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和林

2021-02-13 老楊雜談

    了解蒙古的人想必都知道蒙古國的帝都哈拉和林,哈拉和林位於蒙古國中部前杭愛省杭愛山南麓,鄂爾渾河上遊右岸。從地圖上看,其位於烏蘭巴託的西部偏南,估計直線距離也就三百公裡不到吧。


    

    2008年的夏天,我第一次來到蒙古國,那時侯從烏蘭巴託前往哈拉和林並沒有全程公路直達,很多路段基本上是在草原上前行,路況艱苦,甚至有些路段完全隱沒在草原之中,車子只能順著電線桿的指引 。從烏蘭巴託早上9點多出發,花費了整整一個白天,直到傍晚時分才達到目的地。


    

    哈拉和林是忽必烈建都北京之前,歷代的蒙古可汗的首都。13世紀中期,哈拉和林是一個十分幸運的地方。據蒙古國學者考證,大概在公元1220年左右,西徵的成吉思汗曾經提出要在克烈部活動的區域建一座蒙古人的都城。公元 1235年,窩闊臺大汗根據成吉思汗的遺訓,將哈拉和林定位為帝國都城。來自亞洲,甚至是歐洲的商人,權貴,技術工人匯聚哈拉和林,哈拉和林的繁榮持續了40多年,直至忽必烈將帝國的首都遷往北京。

    哈拉和林周圍有平緩的山包,山上有茂密的森林,城的南邊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裡的草原適合遊牧,城市背靠山丘,易守難攻。哈拉和林說是蒙古的首都,其實也不過是一座長約一公裡,寬不足一公裡的小城。城市一共設4座城門,南北向與東西向兩條大道交會於城市中心並通向4門,城市內建有大汗居住的萬安宮,這是座長60米,寬50米,由64根石基木柱支撐的金頂大殿。城內還建造了類似於金朝和宋朝時期的官宦府邸。 據1254年到哈拉和林訪問的法國使臣威廉·盧布魯克記載,城內有兩個居民區,一為回回區,內有市場;一為漢人區,居民儘是工匠,此外,還有許多親王,官員的邸宅,十二所佛寺,道觀,兩所清真寺,一所基督教堂。由於蒙古帝國的強盛,哈拉和林成為當時世界著名城市之一,各國國王、使臣、教士、商人來訪者甚多。


   

    圍繞著哈拉和林的金頂大殿有若干個蒙古包,甚至像汗妃的斡耳朵(營帳 ),親王的營地也依然是蒙古包和帳篷,只是更加的豪華,這種城市建築與蒙古包並存的格局反應出的是草原遊牧生活向著定居生活的過渡。

    窩闊臺雖然建造了哈拉和林,但是他沒有在城市裡面住過一天,他始終居住在自己的黃金大斡耳朵裡指揮大軍,管理國政。窩闊臺汗之後,貴由汗,蒙哥汗等蒙古大汗們才不定期居住在哈拉和林裡。

    哈拉和林的光輝不僅僅是在蒙古人綻放異彩的時期,遠遠在13世紀之前的匈奴時期,這裡曾是匈奴的王庭,被中國人稱為「龍城」。唐人七絕中的壓卷之作,王昌齡的《出塞》中有悲壯慷慨的一首: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裡的龍城飛將指的是車騎將軍衛青,《漢書·衛青霍去病傳》載,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衛青為車騎將軍,出上谷,至龍城,斬首虜數百。這裡的龍城就是現在的哈拉和林。

    到了回鶻時期,哈拉和林再度興盛,這裡成了回鶻帝國的都城。回鶻衰落之後,哈拉和林毀於戛黠斯,這個戛黠斯最初居在薩彥嶺小葉塞尼河,強大後夥同回鶻叛將摧毀了回鶻帝國。順便說一句,蒙古強盛時期,戛黠斯人也被衝擊的四分五散,其中一部分人去了帕米爾和伊塞克湖,也就是現在吉爾吉斯人的先民。

    到了宋遼時期,契丹人在哈拉和林駐有重兵,金代遼後,西遷的契丹貴族耶律大石建立喀喇契丹(西遼)的初期,哈拉和林再次作為都城。13世紀初期,哈拉和林由蒙古人接手,也就是說蒙古的哈拉和林是在回鶻和契丹人的舊都的基礎上建造的。

