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蟲刺傷、馬蜂蜇傷、蜈蚣咬傷、蜱蟲鑽進肉裡…… 出遊遭遇「蟲蟲隊」怎麼辦?最全攻略請收下

2020-10-22 文匯網

日前,一家科技公司組織員工到一處郊外景點搞團隊建設,沒想到和一群馬蜂「狹路相逢」,導致23人被蜇傷,送醫院急救。被馬蜂蜇傷、被毛毛蟲刺傷、被蜈蚣咬傷、硬蜱蟲鑽到肉肉裡……其實,在各大醫院急診,蟲咬傷害並不罕見。

在新華醫院皮膚科急診室,每天會接診數例因各種蟲咬而引發的急症,比如毛蟲皮炎、隱翅蟲皮炎、馬蜂蜇傷休克等。特別是近幾年,蜱蟲咬傷和蜈蚣咬傷,在上海也逐漸增多起來。

生態環境越來越好,都市人親近自然的機會多了,與蟲蟲不期而遇的機率自然跟著提高,公園樹上落下的毛毛蟲、躲在鞋子裡的蜈蚣、藏在剛剛曬過太陽的被子裡的馬蜂……這份常見蟲咬處理攻略供讀者收藏,有備無患。

01 蜂蜇傷:衝洗傷口、擠出毒液、塗小蘇打

居家生活,收取陽臺上晾曬的衣物被子時,要小心夾帶蜜蜂或馬蜂。

在野外儘量穿長袖,戴帽子,要避免使用香味濃烈的化妝品,如香水。可以噴一些防蚊藥水。

如不慎被蜜蜂或馬蜂攻擊,怎麼辦?

1、被蜂群攻擊後,不要過分反擊,找安全地方蹲下,用衣物遮蔽重要部位,避免激惹蜂群。

2、馬蜂蜇人後,不會把刺留在人身上,但蜜蜂會留刺。因此,被蜇傷後要首先檢查傷口處是否有毒刺殘留。如果有毒刺殘留,應該用鑷子拿出來。

3、如果就近有乾淨水源,馬上用清水反覆衝洗傷口,並用手擠壓傷口附近,把毒液擠出,注意要擠壓傷口直至流出鮮紅血液為止,再用小蘇打水塗抹傷處,這樣能減輕中毒後紅腫。但不要用髒水清洗,更不要用泥糊在創面上,這樣容易感染傷口。

4、如果出現發熱、頭暈頭痛、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應及時就醫。出現神志不清、心跳呼吸驟停的情況,應立即進行現場心肺復甦,並撥打「120」。馬蜂蜇傷易出現休克前兆或休克,需要及時搶救。

02 隱翅蟲皮炎:千萬別直接用手拍

隱翅蟲是一種黑色的小飛蟲,頭部黑色,胸部橘黃色,是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昆蟲,我國以南方多見,夏季較多。隱翅蟲白天喜歡棲居在潮溼的草地處,有很強的趨光性,晚上就愛朝著光亮的地方飛。

隱翅蟲不咬人,但它的體內有一種強酸性的毒汁,被拍死在皮膚上會迅速釋放出毒液,引起過敏性皮炎,出現條索狀或斑片狀的水腫性紅斑、水皰或膿皰,又癢又灼痛。皮炎的嚴重程度與皮膚接觸到的毒液多少有關。

隱翅蟲皮炎怎麼防?

對付隱翅蟲有一招是萬萬使不得的,那就是當它飛到你的皮膚上時,千萬別直接用手把它拍死。如果身上落有小黑蟲,最簡便的方法就是用手指將其彈走、吹掉或將它抖落在地。如果在皮膚上將它拍死,其體液接觸皮膚就會引起皮炎,或者其體液沾到衣物上,人體皮膚再接觸沾有隱翅蟲體液的衣物也會引起隱翅蟲皮炎。

隱翅蟲皮炎怎麼治?

