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消息 本報訊(記者 吳睿)未來武漢市民休閒購物有哪些商業中心和特色街可逛?昨日,武漢市政府常務會原則通過商業設施空間布局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市將形成兩大區域商業中心、19個城市商業中心和36個組團商業中心,並打造成24條特色商業街。
歷史上的武漢一直是全國工商業重鎮,上世紀30年代,漢口就是僅次於上海的全國第二大商貿中心,如今武漢是全國第7大商業城市,形成了武廣—江漢路、鍾家村和中南路等3個大型商業中心,以及魯巷、常青、徐東等15個商業區。
按照昨日原則通過的規劃,到2020年,武漢市將構建由商業中心、基層商業網點、特色商業街、商業批發市場組成的商業設施體系,打造立足中部、面向全國的現代化商貿中心。
規劃提出,商業中心結合城市中心體系、軌道站點布局,引導新建大中型商業設施向新城、新區中心集中,在都市發展區形成兩大區域商業中心、19個城市商業中心、36個組團商業中心(具體規劃見右圖)
形成江南江北兩大區域商業中心
基層商業網點規劃按照貼近居民、便民利民的原則,逐步引導沿街底層商業、流動攤販向單獨設置的社區商業中心集中,引導連鎖便利店、小型超市深入社區內部支路和聯通道,構造街道、社區兩級商業網點體系,打造5分鐘商業服務圈。
街道級商業網點服務3至5萬人,以中小型綜合超市為主,結合社區中心布局。社區級商業網點服務5000人,以功能齊全的便利店為主,分散深入社區內部支路和連通道布局,就近解決居民日常生活消費需求。
引導流動攤販向社區商業中心集中
商業街規劃以中心區為重點,新城區一區一街,全市布局24條特色商業街。商業街向生活性、遊憩性道路布局,引導分散的特色商店、夜市進駐,並控制沿街建築退界,預留沿街綠化和開敞空間。商業街界面的連續長度控制在1500米以內。
中心城區17條:綜合性商業街包括中山大道商業街、江漢路步行街、解放路商業街、光谷步行街。休閒娛樂類商業街包括武昌臨江休閒街、沿江原租界酒吧休閒街、漢街、鷹臺路休閒步行街。餐飲類商業街包括礄口路美食街、香港路美食街、吉慶街美食街、彭劉楊路美食街、戶部巷美食街。電子商品類商務街為前進四路電子商品街和廣埠屯科技商業街。另有順道街裝飾材料商業街和翠微路旅遊商品街。
新城區7條:巨龍大道商業內街、陽新大道商業街、高新二路商業街、興新街商業街、常泰路商業街、新福路商業街和東吳大道商業街。
引導特色商店、夜市進駐商業街
商品市場結合公路、鐵路和港口等貨運站場設置,構建區域型物流市場群和大中型交易市場區兩級體系,逐步引導小型市場向專業店和倉儲式商場轉變,引導內環線範圍內商品交易市場外遷,規劃形成15個商品批發市場,包括陽邏、北湖等7個區域型物流市場群,以及8個大中型交易市場區:丹水池、後湖、舵落口、漢西、十升、白沙洲、關山、和平。
內環商品交易市場外遷
本報訊(記者 吳睿)臨街開門設店、無序布局是當前武漢商業布局一大特點,不僅商業設施環境品質不高,還因布局混亂導致人流量過多引發擁堵。記者昨悉,臨快速路和主幹路新(擴)建住宅建築底層不得配建商業服務業用房。
武漢市商業設施空間布局規劃提出了 「二禁、三限、五引」的商業設施管理原則,禁止在快速路、主幹路交叉口(沿道路中心線相交點向外120米範圍內)選址布局商業設施,禁止臨快速路和主幹路新(擴)建住宅建築底層配建商業服務業用房。
嚴格限制在快速路和主幹路兩側同時選址布局建築面積5萬平米以上大型商業設施,嚴格限制在主幹路與次幹路交叉口選址布局建築面積2萬平米以上大型商業設施,嚴格限制各級商業中心無序增擴商業營業規模。
