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人的口味

2021-02-16 深海的遊魚

  作家汪曾祺,是個美食家,他嘗遍東西,吃遍南北,概括東西南北人的口味,說「南甜北鹹東辣西酸」。對台州人的飲食和口味,他在文章中提到過兩次,一次寫到水潺,還有一次在《五味》裡說:「周作人說他的家鄉整年吃鹹極了的鹹菜和鹹極了的鹹魚。浙東人確是吃得很鹹。有個同學,是台州人,到鋪子裡吃包子,掰開包子就往裡倒醬油。」

台州人口味重,確實吃得很鹹,老輩人吃得更鹹。《溫嶺縣誌》記載溫嶺人的飲食特點,「喜食幹制、醃製品,日常佐餐有:醃菜、醃菜梗、醃辣蕻菜腦,菜乾、蘿蔔絲幹,醉泥螺、蝦狗彈醬、沙蟹醬;幼帶魚絲糟醃,過夏取吃,稱醬魚生;帶魚、鰳魚脫水醃製,稱糟魚;小蝦醃製為醃蝦;曬制為蝦皮;蒸炊後曬乾為炊皮。此外有各種魚鯗。這裡面提到的食物,無一不鹹,而且不是一般的鹹!

台州人常說某某菜「殺飯」,鄰近的寧波人,也把那些下飯的菜稱為「殺飯榔頭」,紹興菜六字真經為醉糟黴臭醬醃,無一不是殺飯的。殺飯的菜餚,哪裡會是淡的呢,鹹,有助於把飯殺將下去。台州人最喜歡拿鹹菜殺飯,鹹菜鹹菜,是鹹中帶酸的醃菜。愛吃鹹菜的人,口味沒有一個是清淡的。鹹菜是台州菜中的百搭,什麼鹹菜冬筍、鹹菜肉絲、鹹菜蝦子、鹹菜面、鹹菜麥餅,還有鹹菜燒黃魚、鹹菜炒墨魚、鹹菜炒甲魚等等。食堂裡供應各種湯,最常見的就是鹹菜湯,飯沒開吃,大家先咕嘟咕嘟喝一大碗鹹菜湯下去。飯吃完了,又咕嘟咕嘟喝一大碗下去。殺飯的菜吃多了,台州人不知不覺就變成了重口味。

台州人的這種重口味,跟四川、重慶等地嗜辣嗜酸的重口味有所不同,台州人燒的菜偏鹹,而且喜歡用重油重醬,調味品也放得重,他們習慣了用調味品來刺激自己的味蕾,飯店的廚師更甚,不管燒什麼菜,一大勺味精隨手撒進菜中。

凡是口味重的地方,一般來說都是過去經濟不發達、民性節儉的地方。比如紹臺金的人,口味就比杭嘉湖的人要重,口味重的地方,特別喜歡醃製品。在台州北三縣,至今還保留著自己醃豬肉、醃醬肉、醃筍乾筍茄的習慣,山裡人家的一條醃豬腿,可以吃上好幾個月。有些口味重的山民,不愛吃鮮肉,非醃過的鹹極的肉不吃。有一些台州人,打小在農村生活,雖然在城裡工作多年,但在飲食上,還頑固地保留著農村的習慣,大過年的,碰到鄉下親戚送來豬腿,吃不完,就用鹽醃上,掛在陽臺上。想吃了,隨時割上一刀,有時到了端午,醃豬肉還沒吃光,都長出蛆了,還是照吃不誤,說這醃過的豬肉,又鹹又鮮,味道贊顯贊(味道格外好),比新鮮豬肉香多了。他們喜歡這鹹勁,在他們看來,「鹹」即「鮮」也。

同是吃醃漬的鹹貨,在南邊幾個靠海的縣市,吃的多是海鮮醃製品。炊皮、蝦子都很鹹,鹹魚就更不用說了,還有醬魚生、糟魚之類,更是鹹極。一碗黃魚鯗燒冬瓜,不放鹽,湯就鹹得不得了,反正是鹹死人不償命。我打小在杭州長大,吃慣了外婆燒的黴乾菜扣肉,口味也偏鹹,但對醬魚生的鹹,還是受不了,這哪裡是吃魚生啊,分明是吃鹽。幹苦力的,口味偏鹹,可以理解,出汗多,補充鹽分嘛,但很多文人,口味也偏重,他們喜歡吃黃魚鯗、吃鹹魚、吃魚生,都是鹹極了的東西。在高級的酒樓吃飯,菜再豐盛,末了,只要飯端上來,總有人叫上一碗炒鹹菜或者魚生、豆腐乳之類的下飯。有一次,我看到一個土豪叫了一碟豆腐乳下飯,一塊玫瑰腐乳,他一口就吞下肚,吃腐乳像吃肉一樣得勁,我算是開了眼。台州人,真是鹹不怕,不怕鹹啊。

