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種部隊秘密參加「漢光」演習
參加「漢光」演習的部隊涉及到臺軍5個戰區、各型作戰部隊,共計6100多人,數量為歷次演習之最。參演的各型飛機有67架,艦艇38艘,戰車41輛。據臺灣軍方聲稱,此次實兵演習,幾乎所有各型飛彈「能打的就打」,僅在屏東九鵬基地,就實施6次飛彈試射,演習規模屬歷史罕見。
演習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演練爭奪制空權,包括IDF、F-16、「幻影」2000等新式戰機發射「天劍」一型、「響尾蛇」與「魔術」二型空對空飛彈及空射型「魚叉」飛彈。海軍及陸軍則分別發射「標準」一型及「鷹」式防空飛彈,三軍聯合掌握制空權。第二階段演習制海及反封鎖作戰,S-2T反潛直升機出動偵察,F-16戰機發射空射型「魚叉」飛彈和2000磅重的炸彈,「成功」級戰艦與「康定級」飛彈護衛艦發射「魚叉」和「雄風」一型反艦飛彈,「光華六號」隱形飛彈快艇發射「雄風」二型反飛彈,「劍龍」潛艇發射MK-48重型魚雷。第三階段演習反登陸作戰,AH-1W攻擊直升機與OH-58D戰搜直升機分別使用「地獄火」空射反坦克飛彈、二點七五吋火箭彈及20毫米機炮,配合「工」六型多管火箭炮與各式自走炮對灘岸進行攻擊,陸軍及海軍陸戰隊分別發射「復仇者」及「海樅樹」飛彈攻擊低空飛機,飛彈快艇發射「雄風」一型反艦飛彈,空軍F-16與F-5E戰分別發射火箭彈、雷射導引炸彈、子母彈等攻擊武器。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報導,在龐大而集中的火力投射操演背後,軍方特戰部隊也在演練反制攻擊的技能,演習場所在金門、高雄左營等地,但由於該項演練機密性較高,因而沒有公開。報導還透露,臺「國防部」規劃在現有特戰兵力的基礎上成立專職反滲透部隊,現有的「憲兵特勤隊」將率先擔任反滲透任務。
18支特種部隊,比重世界第一
臺灣在美國的幫助下,仿照美國特種作戰部隊的模式,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建設特種作戰部隊,並在五六十年代的兩岸軍峙中多次使用這種特戰部隊。經過50多年的演變,臺灣目前共有18支特種部隊,它們分別是空軍特種部隊、空軍高空特勤中隊、海軍陸戰隊特勤隊、陸軍甲等特勤隊、第101兩棲偵搜大隊、陸軍空降特勤隊、陸軍聯兵旅特戰營、陸軍「海龍」蛙兵、海軍三棲特戰隊、海軍水中爆破大隊、「國防部」「天威」部隊、憲兵特勤隊、憲兵機動蓮、政戰特勤隊、警察特勤隊、維安特勤隊、霹靂小組等。這些特種部隊中,包抱3支甲等特勤隊、10支乙等特勤隊和5支非作戰單位,號稱有3萬人。
高空特勤中隊組建於1999年,主要任務是以空降方式進行滲透作戰。海軍陸戰隊特勤隊又稱「黑衣部隊」,於1980年成立,負責臺灣南部反滲透與水域的反劫船任務。海軍三棲特戰隊負責支援陸軍登陸前的先遣部隊,執行陸戰隊特戰任務,並負責海岸巡邏任務。陸軍101兩棲偵搜大隊於1973年成立,負責金門、馬祖及東引地區的反滲透,及海上巡邏、查緝走偷渡、離島運補、滲透作戰。「天威」部隊的任務是利用特種作戰手段和戰術,專門針對海軍中各要害部門進行滲透攻擊測試,以檢驗被攻擊對象的防衛能力。海軍水中爆破大隊組建於1954年,主責水下破壞。憲兵特勤隊俗稱「夜鷹」特勤隊,1978年成立,負責臺灣北部反滲透、保護高級官員、維護國際機場及核電廠安全、處理重大突發事件。