規劃還提出,引導商業中心、商業街與軌道交通站點銜接,並向街區化發展。引導商業設施地上地下立體開發利用,引導住宅配建商業服務業用房臨次支路布局,引導住宅配建商業服務業用房採取獨立設置或商業內街等形式,引導商業建築加大建築退讓距離最少12米。
「今後臨街『開門打洞』一律不允許。」武漢市市長唐良智說,商業是武漢的根,一定會成為一個重要產業,一定會在全國佔有重要地位,武漢至少要坐全國商業城市第3把交椅。他要求以科學的城市商業空間規劃來引導商業發展,改變過去只有審批性自由化發展模式,通過規劃引導,實現武漢商業質的提升。
唐良智:武漢至少要坐全國商業城市第3把交椅
今後臨街「開門打洞」一律不允許
本報訊(記者 吳睿)記者昨悉,武漢市將對典型地段商業設施環境進行綜合整治,集中整治現有18個商業中心、20條主次幹道沿街底層商業、19條特色商業街和27個商品批發市場。
商業中心整治主要是調控商業發展空間、改善周邊交通環境、增設公共停車場位、整治商業環境面貌。
重要幹道綜合整治主要是逐步取消沿街底層商業、加強商業建築立面改造、預控沿街綠化開敞空間、注重沿街景觀設置。商品批發市場整治,逐步搬遷主城區內中小市場、整治大中型市場周邊環境、注重周邊貨運停車場建設。
特色商業街整治主要是加強沿街立面風格塑造、增設特色綠化開敞空間、打通周邊支次路網系統、周邊增設公共停車場庫。
武漢將對18個商業中心進行環境整治
改善交通環境 增設停車場位
武漢市政府常務會昨日原則通過現代物流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物流成本瞄準全國最低,2015年基本建成全國物流中心的目標。
武漢市早在2006年就被納入國家級物流中心樞紐城市規劃。根據昨日原則通過的規劃,到2015年末,全市物流業增加值達到1200億元,培育3家收入過百億元、5家收入過50億元的物流企業,支持2至3家重點物流企業上市,建成1至2個國家級物流示範園區。
以武漢鐵、水、公、空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為依託,武漢市將加快貨運樞紐設施建設,形成以武漢為區域物流組織中心的輻射系統布局,包括1小時輻射省內主要城市,2小時輻射中部省會城市,4小時輻射北京、上海、廣州、重慶等中心城市,12小時輻射區域國際城市,24小時輻射全球城市的設施系統。
本報記者 吳睿
武漢物流成本瞄準全國最低
2015年末基本建成國家物流中心
三級商業中心規劃
服務範圍服務人口規模商業業態設置區域主要包括區域商業中心
中部地區和全國千萬以上大型綜合性購物中心、高端百貨店、精品店規劃中心商業區或歷史形成的商業集聚地江北商業中心區涵蓋武廣、江漢路—中山大道、漢正街、王家墩、精武路、西北湖、萬松園路等若干商業中心江南商業中心區涵蓋中南—中北路、漢街、洪山、司門口等若干商業中心城市商業中心
新城和新區百萬左右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店外圍新城和新區的中心商業區魯巷、楊春湖、四新、陽邏、劉店、吳家山、紗帽、紙坊、豹澥、前川、邾城、蔡甸城關、常福、徐東、永清、王家灣、鍾家村、街道口、武昌濱江等19個商業中心組團商業中心
本片區居民20萬左右連鎖超市、大型倉儲式賣場、專賣專業店居民聚居區、商務集聚地、公共運輸集散地周邊黃浦、後湖、塔子湖、二七、菱角湖、古田、沌口、南湖、白沙洲、紅鋼城、常青、金銀湖、臺商投資區、走馬嶺、盤龍、宋家崗、橫店、灄口、武湖、倉埠、柴泊湖、雙柳、左嶺、未來科技城、流芳、廟山、五裡界、黃家湖、鄭店、青菱、金口、軍山、薛峰、黃陵、黃金口、新農等36個商業中心24條特色商業街分布圖。 製圖 徐五峰
責編:Z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