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寺雙塔位於葫蘆島市綏中縣永安堡鄉塔子溝北150米的妙峰山上,因塔下有一妙峰寺而得名。雙塔建於遼乾統年間(1101~1110年),成東西對峙之勢,巍峨壯觀。古塔歷經數百年風雨,較完整地保留到了今天,實屬難得。加上兩天互為伴侶,可謂是相依相伴,患難真情,從歷史到今天一直未曾分離,因此也有網友戲稱之為「虐狗雙塔」。
妙峰寺雙塔相距約五十米,大小不一,其中東塔高約二十四米,西塔高約十米,兩塔建築形式上也有細微差別。其中東塔為八角九級密簷式結構磚塔,塔身八面各有角柱,東、西、南、北四面磚砌淺龕,內置一佛,坐於蓮花座上。佛座須彌式,束腰部雕有馬、象、獅頭等姿態各異。龕上有寶蓋、飛天、銅鏡。塔東南面右上角雕有「遼天祚皇帝」,正南左上角雕有「宣賜舍利塔」等磚雕題名,故又稱天祚或舍利塔。
西塔也為磚築六角實心七級密簷式。其結構與雕刻部分與東塔基本相同,現存五層簷。現今塔身磚雕保存基本完好,佛像逼真,圖案鮮明,花紋清晰,形象如初,觀後使人流連忘返。遼代建塔很多,僅在遼寧境內保留至今的就有六十餘座,但塔身上雕有「皇帝宣賜」字樣的卻極為罕見,由此增加了妙峰寺雙塔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也為研究遼代宗教的發展和建築特點提供了寶貴的實物資料。因此,妙峰寺雙塔被列為全國第七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根據資料記載,在遼金時代,妙峰山腰築處曾建有一寺院,香火極其旺盛,寺裡修塔兩座,大小各一,全系磚石結構。此後,寺因山名,塔因寺名,溝因塔名,使這裡很快便聲名遠播。至明末清初,有一支抗清隊伍便假扮僧人隱於妙峰寺內,並時常出山襲擊清軍,神出鬼沒,來去無蹤,給清軍造成了極大困擾。可惜後來被奸人出賣,清軍設計誘殺了全部僧人,並縱火焚燒了整個寺院。相傳大火經月不熄,千年古剎終究化為塵土,與我們失之交臂,無緣一睹。索性雙塔無恙,櫛風沐雨直至今日,讓我們依舊可以在此緬懷古今!
除了妙峰寺雙塔,附近的自然景色也堪稱優美。這裡地處燕山餘脈,山體巖石為黃褐色的花崗巖組成,突兀挺拔,山勢俊俏,懸崖峭壁舉目皆是,怪石布滿山間,更有小溪流水,可在感受古塔歷史遺韻的同時,領略一下附近的自然風景和地方風情!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者,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