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都是旅遊景區」!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花開運城!永濟上榜了!

2020-11-21 運城文旅


11月18日,

文化和旅遊部發布,

《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

共有98個創建單位入選。

山西四縣市在列。

運城市永濟市榜上有名!




永濟古稱蒲坂,史為舜都,是山西的「南大門」,西臨「母親河」、南屏中條山、北望峨眉嶺、腹有伍姓湖、橫貫涑水河。全市國土總面積1208平方公裡,轄7鎮3街道,195個行政村,22個社區,人口46.4萬。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國食品工業百強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農村信息化電商惠農先進集體、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市、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十佳魅力城市、中華詩詞之鄉……


永濟市旅遊宣傳片


永濟市鸛雀樓


永濟歷史與文化


永濟歷史悠久,人傑地靈。先秦時稱「蒲」,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將蒲更名為蒲坂;唐代時,曾建中都,為「六大雄城」之一,稱「河中府」;明代時,蒲州是中國工商業最發達的33個都市之一。

永濟歷代名賢輩出,唐代多詩人,宋代多畫家,明代多官員,清代多藝術家。最為出名的代表人物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大曆十才子盧綸、耿諱,著名詩人王維、聶夷中和詩歌評論家司空圖等,宋代有王掘、王屈正、馬遠等丹青國手,山西戲曲四大劇種之一的蒲劇和我國武術拳種之一的「形意六合拳」就發源於此。

永濟城鄉美麗,宜居宜業。城市綠化覆蓋率達41.78%,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6平米,連續20年被評為「省級衛生城市」;城市六大主題公園布局合理、錯落有致,市民10分鐘就能進入公園,親近自然,初步形成了高質量發展產城融合區、西部運動時尚圈、東部濱湖醫養圈、中部商務文化圈、北部現代物流圈、中條山綠色生態帶、涑水河濱河景觀帶的「142」城市功能布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常態長效,全市所有村實現了美麗清潔,綠水青山已成為永濟最靚麗的發展「底色」。

永濟市櫻花園


永濟花季


永濟市旅遊概況


永濟市地處晉秦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是山西省唯一一家縣級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現存各類文化遺址、寶寺名剎449處,總面積約320平方公裡。「舜風唐韻 魅力永濟」是永濟的城市名片。近年來成功打造出12個知名景區,其中4A級景區4個,全國重點鄉村旅遊村1處,中國鄉村旅遊模範村1處,山西省3A級鄉村旅遊示範村2處,山西省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示範點2處。先後榮獲中國十佳魅力城市、中華詩詞之鄉、國家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等諸多榮譽。2019年共接待遊客1526.7萬人次,同比增長24.78%;旅遊總收入133.11億元,同比增長25.1%。


永濟市五老峰


五老峰雲海奇觀


五老峰的秋韻之美


永濟市伍姓湖


城景融合 打造「永濟名片」


自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以來,永濟市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理念為引領,堅守黃河河道保護、伍姓湖溼地保護、蒲州故城大遺址保護底線,加大黃河文化傳承與弘揚力度,打造沿黃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四個示範循環圈,實現保護與發展和諧統一。通過全市抓旅遊,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永濟市探索出「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的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

永濟市自2016年10月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運城市文旅局高度重視,多次與永濟市主要領導溝通協調,統籌推進,完善要素,補齊短板。尤其是2019年永濟市通過省級初審驗收後,更是加快了創建步伐,運城市文旅局局長餘敏多次召開專題會議,指示業務科室赴永濟市督促指導,並邀請知名專家現場解讀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方法和需要做的工作。永濟市也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的全域旅遊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全域旅遊聯絡機制、全域旅遊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綜合協調工作推進中的重大問題。


為加強綜合監管,永濟市成立了旅遊秩序綜合整治領導小組、旅遊執法監察大隊、文化市場行政綜合執法隊,建立了政府主導、屬地管理、部門聯動、行業自律的旅遊市場綜合治理體系。

在深化旅遊景區體制機制改革方面,永濟市對四家國有景區進行體制機制改革,組建了鸛雀樓旅遊集團公司,旅遊業走上了集團化、市場化發展道路,並先後與上海派臣、山西文旅、陝西金波集團等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隨著《永濟市全域旅遊發展規劃》及系列專項規劃的制定,將旅遊規劃與農業、住建等部門規劃深度對接,在「多規合一」方面取得突破。

