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AIBO機器狗與QRIO機器人計劃被叫停,這真的是當年索尼改革時期一件讓人無比痛惜的事。當時已經站在機器人製造與AI人工智慧最前沿的索尼,拘泥於重建傳統的消費電子業務而封殺當時尚不具備市場的機器人業務,完全預判不到未來電子行業的發展潛力,這是索尼的損失,也是索尼高層的過失,致使其在AI領域落後於後起之秀谷歌。
連載回顧: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1):SCE成立背後的故事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2):現在的索尼員工變得越來越沒種了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3):久夛良木健就是瑪利亞凱莉這樣的任性藝術家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4):若身在創業期,平井一夫或許能成為英雄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5):SCE曾有過吞併索尼總部的想法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6):索尼並不是一家技術公司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7):索尼的本質就是高級玩具公司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8):不具備技術判斷力的悲哀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9):讓出井繼任CEO就是一個錯誤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10):工作一定要帶著玩樂的心態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11):上司Fuzzy部下就會Busy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12):被出售的索尼救世主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13):必須要加油,發揮想像力才行啊
索尼衰落真相調查(14):連比爾蓋茨都想要一臺的AIBO開發秘史
以下是採訪原文:(原標題「在與時代脫節的批評聲中AIBO誕生了」,刊登於日經BP日文站;作者,宗像誠之)
採訪連載的第四人(也是最後一個),就是負責開發了機器狗AIBO和兩腳步行型機器人QRIO的土井利忠先生。我們分5天來講述索尼AIBO和QRIO從開發伊始到退出機器人舞臺的全過程,索尼是如何在不知不覺中深陷泥潭的。我們將以5章來講述。
土井利忠
1942年出生於兵庫縣。64年畢業於東京工業大學電子工學系,然後直接進入索尼。作為數字音像計劃的負責人,曾經與荷蘭飛利浦開發CD,以及負責開發「NEWS」(索尼於1987年發售的Unix工作站,全稱Network Engineering WorkStation),曾擔任AIBO與QRIO的開發負責人。87年擔任超微業務部主部長。88年為索尼電腦科技研究所社長。2000年為索尼業務執行幹部上層常務。04年為索尼智能信息動力研究所所長。2006年離開索尼集團。現在以召開「天外塾」給中小骨幹企業做經營指導,一邊致力於改革醫療、教育。以「天外伺朗」為筆名著書。
記者:現在人工智慧和機器人的熱潮再度興起,參與本連載的所有退休員工都表示遺憾並指責「為什麼要放棄AIBO的開發呢」。在網上看到,很多讀者也有這樣的疑問。土井先生作為曾經的AIBO和QRIO的開發負責人,首先能說說開發的經過嗎?
土井:1987年我被任命為「超微業務本部」的索尼電腦關聯業務統籌部門主部長。
事實上是,我領導開發的工作站電腦「NEWS」大賣,而因「MSX」遊戲機,電視臺用的圖像處理電腦以及文章處理系統等業務赤字,所以被業務本部一下子推過來了。但是那時候索尼公司內部懂IT的人很少,連電腦關聯的研究部門都沒有一點基礎。雖然有一個叫「情報處理研究所」這個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的部門,優秀的人才也有,但我們還是落後於時代的腳步了。
