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文福利:
關於島嶼
俱樂部福利:
屋漏痕
在公眾號回複數字「1」,了解獲取福利的方式!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雲門舞集吧…但其中來龍去脈和重要的時間節點,你了解嗎?
為了避免你「沒什麼時間、可能看不下去」小鴨特地送上由雲門基金會出品的,卡通版本的3分鐘「雲門舞集」極簡史。
當然,如果還有興趣,可以繼續看,小鴨同時還剪入了製作方對即將退休的林懷民老師,還有鄭宗龍先生好玩又生動的專訪。
——林老師退休最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會是「洗碗和看網劇!!!」?還有鄭宗龍先生下一個「十年計劃」是什麼~~
「雲門極簡史」及林懷民、鄭宗龍的專訪,自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 敲黑板,劃重點:
1973年由林懷民在臺灣建團
華人社會的第一個職業當代舞團
1988年雲門舞集停運三年
1999年成立雲門2團
2008年雲門失火,成為轉折
修建淡水雲門劇場
2020年林懷民退休,鄭宗龍擬任藝術總監
雲門劇場
雲門的故事和歷史也許大家已經聽得太多太多,但這一段,還是希望貼給大家:
雲門舞集,是一個臺灣的現代舞蹈表演團體,於1973年由林懷民創辦,也是臺灣的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之名來自於中國古書《呂氏春秋》中的一句話:「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卷……」,也就是傳說中黃帝時代舞蹈的名稱。雲門舞集曾推出多個舞蹈作品,當中包括有薪傳,九歌 ,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行草等等。雲門舞集的附團「雲門2」於1999年成立,藝術總監:羅曼菲。
如果要從當下回顧雲門的歷史,我覺得現在位於淡水的「雲門劇場」——自從2008年那場「幾乎燒毀雲門一切」的大火,而後得到「重生」的雲門根據地,現在已經成為了臺灣文創的一個地標,雲門的故事也可以從「雲門劇場」得到一個穿針引線的梳理。
「雲門與雲門劇場的故事」,自雲門舞集
關於島嶼
雖然林老師在taiwan bar的採訪中幽默的說自己退休後要「耍廢」,但其實在退休前他的力作《關於島嶼》,除了他當下的感觸,更是他多年創團的情懷總結,把多少情感和淚水都灑落在這片生長的島嶼上。
讓懷民老師「美麗不起來」的「美麗之島、婆娑之洋」從復興航空空難、鄭捷事件到最近的815大停電,在在觸動林懷民的心,無法抹滅,只能以創作抒發心情。而島嶼成為跳板,從臺灣望向世界,「這也已經不是一個臺灣的故事了,而是人的故事,而且也許是今天的整個世界的處境。」
七十歲的林懷民,首次與三位平均年齡三十五歲的藝術家合作,包含服裝設計師詹樸、劇場影像導演周東彥,以及拿下金曲獎年度專輯的桑布伊,豐富的視覺、聽覺元素,拆解、重組,呈現非常不一樣的雲門風景。
「這個舞從來沒有要讓你覺得坐在那裡欣賞,即使只有字在那邊跑,你頭腦很忙的。」
「關於島嶼」的創作專訪,自天下雜誌
不想寫太多,大家隨後看劇吧,也許這是最好的選擇。
寫在最後:
我覺得我最好的舞評是這樣的:一位大娘跑到後臺一定要見我,然後拉著我的手,說:「林老師啊,我從頭到尾都看不懂,可是我從頭到尾都感動得不得了,你看雞皮疙瘩還在這。」 我想舞蹈不是一個認知的事情,是一個感受的行為。──林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