調節池,進入大溪河濱公園,到達大溪吊橋橋下,此次happy run順利完成。經過山水步道騎程,再由吊橋進入大溪老街,頗有騎馬入京的感覺。由於進入老街時間不到早上8點,旅遊景點及商店尚未開門,騎者路過老街,反而可以悠閒的欣賞老街歷史建築,頗有思古幽情。
逛完老街,騎者與友人早已飢腸轆轆,沿著大溪中央路,進入人聲鼎沸的傳統市場,此時大溪居民已經進入早市時間,騎者也不客氣,點了小店的米粉、混沌湯、滷豆腐,果然可口,大溪豆腐在任何店家都有最高品質。飽餐之後,至中正公園歸還ubike,再於大溪懷舊遊覽後,不能免俗,買了當地的豆乾、素肚.......,原本要在大溪公共汽車站,搭公車返回鶯歌,但等待時間太長,不耐高溫的騎者,招了計程車回到鶯歌停車處,驅車回臺北,準備好好享用大溪豆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