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50萬份假飛機票被批捕
「偽造電子客票等同假發票」我省第一次有人栽了
「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可作報銷憑證,新鄉人楊華於是偽造了300餘萬份,出售50餘萬份,獲利20餘萬元。昨天,因涉嫌構成非法製造假發票罪,楊華等人被鄭州市惠濟區檢察院批捕。
據悉,這是2008年5月國家稅務總局、民航局出臺「偽造電子客票等同假發票」的規定以來,我省辦理的首例涉及此新規的案件。□今報記者 邱延波
通訊員 張勝利 王瑞娟 彭金生
大學畢業生找到發財「捷徑」
楊華現年28歲,2001年,楊華從鄭州某學院畢業後在鄭州某票務公司銷售飛機票。
在賣飛機票的過程中,楊華無意中在網上見到有人發布批發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信息。
經打聽,楊華得知:有些單位或旅行社可以使用電子客票行程單進行報銷或衝帳,而偽造的行程單均為空白電子客票行程單,在上面可以隨意填寫金額,使用起來比假發票更為靈活,所以早在2007年初就有人開始在網上倒賣。
面對廣闊的「市場前景」,楊華決定印製偽造「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並對外銷售牟利。
隨後,楊華和王金龍合夥購買了印刷機、曬版機、航空機票紙張等物品,並招募工人開始了「致富」行動。
非法製造假「發票」獲利20餘萬元
2009年10月,楊華、王金龍合夥在新鄉長垣大量印製偽造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並予以出售。
今年1月份,該團夥將作案物品搬遷至鄭州市惠濟區花園口村繼續印製偽造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並僱用邢喜平等7名工人具體負責生產印刷。
楊華、邢喜平通過網絡QQ聊天工具積極尋找購票方,對外大肆兜售偽造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王金龍負責購買印製電子客票的防偽紙張,尋找廠家幫其打孔、打碼後將半成品的電子客票行程單運至其加工窩點。其他工人將票據印刷完成。最後,由邢喜平負責點數裝箱後交給王金龍,通過鄭州德邦等物流公司對外發出。
今年5月29日,楊華、王金龍團夥將制假窩點搬遷至鄭州市惠濟區老鴉陳辦事處蘇屯村一民房內。
今年6月5日,鄭州市公安局在惠濟區老鴉陳蘇屯村155號民房內將楊華、王金龍等人抓獲歸案。
截至被抓,該團夥共計生產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300餘萬份,對外銷售50餘萬份,獲利20餘萬元。
幸有新規追究刑責有法可依
據了解,目前許多單位在報銷時使用電子客票行程單衝帳,而空白的偽造行程單,由於可以隨意填寫金額,「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為此,2008年5月19日,國家稅務總局、中國民用航空局聯合發布文件,規定將「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納入稅務發票管理範圍,民航局經稅務總局授權負責全國「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的印製、領購、發放、開具、保管和繳銷等。偽造的電子客票行程單相當於假發票。「正是由於出臺了這個規定,司法機關才有了對出售偽造電子客票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的法律依據。放在以前,司法機關無法追究當事人的刑事責任。」新密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陳松坡說,這是新規出臺以後,我省首次辦理此類涉及新規的案件。
假發票新動向
陳松坡介紹,目前,因假發票犯罪空間被空前壓縮,假發票「黑市」價格激增30餘倍,犯罪分子聚居地也由中心、次中心城區遷至城市郊區。
據鄭州市檢察院案件管理中心統計,目前檢察機關辦理的假發票案件涉及的假發票種類多樣。
陳松坡說,製造或者出售非法製造的航空運輸電子客票行程單等新類型發票,已經成為近期假發票案的新特點。此外,長途客運等運輸渠道,依然是假發票販運通道;為規避道口檢查,物流貨運也已成販運主通道。
(責任編輯:news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