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通版雲門舞集極簡史&林懷民的《關於島嶼》

2021-01-15 絕對不好野

推文福利:

關於島嶼

俱樂部福利:

屋漏痕

在公眾號回複數字「1」,了解獲取福利的方式!


應該沒有人不知道雲門舞集吧…但其中來龍去脈和重要的時間節點,你了解嗎?


為了避免你「沒什麼時間、可能看不下去」小鴨特地送上由雲門基金會出品的,卡通版本的3分鐘「雲門舞集」極簡史。

當然,如果還有興趣,可以繼續看,小鴨同時還剪入了製作方對即將退休的林懷民老師,還有鄭宗龍先生好玩又生動的專訪。

——林老師退休最想做的事情為什麼會是「洗碗和看網劇!!!」?還有鄭宗龍先生下一個「十年計劃」是什麼~~


「雲門極簡史」及林懷民、鄭宗龍的專訪,自雲門舞集


雲門舞集, 敲黑板,劃重點:


1973年由林懷民在臺灣建團

華人社會的第一個職業當代舞團

1988年雲門舞集停運三年

1999年成立雲門2團

2008年雲門失火,成為轉折

修建淡水雲門劇場

2020年林懷民退休,鄭宗龍擬任藝術總監

雲門劇場


雲門的故事和歷史也許大家已經聽得太多太多,但這一段,還是希望貼給大家:


雲門舞集,是一個臺灣的現代舞蹈表演團體,於1973年由林懷民創辦,也是臺灣的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之名來自於中國古書《呂氏春秋》中的一句話:「黃帝時,大容作雲門,大卷……」,也就是傳說中黃帝時代舞蹈的名稱。雲門舞集曾推出多個舞蹈作品,當中包括有薪傳,九歌 ,家族合唱,流浪者之歌,水月,竹夢,行草等等。雲門舞集的附團「雲門2」於1999年成立,藝術總監:羅曼菲。


如果要從當下回顧雲門的歷史,我覺得現在位於淡水的「雲門劇場」——自從2008年那場「幾乎燒毀雲門一切」的大火,而後得到「重生」的雲門根據地,現在已經成為了臺灣文創的一個地標,雲門的故事也可以從「雲門劇場」得到一個穿針引線的梳理。


「雲門與雲門劇場的故事」,自雲門舞集

關於島嶼


雖然林老師在taiwan bar的採訪中幽默的說自己退休後要「耍廢」,但其實在退休前他的力作《關於島嶼》,除了他當下的感觸,更是他多年創團的情懷總結,把多少情感和淚水都灑落在這片生長的島嶼上。


讓懷民老師「美麗不起來」的「美麗之島、婆娑之洋」從復興航空空難、鄭捷事件到最近的815大停電,在在觸動林懷民的心,無法抹滅,只能以創作抒發心情。而島嶼成為跳板,從臺灣望向世界,「這也已經不是一個臺灣的故事了,而是人的故事,而且也許是今天的整個世界的處境。」

七十歲的林懷民,首次與三位平均年齡三十五歲的藝術家合作,包含服裝設計師詹樸、劇場影像導演周東彥,以及拿下金曲獎年度專輯的桑布伊,豐富的視覺、聽覺元素,拆解、重組,呈現非常不一樣的雲門風景。

「這個舞從來沒有要讓你覺得坐在那裡欣賞,即使只有字在那邊跑,你頭腦很忙的。」


「關於島嶼」的創作專訪,自天下雜誌


不想寫太多,大家隨後看劇吧,也許這是最好的選擇。


寫在最後:

我覺得我最好的舞評是這樣的:一位大娘跑到後臺一定要見我,然後拉著我的手,說:「林老師啊,我從頭到尾都看不懂,可是我從頭到尾都感動得不得了,你看雞皮疙瘩還在這。」 我想舞蹈不是一個認知的事情,是一個感受的行為。──林懷民

