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這個陽光玫瑰葡萄,香、甜、脆,6月底正式上市,成熟後的葡萄可以在枝蔓上掛果一個月保鮮,果期長,對於銷售有很大優勢。」5月26日,玉林市興業縣洛陽鎮大禮村「第一書記」盤豐平在該縣舉行的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會上如是介紹自「家」產品。
當天上午,由興業縣政府牽頭主辦的「興業縣黨旗領航·貧困村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該縣政府廣場舉行,興業縣92個貧困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與工作隊分別將獨具當地特色的農產品帶到展銷現場。興業米粉、茶葉、粉蕉、葡萄、百香果、黑皮冬瓜、香水檸檬、食用菌、莪朮、玉龍草等特色農產品隨處可見,豐富的農特系列產品吸引了眾多群眾和愛心企業駐足選購。
  「駐村那麼長時間了,我們自己種的粉蕉,就算我在地裡購買,也是三塊錢一斤,很好吃,不愁銷路,我們受市場價格波動不算大,這樣的推介會、展銷會有助於我們拓寬銷路,打響名氣。」大平山鎮南村「第一書記」羅政邊說邊給圍觀群眾遞上用於推介展覽的粉蕉,每個粉蕉均貼有「金豐浩」品牌標籤。
「我是昨天晚上散步時候看到這裡搭建展位,去年也有過類似的活動,這些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種類、價格適中、品質也很好,所以我今天過來看看有什麼合適的,捎帶一些回家。」家住附近的劉女士說。她一早便來到廣場,對於農特產品的種類,早已熟記於心,今年的展銷活動,她看上了北市鎮興福村用於展覽的展品(非賣品)玉龍草,由於鮮少見到,劉女士軟磨硬泡了半小時還是買到了手。據興福村「第一書記」介紹,玉龍草由該村大學生創業者文森主要種植,屬於皮草類,栽培技術簡單,生長8個月後可成片分株種植。
活動現場,一個個碩大帶零星斑點的「綠果」引起了過往居民的注意。「這是剛引進來的百香果新品種,名字叫做滿天星,現在還沒有成熟,成熟後呈紫色。滿天星在我們興業屬於試種植階段,目前種植了幾十株,目前來看,首批果,外觀還是很令人滿意的。」洛陽鎮大禮村「第一書記」盤豐平介紹道。
興業縣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級貧困縣,也是傳統農業大縣,近年來,該縣堅持把產業扶貧作為重中之重,明確產業發展主攻方向,培育了糧食、禽畜、果蔬、食用菌、茶葉等優勢特色產業,打造了「金大叔」土雞、「金豐浩」粉蕉、城隍酸料、蒲塘米粉、沙塘精米、山心毛尖茶等30多個農產品品牌,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產業扶貧新模式,拓寬了貧困群眾增收渠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據悉,興業縣貧困地區優質特色農產品種類多、質量好,但大多以初級農產品為主,再加上農村村落分散等因素影響,很多優質農產品一直「藏在深山人未識」。興業縣政府通過搭建產銷對接平臺,致力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該縣農產品知名度和影響力,助農增收,促進扶貧產業發展。
據悉,92個貧困村分別與現場100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經銷商以及電商公司籤訂了農產品產銷對接協議,該縣全部縣直部門與13個鎮籤訂了消費扶貧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