1、接觸了蟲體毒液後首先應該立即用肥皂水或流水衝洗,然後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薄荷腦膏或糖皮質激素軟膏;嚴重的還可以加口服抗組胺藥比如氯雷他定,或系統應用糖皮質激素。

2、同時要避免細菌感染,出現發熱、頭疼、噁心、淋巴結腫大等全身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03 毛蟲皮炎:用透明膠帶粘除毒毛

桑毛蟲皮炎是指由桑毛蟲毒毛接觸人體後,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桑毛蟲是桑毒蛾的幼蟲,蟲體有無數毒毛,毒毛中心為空心管道,中有毒液,毒毛脫離後隨風飄揚,接觸人體後即可發病。

刺毛蟲皮炎是刺毛蟲的毒毛刺傷皮膚引起的炎症反應。我國常見的是黃、綠刺毛蟲。皮損多發生於面、頸、手、前臂等暴露部位,皮膚被毒刺刺傷後一般先有刺痛、灼熱感,隨即在刺傷部位出現紅腫或大片腫脹,一般全身症狀較輕,重者可能引起死亡。

被毛毛蟲蜇到了,怎麼辦?

1、儘可能用膠布或透明膠帶反覆多次粘去皮疹處毒毛,及時用肥皂水或鹼性水溶液衝洗局部,以中和毒素。

2、局部可外搽爐甘石洗劑、氧化鋅洗劑或1%薄荷溶液,也可用馬齒莧搗爛敷於患處,消炎止癢。

3、如果症狀較重,要及時就醫。

04 蜈蚣咬傷:不要試圖將毒液擠出、不要用碘酒或消毒水

蜈蚣咬傷在上海地區較多見。蜈蚣的毒液呈酸性,蜈蚣咬人的傷口是一對小孔。被蜈蚣咬傷後,主要表現為局部的急性炎症:紅、腫、痛癢,嚴重者可發生局部皮膚壞死;更嚴重者可見渾身麻木、頭痛、眩暈、發熱、噁心、嘔吐等全身症狀,甚至危及生命。

在室內,蜈蚣常藏身在室內地上的衣物或鞋裡。在野外,遭遇蜈蚣的情況更多。

要想遠離蜈蚣咬傷,該怎麼做?

1、住在老小區的居民要注意,夏天儘量少穿較為暴露的拖鞋到長有青苔的地方,不要輕易搬動磚塊,否則很可能會搬出一窩蜈蚣。

2、蜈蚣喜歡潮溼環境,因此要做好室內防潮工作,保持清潔乾燥,避免堆積物品,不給蜈蚣提供「活動」的環境。

被蜈蚣咬傷了,怎麼辦?

1、一旦被蜈蚣蜇傷,不要試圖將毒液擠出,用力擠壓會使血液循環加快,從而導致毒液擴散,引起傷口腫脹蔓延。

2、蜈蚣的毒液呈酸性,人如果被蜈蚣咬傷,應該在傷肢上端2-3釐米處,用布帶紮緊,每15分鐘放鬆1-2分鐘,傷口周圍可用冰敷,腫脹明顯者可用抽吸器或拔火罐吸出毒液,立即用鹼性溶液(肥皂水)反覆多次衝洗傷口,以中和酸性的毒液。

3、蜈蚣咬傷的痕跡是一對小孔,毒液就是順著小孔流入的,所以一定要用鹼性溶液反覆衝洗,忌用碘酊或酸性藥物衝洗或塗擦傷口。

05 蜱蟲叮咬: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

蜱蟲喜陰暗潮溼,在山區和丘陵地帶最為活躍,以往在上海並不多見,但近年來,在上海被蜱蟲叮咬的患者逐漸增多。在野外工作、旅遊時,要做好防護,穿長袖長褲、噴灑驅蚊液等,同時注意檢查身上有無不明原因傷口。

要想遠離蜱蟲叮咬,該怎麼做?

1、市民外出踏青可塗抹驅蚊水,避免在草地上坐臥。避免長時間接觸木材和落葉堆,在樹林或草地上散步時,穿長袖和長褲,把褲子塞進襪子裡。

2、長時間在戶外回到室內後,要及時衝澡,仔細檢查手臂、耳後、腿、膝蓋和頭髮。特別要注意檢查寵物和幼童。

被蜱蟲叮咬了,該怎麼辦?