在飲食上,北邊山區縣的山哈人,喜歡吃肉,寧可居無竹,不可食無肉。尤其是天台人、仙居人,絕對是無肉不歡的。一個天台人的兒子在作文裡寫到他爸爸:「我爸爸一看到肉,就像一條餓昏了的狗一樣,撲上去就是一口。如果沒有肉吃,他就說做人沒有意思,為了讓他做人有意思,我媽媽只好天天給他燒肉吃。」天台人有句名言——我相見豬肉,弗吃便立不牢。這句話的意思是,我看見豬肉,不吃的話,站都站不穩。天台人再是高檔的宴席,餐桌上準少不了肉菜,就算包個食餅筒,他們也要放幾片肥肉進去,用鑊「咯」得油滋滋,吃起來才感覺味道贊。請天台人、仙居人吃飯,你根本用不著上那些貴得嚇人的高檔海鮮菜,來幾盤大肉,什麼紅燒肉、紅燒蹄髈,再一人上一盅東坡肉,保準他們吃得眉開眼笑。他們喜歡吃肉,尤其喜歡肥瘦相間的紅燒肉。我的一位老同事,仙居人,極嗜紅燒肉,一分鐘可以幹掉足有半斤分量的東坡肉,邊上的人見他如此嗜肉,把面前的三大盅東坡肉全讓給他,他故作推讓,十分鐘後,這三份紅燒肉也不見了,全進了他的肚子。天台人、仙居人如此嗜肉,也沒見他們變成大胖子,瘦瘦高高的人依舊瘦瘦高高的,真是奇怪。

我前些年到天台、仙居等山區縣採訪,發現滿滿當當的山珍總是擺滿一桌,只是很少有海鮮。不過,這些年,在這兩地也能吃到不錯的海鮮了。但海鮮再好,什麼龍蝦、三文魚、鮑魚之類,對山哈人的吸引力都不如一盤濃油赤醬、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山哈人對肉的感情,是在骨子裡的。難怪天台人把老婆叫作肉客。

山哈人沒有肉吃就痛不欲生,覺得做人沒意思,而海邊的溫嶺人、玉環人、三門人是惜命的,只是一見了海鮮,他們的命就豁出去了。他們喜歡吃鮮貨,黃魚、石斑魚、鯧魚、帶魚、梅童、魷魚、對蝦、梭子蟹、望潮、蟶子、蛤蜊、彈塗等鮮貨,都是他們的心頭之愛。許是吃慣了海鮮,他們的味蕾對「鮮」味很挑剔。台州人燒海鮮,喜歡讓海鮮以本色示人,儘量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儘可能體現鮮貨本來的鮮香美味,絕不像有些地方的海鮮菜一樣,用濃油赤醬蓋過海鮮原有的味道。請海邊的朋友吃飯,記得一定要有海鮮,如果桌上只有大肉,而沒三五樣像樣的海鮮,哪怕你上了烤乳豬、烤全羊、烤全牛,在他們看來,只能算是便飯,算不得盛宴。我聽到一個溫嶺人吃了山哈人請的滿桌山珍後,小聲抱怨:「一桌菜,都是肉,像樣點的鮮貨一樣也沒,介姆吃功(台州話,沒吃頭)。」老天,這桌菜,山哈人可是精心準備的,有山麂肉、野豬肉、野山兔的肉,有各種各樣的菇呀菌呀,但是沒用,因為沒有海鮮,他們提不起勁。

喜歡吃甜的台州人不少。一道寧波湯圓,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寧波人愛吃甜品,可台州除了湯圓,還有清明糰子、糯米圓子、酒釀圓子、甜羹、蛋清羊尾,這些台州小吃無一不甜,連個蜜汁番薯也甜得要命。台州人中,似乎以天台人最愛吃甜,四十歲以上的天台主婦,幾乎人人都會自製酒釀,她們釀的甜酒釀味甜而清口,很多天台人常年吃,一甏吃完了再釀一甏。當然,比起上海人、蘇州人來,在吃甜上,台州人還是甘拜下風的。上海人、蘇州人無論炒什麼菜,都喜歡往裡擱點糖,蘇州人連炒青菜都放糖,真讓人受不了。我家門口有家小飯店,廚師是蘇州人,戴副眼鏡,像個教書先生,做菜格外喜歡放糖,四季豆甜乎乎的,炒黃鱔也是黏黏糊糊的。台州人喜歡甜食,但很少在菜裡放糖,自然也就吃不慣那甜味,沒多久,家門口的這家小炒店就易主了。到台州來開餐飲店,卻連台州人的口味也沒摸清,不倒閉才怪呢。

