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吉林延邊地區的長白山天池,是我國最大的火山口湖,這個湖泊的湖面面積僅有9.82平方公裡,南北最長處不過4.4公裡,東西最寬處也只有3.4公裡,晴朗的白天,無論站在湖的哪一邊都能看到對岸。
從面積上來說,長白山天池這片水域真的是很小,我國有太多的湖泊比它大,在我國天然湖泊中,它的面積連前700都排不到,算上水庫或人工湖泊的話,那它連前1000都進不了。但是如果以蓄水量而論,這個湖泊在我國的淡水湖中可以排到第11位,幾乎相當於面積達2500平方公裡的太湖的蓄水量(44億噸)的一半,也就是說太湖的面積相當於長白山天池的250倍,水量卻只有其2倍,小小的長白山天池的水量堪比面積達825平方公裡的巢湖的蓄水量(25億噸)。
長白山天池蓄水量達20.4億噸,為什麼這麼大呢?沒別的原因,就是它太深了。它是一個由火山噴發後留下來的火山口形成的湖泊,就是說天然的降水注入這個火山口中形成的一個湖泊,而火山口的形狀大都如同「大鍋」,長年累月的降水積聚其中,使得長白山天池變得很深,探測發現其平均水深達204米,最深處更是達到了373米,是已知我國天然淡水湖泊中最深的一個。
長白山天池的海拔高達2189米,也就是說這20億噸水積蓄在2000多米高的山頂上,流下來的話,勢能是相當大的,但長白山天池的水的確是可以向外流動的,出流由天豁峰與龍門峰間的缺口——闥門溢出,形成了寬約二三十米,長1500米的乘槎河,在河流的盡頭是一座懸崖,形成了落差達68米的長白瀑布,之後水流匯入二道白河,小河流後來注入松花江,因此長白山天池也是松花江的正源。
不僅如此,長白山天池周圍的山峰也是鴨綠江和圖門江的源頭,從分水嶺上來看長白山天池的北坡和西坡水流匯入松花江流域,南坡匯入鴨綠江流域,東南坡匯入圖們江流域,因此長白山天池也被認為是三江源頭。
長白山天池的周圍群峰環繞,共有多達16座山峰,被稱為天池十六峰,長白山天池就像鑲嵌在群峰之間的一塊碧玉,由於屬於高寒湖泊,湖泊中有機物很少,所以長白山天池中生物種類並不多,據說早先裡面連魚都沒有,後來朝鮮方面放了一些虹鱒魚魚苗,才有了魚類存在。
長白山天池本來是一座火山,而且被認為如今仍是一座活火山,也就是說他仍然有爆發的可能,有媒體報導稱日本人經常會在長白山天池檢測其地質情況,了解這座火山的內部地質變化,這很讓人不解,因為長白山天池位於我國和朝鮮的交界處,和日本毫不相干,他們為什麼要檢測呢?原來日本人認為日本的富士山等也是活火山,和長白山天池一帶的地質情況非常相似,檢測長白山天池的地質情況,有助於了解日本富士山等火山的休眠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