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徒步運動要論起源,當屬唐代高僧玄奘大師了。公元628年,年僅26歲的玄奘從今天的河南洛陽出發,一路向西,歷時17年基本靠徒步行走了5萬裡。要論最知名者非明代窮遊徒步鼻祖徐霞客莫屬了,其畢生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用了31年時間行走了21個省自治區。到了現代,徒步熱血青年餘純順從1988年起獨自徒步穿越了川藏線、青藏線、新藏線、滇藏線以及中尼公路並且在1996年因風沙迷路永遠留在了羅布泊裡。
今天的中國隨經濟的強勁發展,國民素質以健康水平也已發展到一個很高的水準了,全民健身運動更是深入人心。而戶外徒步做為一種老少皆宜、方便簡單的運動方式無疑吸引了無數人的參與。像城市健走隊、全城徒步打卡、定點山野徒步等等比比皆是。戶外徒步運動是一種必然的歷史現象和社會現象,戶外徒步人口的出現並形成一定的規模是社會經濟發展到較高水準後的產物!又因為旅遊的興起,背包客的出現,這種以旅行結合徒步的慢生活方式就越來越被更多的人喜愛,而隨之應運而生的徒步穿越、國家步道等等方式也自然而然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目前除了遍地開花的這種城市徒步健走隊外,民間自發以徒步旅行這種方式的驢友也是遍布大江南北,其中又尤其以廣東、新疆、上海北京為最多。廣東歷來就是旅遊大省,而新疆地大物博、旅遊資源豐厚,而北上又經濟實力強勁,在加上運動俱樂部、網絡平臺的助推這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將會得到長足的發展。
不得不說這確實也是一項非常引人入勝的旅行方式,既能鍛鍊身體,又能欣賞美景,對太多的驢友來說,這永遠是種誘惑!因為凡是遙遠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種誘惑,這種誘惑如果不是來自於美麗,就是誘惑於傳說,"我們一路沿著高原而來,路上的戈壁河流曾美得讓人無數次震撼,而最讓人動容的卻永遠是這樣簡單真誠的場面。這裡有草原、戈壁、素未平生卻肝膽相照的兄弟、更有未傾心卻美麗真摯的姑娘!
現代社會經濟高度發達、競爭激烈,人們普遍的精神層面壓力也異常之大,恰恰戶外徒步這種運動有助於提高我們身體的能量水平、促進新陳代謝,還能夠調節大腦的興奮和抑制過程,並防止大腦神經過度緊張,起到消除負面情緒和減輕壓力的作用。而在戶外、在大山裡、高原上隨著海拔一步步的上升,呼吸一步步的急促,景色卻在一步步裡慢慢鋪陳,至漫天漫地的全部打開。你看,天藍得純粹,不帶一絲灰暗;而雲,卻白得透亮,時而蜂擁,時而消散;空氣裡裹挾著泥土的清香、植被的青澀、馬糞的騷臭,以及從遠處雪山傳來的清冽涼爽的意味,所有映入眼帘的原始魅力在一瞬間被完全釋放出來,沉浸其間,如痴如醉,十分的享受,而這正是戶外徒步的真正魅力所在!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境內有多樣化的自然環境資源,森林、高山、溪流、瀑布、懸崖、雪原各種自然環境豐富,非常適合建設國家公園或者國家步道,國家層面也都在立法為全民健身保駕護航,相應的各地政府也是儘量的想方設法在城市公共體育場、大型公園裡提供更多適合健身徒步的場地!
不過近年來,戶外徒步驢友也頻繁違規遇險,針對這些事件的討論也從未停歇。本身野外場地受自然條件制約,就存在一些不可控的風險,在加上部分人士盲目低估大自然的威力,挑戰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活動。而當出現了狀況時,成功營救的背後,往往是救援人員的不計代價的付出,最終又不得不耗費大量公共資源,在此應該引起我們廣大驢友深刻的反思!只有這樣,中國的戶外徒步運動才能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