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說的廈門菜,指的是吃到就能想起廈門的菜。
這或許就是家鄉情懷,到哪都會想念的家常菜。它不是小吃,味道可能也一般般,但吃到總是會念叨出一連串的故事來。
大部分的小孩對於海蠣應該都有一種莫名的情感吧?小時候總是害怕海蠣,不喜歡那個肚的地方,但可以接受海蠣煎這樣的東西。長大後才覺得,其實也沒有什麼,生蠔不也是照樣吃的很開心。
除了海蠣煎以外,還特別鍾愛豆腐海蠣鹹。煮海蠣鹹的海蠣大小要適中,這樣煮起來不會容易縮水,而且也鮮甜。先將豆乾切小塊,6面幹煎至金黃;少許醬油和海蠣下鍋,煮的過程不需要加水,不做過多的翻炒,熟了之後與豆乾混合,上桌很下飯。
菜脯蛋對我來說,就像是「呷咩配麻桑」(閩南語音譯:吃稀飯配肉鬆)一樣的家常便飯。家裡多數時候是煮稀飯的,早上吃,晚上也吃,倘若想塗個簡單方便,就會煎一份菜脯蛋。
菜脯,即蘿蔔乾。
把蘿蔔乾切碎,打入蛋液裡,下鍋,快煎,一定要煎到水分幹了,有微微的焦味,那是真的好吃。除了菜脯蛋,異曲同工的還有蔥花蛋,這是一道與稀飯絕配的小菜,往往先上桌,就已經會被我幹吃一大半去了。
這是一道每每想起都會流口水的菜呀。說起來這道菜,其實並不是特別家常,久久家裡才會煮一次,但每次都印象深刻,還沒吃到就滿屋子飄酒香了。
其實對這道菜最深的印象,可能還是停留在那個搪瓷杯上,感覺這道菜正因為有了搪瓷杯而更有懷念意義。
肥美的老蟶豎的插滿整個杯子,加點薑片、金針,淋上老酒;另外一旁先把水煮開,再把插滿老蟶的杯子放進水裡,隔水燉約7-8分鐘便可上桌。
海瓜子的特殊之處,在於老廈門喜歡拿它來當下酒菜。之前寫過一篇《他倒影出滿滿的老廈門模樣》中,就有提到。父親是一個相當地道的老廈門,喝酒話仙都是家常便飯,他最愛的一道菜,或許就莫過於海瓜子。
炒海瓜子的時候一定要放點小米椒,這樣可以提味,也有點辣。因為廈門本地人其實並不是特別會吃辣,所以只要微微有點辣,便很開胃了。吃海瓜子的趣味在於「耗時」,或許這樣酒局就可以拉的長一點。
幹煎魚在家裡還是挺常見的,煎巴浪魚、帶魚、赤鯮魚等等。這道菜也不塗著都一次性吃完,常常在正餐只作為配角,這頓吃不完可以下酒吃,還吃不完可以下頓吃。
記得有次在採訪「人在廈門-七夕篇」系列時,有一對夫妻特別可愛。男方Ryan是外國人,女方則是地道的廈門人,問起Ryan對廈門哪道小吃印象深刻時,他回答大部分都能接受,就是不明白為什麼廈門人家裡會把魚煎的乾乾,然後放在那裡吃好幾頓。
煎魚之前要在魚的表面撒上一層鹽巴,醃製一會;儘可能不要讓魚身上有多餘的水分,水分若多,下鍋就易噴濺的到處都是;下鍋時,油要夠熱,這樣煎起來魚皮才不容易粘鍋,也才好煎的漂亮。
被大眾譽為廈門的黑暗料理之一的「芒果蘸醬油」,那定是年年夏天的必需品。還記得讀書的時候每次和舍友說到這個,他們都會一副嫌棄的臉。其實芒果蘸醬油很簡單,將芒果去皮切片,淋上一點點醬油即可,也可以冷藏一會會口味更佳。
廈門人吃芒果多半是切片,而非切塊;我們並不是很喜歡路邊賣的大芒果,而鍾意本地小芒;淋上一點醬油,其實也並沒有特別去講究生抽還是老抽。吃芒果蘸醬油就像是一種潛在的飲食文化一樣,同樣的,這也成為了一種地域特色。
這也是一道每每回想都覺得很下飯的美食。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小時候阿嬤經常會燉肉泥給我吃,可能是因為這樣好哄小孩吃飯,也可能是因為還在換牙期,吃不了大塊的肉。
每次吃肉泥,都會有種特別懷念小時候的感覺。而且這樣的肉泥,是和在外面吃到的瓦罐什麼的完全不一樣。家裡煮肉泥很簡單,把肉剁碎,放在碗或者盅裡,加一點醬油和水,然後隔水燉即可。有的家裡還會在肉泥裡加點醬黃瓜碎或者雞蛋液,這樣煮起來更香,配地瓜飯特別合適。
廈門出名的「醬油水」,其實就是一種煮法,而且幾乎樣樣海鮮都可以這樣煮。各種魚類、魷魚類、貝殼類、蝦類,醬油水都能夠完美包容的他們的甘甜鮮美。用淳淳的醬香帶出大海的芳澤,讓人慾罷不能。
醬油水當然不單單只是醬油水,加點水和少許糖,以至於不會太鹹。家裡有時候還喜歡加點料酒,青蒜斜切加點段切的蘿蔔乾也是標配,也有加西紅柿的時候。小時候父親還會買來油條,蘸著餘下的醬油水吃。
白灼和醬油水一樣,都是一種煮法。白灼別看聽上去簡單,但掌握水溫是很關鍵的,撈起的時間決定了這一盤白灼的好壞,特別在螺類身上可以很明顯的感覺到這一點。
via.馬蜂窩 西貝文人青
常見的白灼海鮮有魷魚類、蝦類和螺類。老廈門如果在排擋或酒店點菜,其實多半都會先點一份螺類,因為上菜快,所以常被作為餐前菜。白灼,用閩南話念起來是「sa」,也有點焯的意思。水溫和時間控制的好,螺肉就能順利完整出殼,非常考驗技巧。
細數一下,廈門的許多小吃都是油炸類。比如炸五香、韭菜盒、海蠣炸、菜丸子炸、芋頭炸、蝦炸、魚炸等等。廈門多數信佛,祭拜的時候也常用到油炸食品。拜完後吃之前,一般會回鍋油炸一次,吃的時候就會酥酥脆脆的。
小時候特別鍾愛芋丸炸,吃起來很甜,直到現在有時候還會去菜市場買上一點回家吃。雖然都說油炸不健康,很上火,但偶爾吃一吃,再蘸點醬,又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若要真的細數起來,那就太多太多了。過年必吃的鹹糕和甜糕,甜糕一定要用雞蛋液裹上一層,用火慢煎;家裡時不時的就會買些紅蔥頭,回家切碎,自己油炸成蔥頭油,然後存在冰箱裡,可以拌麵可以淋湯;還有每每都會作為嘉獎的熗螃蟹……
每個人心裡都會有一道吃到就會念家的家鄉菜,我也想聽聽你們的。
你最想念哪道菜,有什麼故事嗎?
歡迎評論與我分享
文:秘密廈門 圖:秘密廈門、網絡
- 拒 絕 任 何 變 花 樣 形 式 的 抄 襲 -
如 需 轉 載 / 合 作 ,請 聯 系 後 臺
點擊以下圖文,直接閱讀
更多內容關注「秘密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