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民政廳發布《關於公布需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清單第一批的通告》認定第一批不規範地名並向社會公布。其中汕頭存在「大、洋、怪、重」等問題的不規範地名共178個。目前清單仍處於公示期。市民政部門表示公示期間房地產商如有異議可以商榷。公示期結束則開始整改。
5月16日省民政廳將認定的第一批包括廣州、珠海、汕頭、惠州、雲浮5市的251個不規範地名向社會公布。其中涉及汕頭的不規範地名共178個主要以建築物、住宅區為主多為擅自命名、擅自更名存在「大、洋、怪、重」等不規範現象。
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調研員袁樹剛說所謂「大」就是地名名稱名不副實叫得比較誇大像「世紀」「國際」與它的體量不匹配「洋」地名就是不適用中國的規範字像有些叫「F16」「E公館」直接取洋名或者譯名還有一個「怪」名比如帶有宗教迷信色彩、怪字、生僻字、不恰當的諧音還有就是「重」很多地方取的名字是一樣的在手機裡面搜索出來十幾個地方。
據了解為提升城市形象展示汕頭魅力根據國家和省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的工作部署結合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2021年舉辦第三屆亞青會的實際我市於今年3月份組織開展了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專項行動。我市自加壓力各區縣主動作為有關部門積極配合清理整治不規範地名數量位居全省前列得到省民政廳的充分肯定。袁樹剛告訴記者汕頭剛剛獲得全國第二次地名普查的先進單位所以本次清理整治的自我要求更高上報的名單更多更全。
市民政局表示接下來將按照清單加快推進地名清理整治工作並向社會公布全市清理整治成果接受社會監督。市民政部門還強調相關單位或產權人如果不認真進行清理整改除根據《汕頭經濟特區地名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違反規定的單位給予行政處罰、納入企業徵信系統外地名主管部門將暫停辦理相關單位的地名等審核業務由此產生的後果由各相關單位自行承擔。
地名作為人們從事社會交往和經濟活動廣泛使用的媒介與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休戚相關它涉及國家的內政外交、軍事國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新聞出版、測繪製圖等眾多領域是現代社會不可或缺的信息載體。這一次大力清理整治「大、洋、怪、重」等不規範地名有利於提升我市的地名文化為創文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