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哈達上的耀眼明珠——內蒙古赤峰市城市防洪及環城水系建設側記

2020-10-21 內蒙古水利

赤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語稱為烏蘭哈達,意為紅色的山峰。

從飛機上俯瞰赤峰全貌,只見藍天映襯下的大地上山巒疊嶂、丘陵起伏、峽谷相間、平地交錯,綠色是其底蘊,繁華而嶄新的赤峰城區猶如靈動的哈達,在這片悠久而充滿生機的土地上活脫脫地鋪展開來。這裡的山是紅色的,植物是綠色的,鮮明且個性的色彩,讓整個城市並不像大部分人印象中的北方城市那般單調,反而更有一種敦煌壁畫般的超凡脫俗。

思路創新贏得滿盤活

了解一座城市首先要了解她的水。赤峰市主城區有錫伯河、半支箭河、陰河、英金河、海蘇溝等幾條河流穿城而過,但空蕩蕩的河道告訴人們,這裡是典型的水資源匱乏地區。赤峰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只有851立方米,是全國人均佔有量的40%,遠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佔有水資源量1700立方米的警戒線。

赤峰人渴望水,但同時又懼怕水。2011年7月,氣象突變,連日強降雨使得半支箭河形成200立方米每秒流量的洪水。洪峰來勢洶洶,由於主城區內河道經年乾涸且垃圾堆積,造成下洩不暢,導致整個主城區瞬間一片澤國,給人民生命財產造成嚴重損失。

長年缺水地區更應加倍提高防禦水患意識。如何讓寶貴的水資源造福人民,成了赤峰人亟需解決的一件大事。

2016年,赤峰市下決心啟動實施了中心城區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項目,旨在保證百萬人口城市防洪安全的基礎上,著力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汙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打造水景觀、發展水產業,讓赤峰發展插上綠色的翅膀,實現幸福樂居、幸福河湖的夢想。

萬事開頭難!由於項目投資巨大,僅僅依靠市財政投入確實壓力大、見效慢,為籌集建設資金,赤峰市積極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學習借鑑國內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成功經驗,確定項目採用PPP模式,靈活運用金融資金支持水利事業發展。

2016年8月,項目完成社會資本方招標,北控水務聯合體為中標方,合作期17年,其中建設期2年,運營期15年。市政府指定機構與選定的社會資本共同組建項目公司,項目公司註冊資本金11.79億元(約佔總投資的30%),其中市政府出資2.358億元,持20%股份,社會資本方出資9.432億元(非債務性資金),持80%股份。項目採用BOT(建設運營轉讓)模式,由北控水務負責設計、投資、建設、運營、維護和移交,在服務期內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向其支付服務費。服務期滿後,北控水務將項目設施完好、無償移交給政府指定機構。

至此,赤峰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首次採取PPP模式實施的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項目拉開序幕,並在當年便入選財政部第三批PPP示範項目。赤峰主城區「河暢、水清、岸綠、安全、生態」的幸福夢想之舟終於開始起航!

統籌治理煥發新氣象

綠色是赤峰的底色,也是赤峰發展的最大價值。認識赤峰,首先看到的是滿城的綠色,如今的防洪及環城水系是赤峰綠色發展的一大底氣。

「赤峰是內蒙古人口第一大城市,2030年城市人口將達到150萬人,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項目的建成,一下子將城市防洪標準由20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不僅極大地解決了城市防洪安全問題,而且切實改善了兩岸整體環境,成為了城市發展的一張名片,讓老百姓真正有了獲得感和幸福感。」說起眼前的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赤峰中心城區河道管護中心主任李繼偉自豪地說。

在實施中心城區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過程中,無論是赤峰市政府部門,還是施工單位的北控水務,都按照2018年5月18日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提出的「治理好水汙染、保護好水環境,就需要全面統籌左右岸、上下遊、陸上水上、地表地下、河流海洋、水生態水資源、汙染防治與生態保護,達到系統治理的最佳效果」要求,聚焦做好「水」文章,堅持從單一河道治理轉向水陸統籌、系統治理,從割裂治理轉向精準施策、集中攻堅,推動項目建設在新理念指引下進入全新境界。

