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老街
黃自宏
說起峨眉,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峨眉仙山、靈芝仙草、「千年靈蛇白素貞」了。不過也難怪,當時處在改革開放和經濟改革初期,建立縣級市不久的峨眉,被一部黃梅戲音樂貫穿始末的洗腦肥皂神劇《新白娘子傳奇》,不遺餘力地宣傳推廣。
峨眉山市是四川省轄縣級市,位於四川盆地西南邊緣,東北與川西平原接壤,西南連接大小涼山,是盆地到高山的過渡地帶。峨眉古系蜀國地,蜀漢時期至兩晉、南北朝屬犍為郡南安縣(今樂山市)轄地,北周武帝保定元年正式建平羌縣,隋開皇三年改名峨眉縣,歷史上屬眉山郡,民國時期和建國後沿設峨眉縣,1988年9月撤縣建市。千百年來,儒、釋、道三家文化在此碰撞、融合、演變,形成了以佛禪、武術、茶為核心的峨眉山文化。佛禪文化和峨眉武術享譽國內外,截至於2012年,共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1項。
峨眉山市因山得名,是一座有著1400多年歷史,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古城,境內的峨眉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和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素有 「仙山佛國」、「地質博物館」之美譽。
2019年9月,峨眉山市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19中國西部百強縣市。2019年12月31日,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2020年4月,評為2019年度四川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縣。載譽滿滿的峨眉,如今是以旅遊和新農加工產業為牽引,踏上高速發展的路子,如今,已經形成沃爾瑪、水晶廣場、峨秀湖、報國寺景區等幾處經濟商業圈。
不過,峨眉的老街,同樣顯得那麼神秘、美麗、迷人、勾魂。
佛光廣場,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噴水池」,位於峨眉老城區,其南邊上坡直達景區、有著全國千所名校之一的峨眉二中;西邊不遠則是技術監督學校和峨眉一中,還駐紮著一支某部隊。所以,縱然鬥轉星移,這附近綠化環境很好,也沒有工業的襲擾。噴水池向北,就是書院街,其東邊毗鄰峨眉山市政府。這條街還保留了一排木質單層房屋,如今都是比較火爆的小商鋪,以餐飲為主:享譽全省的「高記豆腐腦」、樂山名小吃「張記包子」、素麵、缽缽雞、蛋烘糕、烤鴨、火鍋、涼粉冰粉、臭豆腐等,林林總總,都在這裡生根發芽,令人慕名而來。街上,還保一座傳統茶樓,時常會有一些懷舊的小曲飄揚而出,與一旁現代都市氣息濃厚的電梯公寓和車水馬龍,相得益彰。
書院街北端的盡頭,就是橫跨峨眉河的濱河橋,這座水泥拱橋至今歷經多年風雨,橋北邊、河北岸的濱河路,長滿了一棵棵形態各異的古榕和一排排脫皮落葉的法國梧桐,橋邊還有改革開放不久後,時代特徵明顯的人物雕刻和峨眉山風景雕刻。而且,濱河橋設計時,是出於方便路人乘涼休息和自行車通行,沒有考慮機動車道。如今,這裡也是人們散步、乘涼、打字牌、碰麻將、釣魚、遊泳和小商販擺攤的好地方。偶爾,這裡也有一些電動車,不合時宜地按著喇叭從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經過,不過立即會遭到眾人不約而同鄙視的目光。
在峨眉本地人和外來遊客眼中,書院街和濱河橋,是峨眉最接地氣和最有煙火氣息的地方。君不見,三五成群的廣場舞大媽、牽著孫子散步的老人、上學放學的青春學生,路邊橋下的吆喝叫賣聲、棋牌麻將聲、茶館的曲藝聲,都是巴蜀文化底蘊的延伸,和老峨眉風情的遺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