    中統元年(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開平即位,其幼弟阿里不哥則在哈拉和林自立為大汗,哈拉和林成了固守蒙古舊俗,拒絕漢化的蒙古貴族們集聚地。忽必烈阿里不哥兩兄弟相爭的結局是,阿里不哥敗於忽必烈,隨後便不明地死去。忽必烈軍進佔哈拉和林,隨後建立元朝,遷都北京。之後,元代的九個蒙古的皇帝都居住在北京。自此,哈拉和林失去了在蒙古各部的中心地位,僅置宣慰司都元帥府,但是仍然是漠北重鎮。

    公元1368年元大都被明軍攻克,被朱元璋嘲笑為「順應天意」的元順帝妥歡帖木兒北狩,後病死於應昌。太子愛猷識理達臘繼位,即元昭宗。元朝廷退據哈拉和林,史稱北元。哈拉和林再次成為蒙古人的首都。

    公元1388年明軍北徵軍攻克哈拉和林,哈拉和林城被徹底摧毀。北元皇帝脫古斯帖木兒遭害於阿里不哥的後裔也速迭兒之後,蒙古諸部秩序大亂,分崩離析,隨後衛拉特崛起,蒙古本部與衛拉特部的蒙古貴族之間相互攻伐,哈拉和林的地位和作用也隨之逐漸沒落。

    很多人在蒙古國旅行,但他們或許並沒有去到真正的哈拉和林遺址,因為真正的哈拉和林也是廢墟,殘存的遺蹟即便是考古專家也難以辨別。哈拉和林能去的是離著廢墟南部不遠的額爾德尼昭。


    

    額爾德尼昭建於17世紀,是蒙古地區第一家寺廟。名詞解釋一下,額爾德尼是寶貝,珍寶的含義,譬如班禪額爾德尼卻吉堅贊。相似的有藏語的仁波切,仁波切大家都知道是活佛的意思,其實「仁波切」是對活佛的愛稱,藏語的含義就是「大寶貝」。昭就是寺廟,去過呼和浩特的人一定都會知道大昭寺,小昭寺。

    額爾德尼昭是由蒙古喀爾喀部第一個汗阿巴岱汗請來西藏薩迦派高僧主持開光,阿巴岱汗是蒙古中興之主達延汗末子格哷森扎的孫子,稱賽因汗,賽因是蒙古語「好」的含義,金帳汗國的拔都汗也被稱賽因汗。喀爾喀部就是現在蒙古國主體國民,他們的汗自阿巴岱的孫袞布之後只稱土謝圖汗了,只能管理到喀爾喀左翼了,土謝圖是輔佐的含義,很顯然蒙古又分裂了,不團結一直是蒙古帝國自成立以來直至現在的主基調。

    說回額爾德尼昭,阿巴岱汗於1585年夏天在哈拉和林附近修建了額爾德尼昭,此後,他於1586年謁見了正在內蒙古地方的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謁見的時候,三世達賴賜予他「諾門·也可·瓦只喇汗」,也就是佛法大金剛王的稱號。

    漠北蒙古與黃教的接觸是迫於蒙古右翼與黃教的密切接觸,在阿巴岱汗謁見了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之前的十年,右翼土默特部俺答汗已經在青海接受了黃教的影響,變成了黃教的信徒。那時的索南嘉措已經成為黃教的重要領袖,名聲很大,俺答汗慕其名望,向西藏派出代表,邀請索南嘉措到青海與其會晤。出於各種利益的考慮,索南嘉措欣然接受了邀請,並於1577年11月從拉薩哲蚌寺動身,至次年5月抵達青海,會見了俺答汗。

    俺答汗與索南嘉措相見甚歡,俺答汗贈給索南嘉措「聖識一切瓦齊爾達喇達賴喇嘛」的尊號,因為嘉措的藏語含義為大海,而蒙語大海的發音則為「達賴」,譬如大家熟悉的呼倫湖在當地則被稱為達賚湖。索南嘉措則回贈俺答汗「咱克瓦爾第徹辰汗」的尊號。「咱克瓦爾第」是梵文,是「轉輪王」的意思,「徹辰汗」是聰睿之王的意思,有既是人間之主又是佛教聖人的含義。俺答汗與索南嘉措相見之後,對於索南嘉措更加尊崇和信任,由此蒙古人逐漸信仰了黃教。

    額爾德尼昭呈正方形,四邊各有塔牆,均長400多米,四面塔牆各設有大門,四周的塔牆上共建有108座白塔。額爾德尼昭內的廟宇殿堂,錯落有致,由於年久失修,顯得破舊,但是仍然令人能感受到當年的顯赫與輝煌。

