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許多強鎮依託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經濟強鎮,在廣東、浙江、江蘇等沿海強省,許多強鎮的經濟總量甚至超過中西部地級市,日前,浙江蒼南的龍港鎮更是直接撤鎮設市,為許多強鎮的未來發展提供了另一種想像,對一個地區來說,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柱,目前,強鎮經濟以高度密集的中小企業為主體,依託人力、資源、技術等優勢,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一個特色強鎮。
如廣東獅山鎮,以創新驅動「工業製造」,加快向「工業智造」轉變,高端裝備製造業集聚發展,傳統製造業技術改造成效顯著,獅山鎮還華中數碼控制兩家「一院」研究項目及世界機器人企業大型安川電機項目的成功引進,中國科學院廣州電子所籤訂了合作協定,並新增設「廣東科高材料製造產業革新中心」共同建設了,目前,獅山鎮GDP突破1000億元,成為廣東第一個千億大鎮,實力雄厚。
目前,中國的前幾名中,江蘇省的204個鎮,浙江省的161個鎮,廣東省的120個鎮都榜上有名,佔據了前幾名的一半以上,今天我們想說的不是經濟強的城市,而是最有名的城市,它不是我們的獅山、玉山,也不是我們的柳市、龍港,而是我們的烏鎮!烏鎮的知名度高於許多地級市,烏鎮位於浙江省嘉興的桐鄉,杭州嘉湖平原腹地,與杭州、蘇州、寧波、上海十分接近,烏鎮屬於太湖流域水系,河流縱橫交錯,京杭大運河沿鎮而流。
烏鎮是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1300年前建鎮,除了小橋、流水、人家的水鄉風情和精巧典雅的民居建築外,烏鎮更散發著濃鬱的歷史文化氣息,烏鎮東、西、南、北四個老街呈「十」字形交叉,與雙盤式河街平行,構成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烏鎮民居依河而建,輔佐河上石橋,小橋流水,體現了古宅的江南古鎮風情,烏鎮以市河為界,以烏青二鎮、河西為烏鎮,屬湖州府烏程縣,屬嘉興府桐鄉縣,解放後,市河以西的烏鎮編入桐鄉縣,稱烏鎮。
烏鎮經過2000多年的滄桑巨變,依然完整地保存著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梁柱、門窗上的木雕和石雕工藝精湛,當地居民至今仍居住在這些古宅中,烏鎮是水鄉古鎮,鎮內有修真觀、昭明太子讀書處、唐代古銀杏、轉船灣、雙橋等景點,西柵老街是中國最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烏鎮還是中國現代文學巨匠茅盾的故裡,鎮的茅盾故居是茅盾的出生地,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東邊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讀書處,現在是茅盾紀念館,烏鎮以旅遊業為主,GDP並不高,目前經濟產值不到100億元,但是,從全國各地區的發展來說,烏鎮的經濟仍然十分突出,在一個強鎮的範圍內,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在是很難,旅遊和工業,促進地區發展,效果肯定不一樣。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