噁心!臺灣旅遊業頻頻關門倒閉 民進黨官員卻稱陸客減少無損觀光

2020-12-13 中國臺灣網

臺灣包袱鋪,「交通部長」沒X數。自從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觀光產業成為最先進入寒冬的「慘業」,臺灣人口中的「陸客」,數量開始極具下滑,從業者利潤空間開始極具壓縮。在旅遊行業一片哀鳴的當下,臺當局「交通部長」竟表示,陸客減少不損及遊客量和觀光。整個臺灣旅遊業都要氣炸了!

陸客減少給臺灣觀光業造成的壓力一直是綠營人士避之不及的話題。身處高位的「交通部長」吳宏謀為什麼偏偏哪壺不開提哪壺呢?那是因為你不知道,吳說這話的本意是想給民進黨在南投的選情出一份力。

11月6日,由民進黨大佬、現任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帶頭,偕同「經濟部長」沈榮津、「交通部長」吳宏謀等人到南投縣視察。視察的地點就在鳥嘴潭,重點考察這裡的人工湖工程和觀光規劃。

既然跟觀光主題相關,吳宏謀自然得發表一篇高論。在談及臺灣觀光現狀時,吳指出,陸客減不損及遊客量和觀光。他的理由是,陸客雖然減少了,但蔡英文當局開發了新客源,如越南、泰國等地,再加日本、韓國的遊客全部都增加,所以整體赴臺的境外旅客人次並未減少。

說實在的,吳這段話,連海峽對岸的撩叔都看不下去,更別提因為陸客減少而備受打擊的旅遊業者了。南投旅遊業者對吳的發言進行了逐條反駁。

首先,吳說境外旅客人數並沒減少,這一點從臺當局公布的數據上看是沒有問題的。但業者指出,你這數據來源卻是極不負責,因為臺當局在統計時把赴臺打工、赴臺出差,甚至赴臺轉機的人都算在內了。這種算法估計要把老外都弄「蒙圈」了,什麼?我就從臺灣轉個機,也算是對臺灣旅遊業做貢獻了?!

其次,業者提到更重要的一點,不管外國旅客怎麼增加,在消費能力上,與陸客都不在一個層次。也就是說,外國旅客到臺灣觀光,基本上是「光觀」,很少掏錢或者掏很少錢;而陸客赴臺,不說別的,就是給親戚朋友帶的手辦、紀念品都要買上兩個行李箱。

這可不是撩叔嘴上說說,臺當局的旅遊業數據顯示,2017年臺灣地區觀光外匯收入相較於2016年就減少了7.92%;赴臺旅客每日的消費金額為179美元,相較於2016年降低了6.91%。

臺灣省內媒體在報導中還提到了一個有意思的角度——街頭藝人。臺媒觀察到,陸客打賞的豪爽程度明顯高於東南亞的旅客,千元大鈔、伍佰元大鈔的打賞不會少見;而東南亞旅客多數是站著看免費表演,少數拿出所剩的銅板擲入打賞箱內,更少數才會有紙鈔的打賞。兩者相較,高下立判。

所以,旅遊觀光的人數多少還是次要,從業者更在意的是利潤是否在增加;顯然從業者的感受和執政者的數據之間存在著一條巨大的鴻溝。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東南亞的旅客為什麼出手沒那麼豪爽呢?當然這裡有地區經濟發展的差異;近年來,大陸實現了經濟飛躍;東南亞國家相對而言,經濟發展與大陸存在一定差距。

不過還有一個大家沒有注意到的細節,就是這些東南亞的旅客,很多並不是主動來觀光,而是被臺當局「拉」來的。為了不讓旅客量因為陸客銳減變得太難看,臺當局只好拿出巨額補貼,拉攏東南亞地區的老百姓過來湊人數。而對東南亞旅客而言,既然有補貼拿,那就去看看唄,看看就是真的看看而已,卻不會像陸客一樣血拼。

不光到臺灣不花錢,還有一些「特殊」的東南亞旅客,去臺灣賺錢的。之前,很多臺灣政論節目都討論「蔡英文貼錢買遊客,卻振興了東南亞色情服務業」的話題。正經的旅客沒來多少,倒來了不少東南也的色情服務人員,這筆帳,算起來著實尷尬。

說完了臺灣旅客人數和質量的問題,再來看一下對臺灣旅遊業者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第一,直接影響就是收入變少了;

第二,收入少了,營業成本相對就高了,很多旅館、民宿挨不下去,紛紛倒閉。

另外,旅遊業者還特別提到,臺當局在補助島內旅遊政策中獨漏南投,為啥呢?因為南投是國民黨執政的地方,這個做法相當不厚道。

看了上面這些事實,回頭再聽聽「交通部長」吳宏謀這番話,陸客減不損及遊客量和觀光。難怪臺北市議員參選人遊淑慧痛批「好噁心喔。」

遊淑慧指出,2015年臺灣地區觀光收益是4589億(新臺幣,下同),到了2017年只剩3749億;840億的收益就這樣不見了!這幾年來臺灣的境外觀光人數確實「增加」了30萬人,但可悲的是「做心酸的」;因為大家的服務工作量變多,但收入卻反而減少了840億啊!