    額爾德尼昭歷經興衰,直到1937年史達林大清洗時期被關閉,寺內除了三座殿堂倖幸免於難之外,其他的全部被毀,無數的僧人被殺或被流放至西伯利亞,此後杳無音訊。然而,信仰的力量是巨大的,在高壓之下,仍然有相當數量的佛像雕像,唐卡,經文被保存了下來,這無疑是令人驚喜的。20世紀九十年代,蒙古國終於擺脫了蘇聯的桎梏,對本民族文化和歷史認同的情緒得到了爆發,放棄了共產主義信仰的蒙古恢復了宗教信仰的自由,寺廟重新活躍了起來。


    今日的額爾德尼昭重新的恢復了舊時的風採,在蒙古人的心裡,額爾德尼昭是蒙古最為重要的 寺廟,這毫無疑問是因為此處有過蒙古帝國過去輝煌歷史的影子。同樣,哈拉和林在蒙古人心中的地位也是非常崇高的,據稱甚至有人向大呼拉爾提出,要求將蒙古國首都由烏蘭巴託前往哈拉和林,可見,哈拉和林一直是蒙古人難以忘卻和割捨的精神首都。


歡迎關注老楊雜談,一起聊點好玩的事兒。


相關焦點

  • 哈拉和林:濃縮蒙古帝國興衰的前世界中心
    西方早期傳說的約翰長老,便與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在克烈部首領王汗鬧翻後,成吉思汗通過軍事勝利佔據了哈拉和林。隨著整個蒙古草原落入他的掌控,大汗也將都城從原先部落起源地向西搬遷,改到了環境、面積和經濟都更為發達的和林。尤其在1218年,蒙古人大舉遠徵中亞花剌子模時,各部族軍隊就開始到哈拉和林一帶集結。
  • 蒙古II|哈拉和林的草原與鄂爾渾河
    從烏蘭巴託到哈拉和林,我們幾乎花了一整天時間,包括找大巴車站、坐大巴還有從哈拉和林大巴站到民宿。      為什麼要去哈拉和林?      曾經在世界遺產名錄網站上查過蒙古的世界遺產,發現主要有兩個:西部的阿爾泰巖畫和中部的鄂爾渾河谷文化景觀。我曾經有個想法:既然想打卡全世界世界遺產可以說是不可能的,但是儘可能多的參觀世界遺產還是可以實現的。
  • 蒙古的一處頂級景點,哈拉和林的額爾德尼召寺,你去過嗎?
    硬化的道路可以通往哈拉和林和首府阿爾拜赫雷,也絕對能吸引你的注意力。阿爾拜赫雷,海拔1913米阿爾拜赫雷作為省會沒有什麼特殊之處,但是很友好。它對遊客吸引不大,在這裡可以用餐和休息、為吉普車加油或者安排接下來的公共運輸工具。如果你有時間,博物館值得一遊。
  • 羅豐: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考察記
    出了額爾德尼召,往北去就是哈拉和林舊城。中午時分,驕陽似火,湛藍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帽子忘在車裡,太陽曬在臉上,先是一陣火辣辣,然後就紅撲撲,刺痛感隨即而來,許多天後方才消失。在敖其爾帶領下,我們來到蒙古帝國最宏偉的宮殿萬安宮遺址旁。遺址側有一溜臺子,小販們見有一隊人馬,瞬間提高叫賣聲。
  • 加拿大:歐哈拉湖
    歐哈拉湖歐哈拉湖小環線途經多個湖,她們雖然是景區裡的配角,但也擁有迷人的外表,同樣不容小覷。瑪麗湖(Mary Lake)緊挨著歐哈拉湖,她的一段湖岸本身就是West Opabin Trail的一部分。歐哈拉湖Oesa Lake,位於Lake Oesa Trail的終點,也是順時針方向Yukness Ledges Trail的終點,七月初的湖面依舊漂浮著大量浮冰,顏值僅次於歐哈拉湖,最佳女配角的獎項非她莫屬。
  • 瞧這哈拉沁溝的碧水青山
    位於新城區大青山自然保護區南麓山區的哈拉沁溝,曾因私挖濫採導致生態植被嚴重破壞,對大青山的生態、植被生長及下遊呼和浩特市的城區防洪安全造成嚴重影響和威脅。為了讓哈拉沁溝的環境得到改善,近年來,新城區把大青山前坡生態保護綜合治理工程作為重中之重,實施生態綠化和環境綜合整治,現如今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不甘寂寞的「哈拉」---青藏高原篇 十
     青藏高原 旱獺不甘寂寞的「哈拉」坐火車沿青藏鐵路進西藏,藏羚羊不一定能看到,估計十有八九能看見哈拉。哈拉膽子大,不但不怕人,而且好撩人。哈拉是地穴居住的動物,它的地洞挖的很講究,頗有些地道戰的「高招」,一般都有兩個出口,平時借洞穴遮風避雨、躲躲小災小難,遇到那種堵洞挖洞的大難,哈拉就會從另一個暗洞口逃生。