另外,為保障旅遊發展,永濟市財政列支專項獎勵資金2000萬元,以促進全域旅遊創建工作,帶動社會資本8.6億元。出臺金融優惠政策,加大金融對旅遊發展的支持力度。


永濟蒲州古城


永濟市雪花山


永濟普救寺景區情侶月活動


永濟王官峪冰瀑


完善配套 凸顯特色


在實施「景景通」探索交旅融合新模式,以及完善旅遊配套要素等方面,永濟市也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績。

推動沿黃旅遊路、大西高鐵引道及全長6.8公裡中條山綠道工程,推進「快旅慢遊」交通網絡的形成;完善旅遊路網體系,開復工道路31項,旅遊骨幹路網、旅遊生態道路建設成果顯著;開設10條旅遊公交線路、2條公交旅遊專線,實現了外部交通與城市、景區交通的無縫對接。先後投資500餘萬元,對10餘家景區87座廁所進行改造,景區覆蓋率達100%;新改建城市驛站4座、城市旅遊廁所23座、通景公路、綠色步道旅遊廁所4座、鄉村旅遊廁所6座。健全旅遊諮詢服務體系,配套18個旅遊諮詢服務點;啟動永濟智慧旅遊建設,開通大數據精準營銷和雲MAS服務,開闢「玩轉永濟」小程序,著力推進5G小鎮建設,打造了集網絡購票、實時監控、預警發布等為一體的旅遊信息服務平臺。

截至目前,永濟已形成了以鸛雀樓、普救寺為代表的西部古蒲州歷史文化旅遊區和以五老峰、伍姓湖溼地為代表的東部山水休閒旅遊區,正在實施連片打造2個5A級景區。同時,實施沿黃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示範循環圈建設,以旅遊步道、沿黃旅遊公路為主線,將鸛雀樓、普救寺等景點串聯,沿線大力發展生態觀光、特色民宿等產業,在產業融合方面凸顯出永濟特色。


永濟市普救寺


永濟市蒲津渡遺址


全方位多層次營銷 提升永濟影響力


依託當地資源優勢,突出特色,永濟市在立體整合營銷、擴大品牌影響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策劃了系列節慶活動,進行了全方位、多層次的宣傳推介,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應。

積極參加西安絲綢之路旅遊博覽會、北京國際旅博會等重大活動,在太原至西安動車組進行「永濟號」冠名,提高永濟在黃河板塊中的知名度。引導景區持續與同程、攜程等旅遊門戶網站合作,不斷提高文化旅遊影響力。建立長效節事營銷,參加央視《魅力中國城》,成功入圍全國「十佳魅力城市」,連年舉辦山西永濟國際麵食文化節、鸛雀樓詩詞文化節、普救寺愛情文化節、五老峰登山節等特色活動,更是提升了魅力永濟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永濟市正按照「處處都是旅遊景區」要求,重點打造沿黃產業融合高質量發展、伍姓湖巡護路、大西高鐵引道、現代農業產業園四大全域旅遊示範循環圈,著力將四大循環圈做出特色、做出亮點,做成「+旅遊」的標杆區域。

永濟市委書記孫中全表示,永濟市的創建工作,得到了山西省文旅廳、運城市文旅局全方位、全過程的指導和支持,得到了全運城市幹部群眾的理解和融入。永濟將站在「當代經典、未來遺產」的高度,將永濟打造成華夏經典文化深度體驗目的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樹立全國縣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發展新典範。


永濟市鸛雀樓


永濟市堯王臺景區


運城市全力推動全市全域旅遊


「一處美」到「處處美」,從「季節遊」到「全時遊」 。運城文旅局從業態融合、產品供給、配套服務等方面積極推動旅遊供給側改革,探索各類旅遊要素的有機整合,實現全域旅遊新格局,讓運城文化旅遊業彰顯活力。

2020年8月6日,運城市舉行全域旅遊專題講座,特邀北京巔峰智業旅遊文化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劉鋒博士作專題報告。運城市委書記丁小強、運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安雅文、運城市政協主席張潤喜等市四大班子領導聆聽講座。