遊淑慧質問,有這樣的「部長」,昧著良心說謊話,讓我們所有的旅遊業者除了心酸還有心怒!

能說出這樣的話,還好意思在這拉選票,民進黨還是嫌自己的選票有點多啊~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臺灣網無關。

相關焦點

  • 陸客減少酒店關門歇業,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
    近日,一波強冷空氣的襲擊,讓臺灣民眾感受了一把寒意,不少人都穿上羽絨服、戴好圍巾出門。不過,比這波冷空氣更冷的,則是臺灣的觀光業。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
  • 受大陸遊客減少影響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 臺灣大批觀光工廠倒閉 因大陸遊客大幅減少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觀光工廠因為能夠體驗手工製作,還能試吃和購買伴手禮,曾深受大陸遊客喜愛,但從去年5月民進黨當局上臺以來,陸客大幅減少,再加上「一例一休」實施,人力成本增加,許多觀光工廠難以維繫,不得不關門停業。據數據統計,新北市去年觀光工廠的參觀人數比上年減少了15萬,多家觀光工廠悄悄結束觀光業務,或求售,或轉型謀生。從業者:(關閉)至少有10(家)吧,因為觀光工廠要2班替換啊。
  • 陸客減少酒店歇業 臺灣旅遊業哀鴻遍野
    日月潭為陸客最愛的臺灣旅遊景點之一,如今陸客大幅減少。苗秋菊攝近日,一波強冷空氣的襲擊,讓臺灣民眾感受了一把寒意,不少人都穿上羽絨服、戴好圍巾出門。不過,比這波冷空氣更冷的,則是臺灣的觀光業。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大陸遊客減少和「一例一休」導致的成本增加,臺灣屏東縣車城鄉墾丁泊逸度假酒店近日關門歇業。諷刺的是,屏東是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的老家,口稱「屏東女兒」的蔡英文上臺後,陸客卻大幅下跌,屏東鄉親忍不住吐槽:蔡英文當政,究竟給老鄉帶來了什麼?
  • 陸客鋭減 臺首爆旅社倒閉 下半年恐掀倒閉潮
    大公網8月25日訊 大陸赴臺遊客數量鋭減已嚴重影響臺灣旅遊觀光業。臺灣1111人力銀行與「臺灣行」網站發佈的最新調查指出,四成島內觀光業者近期業績下滑,平均下滑幅度達二成三。24日更傳出專營陸客團隊旅遊的創世紀旅行社倒閉的消息,這也是島內陸客縮減以來首家關門的業者。此外,臺灣逾萬名旅遊業從業人員將於下月8日上街抗議民進黨當局無法搞好兩岸關係,導致旅遊業搵食艱難。
  • 陸客鋭減 臺首爆旅行社倒閉 許高慶:下半年恐掀倒閉潮
    臺灣1111人力銀行與「臺灣行」網站發佈的最新調查指出,四成島內觀光業者近期業績下滑,平均下滑幅度達二成三。24日更傳出專營陸客團隊旅遊的創世紀旅行社倒閉的消息,這也是島內陸客縮減以來首家關門的業者。此外,臺灣逾萬名旅遊業從業人員將於下月8日上街抗議民進黨當局無法搞好兩岸關係,導致旅遊業搵食艱難。
  • 臺灣大批體驗式觀光工廠倒閉,或轉型謀求生路
    臺灣大批體驗式觀光工廠倒閉,或轉型謀求生路 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主要面向大陸遊客的旅館、瀏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轉售。而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 臺灣觀光遇30年最慘 賴清德嘴上說歡迎陸客,卻有陸客遭嚴審
    (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暑期本是旅遊業旺季,不過,今年暑假臺灣觀光業並不景氣,臺灣北部飯店生意減少2成,南部則大幅下降6至7成。島內業者認為,陸客減少是衝擊臺灣觀光業的重要原因,並期待兩岸關係能夠好轉。
  • 少了陸客的臺灣旅遊業……
    幾乎同時,蔡英文出席券商公會主辦的年會時稱,臺灣經濟正處在20年來最好狀態,結果這句話成為新鮮出爐的最大「槽點」,記者詢問臺灣一位旅遊業者的看法,他苦笑:「除非臺灣經濟不包括觀光。」緣木求魚2016年蔡英文選舉時給臺灣旅遊業者吃了定心丸,首先她強調旅遊業的重要性:「觀光不僅能促進鄉村經濟,縮小城鄉差距,是效果立見的政策,所以各地都要強力發展觀光,增加民間財富。」並且聲稱有開拓日、韓、東南亞旅遊客源的後續保障。
  • 臺灣觀光工廠衰敗 旅遊業「黯然失色」