由於工程主要在城中心展開,各方面協調難度非常大,拆遷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為使項目整體有序推進,赤峰市堅持從「九龍治水」轉向多部門多地區攥指成拳、協同發力,成立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在市政府直接領導和水利部門主導下,「兩區一旗」和市發改、財政、國土、規劃、林業、審計等相關部門協調聯動、全力以赴,北控水務集團全力投入、加快建設步伐。按照智能城市、海綿城市的建設要求,赤峰市水利局在項目實施進程中,始終遵循新時代治水思路和綠色生態理念,積極借鑑國內外自然河流生態修復經驗和做法,一改過去防洪工程「三面光」的建設模式,在40.8 公裡環城水系中,僅設計了5.6 公裡大型水面,其餘 35.2 公裡河道均為節水型溪流生態子槽,兩邊護坡按照十年、五十年和百年一遇的洪水位設計為三級階梯式擋牆,擋牆上又分別布局了20多種跌水和流水堰,其間採取喬、灌、草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綠化,充分回歸自然,改變了過去硬化、白化、渠化方式,讓河道與城市人文、周邊環境相協調。

「經過治理,以往各種在河道內外私搭亂建的現象完全沒有了。按照自治區精細化管理的要求,我們對全部河道進行了圍封,並安裝了監控設備,可以實現高效執法。最大的好處是明確了水利部門在河道內的管理範圍,一勞永逸解決了岸線劃分、城市河道管理、城市防洪的責任問題。」望著水清岸綠的工程美景,作為建設者之一的李繼偉仿佛有說不完的話。

如今,人們行走在柏油路鋪就的防洪堤上,遠看親水樓盤林立,近看各種灌木植被錯落有致,路燈等各種市政設施一應俱全,這裡已經成為了濱河公園。來此休閒的人們或在彩色步道上悠閒漫步或揮汗如雨,或站在親水觀景平臺上,享輕風拂面看水波淼淼……這哪裡是塞北的城廓,分明是江南的水鄉!

綠色發展共享幸福河

燕京啤酒赤峰有限公司與河道咫尺之遙,是赤峰市的利稅大戶。談起防洪及環城水系治理項目建設的前後對比,公司黨委副書記付志光頗有感慨:「我們企業是五十年代的老廠,每到汛期總是提心弔膽,那時的環境對企業安全、形象影響很大。現在經過治理,防洪標準提高了,切實減了企業的防洪壓力,使我們能夠更安心地投入生產發展。作為老牌製酒企業,我們深知水環境的重要性。在政府的鼓勵下,我們自投資金建成了汙水處理系統,把中水輸送到市裡的水景觀,這也是企業對社會的一種貢獻。」

經過3年的精心建設管理,城市環城水系得到根本治理,已經形成100公裡高標準堤壩、59公裡濱河公園、50公裡城市會客廳、100公裡自行車道和居民健身步道,以及42 處總面積達1.18萬平方米的籃球場、羽毛球場、兒童活動樂園等健身場地,新增水面面積187萬平方米,水體規模達285 萬立方米,形成河道生態區溼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栽種水生植物面積約 15 萬平方米,濱河綠化面積41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河道業已形成河、湖、塘、溪等多樣化的水形態,急流、灘地、河畔林、跌水和河心洲等河床形態間或其中,將中心城區河道打造成確保防洪度汛的安全河、改善濱水環境的生態河、增加河岸兩側開發價值的黃金河的綜合治理目標基本實現。

「現在看來,市裡堅持政府和市場兩手發力,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靈活運用金融支持水利,推動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的舉措是十分具有前瞻性和開創性的。它解決了過去無法解決的大問題,辦成了過去無法辦成的大事情。」親歷了整個建設過程的市水利局局長馬鵬飛說。

白雲撩草綠,碧水沁花香。如今的赤峰市經過治水、護水、節水、興水,將她的綠色底蘊暈染得更加生動。展望未來,一個河水安瀾、人水和諧的秀美赤峰必將躍然而出,烏蘭哈達上的這抹綠色將更加豔麗!(記者 韋應魁 李建國 通訊員 連向明)