1、發現身上有蜱蟲,千萬不要拍打、不要硬拔、不要捏爆、不要用火或其他東西刺激它。因為蜱蟲前端長有倒刺,發現蜱蟲叮在身上時,千萬不要生拉硬拽,要及時去醫院處理。

2、如果就醫不便,需要自行處理的話,可用酒精塗在蜱蟲身上,使蜱蟲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下蜱蟲,注意要垂直向上拔出,不要左右搖動。或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蟲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再用酒精或肥皂水清潔傷口和手,進行消毒。

3、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乏力、噁心、嘔吐等症狀,尤其體溫高於38℃的,要立即到醫院就診,並主動告知醫生蜱蟲叮咬患處及處理情況。要警惕的是,蜱蟲有一定概率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或感染其攜帶的病毒,嚴重時可致命。因此,被蜱蟲咬傷後需密切觀察,一旦出現高燒等症狀立即就醫。

06 海蜇皮炎、珊瑚皮炎:及時用海水衝洗蜇傷處

常見的海洋生物傷害主要來自海蜇(水母)、珊瑚類和海葵類生物。

海蜇蜇傷主要是人通過皮膚接觸海蜇,因急性過敏和中毒反應而引起的皮膚局部或全身反應性疾病。海蜇觸手上有大量刺胞,刺胞內含有毒液,當其觸手觸及人體時,從刺胞中伸出的刺絲刺入皮膚,引起海蜇皮炎,嚴重者可致快速死亡。

被珊瑚蜇傷的最初反應是疼痛、紅斑和瘙癢,依珊瑚種類和刺傷大小而異,人體的前臂、肘和膝是易受損傷部位,蜇傷傷口周圍在幾分鐘內可能出現紅斑,1-2小時消失。未處理的傷口癒合較慢,有的甚至長達3-6周才會痊癒,並有感染風險。

預防海蜇皮炎,該怎麼做?

1、海水浴時,要選擇具有合格防護措施的海水浴場或潔淨的海水區,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和海蜇 「親密接觸」的機會。切不可貪圖清靜,私自跑去一些尚未開發的「野生」海灘。

2、在海中遊泳者要加強自身防範意識,不要用手腳或是身體其他部位去碰觸海水中不明的軟體物體,防止被海蜇攻擊咬傷。

3、不要直接用手去撿被海水衝到沙灘上的海蜇,避免碰到有毒囊的觸鬚而被蜇傷。

4、海蜇怕高溫,一般都在陰冷的海水下面,淺水區較少(汛期較多時淺水區也要注意),老人和孩子應在淺水區或岸邊玩耍,不要去深水區。

5、海蜇毒性對兒童傷害較大,遊玩時尤其看護好兒童。

預防珊瑚皮炎,該怎麼做?

想要體驗潛水的人,最好在正規海域進行,並有專業人士的指導,還要做好必備的防護措施,以免身體的皮膚暴露在外有潛在風險。

被海蜇蜇傷,該怎麼辦?

1、一旦被海蜇蜇傷,傷者應及時用海水衝洗蜇傷處,勿用淡水,因其易激發未發射出的刺絲囊。口腔蜇傷立即用任何可獲得的飲料反覆漱口。眼蜇傷用大量淡水衝洗。

2、不宜冰敷,可用溫水浸泡。不宜用毛巾等擦拭,大的觸手可用鑷子等工具取走。

3、儘快用5%醋酸(或食醋)浸泡或溼敷蜇傷部位,持續至少30分鐘或直到疼痛消失為止。

4、用5%-10%碳酸氫鈉(或飽和明礬溶液)衝洗和碳酸氫鈉溶液溼敷,每次半小時以上,每日可數次,也可用爐甘石洗劑外塗或局部塗擦激素類軟膏。

5、症狀嚴重,要及時到醫院接受專業治療。

被珊瑚蜇傷,該怎麼辦?