  • 阿斯塔納——哈拉和卓墓
    哈拉和卓墓在新疆吐魯番市東南。阿斯塔納是維吾爾語,意思是「首都」。埋葬區位於阿斯塔納北部(漢名三堡)村莊與哈拉和卓(漢明二寶)東部之間。它是高昌和唐西州居民的墓地。墳墓被分成家族部分。每個家族有一個固定的塋地,以礫石為邊界。
  • 官方:智利國腳哈拉離開墨西哥球隊馬薩特蘭
    今年已經35歲的哈拉是在今年1月加盟馬薩特蘭的前身莫雷利亞的,司職中衛的他在本賽季的墨西哥聯賽出場了9次。哈拉還曾效力過科洛科洛、西布朗維奇、布萊頓、諾丁漢森林、美因茨、智利大學和拉普拉塔大學生等隊。這位智利國腳在英超聯賽出場過34次,此外他在德甲聯賽出場過23次。哈拉幫助智利國家隊贏得過2015和2016年的美洲杯冠軍,作為主力,他也參加了2010和2014年的世界盃。
  • 呼和浩特:哈拉沁水庫捕獲高山冷水魚高白鮭
    新華網呼和浩特12月17日電(李國棟)12月16日,在位於內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縣境內的哈拉沁水庫舉行的第二屆「冬捕月」活動中,捕獲了大量高山冷水魚高白鮭。這說明位於海拔1800米的大青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平均水深30米的哈拉沁水庫,縣備高白鮭高海拔、冷水域生存的條件。
  • 哈拉沁村北山溝山體滑坡導致武川公路禁行
    11月2日,呼和浩特市民賀先生反映:「新城區毫沁營鎮哈拉沁村北面的山溝內發生山體滑坡,到現在仍在繼續下滑……」記者隨後趕到現場看到,山體滑坡的位置在哈拉沁村北面一條通往武川縣的公路邊,該公路已經封閉,由哈拉沁村村委會工作人員把守,禁止通行。
  • 教內向的你怎麼跟日本人哈拉!
    為什麼不能用來跟日本人哈拉呢!  大家也可以學習一些訪談節目的談話方法,將話題深入。>>這裡注意一點:一般日本人在跟你交流的時候,最開始都是非常禮貌,非常內向的。所以,哈拉一定要掌握主動權,他們一般都是被動回答問題。所以,一般是問題+你自己的親身感受+問題。  比如:--你喜歡什麼漫畫?
  • 滴水巖穿哈拉更溝
    2020.12.26日周六呼和浩特窮遊部落{242238797}:滴水巖穿哈拉更溝一日遊!!
  • 2020天峻首屆哈拉湖冰雪英雄大會即將舉行
    青羚網訊(記者 亞君)12月11日,記者從2020天峻首屆哈拉湖冰雪英雄大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哈拉湖越野戰賽即將拉開帷幕。本屆賽事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文體旅遊廣電局、天峻縣委縣人民政府、越野e族總部主辦,天峻縣文體旅遊廣電局、越野e族青海大隊承辦。
  • 絕美的冰川湖 歐哈拉湖秘境徒步
    歐哈拉湖隱匿在著名的加拿大班夫國家公園旁邊,像是躲在聚光燈外的秘境;但只要你踏入它的領地,就再也無法走出它的魅力。「變態」級生態保護歐哈拉湖位於落基山脈西側,被國家公園的保護性運作體系隔絕,這裡雖是世界級的徒步天堂,但並非每一個想來朝拜的信徒都能被接受——歐哈拉湖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已經近乎
  • 魔術師哈拉瑞8月獻技澳門新濠天地
    魔術師哈拉瑞8月獻技澳門新濠天地
  • 關於博樂市烏圖布拉格河、青得裡溝、哈拉吐魯克河、卡浦達尕依河...
    按照博樂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安排,2018年至2020年博樂市水利局組織開展了博樂市烏圖布拉格河、青得裡溝、哈拉吐魯克河、卡浦達尕依河河道管理範圍勘查劃界工作,並編制完成了烏圖布拉格河、青得裡溝、哈拉吐魯克河、卡浦達尕依河河流劃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