來源:中國水利報

相關焦點

  • 內蒙古赤峰市投資約4.2億的烏蘭哈達公園建成了什麼樣?
    內蒙古赤峰市的兩山兩園建設都已經接近尾聲,總投資約4.2億的烏蘭哈達公園建成了什麼樣?烏蘭哈達,紅色山峰的意思,也就是赤峰。赤峰是漢語,烏蘭哈達是蒙古語。用烏蘭哈達命名比較有代表性。烏蘭哈達帶有明顯的蒙古族名稱的特色,比較符合內蒙古城市公園名稱,烏蘭哈達公園由原來的長青公園裡的動物遷移過來,結合原有的樟子松,以及後來的改擴建而組合形成的。具體改建如何了,入園看看。金秋十月,公園外面停滿了私家車,近年來中國人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車子都成了必需品,也造成了停車難,道路擁堵的城市通病,赤峰雖然是一個五線小城,堵車也必須有的,因為這是城市的象徵。
  • 烏蘭哈達公園、哈達和碩公園等著你!
    烏蘭哈達公園、哈達和碩公園等著你!烏蘭哈達公園哈達和碩公園 等著你!烏蘭哈達公園和哈達和碩公園正式開園了!10月1日上午9:00,在烏蘭哈達公園遊客服務中心廣場將舉行盛大的開園儀式!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等你來參加!
  • 敖漢細毛羊、中國草原紅牛、烏蘭哈達豬——赤峰曾經的三大種畜
    赤峰市地處燕山之北,大興安嶺之南,西連陰山朔漠,東接遼海平原,它有過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也有著十分悠久的畜牧業發展史。曾幾何時,在內蒙古乃至全國,一提起赤峰,人們就會想起它的三大當家畜種:敖漢細毛羊、中國草原紅牛、烏蘭哈達豬。早在上世紀80年代,這三大優良畜種曾作為赤峰人的驕傲,支撐著赤峰畜牧業的半壁江山。
  • 紅山文化遺址地,內蒙古赤峰市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為昭烏達盟,昭烏達為蒙語,漢譯「百柳」之意;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東部與內蒙古通遼市相連,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交界;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90275平方公裡,轄3區7旗2縣;2019年常住人口434.12萬人。 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 赤峰市的風土人情
    赤峰市,是內蒙古自治區的9個地級市之一,駐地松山區。赤峰為紅山之意,蒙古語「烏蘭哈達」,因城區東北部赭紅色山峰而得名。赤峰市原為昭烏達盟,昭烏達為蒙語,漢譯「百柳」之意;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蒙冀遼三省區交匯處,東南與遼寧省朝陽市接壤,西南與河北省承德市毗鄰,東部與內蒙古通遼市相連,西北與內蒙古錫林郭勒盟交界;市地處內陸,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全市總面積90021平方千米,轄3區7旗2縣;2017年常住人口431.5萬人。是內蒙古第一人口大市,內蒙古東部中心城市。
  • 邱文雙在視察環城公路和東環城水系建設情況時強調完善基礎設施...
    (記者籍明泉)11月26日,市政協主席邱文雙率隊視察環城公路和東環城水系工程建設情況。他強調,要搶抓區劃調整等有利機遇,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速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市政協副主席郭和平,秘書長許振吉參加視察。
  • 內蒙古坐在金礦上的城市,「天賜」271.3噸黃金,早晚脫離五線!
    說到內蒙古,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小學教科書上學的「空蒼、野廣、風吹草低見牛羊」,特別是在旅遊的發展下,內蒙古國內的大草原很受遊客歡迎,因此,國內管轄的很多城市已經成為優秀的旅遊城市,並且持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內蒙古坐在金礦上的城市,「天賜」271.3噸黃金,早晚脫離五線!
  • 帶上這份攻略,2天攻陷風景酷,遊客少的內蒙古烏蘭哈達火山
    文:貓左先生 | 攝影:貓左先生烏蘭哈達火山群,也叫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火山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北部,作為景點出現的時間並不長,假如不是中國國家地理的航拍片,也許還要寂寂無聞很久。官宣文案說這裡是天然的火山博物館,噴發時間在全新世(距今一萬年以前)的超年輕火山群。除此之外,烏蘭哈達火山公園真的是一個特別適合周末撒歡兒的地方。
  • 赤峰市
