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雅加達,印度尼西亞-政府已決定暫時停止商業旅客航空運輸服務。這適用於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6月1日。
交通運輸部民航局長諾維·裡安託(Novie Riyanto)表示,該飛行禁令是針對國內(國內)旅行和國際(國際)旅行的。
「對於航空運輸業,我首先傳達了對國內和國外旅行的禁令,包括定期和包機航空運輸,2020年4月24日至6月1日,」諾維在星期四(2020年4月23日)說。
但是,諾維說,國家機構的領導以及國際組織的國家代表將有例外。 「此外,用於遣返印度尼西亞公民,外國人以及與飛行人員的執法和緊急服務有關的航空特別組織仍可在部長的許可下進行。」
「疫情造成的影響比海嘯嚴重!」
印尼確診人數激增、
醫療用品與篩檢能量不足
專家痛批:佐科總統領導不力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印尼一名警察戴著「新冠病毒」形狀的帽子對摩託車消毒(美聯社)
新冠肺炎疫情從1月起肆虐全球,印尼起初堅稱國內「零確診」,2月美國哈佛大學研究對此提出質疑,印尼當局還怒批是「侮辱」,直到3月2日才承認有確診病例。如今,印尼確診激增,衛生部公布22日單日新增283例,總確診人數達7418例,635人死亡。印尼總統佐科先前聲稱最初不公布疫情資訊是不想造成民眾恐慌。
起初當局堅稱「零確診」
新冠肺炎1月在中國湖北武漢爆發,今年2月初,一名武漢民眾從印尼峇里島結束旅遊行程回到中國後,確診新冠肺炎,當時就有聲浪質疑印尼不可能「零確診」。
印尼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與死亡病例近期激增(美聯社)
然而,印尼衛生部長普蘭多(Terawan Agus Putranto)一直堅稱印尼人不須擔心感染新冠肺炎,因此也沒要求民眾維持社交距離,也沒加強篩檢。2月11日,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一份報告質疑印尼「零確診」說法,普蘭多怒批那是「侮辱」,並堅稱沒隱瞞疫情。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馬福德(Muhammad Mahfud)甚至聲稱「印尼不存在新冠病毒」。
佐科坦承刻意誤導民眾
事情轉折點發生在3月2日,當天印尼政府首度宣布該國有2個確診病例,接下來數周內又有數十個確診病例,這讓印尼政府下令全國民眾維持社交距離,並停止所有不必要的活動。
印尼大學(University of Indonesia)流行病學專裡歐諾(Pandu Riono)判斷,印尼早在1月就有病例,但因為篩檢能力有限,因此未被發現。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3月承認,政府刻意選擇讓民眾誤解國內疫情:「事實上,我們沒向大眾提供某些資訊,因為我們不想引起恐慌。」
篩檢能量及醫療用品不足
3月13日,佐科任命國家災害應變局(National Disaster Mitigation Agency)局長莫納多(Doni Monardo)領導全國抗疫工作小組,並允許更多的實驗室篩檢新冠肺炎。然而,印尼篩檢能量不足,抗疫工作小組發言人尤瑞安託(Achmad Yurianto)表示,自3月2日以來,印尼篩檢次數低於5萬,每100萬人僅180人接受篩檢。
印尼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衛生人員為一名男子做血液快篩(美聯社)
印尼政府的目標是全國有78間實驗室可篩檢新冠肺炎,每日篩檢1萬人,但莫納多表示,目前只有37個實驗室有新冠肺炎篩檢設備,未達政府設定目標的一半。莫納多也表示,印尼還面臨基本醫療用品短缺的問題,包括醫護人員需要的防護設備不足,他說這導致至少32名醫生與12名護理人員死亡。
4月初,佐科宣布印尼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允許各地方領導人實施強制的限制措施,防堵疫情蔓延。4月20日,佐科命令所有地方首長與市長等加強追蹤與隔離措施,他說說:「政府無法單打獨鬥。」
印尼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一名工作人員正在首都雅加達的貧民窟消毒(美聯社)
不過,對許多印尼人來說,這太遲了。首都雅加達(Jakarta)居民理絲蒂(Risti Ameliana)表示:「這次疫情爆發對我的生活造成的影響比海嘯更嚴重,但人們對政府更不信任,這讓情況變得更艱困,因為這是全球大流行。」
人們憂心齋戒月可能導致進一步爆發
印尼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伊斯蘭重要的「齋戒月」(Ramadan)將在4月23日開始,而穆斯林通常會在齋戒月返鄉探望親友,這也讓人們擔心印尼疫情將在齋戒月過後一發不可收拾。
印尼的新冠肺炎疫情延燒,首都雅加達一個火車站的候車區,人們維持一定的社交距離(美聯社)
印尼流行病學專裡歐諾說,除非政府採取更嚴格的措施,否則齋戒月過後,印尼可能會有1百萬人感染新冠肺炎。佐科21日宣布,政府將禁止所有人5月返鄉慶祝標誌齋戒月結束的開齋節(Eid al-Fitr)。(風傳媒)
印尼冠病實際死亡數
比官方公布的多?
雅加達掘墓人:沒時間喘氣!