1、一旦發生珊瑚傷害,可先用海水來衝洗,然後用醋或酒精擦拭患處以減輕疼痛。

2、用鑷子拔出或剔出殘留物。

3、使用抗組胺劑類藥物塗抹患處減輕發癢及灼燒感,亦可使用止疼藥物。

作者:閆明(新華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編輯:李晨琰責任編輯:樊麗萍

相關焦點

  • 毛毛蟲刺傷、馬蜂蜇傷、蜱蟲鑽肉裡 | 「蟲蟲特工隊」來襲
    被馬蜂蟄傷、被毛毛蟲刺傷、被蜈蚣咬傷、硬蜱蟲鑽到肉肉裡……其實,在各大醫院急診,各種蟲咬傷害並不罕見。圖片來源於網絡據新華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閆明介紹,在新華醫院皮膚科急診中,每天都會接診數例因各種蟲咬而引發的急症。如毛蟲皮炎、隱翅蟲皮炎、馬蜂蜇傷休克等。特別是近幾年,蜱蟲咬傷和蜈蚣咬傷,在上海也逐漸增多起來。
  • 今天下午杭州一對老夫妻在茶園被馬蜂咬傷!大伯送醫時已休克
    「從我們處理馬蜂窩的位置上看,馬蜂最喜歡在小區陽臺、屋簷下築巢」。我們曾多次報導,被馬蜂叮咬後引起的過敏。2018年,富陽兩名男子為了吃到蜂蛹,不惜冒著被馬蜂蜇的危險,去搗了馬蜂窩。結果被一群馬蜂圍攻,兩人受傷嚴重,引起全身多臟器衰竭。可惜的是,30多歲的小夥子小王(化名)第二天病情急劇惡化,經救治無效死亡。
  • 林妙可被毒蟲咬傷 夏季毒蟲咬傷怎麼辦
    林妙可曬出被蟲子咬過、滿是紅腫的腳踝,稱拍電影過程中,竹林裡有一些毒蟲,雖然一直塗藥,但還是被咬了許多。在回復好友張籽沐的留言中,她也表示拍戲要穿劇組衣服,都在光腳。  延伸閱讀:被毒蟲咬傷怎麼辦?  1.如被毒蟲叮咬後,出現頭痛、眩暈、嘔吐、發熱、昏迷等症狀時,應立即去醫院。  2.被蜈蚣、毛蟲叮咬後,常在被叮咬過的皮膚上形成風疹或水泡。
  • 紹興有人被馬蜂蜇到休克 過敏體質尤其要當心
    夏季是馬蜂活動的高峰期,被馬蜂蜇傷的案例不在少數。7月18日,家住紹興柯橋區錢清鎮馬山村的錢女士就被一隻馬蜂搞得團團轉。當天上午,錢女士正在自家的陽臺上收衣物,忽然手上傳來一陣刺痛。隨後,她發現一隻馬蜂飛走。「我就感覺自己的手被蜇了一下,但是也沒覺得很痛。」
  • 昨天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後死亡 馬蜂愛蜇什麼樣的人?
    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有種馬蜂男人都怕,農村到處都有,如果被它蜇傷了怎麼辦?
    被馬蜂蜇傷了怎麼辦?人們對馬蜂的記憶可能都不陌生,尤其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沒有不被馬蜂蜇傷過的,簡直是恐怖的記憶,女人見了馬蜂趕緊跑,男人見了馬蜂也要心怵膽怯,到現在提起馬蜂還要摸一下曾經腫過的眼睛。為什麼農村馬蜂多?
  •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馬蜂夏日也「瘋狂」 被蜇後該怎麼辦? 原標題:   「桑拿天」熱熱熱!馬蜂也開始「出動」了。7月29日中午,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科收治十多位被馬蜂蜇傷的患者,經過中大醫院急診醫護的全力搶救,患者們已脫離危險,現已康復出院。  十幾位工人被馬蜂追著跑  7月29日中午時分,熱浪滾滾。南京郊區一工廠剛下班,十幾位工人準備去食堂吃飯。此時,一群馬蜂卻突然撲面而來,工人們頓時驚慌失措。