台州人不太會吃辣,他們吃不消紅辣椒的辣,只會吃甜椒,近幾年,喜歡吃辣的台州人多起來了,尤其是小年輕,更是偏愛辣菜,川菜館的生意都不錯。不過,太過麻辣的東西,台州人還是招架不住,絕不至於辣到「兩頭吃苦」的地步。台州人對辣,承受能力大概只有水煮魚、辣椒兔肉、辣子肉丁,最多辣到剁椒魚頭的份上。冬天,街上有很多火鍋店,四川的麻辣火鍋紅紅火火,又麻又辣,吃得你涕泗橫流,但吃得消的台州人不多,多是淺嘗輒止,倒是鴛鴦火鍋更受歡迎,一邊是紅辣的濃湯,一邊是肥白的清湯,供君自選。

台州人喜歡的辣,不是麻辣,而是辛辣,這辛辣的味道來自生薑。姜是調料,能去腥,燒海鮮時,台州人很少不放姜的,海邊這地方,溼氣重,姜辛辣除溼,還能散胃寒,台州產婦坐月子,要吃薑米泡飯和薑湯面。姜米泡飯是以米加薑片入熱鍋炒至焦黃,然後用煨罐放進灶膛裡煨,或用鍋煮開而食的。平日裡,台州人喜歡吃薑汁燉蛋、薑湯面。椒黃路一帶,賣薑汁燉蛋、薑湯面的小吃店,生意都十分紅火。薑汁的那種辛辣,遠比麻辣更對台州人的胃口。除了薑汁燉蛋、薑湯面外,台州人也喜歡薑汁豬肚。外地人不太吃得慣薑汁的這種辛辣味,對薑湯面、湯汁豬肚的評價都不高。看一個人有沒有融入台州的生活,其實只要看他是否習慣薑汁的辛辣就可以了。

飲食五味,酸甜苦辣臭,在台州,嗜臭的人也不少。台州臭食中,最著名的臭食是臭冬瓜和臭莧菜梗。臭冬瓜不必多提,誰都知道,但臭莧菜梗,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

上了年紀的台州人喜歡自己醃菜,什麼莧菜梗、菜蒂頭、花稈、醃蘿蔔,當作開胃的小菜。菜蒂頭味道清口,喜歡的人不少,但綠黃兮兮的臭莧菜梗,知音就少多了。臭莧菜梗口感奇特,軟綿死鹹。

台州諸地中,以溫嶺人最愛吃臭莧菜梗,臭莧菜梗汁燉豆腐是溫嶺的特色菜,當地人喜歡請外地朋友吃臭莧菜梗,看他如何出洋相。有一次到溫嶺,海威夫婦請我吃飯,點了一桌的溫嶺特色菜,他們強烈推薦「香飄千裡」——臭莧菜梗汁燉豆腐,一定要我嘗嘗這道最具地域特色的菜餚,估計也想驗證一下我離開溫嶺多年,是否味蕾已經異化。我得承認,我還真不太習慣這個味了。這道臭莧菜梗汁燉豆腐一上桌,簡直頂風臭十裡,與其起名為「香飄千裡」,不如起名「遺臭萬年」。

但溫嶺人覺這菜臭味足,夠勁!它比臭豆腐、臭千張、臭冬瓜都要臭,臭得驚心動魄,臭得驚世駭俗,簡直是臭食中的巔峰之作。我有一好友,從小嗜臭食,尤其喜歡吃臭莧菜梗,遠嫁外地多年,每次回溫嶺省親,必定滿大街找溫嶺夾糕和臭莧菜梗汁燉豆腐,她吃到的臭莧菜梗汁燉豆腐越臭,就越能解她的思鄉之情,我開玩笑稱她為逐臭之徒。她說,臭莧菜梗汁燉豆腐是她的心頭大愛,都說「望得見的鄉愁」,這臭莧菜梗汁燉豆腐是她「吃得到的鄉愁」。

聽她這口氣,臭莧菜梗燉豆腐不拿去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還真是可惜了呢。

 

 