印尼首都雅加達按照冠病死者程序下葬的數字,以及三月當地葬禮的次數似乎都和官方數據有出入。(法新社)
衛生部長還在說祈禱能抗病毒
在米納(Minar,54歲)33年的掘墓人生涯中,他從不曾如此忙碌過。
「今非昔比,我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自從印尼在3月中出現首宗2019冠狀病毒疾病死亡病例後,當地與冠病19有關的死亡人數始終高居不下,印尼至今已是東南亞冠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
印尼衛生部公布的最新官方數據顯示,截至今天(22日)為止當地一共新增283起確診病例,累計死亡人數達635人。
其中,首都雅加達的疫情最為慘烈,至今已有301人因冠病過世,佔全國累計死亡人數的將近一半。
在雅加達東區Pondok Rangon公墓擔任掘墓人的米納告訴《亞洲新聞臺》,每天都有好多屍體送到公墓。
「我只能馬不停蹄地挖,真的很累。」
冠病疫情導致米納(沒戴頭巾者)的工作量大增。(米納提供)
米納工作的雅加達東區Pondok Rangon公墓是雅加達省政府指定用來埋葬因冠病死亡或疑似冠病死亡者的墓地。
另一個雅加達省政府指定的墓地則是位於雅加達西區的公墓。
Pondok Rangon公墓約有80名掘墓人,在疫情暴發前他們主要分成四組,每月分別輪流進行掘墓、清理墳墓、除草和清理水溝的工作。
正常來說,每組工作人員每月只會輪到一次,進行為期一周的掘墓工作。但自疫情暴發以來,米納每天都在掘墓。
米納透露,挖好一個墓地需要兩個小時,這段日子以來他每天平均需要處理多達5個墓地,這和過去有時會因為沒有屍體送到而完全不需要掘墓的情況比起來簡直是天壤之別。
「我必須分秒必爭,有時候墓地還沒挖好,屍體就送來了。」
和前線醫護人員一樣,米納在處理屍體下葬過程中必須穿上個人防護裝備,以免曝露在感染病毒的風險之下。
但穿著這套個人防護裝備在太陽下曝曬對米納而言根本是種折磨。
「我覺得我快要燃燒起來了。很不舒服,有時候看到救護車抵達,我就會把個人防護裝備穿戴好,但穿好後卻必須再等上30分鐘,越等越熱。」
冷清的下葬過程讓掘墓人悲從中來
米納也說,無論晴天雨天,掘墓和下葬的過程都不能耽誤。
整個下葬過程必須速戰速決,而逝者的家人如今也不被允許參與整個下葬過程。下葬儀式結束後,墓地周圍也不能聚集超過五人。
每一次目睹家人送別逝者的場景都會讓米納悲從中來。
不是不怕,只能禱告
育有五名孩子的米納也說,儘管擔心自己可能會把病毒帶回家,但下葬死者的工作總得有人來做,眼下他們只能誠心禱告。
「我當然害怕,但這也是我的責任,我能說什麼呢?」
米納(右)認為自己也必須為抗疫盡一份力。(KBUI98面簿)
冠病實際死亡人數可能更高
自冠病疫情在全球延燒以來,印尼政府的防疫工作不斷引發國內外輿論的質疑,認為印尼的實際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可能比官方公布的數字更為嚴重。
人口多達2.6億的印尼至今只進行了5萬3700個樣本檢測,檢測能力明顯不足,也讓外界始終強烈懷疑官方數據是否呈現印尼疫情的全貌。
其中,雅加達省政府就表示當地至今有超過1000人必須按照冠病標準程序下葬,因為有許多死者在檢驗結果出爐前就已不幸死亡。
印尼醫生協會20日直言,印尼死於冠病19的人數可能超過1000人,因為官方數據並沒有包含在等待檢測結果期間病死的病患,因此實際死亡病例可能比官方數據高出近一倍。
路透社也曾報導,雅加達今年3月的葬禮比2018年1月以來的任何一個月份都高出40%。雅加達在3月一共有將近4400次葬禮。
印尼Kumparan新聞網站則稱,雅加達3月埋葬遺體數目與2月相比幾乎翻了一倍。
雅加達當地的棺材製造商Sahroni也透露,其工作室的棺材製造量比之前增加了3倍。
印尼衛生部長發言讓人捏一把冷汗
印尼總統佐科上個月14日坦承當局曾隱瞞部分有關疫情的信息,原因是避免造成公眾恐慌。
昨日(21日)佐科總算宣布禁止印尼民眾在來臨的開齋節期間返鄉,以抑制冠病19的傳播。
不過,佐科至今仍拒絕採取封城等強硬防疫手段。輿論批評,他自疫情暴發以來的作為形同把經濟置於人命之上。
印尼衛生部長普蘭多近日的發言更讓人捏一把冷汗。他誇口,雖然全球已有數百萬人感染冠病,但印尼人民不應該對病毒感到害怕,因為印尼人的免疫力夠強!
他沒有呼籲民眾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看來也沒有打算提高該國的檢測能力。相反的,他強調祈禱的力量也能減少病毒的傳染。
普蘭多宣稱祈禱的力量能減少病毒傳播。(路透社)(紅螞蟻)
保持手衛生。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者處理動物糞便後,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
保持室內空氣流暢。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流集中的地方,必要時請佩戴口罩。
咳嗽和打噴嚏時用紙巾或者屈肘遮掩口鼻,防治飛沫傳播。不要打完噴嚏後揉眼睛或接觸黏膜部位。
良好的安全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