講座中,劉鋒以《新時代運城全域旅遊創新發展》為題,深入分析了新時代文旅產業的發展新趨勢、市場新機遇、發展新動能,全面梳理了運城市豐富的文化旅遊資源,剖析了運城市旅遊產業發展的優勢、存在的短板和弱項,並就關公文化、鹽湖、黃河、中條山等方面提出運城全域旅遊的具體發展路徑。劉峰建議,運城要以關公文化旅遊為龍頭引領,全空間聯動,全產業融合,全體驗旅遊,全媒體營銷,全程化運營,全社會共建,讓運城旅遊的明天更美好。

運城市文旅局積極主動把全域旅遊知識和理念運用到推動運城市全域旅遊工作中,把運城市委、市政府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重大決策變為共同的意識、統一的行動。抓緊謀劃、規劃先行。早動手、快行動,結合各自實際制定發展規劃,迅速安排部署創建工作,爭取早日創建成功。該局抓住山西獲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省級創建單位的契機,把文物保護和科學利用有機結合起來,把全域旅遊和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新型城鎮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高標準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運城市開展全域旅遊專題講座


運城市七彩鹽湖景區


拓展閱讀

什麼是全域旅遊?


全域旅遊是指在一定行政區域內,以旅遊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實現區域資源有機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和社會共同參與,通過旅遊業帶動乃至於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新的區域旅遊發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遊要求全部要素共同提升,即將一個區域整體作為功能完整的旅遊目的地來建設、運作,把區域內的吃、住、行、遊、購、娛等都整合在一起,實現景點景區內外一體化,從而有效滿足群眾的旅遊需求,切實提升廣大遊客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山西省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全域旅遊是我國旅遊發展的新理念、新模式。文化和旅遊部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現實路徑,以鼓勵部分地區先行先試、創造經驗。

2019年9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了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其中包括我省的臨汾市洪洞縣、晉城市陽城縣和晉中市平遙縣。此次我省進入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公示名單的,除永濟外,還有晉城市澤州縣、長治市壺關縣和長治市武鄉縣