相關焦點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新華社臺北11月23日電(記者 趙丹平 杜瑞)「對退休以後的生活還沒有規劃,可能要花很長時間整理家裡幾十年的雜物,然後掃地、洗衣服、過日子吧。」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 林懷民:雲門舞集必須走下去並且走得更好
    臺灣著名舞團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談到自己的退休生活時,用戲謔的口吻這樣說。  雲門舞集最新推出的大型現代舞作品《關於島嶼》將於11月24日在臺北首演。在23日的記者會上,林懷民談到此前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他於2019年底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的消息。他表示,當年創辦雲門是希望臺灣有自己的舞團,而不是把它作為個人創作的平臺。
  • 林懷民:不讓雲門舞集成為「博物館」
    謝幕之作《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本周亮相南京  但對於臺下觀眾而言,心中卻泛起一種難言的傷感,在他們看來,這位雲門舞集靈魂人物的正式謝幕,意味著「一個時代的結束」。  12月20日和21日,林懷民攜兩位中生代編舞家鄭宗龍和陶冶創排的《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交換作》將在江蘇大劇院上演。作為該劇年度巡演的收官之站,林懷民將在南京與所有熱愛他的觀眾告別:「沒想過會在這裡演完最後一場,就這樣鞠個躬,下臺。」
  • 專訪林懷民,從雲門舞集退休前送你幾句箴言
    創立雲門舞集46年,創作了90多部作品之後,即將於2019年底卸任舞團藝術總監的林懷民帶著他的作品《白水》《微塵》再次來到國家大劇院,而這一次距離他和他的雲門舞集首次登上這裡的舞臺,已經過了整整十年的時間。林懷民感慨說:「我記不得十年裡到過哪些城市,演出過什麼舞蹈。
  • 關於島嶼 古稀林懷民「舞」給你
    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享譽世界的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7月31日在臺北宣布新舞作《關於島嶼》將於11月舉行世界首演。  去年遭遇車禍、至今還拿著拐杖的林懷民說,《關於島嶼》中的島嶼是個隱喻,在這裡常有颱風、地震、內鬥等事情發生,但島嶼上的居民從來沒有喪失仰望星空、向前走的能力。
  • 林懷民:《九歌》成就了雲門舞集的影響力
    中新社上海3月12日電 題:林懷民:《九歌》成就了雲門舞集的影響力  中新社記者 鄒瑞玥  2013年,臺灣舞蹈大師林懷民領銜的雲門舞集(臺灣第一個職業舞團)邁入第40個年頭。就在這支「不惑之年」的舞團開啟亞洲巡演之旅時,傳來了林懷民榮獲美國舞蹈節終身成就獎的消息,此前的獲獎者都是像瑪莎·格蘭姆、皮娜·鮑什這樣的現代舞界領袖人物。12日,現身上海東方藝術中心的林懷民談及這個獎項時心態淡然。倒是現場播放起雲門08年大火的錄像時,林懷民背過身去,悄悄拭起了眼淚。  此次林懷民攜《九歌》來滬,是因為該劇對於他本人、對於雲門舞集都有非凡的意義。
  • 關於島嶼 古稀林懷民「舞」給你
    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享譽世界的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7月31日在臺北宣布新舞作《關於島嶼》將於11月舉行世界首演。  去年遭遇車禍、至今還拿著拐杖的林懷民說,《關於島嶼》中的島嶼是個隱喻,在這裡常有颱風、地震、內鬥等事情發生,但島嶼上的居民從來沒有喪失仰望星空、向前走的能力。
  • 關於島嶼 古稀林懷民"舞"給你
    新華社臺北8月1日電(記者何自力 齊湘輝)享譽世界的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7月31日在臺北宣布新舞作《關於島嶼》將於11月舉行世界首演。去年遭遇車禍、至今還拿著拐杖的林懷民說,《關於島嶼》中的島嶼是個隱喻,在這裡常有颱風、地震、內鬥等事情發生,但島嶼上的居民從來沒有喪失仰望星空、向前走的能力。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如今林懷民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的光環加身,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全版專文報導,但他自認這輩子最好的舞評來自素不相識的臺灣農婦:「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戶外觀眾是最重要的舞評家。」雲門舞集一直堅持下鄉巡演,足跡遍及許多鄉鎮學校與社區禮堂,後來又有了數萬民眾參與的大型戶外公演,一跳就是20多年。