    央視網消息:受大陸遊客減少的影響,臺灣許多旅館、遊覽車、購物店紛紛停業倒閉。曾經深受陸客喜愛的體驗式觀光工廠,如今也都悄悄結束業務,或轉型謀求生路。  而由於時代及產業機構的變遷,臺灣許多工廠力求突破營運瓶頸,效仿已在歐美、日本蔚然成風的「觀光工廠」和日本的「工廠見學」,轉型為保有生產製造又開放廠區觀光的「觀光工廠」。  觀光工廠經營項目  「觀光工廠」是近年開始在臺灣流行的旅遊項目,其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藝文展演」等元素,再加上寓教於樂的活動,成為春節等節假日臺灣全家出遊的熱門選擇。
  • 臺灣觀光遇30年最慘 賴清德喊話:歡迎陸客赴臺
    (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海外網7月3日電 暑期本是旅遊業旺季,不過,今年暑假臺灣觀光業並不景氣,臺灣北部飯店生意減少2成,南部則大幅下降6至7成。島內業者認為,陸客減少是衝擊臺灣觀光業的重要原因,並期待兩岸關係能夠好轉。
  • 臺灣高官一句話惹毛旅遊業者 民進黨在這裡的選票怕是跑沒了
    臺灣包袱鋪,「交通部長」沒X數。自從蔡英文當局上臺後,臺灣觀光產業成為最先進入寒冬的「慘業」,臺灣人口中的「陸客」,數量開始極具下滑,從業者利潤空間開始極具壓縮。在旅遊行業一片哀鳴的當下,臺當局「交通部長」竟表示,陸客減少不損及遊客量和觀光。整個臺灣旅遊業都要氣炸了!
  • 陸客減少商家「痛到爬不起來」 臺灣觀光產業為何成「關光慘業」
    當前,臺灣的觀光旅遊業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陷入重重困境。首要原因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大陸遊客大幅減少,臺灣旅遊業遭受重傷。其次,當局的「一例一休」政策導致用人成本上漲,不少店家選擇增加歇業天數,旅遊業雪上加霜。
  • 兩岸觀光交流停滯 臺灣旅遊業如何翻身?
    除向臺灣民眾推廣大陸各省區市旅遊外,也藉機與臺方觀光官員和業界交流。大陸三大航空公司也都大陣仗參展。2016年,大陸有28個省區市旅遊協會參展,共31個單位參加,參展人數達600多人。有臺灣媒體指出,由於「海峽兩岸臺北旅展」是兩岸民間最大的觀光交流平臺,大陸也已連續12年參加活動。如今大陸不參展了,恐怕影響後續兩岸觀光交流。
  • 陸客不再想去臺灣,於是這家臺灣旅行社就這麼……狗帶了
    今年陸客來臺人數銳減,尤其在臺灣新當局上路、遼寧陸客團火燒車後更是雪上加霜。專接陸客團的「創世紀旅行社」24日傳出無預警倒閉,臺灣觀光部門也證實,創世紀因財務跳票。已被勒令停業,成為首家受陸客減少衝擊倒閉的旅行社。
  • 陸客不捧場,臺灣旅遊業寒徹骨
    日月潭為陸客最愛的臺灣旅遊景點之一,如今陸客大幅減少。   苗秋菊攝   近日,一波強冷空氣的襲擊,讓臺灣民眾感受了一把寒意,不少人都穿上羽絨服、戴好圍巾出門。不過,比這波冷空氣更冷的,則是臺灣的觀光業。由於赴臺陸客人數減少,「新南向」的客源及消費無法彌補缺口,臺灣觀光業者的生意十分慘澹。
  • 臺灣夜市頻頻倒閉,臺媒分析:大陸遊客銳減是最重要原因
    臺灣夜市頻頻倒閉,臺媒分析:大陸遊客銳減是最重要原因 一直以來,夜市始終是臺灣旅遊業的招牌,但如今,臺灣島內卻接連傳出知名夜市倒閉的消息。
  • 陸客減少,傷害臺灣人民情感?沒這樣看問題的!
    但面對臺灣旅遊業低迷的現實,前有臺灣政客抱怨大陸遊客產值低,「1個德國觀光客是17個陸客的臺灣的產值」「陸客常常7個人吃一碗蚵仔煎」,如今大陸遊客減少,又有臺灣政客憂心旅遊業未來,還表示「陸客減量傷害臺灣人民情感」。
  • 大陸遊客銳減 臺灣觀光收益大幅減少
    圖為日月潭/資料圖片  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布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臺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約156億港元),也讓臺灣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 蔡當局當為臺灣旅遊業沉淪負責
    其中陸客赴臺人數最多的是國慶假期第一天,團客有2000餘人,自由行有近6000人,但隨著假期過去,赴臺陸客逐漸遞減,總計平均一天不足3500人,「與過去各景點陸客絡繹不絕、摩肩接踵的情況,實有天壤之別」。中時電子報8日稱,大陸赴臺旅客自8月起逐漸減少,9月更是跌落谷底,平均每天僅有1208人,甚至連續5天跌到千人以下,最少只有52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