  • 被馬蜂蜇進了ICU!銅梁已有多人被蜇傷,遇到馬蜂,其實我們應該這樣...
    網絡圖片 「沒想到馬蜂這麼兇!」剛剛出院的銅梁區平灘鎮洪太村村民肖大叔,談及自己被馬蜂蜇傷的經歷,還心有餘悸。 8月24日,肖大叔在做農活時不小心碰到馬蜂窩,遭遇蜂群攻擊,很快全身多部位出現紅腫、疼痛症狀。家人見狀趕緊撥打120把他送到銅梁區人民醫院搶救。經檢查,肖大叔頭部和身上被蜇近50下,因為蜇傷處太多直接就進了ICU,經過血漿置換等治療後才脫離了生命危險,一周後治癒出院。
  • 天涼馬蜂出沒 一天多人被蜇傷
    ,記者從武警廣東省總隊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一個月來有數十名市民被馬蜂叮咬到醫院就診。」劉先生感到奇怪便將棉拖鞋口朝下甩了幾下,很快掉出來一隻半個小拇指大的馬蜂。劉先生脫下襪子一看,腳趾前端已經有一塊紅腫。今天上午9點多,醫院急診室來了一位17歲的女學生。「醫生,你給我看看,腫了這麼大!」
  • 寧波一男子被馬蜂蜇傷 搶救無效死亡
    為何秋季是馬蜂傷人高發期秋季是馬蜂回巢的季節,因此在8月、9月、10月馬蜂窩增多就不足為奇。在這個時期裡,馬蜂生長、發育、繁殖、築巢的速度較以往加快,在尋食的過程中,馬蜂對人有心無心的驚擾異常敏感,對人的攻擊性變強,加上這一時期,蜂無花可採,無蜜可釀,正是「尋釁滋事」期,所以易發襲人事件。
  • 秋季馬蜂活躍蜇人多發 女子屁股被蜇傳來錐心疼
    我想告訴下大家,不要再吃這樣的苦頭。」昨天中午,就診後的朱女士打進本報熱線89898400,想讓更多人注意:秋季馬蜂活躍,當心被蜇。「每到秋季,馬蜂蜇人事件頻發,119幾乎每周都會接到這類求助電話。」下沙消防大隊統計數據顯示,今年7月1日至今,下沙消防隊員已經摘除了36個馬蜂窩。天氣漸冷,依照往年規律,下一波馬蜂高峰即將來臨,這個數字估計還會翻番。
  • 多人被馬蜂蜇傷送ICU,醫生提醒:蜂毒可致命,應及時就醫
    然而,眼下正是蜂類動物的活躍期,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了解到,近期有多人被馬蜂嚴重蜇傷送往ICU搶救,其中有2人由於傷勢過重不幸離世。戶外勞作突遭蜂群襲擊,被蟄30多處生命垂危半個月前,葛阿姨在戶外勞作時,不小心驚動了草叢裡的馬蜂窩,登時一群馬蜂朝她撲了過來,雖然拼命奔跑,但還是被馬蜂團團圍住,頭部、脖子和手臂一陣劇痛。在路人的幫助下,她終於擺脫了蜂群圍攻,隨後被送到當地醫院救治。由於病情持續惡化,次日一早,葛阿姨被緊急送往江蘇省中醫院。
  • 杭州人夏天見到這種蟲子碰不得 拍下去脖子全爛了
    吳先生告訴記者,這就是自己拍死的那隻 " 螞蟻 " 作祟的,最嚴重的時候,半個脖子都腫起來了。小編大家一一介紹下!除了隱翅蟲這5種小蟲夏季一定要注意!蜱蟲、恙蟲……這些蟲子體型小,卻毒性「殘暴」,曾有人被蜱蟲咬傷後,高燒10天不治身亡!如何辨別自己是否「中招」?怎樣正確處理?
  • 男孩被毛毛蟲蜇後身亡?毛毛蟲會蟄死人嗎