相關焦點

  • 【王寒專欄】 重口味的台州人
    對台州人的飲食和口味,他在文章中提到過兩次,一次寫到水潺,還在一次在《五味》裡說:「周作人說他的家鄉整年吃鹹極了的鹹菜和鹹極了的鹹魚。浙東人確是吃得很鹹。有個同學,是台州人,到鋪子裡吃包子,掰開包子就往裡倒醬油。」        台州人口味重,確實吃得很鹹,老輩人吃得更是鹹得不得了。
  • 【舌尖上的台州】薑汁燉蛋—台州人把姜發揮到極致
    沒有喝過豆汁的,不算到過北京;沒有吃過薑汁的,則不算到過台州。姜,多數選擇的是當地產的細小的紅裡姜,姜經過加工,有薑片和薑汁。薑片加水煮成薑湯,或加入紅糖熬成薑茶,或燒成薑湯面,這都是產婦的主要食物,也是月子裡招待四親六眷、親朋好友的「當家菜」。而鮮榨的薑汁,多半是用來燉蛋的,雖然現在台州不少的店家有用薑汁煮米麵的(這應算是「山寨版」的薑湯面了),有用薑汁燒豬肚的(這又是台州另外一道頗有地方氣息的特色菜了)。
  • 「可怕」的台州,「更可怕」的台州人
    台州的風華,在貌,仙山奇崖,長空碧海,錦繡小城。台州的風華,更在魂,那是台州人的豪邁大氣、謙和正直的風骨。台州很「可怕」,台州人更「可怕」台州其實也沒有什麼出名的人物↓↓南宋第一賢相杜範--台州人離開朝廷四年,連皇帝都慰問備至
  • 【早餐】台州人一天的開始|手打面
    台州人民一天的開始—手打面台州手打面是以麵粉為主材的主食名。台州手打面入嘴滑爽、香韌,湯味鮮美可口,是當地有名的小吃。
  • 千萬不要低估台州人吃薑的能力!
    千萬不要低估台州人吃薑的能力!,可謂是情有獨鍾 薑湯面、薑汁調蛋、薑湯米飯…… 最會吃的台州人 變著法地把姜變成了這座城市的寵兒
  • 浙江台州,一座既沒有「浙江人」,也沒有「台州人」的城市
    但要是來到了浙江台州,你會驚奇地發現,台州人自我介紹時,通常都是市不帶省,縣不帶市,這裡既沒有「浙江人」,也沒有「台州人」。台州的城市年齡並不大,是一座非常「年輕化」的城市,當地也是「勇立潮頭」,最早走在改革創新前線的城市,是中國股份制的發源地,當地的民營經濟非常發達。
  • 抹茶芝士海鮮火鍋,台州沒人會做
    那家專做砂鍋的火鍋店21天前一口氣出了5款新品奶油芝士鍋 | 冬陰功風味 | 海鮮大咖海鮮雞煲 | 養生鴨煲第1款抹茶綠的海鮮火鍋台州沒人會這樣做文 末 有 驚 喜奶油芝士鍋是21天前剛見面的baby,是台州第一家海鮮鍋底,在其他家真的沒有見過。淡奶油和芝士塊做底,倒入菠菜汁和淡奶油熬製的醬汁點綴,奶味會比較濃。
  • 來台州必嘗的12大美食!每一樣都讓人流口水!
    主要原料為蝦、麵粉、雞蛋、油、鹽、白蘿蔔絲、滷牛肉絲、香菇、黃酒等,口味清香鮮美。薑湯面是浙江台州很有代表性麵食小吃,只要親朋好友來家裡,就用薑湯面招待他們。現已成為台州街頭獨具風味的小吃。很多台州人都很喜歡姜的味道,
  • 浙江台州,一座既沒有「浙江人」,也沒有「台州人」的神奇城市
    當被外人問道:「你是哪裡人?」時,多數人的回答都是用省份來代替,比如說:我是廣東人,我是安徽人。如果恰巧家鄉是知名的大城市,通常就會十分自信地回答:我是南京人,我是武漢人。但要是來到了浙江台州,你會驚奇地發現,台州人自我介紹時,通常都是市不帶省,縣不帶市,這裡既沒有「浙江人」,也沒有「台州人」。
  • 「台州人免費遊台州」助力仙居縣全域旅遊
    從2018年5月19日至2019年5月19日,台州開啟免費遊模式,49處景區將向台州市民定期定量免費開放。「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活動是今年台州市政府民生實事項目之一,是服務保障民生、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一項有效舉措。該活動自5月19日開始,仙居縣神仙居景區、永安溪綠道景區、皤灘古鎮景區、淡竹休閒谷景區、高遷古民居以及永安溪漂流均為本次活動參與景區。
  • 台州人為什麼在端午節吃食餅筒?
    在台州,過端午不僅吃粽子,還要吃食餅筒。台州端午節吃食餅筒究竟從哪一年開始是很難考證的了。  台州人有立夏、端午、五月十三吃錫餅(麥餅、食餅筒)的風俗。台州人包粽子吃粽子一般都是在除夕,在台州不少地方端午節也有人吃粽子,但是習慣吃食餅筒的人更多,因為大家覺得過年吃粽子,端午節就應該吃食餅筒。
  • 2020年「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活動開啟