  • 「雲門舞集」林懷民 用《交換作》說再見
    「林懷民都要退休了,我居然還沒有看過『雲門舞集』?!」16日下午到晚上,到國家大劇院看《交換作》。《交換作》是現代舞,由臺灣「雲門舞集」和大陸「陶身體劇場」兩大超級舞團聯袂演出,三位國際級編舞家——72歲的林懷民、43歲的鄭宗龍加上34歲的陶冶,祭出各自原創新作——《秋水》《乘法》和《12》,為2019年這最後一季巡演收官。當日的活動豐滿從容。
  •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交換作》南京站演出,將成為林懷民退休前的...
    ,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一直引領著舞蹈界,往更高的方向發展。年創立雲門舞集。1999年創立雲門舞集附團——雲門2。  他經常從亞洲傳統文化與美學汲取靈感,編創充滿當代意識的舞作,是國際推崇的編舞家。作品屢被國際重要媒體選為年度最佳舞作。2019年,英國衛報將他的《關於島嶼》選入「21世紀頂尖20舞作」。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宣布2019年底退休
    華夏經緯網11月23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雲門舞集」22日發表聲明,宣布藝術總監林懷民將於21日雲門基金會董事會同意林懷民的退休規劃,也同意 「雲門2」的藝術總監鄭宗龍於2020年接任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 林懷民:雲門舞集代表作「行草」靈感源自西安碑林
    林懷民:雲門舞集代表作「行草」靈感源自西安碑林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2月03日15:42   新華網西安12月3日電(記者儲國強)臺灣現代舞表演團體「雲門舞集
  •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
    臺灣雲門舞集《水月》北京首演林懷民:觀眾越來越好【解說】8月25日,臺灣雲門舞集《水月》首次在國家大劇院上演,這也是著名編舞家林懷民繼《行草》、《流浪者之歌》、《九歌》等之後,第五部亮相國家大劇院的代表作品。談及演出的感受,林懷民感慨稱現在北京的觀眾越來越好。
  • 臺灣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西安「寫」《行草》
    中新社西安十二月四日電 (記者 冽瑋)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創始人林懷民代表作《行草》,四日晚在古城西安上演。此前林懷民對媒體透露,雲門舞集代表作品《行草》從中國收藏古代碑石時間最早、名碑最多的西安碑林中得到過靈感。   「雲門舞集」的名字取自中國傳統文化。
  • 林懷民舞別雲門
    「我和幾位舞者即將離開雲門舞臺,但云門舞集沒有退休,明年7月,廣場見!」7月27日晚,臺北兩廳院文藝廣場,在漫天花瓣雨和潮水般的掌聲中,林懷民和眾多舞者彎下腰,向剛剛席地而坐欣賞他們演出的4萬名觀眾深深鞠躬、鄭重致謝。這是雲門舞集第2432場演出,也是林懷民卸任雲門舞集藝術總監一職前,最後一次率團戶外公演。
  • 回首雲門45年經典 「林懷民舞作精選」即將全臺巡演
    如今林懷民有「現代舞諾貝爾獎」的光環加身,常獲《紐約時報》等媒體全版專文報導,但他自認這輩子最好的舞評來自素不相識的臺灣農婦:「林先生,感謝你美麗的藝術。」  「戶外觀眾是最重要的舞評家。」雲門舞集一直堅持下鄉巡演,足跡遍及許多鄉鎮學校與社區禮堂,後來又有了數萬民眾參與的大型戶外公演,一跳就是20多年。
  • 臺灣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告別舞臺
    27日晚,臺灣現代舞蹈表演團體——雲門舞集在臺北兩廳院藝文廣場公益演出「林懷民舞作精選」。
  • 雲門舞集、陶身體劇場攜手《交換作》林懷民獻上退休之舞
    11月14日,雲門舞集和陶身體劇場兩大舞團帶來的《交換作》亮相2019國家大劇院舞蹈節。由編舞家林懷民、鄭宗龍、陶冶分別創作的《秋水》《乘法》《12》相繼登臺,雲門舞者與陶身體舞者交換而舞,在不同風格的舞蹈中撞擊出別樣的身體語彙,帶給觀眾一場震撼的視覺盛宴。
  • 林懷民獻上退休之舞——《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
    備受尊崇的編舞家林懷民今年年底將從他創辦的雲門舞集退休,告別之際他所推出的最後一套節目——《雲門舞集與陶身體劇場 交換作》,12月20日至21日將在江蘇大劇院演完最後一場。由林懷民、鄭宗龍、陶冶分別創作的《秋水》《乘法》《12》屆時將相繼登臺,雲門舞者與陶身體舞者交換而舞,在不同風格的舞蹈中一定會撞擊出別樣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