相關焦點

  • 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花開運城!永濟上榜了!
    「處處都是旅遊景區」!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花開運城!永濟上榜了!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共有97個創建單位入選。通過全市抓旅遊,大膽創新、先行先試,永濟市探索出「城鄉一體、產城融合」的全域旅遊發展新路徑。永濟市自2016年10月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以來,運城市文旅局高度重視,多次與永濟市主要領導溝通協調,統籌推進,完善要素,補齊短板。
  • 遠安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原標題:遠安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
  • 淮安金湖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淮安市金湖縣高分高位上榜 截止目前,全市7個縣區全部進入國家、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縣區參與創建率100%;創成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1個、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2個,全市省級以上全域旅遊示範區創成數、縣區佔比均位居全省第3、江北第1!
  •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出爐,大豐上榜!
    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出爐,大豐上榜!,共有97家單位認定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2016年2月,鹽城市大豐區被列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8年,文化和旅遊部向全國推廣全域旅遊發展的「大豐模式」,2019年,大豐被評為江蘇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 寧夏兩地上榜!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發布
    12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獲悉,文化和旅遊部近日正式公布了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青銅峽市和平羅縣上榜。經過公示,全國共有97個創建單位被認定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青銅峽市現有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寧夏引黃古灌區)1處、國家4A級旅遊景區2個、省級度假區1個、國家3A級景區2個、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國家級溼地公園和國家級非遺保護傳承項目各1處。
  • 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臨朐在行動
    臨朐風景這邊獨好翻看臨朐人的朋友圈刷屏的是臨朐的山與水在全域旅遊視角下奔向+」跨界融合以旅遊活化文化遺產用文化提升旅遊品質從「遊臨朐景區」到「品臨朐文化」烹製鄉村旅遊盛宴凝聚景區高人氣提升景區魅力指數打響「全域旅遊示範區」品牌
  • 創建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我們在行動
    九月的臨朐風景這邊獨好翻看臨朐人的朋友圈刷屏的是臨朐的山與水在全域旅遊視角下奔向+」跨界融合以旅遊活化文化遺產用文化提升旅遊品質從「遊臨朐景區」到「品臨朐文化」烹製鄉村旅遊盛宴凝聚景區高人氣提升景區魅力指數打響「全域旅遊示範區」品牌
  • 貴州四地上榜!2020年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
    2020年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 2020-12-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批71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 寧海成功上榜
    首批71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近日在文化和旅遊部官網正式公布,寧波寧海縣入選,為寧波市首個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上半年,文化和旅遊部啟動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驗收認定工作。經過地方初審驗收,文化和旅遊部採取會議評審和第三方檢查的方式,對全國96家創建單位進行了認定。經過公示,全國共有71家創建單位被認定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此次驗收認定的整體通過率約為74%。
  • 運城人,運城到華山旅遊直通車開通啦!
    兩地旅遊直通車的開通,華山景區每年350萬遊客的流量,將成為運城文旅的增長極,也標誌著運城市文旅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 運城至華山直通車的開通,是運城市委市政府「西安旅遊+」戰略思路的具體體現,目的在於把運城旅遊做成西安東線遊增值產品,讓西安的旅遊存量變成運城的旅遊增量。
  • 潛山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安慶市潛山市、六安市金寨縣、黃山市屯溪區榜上有名。至此,我省已有5個縣區躋身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潛山市擁有世界地質公園、5A級景區「古南嶽」天柱山以及省級金紫山森林公園、省級板倉自然保護區,全縣去年接待遊客超千萬人次。金寨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紅、綠、藍」三色旅遊資源豐富,有5A級景區天堂寨以及紅軍廣場、燕子河大峽谷、梅山水庫、響洪甸水庫、小南京鄉村旅遊扶貧示範區、大別山玉博園等6個4A級景區,去年全縣接待遊客1224.4萬人次。
  • 涉縣成為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為家鄉加油!
    河北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名單火熱出爐啦全省共有8個縣區上榜我們大涉縣榜上有名啦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消息:根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和管理實施辦法(試行)》、《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和《河北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開展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初審驗收和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評定工作的通知》等相關要求,經市級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初審推薦、專家組材料審核和現場檢查等綜合評審,確定了首批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現予公示。
  • 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鼎湖處處好風光!
    五一假期首日, 全國接待國內遊客總人數2319.7萬人次, 實現國內旅遊收入約97.7億元。 當前,鼎湖區正在為 創建省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奮力衝鋒!
  • ​全域旅遊成範式——英山縣入選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文化和旅遊部將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作為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現實路徑,以鼓勵示範區先行先試。2019年9月文化和旅遊部公布首批71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推出一批全域旅遊示範典型。起到了較好的示範引領作用。文化和旅遊部今年7月以來持續開展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11月18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的公告》,共有99個區域入選。
  • 佛山高明: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9日、10日,佛山市全域旅遊培訓在高明區舉行,全市旅遊行業代表齊聚美的鷺湖森林度假區,分享交流全域旅遊的發展經驗和做法。高明區於今年1月獲評全省首批全域旅遊示範區,成為佛山首個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今年雖遭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但高明旅遊行業復工復產後迅速回暖,鄉村旅遊、酒店住宿等甚至還創下歷史新高。
  • 嘉蔭縣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
    東北網12月17日訊(劉妍 王曉微 記者 馬悅)17日,在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資源開發司舉辦培訓班上,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公布,伊春市嘉蔭縣榜上有名。據了解,嘉蔭縣作為邊境縣份,將旅遊產業作為興邊富民的主力軍,大力發展邊境旅遊和跨境旅遊。嘉蔭縣將具有區域特色的多元文化植入到全域旅遊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激活文化符號,實現了從單純自然觀光遊向多元文化體驗遊轉變,從孤立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提升了旅遊發展的層次和水平。
  • 全域旅遊 共建共享| 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工作小知識
    石城縣圍繞打造「全國知名生態休閒康養(溫泉)旅遊目的地」,大力實施「精緻縣城、特色景區、秀美鄉村、集群產業」四位一體旅遊強縣戰略,堅持「全鏈條發展、全景化打造、全產業融合、全社會參與、全民化共享」的發展路徑,全力發展全域旅遊
  • 上榜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從化旅遊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力
    近日,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從化區上榜,這標誌著從化的全域旅遊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新成效,對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同時對從化區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示範區有重要意義。
  • 新興被認定為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
    〔2018〕27號),依據《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標準(試行)》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關於開展2020年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暨第三批創建單位申報工作的通知》(粵文旅資〔2020〕4號)相關規定和程序,省文化和旅遊廳開展了第二批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
  • 山西省4縣市上榜「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2月17日,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第二批97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山西省有晉城市澤州縣、長治市壺關縣、運城市永濟市和長治市武鄉縣等4縣市上榜。今年7月以來,文化和旅遊部在深入總結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開展第二批示範區驗收認定工作,以發展全域旅遊推動產業振興、提振行業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