    「今天在市醫院,在場的人都哭了,這個小男孩才5歲,被毛毛蟲蜇了,在來醫院的路上就已經救不活了,前後才一個小時,現在是玉米收穫時期,還有樹上都是毛毛蟲,大家記住被毛毛蟲蜇住以後千萬不要用酒精,這樣會加速毒氣蔓延。(用膠帶粘或者用大蒜擦)。誰的群多都轉發一下吧,說不定還能救人一命。」
  • 馬蜂繁殖忙 多人被蜇傷 遇馬蜂攻擊 請原地蹲下
    本報記者 張玉榕 實習生 劉啟龍 綠化工人清理樹木,卻驚擾了馬蜂,頭上被蜇出20多個包……日前,記者從各大醫院了解到,近期被馬蜂蜇傷的病患突然增多,近一個月來,僅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就接診20多例。 昨日,記者聯繫專業人士了解到,目前正是馬蜂築巢繁殖期,因此傷人事件較多。現在學生大多放暑假在家,家長務必對孩子做出警示教育。 【案例】 工人修剪綠化帶驚擾馬蜂 被蜇後呼吸困難 7月7日上午9時許,一名工人正在修剪綠化帶,不慎驚擾了馬蜂,蜂群迅速向他撲來,他臉部、手部等裸露的部位都被馬蜂蜇傷。
  • 被馬蜂蜇了下 她差點丟了命·杭州日報
    在家吃晚飯,突然一隻大馬蜂飛入室內,她想趕跑它,不料惹怒了馬蜂,右肩被蜇了一口。當時家人在蜇傷處用青草膏塗抹了一下,可是30分鐘後,黃女士出現了頭暈乏力、喉頭水腫、全身瘙癢等過敏反應,送到醫院時已昏迷。 專家提醒,夏天是馬蜂活動旺盛期,外出遊玩切勿驚擾或故意攻擊馬蜂,如果被蜇,可用冰塊冷敷或用食醋等擦洗,一旦出現頭昏、噁心等症狀,得趕緊就醫。
  • 馬蜂出沒連傷兩人 醫生提醒:被蜇傷後應該立即就醫
    馬蜂蜇傷處局部以弱酸液衝洗或以食醋紗條敷貼,全身症狀嚴重者,應立即送附近醫院接受治療。」網友「黃花菜A」描述「6月12日早晨7時30分左右,寧鄉市有2人被馬蜂蜇咬後,出現休克症狀,被送往醫院搶救。」寧鄉市中醫醫院證實,急診科在7點半左右接診了兩位被馬蜂蜇傷的患者。
  • 23人被馬蜂蜇,遇見馬蜂怎麼辦?重要的四點要牢記,保命用
    70多人團建,23人被馬蜂蜇近日,上海的一家公司組織團建,70多人一起來到了寧波奉化山區,原本是一件非常開心的事情,豈料在山區的一條小山路上遇到了馬蜂群,這個蜂群團直徑差不多有1米,裡邊馬蜂數量多不可數,於是一場人蜂大戰就上演了,最終70多人中有23人被蜇,經過醫院緊急救治,受傷者各項指標都趨於正常,沒有性命之憂,陸續出院
  • 同樣被蟄 蜜蜂馬蜂蜇傷處理方法不同
    &nbsp&nbsp&nbsp&nbsp8月20日8時許,威海市立醫院接診了一名被馬蜂蟄傷的劉姓患者,他是一名木工,因無意中碰到了馬蜂而被蜇,此時,劇痛難忍。&nbsp&nbsp&nbsp&nbsp劉先生告訴醫生,當天早上,他在搬運木材時不小心撥弄了身旁的灌木叢,頓時,一群馬蜂「呼嘯」而出。「我一看不好,扔下木頭趕緊往前跑。」劉先生說,儘管他跑得不慢,但還是被馬蜂追上,蜇了十幾下。
  • 他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了50多下,ICU裡搶救18天
    飛來橫禍,用來形容李先生這次的遭遇最貼切不過。他在採摘茶籽時不慎被馬蜂蜇傷,致使他多臟器衰竭,直接送進了ICU,一躺就是18天。李先生今年50歲,家住蘆淞區。20天前,他在鄉下採摘茶籽時不慎被蜇傷。事後,他出現頭暈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