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丹霞地貌
紅色砂礫巖經長期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
形成千姿百態的奇巖怪石
這裡有地球同緯度地區保護最好
物種最豐富的生態系統
擁有2527種植物物種
近5000種野生動物
這裡就是
武夷山
武夷山,地處中國江西省與福建省西北部兩省交界處,總面積999.75平方公裡,是人文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突出代表。
黃崗山
黃崗山,武夷山脈的最高峰,號稱「華東屋脊」。它擋住了來自中國北方的寒流,又攔截下溼潤的海洋暖風,使得這裡四季分明。
在黃崗山下,雲霧充滿山間,群峰猶如霧海中的群島。山的一邊灰霧蒙蒙,不辨天日,而另一邊則是藍天白雲,草綠山青。
九曲溪
九曲溪是黃崗山西南麓的溪流,位於峰巖幽谷之中。峰巖交錯,溪流縱橫,九曲溪貫穿其中,蜿蜒10公裡。
山挾水轉,水繞山行,每一曲都有不同景致的山水畫意。「溪流九曲瀉雲液,山光倒浸清漣漪。」形象地勾畫出九曲溪的秀麗輪廊。
武夷懸棺
在溪流之上的懸崖縫隙之間,擺放著許多形似江南烏篷船的棺木,這是武夷山古閩族先民的一種葬具。
棺木被放置在距離水面數十至數百米的天然或人工開鑿的洞穴中,有些則是直接放在懸空的木樁上面。
由於武夷懸棺安葬擱置難度極大,各種假設均無法自圓其說,因此成為千古之謎,引起世界各地考古工作者的關注和討論。
五夫裡
五夫裡,武夷山區域內一個歷史悠久的古村落。公元1143年,一位14歲的少年來到這裡求學定居,他就是南宋理學家朱熹。
朱熹定居五夫裡近50年,這裡是朱子理學的形成地。
五夫裡的興賢書院建於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9年)。所謂「興賢」,即寓有「興賢育秀」、繼往開來之意。朱熹學有所成後,曾在該書院講學授徒。
武夷巖茶
武夷山的中心地帶,盤臥著一條高低起伏的深長峽谷,谷底兩側的九座危峰,分南北對峙駢列。
谷中松柏成林,竹海連綿,谷底成行成列的茶樹嬌翠欲滴。
武夷巖茶的茶園幾乎都在巖壑幽澗之中,借谷底冬暖夏涼,雨量充沛的條件而打造。這裡的土壤由酸性巖石風化後形成,孕育出巖茶的獨特韻味。
1999年12月1日
武夷山
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武夷山
全球罕見的自然美地帶
中國傳統思想的發源地之一
一個大自然精心構築的遺世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