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的森林》裡的村上春樹—伍佰

2020-12-12 誰能控制吃貨的嘴

最近因為電視劇《想見你》,讓伍佰的那首《Last Dance》再度刷爆朋友圈。「上萬人花錢來給伍佰唱歌」,這可能歌手的演唱會的最高境界了。

「伍佰」原名吳俊霖,1968年生在了臺北新店,父親在嘉義經營著一家檳榔店。關於「伍佰」的名字由來,他笑稱是「小時候讀書,5科成績每一門,都是100分「。

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名畫家,一次偶然的機會,同學邀請伍佰去看表演,演出的樂隊在舞臺上翻唱了一首Deep Purple樂隊的《Smoke On the Water》。

第一次感受電吉他的伍佰被完全地震撼,原來吉他在插上電踩完效果器後,竟然如此的迷人的激昂。從此,迸發出了伍佰對音樂的熱愛!

因對音樂的痴迷讓伍佰的學習成績大受影響,身邊的同學一個個都考上了大學,而伍佰,落榜了!所堅持的音樂,家人也難以認同。

19歲那年,伍佰隻身去了臺北,尋找他的音樂夢。而年輕時的夢想,總是會被鞭打。

為了生存,伍佰不得不暫別自己的夢想,從事過業務員、保險員,擺過地攤,這段時間離他的夢想最近的是作為一個樂器銷售,但每一份工作,都草草收場。

後來,伍佰東拼西湊弄了8000塊,擁有了第一把吉他,並拜了臺灣吉他教父崔可銓為師。隨後應聘了一份「酒吧歌手」的工作,當時的酒吧裡流行唱歐美歌曲,閩南口音重的伍佰硬著頭皮上,但嚇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之後伍佰乾脆破罐子破摔,索性用更重的口音翻唱!極致的改變逐漸形成了伍佰自己專屬的「臺客搖滾」,贏得了一片掌聲,其中便包括後來「China Blue」樂隊的成員。

一次音樂節演出,伍佰在臺上輕描淡寫的「臺客搖滾」表演,卻讓臺下的臺灣娛樂界先驅倪重華震撼不已,遂籤下了伍佰,並為他發行了首張專輯《愛上別人是快樂的事》,伍佰開始了他的歌手之路。

伍佰讀完村上春樹寫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後,十分喜愛,直接沿用書名創作出了同名作品《挪威的森林》。

而事實上,一生對音樂的追求,每一首創作記錄都是伍佰的人生歷程和反應自己的生活狀態,也正像一生都在堅持自我,尋找自我的村上春樹!