    赤峰,是蒙古語烏蘭哈達的漢譯名稱,因市區東北部有赭紅色的山峰而得名。赤峰市位於自治區東南部,總面積9萬平方公裡,轄12個旗縣區。赤峰市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防沙治沙先進地市、全國雙擁模範城。赤峰境內有8000年的人類文明史,紅山文化、草原青銅文化、契丹遼文化、蒙元文化以及清末民初的移民文化一脈相承、薪火相傳。
  • 滿目瘡痍的壯美,航拍烏蘭哈達火山群
    ​距離北京420公裡的地方,有一片火山群,叫烏蘭哈達。直到2012年,這裡才被國內外火山學界所知!從北京出發,沿著京藏高速一路向西北行駛,到烏蘭察布東郊轉入集寧繞城高速,再轉入二廣高速繼續往北走,直達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
  • 【桂林臨桂新區】環城水系全程徒步(海量圖)
    (篇外話)由於早有想法,想把新區環城水系全程徒步一次,故這周日(5月31日)把環城水系走了個遍,共完成近3萬步,約15公裡左右,拍得海量圖,供大家批評、指導。新區水系近期規劃主要是利用西乾渠從桃花江上遊引水,給新區內的湖塘進行補水。
  • 旅遊攻略:「內蒙古」城市名字是怎麼來的?有什麼好玩兒的地方?
    .4.克什克騰石陣景區上榜理由:克什克騰石陣(原阿斯哈圖石林)位於赤峰市克什克騰旗。5.黃花溝上榜理由:黃花溝旅遊區,位於烏蘭察布盟北部,陰山支脈的輝騰錫勒草原上,距呼和浩特市100公裡,距集寧市70公裡,距察右中旗旗政府所在地科布爾鎮15公裡。
  • 內蒙古「坐在金礦」上的城市,天賜271.3噸黃金,有望脫離五線
    」,尤其是在旅遊的發展下,內蒙古境內的大草原更是備受遊客的青睞,為此,境內所管轄的眾多城市已經成為優秀的旅遊城市,並且持續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而在內蒙古境內還有一座天選之子,被大家稱為是坐在金礦上的城市,這個地級市便是赤峰市,因為境內有赭紅色的山峰因此而得名,而對於赤峰市來說,蒙古語則是「烏蘭哈達」的意思,而這裡所處的位置非常啊優越,處在內蒙古、河北、遼寧三省的交匯處,雖然說這裡的面積只有90275平方公裡,但是在這裡居住的人數卻已經達到434.12
  • 內蒙古「超低調」的旗縣,草原上晚霞如畫,被譽為「草原明珠」
    這個地方便是克什克騰旗,由赤峰市管轄,位於內蒙古東部、赤峰西北部。克什克騰旗在行政劃分上相當於一個縣,2019年4月份,克什克騰旗正式退出貧困旗縣。」,有「內蒙古縮影」之稱。烏蘭布統草原曾經是清朝皇家木蘭圍場區,而且還是很多大型電視劇的拍攝場地之一,比如《還珠格格》、《康熙王朝》、《漢武大帝》等十多個影視劇均在烏蘭布統取過景。著名的影視基地景點便是鐵馬影視民俗園。
  • 曾登上中國國家地理封面,卻不被大家熟知的烏蘭哈達火山群
    說起烏蘭哈達火山群,知道的人應該不會很多。烏蘭哈達火山群,位於蒙古高原的南端,內蒙古中部察哈爾右翼後旗烏蘭哈達一帶。2015年《中國國家地理》第12期刊登了一篇文章——「察哈爾火山群,遺落的內蒙古草原火山景觀」。在世人面前揭開了它的真容。
  • 中秋國慶哪裡去,烏蘭哈達公園逛一圈
    10月1日,國慶節、中秋節「雙節」之際,紅山區烏蘭哈達公園、哈達和碩公園正式開園。烏蘭哈達公園與紅山景觀隔河相望,公園佔地131公頃,投資2.6億元,建設前為防風固沙生態林帶,此次提升改造按照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及海綿城市理念,規劃建設植物科普、森林拓展、森林漫步等區域,大幅提升了中心城區的輻射力、承載力和吸引力,為城市發展再添活力。
  • 自駕三日玩轉烏蘭察布 第1日北京-烏蘭哈達火山公園450公裡
    進入10月了,內蒙古大草原已經逐漸變黃,為了抓住最後的機會,我們又開始了烏蘭察布之旅。第1天,早上7點半出發,到烏蘭哈達大約6小時。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位於烏蘭察布市察右後旗烏蘭哈達蘇木境內,有火山20餘座,它們是在內蒙古高原南緣發現的全新世(距今1萬年)有過噴發的唯一火山群。
  • 在沉睡上萬年的烏蘭哈達火山群下露營 觀銀河
    烏蘭哈達火山地質公園。火山位於內蒙古烏蘭察布市中北部,是一個沉睡了千年的火山群目前還沒有變成網紅爆款,也沒有很商業化,人也不是很多,免票還可以露營,如果你喜歡火山的景觀,喜歡草原的遼闊,想晚上看到滿天繁星,那一定不要錯過~ 關於交通 距離北京大概400多公裡,開車5個小時左右,直接導航烏蘭哈達地址公園即可️ 關於玩法 火山群一共有8座,實際上可以看到的是3-8號火山,可以爬的是3.4.5號火山, 3號火山:難度難度俯視形似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 【「醉」美家鄉】蒙古高原上的冰火之歌——壯美烏蘭哈達火山群
    【「醉」美家鄉】蒙古高原上的冰火之歌——壯美烏蘭哈達火山群 2020-09-23 19: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