臺灣特種部隊的配備主要有T74排用機槍、T75班用機槍、T77衝鋒鎗、T65/T86戰鬥步槍、T75戰鬥手槍、40毫米榴彈發射器、詭雷與水雷、無氣泡封閉式「水肺」與求生背心等。據美國白宮軍力報告書指稱,臺灣正規軍與特種部隊的比例接近千分之一,居世界第一,即使美國也只有十萬之一,中國大陸為五萬之一,而80%以上的國家和地區至今仍沒有特種部隊。
臺灣演練「非對稱」作戰
就在臺軍熱火朝天地進行實兵演練的同時,臺《聯合報》於9月5日刊登了該報記者林健華採自臺灣軍方的《共軍12天攻臺計劃》文章,稱解放軍首波攻臺將動用6個合成集團軍、一個空降師、三個陸戰旅登陸,現有12個應急機動作戰師負責增援,總動員兵力50萬人,規劃12天拿下臺灣島及金門、馬祖等島嶼。臺軍還宣稱,解放軍還建立了一支人數上萬人,配備各種最先進的戰車、艦艇、飛機、潛水設施、飛彈、GPS定位系統、翼傘及各式輕武器的特種作戰部隊,可隨時單獨或配合主力部隊對臺灣實施滲透、先遣、攻堅、電子幹擾、施放電腦病毒作戰的特種部隊,對臺灣構成重大威脅。
針對解放軍可能對臺的登陸與滲透作戰,臺灣當局聲稱要使用「非對稱」作戰的手段,對大陸展開攻擊、滲透作戰,以達到「有效嚇阻」、「決戰境外」的效果。所謂攻擊作戰,就是發展攻擊性的武力,對大陸重要部位實施「先制攻擊」,以戰止戰。據臺灣東森電視臺報導,此次「漢光」演習,臺軍冠以「三軍聯合攻擊操演」,「攻擊」兩字是近年來臺軍方各項操演中第一次出現,顯示臺軍戰術指導由過去的被動防禦,轉為以高投射兵力為主戰兵種的戰場部署和攻擊性的主動防禦。
所謂滲透作戰,就是用各種特種作戰部隊,或滲透到大陸重要部位進行偵察、破壞,或進行幹擾,或展開信息戰、心理戰,削弱、癱瘓解放軍的攻擊力,達到「以弱勝強」的奇效。為此,臺軍在強化特種部隊的同時,成立了數位化作戰部隊,還想利用無人駕駛飛機、敢死隊對大陸進行「自殺」式攻擊。對此,臺灣當局聲稱,臺軍要「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的不對稱戰法」,跳出「採購昂貴的大項高科技武器的迷思」。
借演習來演戲,結果漏洞百出
臺灣當局舉行大規模的三軍聯合攻擊演習和秘密的特種作戰演習,其目的與往年軍演一樣,是為了檢驗和提升臺軍進行實戰的作戰能力,向臺灣民眾和國際社會展現臺軍的實力,向大陸示威,進而提高臺軍與臺灣當局在臺灣民眾心目中的威信,為臺灣當局擴張軍備的政策製造託詞,為臺軍採購更多的軍火鋪路。
臺灣今年擴大軍演規模,並秘密展開特種作戰演習,還有另外一重目的,那就是為陳水扁競選連任吶喊助威。因為陳水扁要借演習展現自信心,喚醒選民繼續信任他、支持他。為了達到宣傳效果,臺灣當局不僅將這場軍事演習搞成一場夜間的聲光表演,如各種火炮發出的炮彈如雷射燈柱一樣穿梭低空,炮彈、炮彈、火箭彈爆炸後騰起的煙霧宛若密集燃放的煙花,而且還特地運用了具備戰場實時情搜集能力的無人機進行「現場直播」,並破例開放民眾觀看演習,從各地趕來的上萬民眾齊集宜蘭縣利澤簡海灘為臺軍表演喝彩。臺媒體形容這次演習是一場「世紀煙火秀」,專家則認為「表演重於實質」。
然而,儘管臺軍精心設計這場表演戲,但還是漏洞百出。眾多戰機、直升機、戰艦發射的先進飛彈和潛艇發射的最新式魚雷,對付一個固定不動的「陽字號靶艦」,半天還不能將它摧毀,臺軍遮人掩目的說是「感應命中」。海軍的「標準」飛彈、「海樅樹」飛彈和「地獄火」飛彈發射後未命中靶機,「劍龍」潛艇發射的魚雷未爆炸擱淺海灘,引起民眾恐慌。另外,觀看的民眾還在靶機上看到諷刺性的「扁」字和豬形圖案。美國國防部評估臺軍「漢光」演習的報告指出,臺陸軍缺乏聯合作戰能力,後備軍人動員能力差,海軍未能與陸、空部隊整合,不具備同時執行多重任務的能力,空軍的空中密接支持與制面作戰能力欠佳。(朱顯龍)
華夏經緯網專稿 20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