相關焦點

  • 從甲殼蟲到村上春樹,再到伍佰,你所不知道的挪威的森林
    每一個看過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的人,都能記得作品的第一章,主人公在飛機上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Norwegian wood》。喜歡搖滾的人,基本都聽過《Norwegian wood》這首充滿故事性的歌曲。
  • 《挪威的森林》,伍佰讀懂了渡邊君,就像村上春樹聽懂了甲殼蟲
    村上世界裡:甲殼蟲的《挪威的森林》就是渡邊追尋的,停留在心愛女孩那片世界裡,坐在她的房間裡四處張望,有紅酒和浴室,很溫柔,很輕鬆。伍佰世界裡:村上的《挪威的森林》是讓人們心碎的,那片森林是那樣的美好,有著澄清湖面,雪白月光和寧靜空氣,卻是自己走不出,別人也闖不進來。
  • 挪威的森林-伍佰&china blue
    村上春樹聽了Beatles樂隊的《Norwegian Wood》(挪威的森林)創作了長篇小說《挪威的森林》,伍佰看了村上春樹的《挪威的森林》創作了這首歌,一時間不知道起什麼名字,就叫《挪威的森林》吧。 這首歌和伍佰的另一首歌《浪人情歌》在《粉紅女郎》裡貫穿了男女主角王浩和小萍的感情線:
  • 日本村上春樹迷尋找「挪威森林」
    無獨有偶,莫言的最大競爭對手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老家早已經因為春樹而成為「文學之旅」勝地,甚至由其小說改編的電影《挪威的森林》的拍攝地也成為經典的「村上春樹之鄉」,吸引無數「春樹粉」前往感受「挪威森林」的氣息。
  •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挪威的森林》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於1987年所著的一部長篇愛情小說。故事講述主角糾纏在情緒不穩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和開朗活潑的小林綠子之間,展開了自我成長的旅程。自該書在日本問世,截止2012年在日本共銷出1500餘萬冊。
  • 村上春樹:成年人最大的成熟,就是讀懂了《挪威的森林》
    1987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發表了自己的長篇愛情小說《挪威的森林》。一經問世就在日本銷出760餘萬冊(1996年統計),這在只有一億多人口的日本是一個奇蹟,平均每十五個日本人就有一人有這本書。這是一本關於戀愛的小說。
  • 真·村上春樹數字版權來了《挪威的森林》等暢銷作品電子書、有聲...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公布,已經正式獲得村上春樹授權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21部作品的數字版權,「真·村上春樹」的數字版權作品終於大批量進入中國。這21部作品中,《挪威的森林》《且聽風吟》《奇鳥行狀錄》《舞!舞!舞!》
  • 《挪威的森林》出版30年,林少華和村上春樹長跑20多年
    1987年9月,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第五部作品《挪威的森林》由日本講談社出版,至今已歷30個春秋。問世十七年後的2004年,上下冊加起來印行826萬冊,至2009年就已超過1000萬冊,創日本小說單行本印行紀錄。1989年,林少華將《挪威的森林》翻譯成中文,並由灕江出版社出版,正式開始了與村上春樹捆綁在一起的幾十年。
  • 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安撫迷亂的青春,致敬曾經青春的戀情
    我是通過《挪威的森林》這部小說認識村上春樹的,那時的我比現在更青春,那年18歲剛成年。現在,我又經歷了幾年的青春年華,回過頭看,才算真正有些理解這部小說。一、關於《挪威的森林》的主題《挪威的森林》絕大部分的讀者是處在青春期的人,這本書在日本已累計發行銷售1000萬多冊,後來在日本發生了「村上春樹現象」。單憑這部小說,就可以奠定村上春樹在日本文壇的地位。
  • 「挪威的森林」還是「挪威木的小屋」
    「挪威的森林」字面意思,肯定是挪威這個國家的森林了。然而,《挪威的森林》加了書名號之後,就肯定不是這個意思了。我們可以時間順序捋一下這個《挪威的森林》——1965年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The Beatles)發行了一首歌曲,《Norwegian Wood》,這是最早的出現了。
  • 伍佰開演唱會都不用自己唱?《挪威的森林》不僅搖滾還深情款款
    關於歌名文藝風雅,我想到的是那首《挪威的森林》,而鐵漢柔情的人,是縱橫歌壇數十年的唱作人伍佰。其實伍佰身上可以有很多的標籤,他既是歌手、詞曲創作人、音樂製作人、吉他手、還是影視演員,沒錯,他還有一個身份是一名攝影家。也許,你也曾被伍佰《浪人情歌》中的那段白話所吸引,他說,有的歌曲,就是需要這樣,才更有靈魂。
  • 咽下村上春樹這杯「苦咖啡」,談談《挪威的森林》中性與愛的分離
    因為我那時對於村上春樹的了解,不過只是知道他是一個經常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罷了。村上春樹大學時,一位同學讓我幫忙看一下她準備投給校報的關於村上春樹的一篇文章。那時,我仍未讀過村上春樹的任何作品,只能幫忙看看有沒有語病。
  • 村上春樹小說《挪威的森林》爆紅至今,讀者的評論,揭露真正原因
    村上春樹的小說《挪威的森林》,在1987年發表時成為暢銷書,掀起「村上春樹旋風」。在2009年的時候,據「中央社」報導,《挪威森林》在中國的發行數量累積總冊數達1000萬3400冊。在2018年上海譯文新版《挪威的森林》,再次掀起銷售熱潮,各大書店,線上均有售賣。
  • 《挪威的森林》等九部村上春樹作品首次發布有聲書和電子書
    8月14日下午,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書展分會場靜安嘉裡中心發布會獲悉,包括《挪威的森林》在內的九部村上春樹代表作電子書和有聲書(以下簡稱「電聲版」)由上海譯文出版社首發。現場,上海譯文出版社還攜手多家平臺合作方代表,籤署「反盜版聲明」,共同維護數字出版環境的純淨。
  • 提起村上春樹只聽過《挪威的森林》?這本書可能更厲害
    但小李子在2016年已經獲了奧斯卡獎,現在陪跑屆只剩下村上春樹一人了。而村上春樹最著名的作品當屬《挪威的森林》,很多小夥伴即便是沒有讀過也一定聽說過。可今天讀書君要為大家介紹的這本書則是和《挪威的森林》其名的一本書,那就是《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
  • 村上春樹三部作品中文電子版發售,但沒有《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喜愛村上春樹的讀者,除了紙質書外即將看到這位作家的部分電子書。日前,澎湃新聞記者從上海譯文出版社獲悉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遠方的鼓聲》、《雨天炎天》及《邊境近境》三部作品的數字版權已由上海譯文出版社獲得,並已在亞馬遜kindle商店上架銷售。
  • 伍佰的《挪威的森林》裡有人靜謐相遇,有人悄然別離
    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他的小說《挪威的森林》中有這樣一段經典語句:「每一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許我們從來不曾去過,但它一直在那裡,總會在那裡。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沒有辦法到達的森林。」
  • 內向的青春不迷茫,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講的是這樣的事!
    孔子說三十而立,日本有位我們熟悉的作家們,村上春樹29歲開始了他的寫作生涯,第一部作品《且聽風吟》就獲得了日本的文學新人獎,後來更是憑藉一部《挪威的森林》暢銷日本,這時候他已經寫作了將近10個年頭,而在他成為小說家之前究竟經歷了什麼呢?
  • 聽歌講故事:披頭四《NorwegianWood》與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
    像挪威的森林一般冷清She asked me to stay and she told me to sit anywhere,她叫我留下,讓我隨便坐坐So I looked around and I noticed there wasn『t a chair.
  • 死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
    The Beatles的《挪威的森林》《挪威的森林》這首歌在書中被反覆提到,從開篇到結尾。37歲的渡邊在機場聽到The Beatles(甲殼蟲樂隊)的《挪威的森林》。想起1969年的秋天,快滿20歲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