    2020年,台州繼續實施「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活動,即除國家法定假日、雙休日、景區重大節慶活動以外,台州各地主要國有及國有控股景區定期定量向台州市民免費開放,預計全年共推出免費門票3428910張。340多萬張免費門票分三次發放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處室負責人介紹,今年的「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活動的對象,依舊是台州市戶籍居民和持有台州市居住證的「新台州人」。
  • 「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新增4個免費景區
    2018-08-16 14:54 | 台州日報近日,記者從台州市旅遊局了解到,8月15日起「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景區中,有4家可以免預約入園了。今年中國旅遊日當天,我市啟動「台州人免費遊台州」活動,從2018年5月19日至2019年5月19日,在台州9個縣(市、區)共同實施「台州人免費遊台州」。在此期間,台州市內主要國有及國有控股景區定期定量向台州市戶籍居民和持有台州市居住證的「新台州人」免費開放。
  • 為何台州當地人,很少說自己是台州人,卻喜歡以下轄區縣人自稱?
    幾乎所有去過台州旅遊的朋友,都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在台州當地,台州本地人很少會稱自己是台州人,但卻非常喜歡以臨海人,椒江人,這樣台州下轄區縣的人自稱,這又是什麼原因呢?難道台州當地人對台州這座城市沒有歸屬感?還是特別熱愛自己所屬的區縣呢?
  • 外地遊客的困惑:台州人為什麼不把台州市區叫台州,而是叫椒江?
    最近,我和朋友一起來到浙江省台州市旅遊,在來台州之前,我就跟台州當地的朋友說,我馬上要來台州了,可是台州朋友卻問了我一個很奇怪的問題:你到台州哪裡?我有點奇怪,我說我就到台州市區啊,台州的朋友才說,哦,原來你要到椒江啊?
  • 台州人什麼都「大」
    此君到了台州,吃了當地的風味小吃,跟著台州漢子劃了三五回拳,拼了幾回酒,了解了台州的風土人情後,遂改口道,他去過的江南諸地,唯有台州稱得上大氣。 大凡台州人都知道,台州的小吃做得比別的地方都大,綠豆面滾滾壯、大米麵白胖胖。
  • 外地遊客「搞不懂」為何台州沒有市中心,也沒有台州人?
    隨著浙江旅遊的快速發展,台州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也越來越多。雖然很多外地遊客來到台州旅遊,但是好像都說不清真正的台州市中心在哪裡,有說臨海的,有說椒江的,最後直接用各自的區縣名字相稱,而不會用到"台州"這個地名。
  • 浙江「台州」,並不在台州
    製圖/monk,本圖選自《風物中國志·臨海》 然而,這個為台州代言了千餘年的臨海,從地圖上看,似乎又不「臨海」。台州臨海人、地理學家王士性這樣歌頌自己的家鄉: 「(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 西南二面臨大江,西北巉巖參削插天, 雖鳥道亦無。」
  • 浙江「台州」,並不在台州!
    攝影/林天喜,本圖選自《風物中國志·密雲》1300多年間,「台州」從來沒有離開這個叫「臨海」的地方,直到1994年台州設立地級市,台州地區將行政中心從臨海市遷往更靠近大海的椒江區。製圖/monk,本圖選自《風物中國志·臨海》然而,這個為台州代言了千餘年的臨海,從地圖上看,似乎又不「臨海」。台州臨海人、地理學家王士性這樣歌頌自己的家鄉: 「(兩浙)十一郡城池,唯吾臺最據險,西南二面臨大江,西北巉巖參削插天,雖鳥道亦無。」
  • 外地遊客最大的「困惑」:為什麼台州沒有市中心,也沒有台州人?
    台州自然風光優美、人文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隨著浙江旅遊的快速發展,台州的知名度越來越高,遊客也越來越多。台州府城的所在地也是臨海市,然而,上個世紀末,台州的市中心被搬遷到了現在的椒江區,據說當時那裡只是個小漁村,台州其他地方的人都有些&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