就這種狀況我抱怨了一句「就這樣子,什麼都搞不成啊」,然後被他們反駁「那你上吧,你來當所長」。
結果那個部門就改名為「情報通訊研究所」,我成為了所長。成為所長後我把當時還在研究的35個課題全部終止了,這裡面也有我同時兼任業務部長所以沒有時間管理研究所這邊的原因。首先把研究所裡那120多人中的一半人員給調走了。
那時候索尼裡面懂IT的人不多,所以這個人手調配的部署受到了大家的歡迎。例如,這裡面有10個人,被調派到久夛良木的手下。我想他們為後來的PlayStation開發做出了貢獻。就這樣把現存課題全部放棄,減少人手,然後設立4個新的課題。那還是大賀先生在任社長時候的事情。
記者:然後那裡面就有機器人研究了吧。
土井:當時的研究主題之一是點播(IOD)這個領域。現在來看這是個理所當然的研究,各種的數據通過網絡發布的技術。而我擔任所長後停止開發的其中一個項目就是音樂傳輸領域,就是把音樂經由網絡發行的技術。那時候還是CD的全盛期,索尼音樂娛樂公司對這個研究持反對意見,而且也有助長盜版音樂的可能,另外就是有一個用起來不太友好的系統。
當時我對於「因為有索尼音樂,所以索尼的在線音樂傳輸是不會被允許的」這件事情過於在意。後來我把那個研究員轉到我那個,不只是音樂而是能涉及更多情報傳輸的點播技術開發上面去了。這真的是我的錯誤。
為什麼那麼說,那是因為比起點播,賈伯斯把網絡音樂傳輸比想像中更早地向世界推廣了。我對時代潮流的判斷真的是完全錯了。
第二個是語音翻譯計劃,第三是現在日本使用的非接觸式IC卡「Suica」。然後第4個就是讓AIBO誕生的機器人研究了。
當時麻省理工大學(MIT)開發的機器人成為了話題,那就是人們說的「神經反射」程序。利用感應器來取得情報,然後用很多的程序作出對應的行動。例如,在機器人的左右身上安裝感應器後,機器人的右側如果撞到了什麼東西,就會往左側拐,撞到左就會往右,如果左右都有東西那麼就會往後退。這些行動都是用程序作出的判斷。
那個時代為止的搭載AI的自律機器人,雖然任何行動都是靠程序完成,但是如果遇到想像以外的事情那就要出大事了。
MIT的機器人因為只有反射神經,遇到任何狀況他都不會停下而繼續行動。雖然它對人類還沒什麼用,但因為是像六隻腳的昆蟲一樣,所以有人比喻它是「蟑螂AI」。並暗地裡批評一點用都沒有。不過當時我腦袋裡有一個直覺閃過,這才不是一點用都沒有的機器人,雖然做不了什麼但是能把它變成可愛的寵物。
記者:從那開始就以索尼特有的娛樂路線開始開發機器人了是吧。
土井:於是我就拜託工程師們去做仿照MIT的機器人了。他們就在秋葉原收集零件,用了大概2個星期就完成了。原來很簡單地就完成了,就是那六隻腳像昆蟲一樣的機器人。工廠的研究員都表示反對,他們說「這種像玩具一樣的東西,我們才不幹呢!」。因為他們都是擁有著先進技術的IT人才,有著很高的自尊心。但是看到那個試驗的機器人能動之後,逐漸覺得這個也挺有趣的工程師也隨之增加了。
這個毫無用處的機器人研究是我的突發奇想,所以並不是強制進行的組織小組,於是一直在等待主動想去研究的研究員出現。於是到了1994年左右就以15人左右的小組開始進行計劃,真正開始進行機器人研究了。
因為六隻腳的機器人像蟑螂實在是太噁心了,所以最開始是以4隻腳的小狗進行開發。因為只有MIT的神經反射是不夠的,所以開發初期我們採用了最新的AI技術。計劃開始後,依然有很多工程師想要在這上面搭載有用的(能工作)機能,而我在意的地方是「毫無用處」的地方,最後這個方針被徹底貫徹下來了。
那時候我們知道AI的技術只能到那一步。我們本來想要做出一部可愛的機器人的,但是人做的事情往往會出現誤差。於是經歷數年,我們終於做出了AIBO的試驗機。
記者:終於完成的試驗機,索尼社內的人們都熱切想看看吧?
土井:都是這麼想的吧?但事實不是這樣的。
我把這個經過努力的產物拿到經營會議上說明的時候,別說什麼熱切了,幹部們的反應都是嘲笑。總之他們就是這種反應「你幹嘛要做這種玩具啊」之類的。那已經是1995年的事情了,那時候出井先生已經成為了社長,以他為首的反對聲音佔據了很大部分。當時出井先生感興趣的是網際網路。他總會反覆說「以後就是網絡的時代啦」。然後到了1999年AIBO快要商品化的時候,他還是在那裡說「這個東西不行的」「根本沒有希望」。
大賀先生的PlayStation雖然在社內遭到了大量反對聲,但那時和索尼音樂一起共同出資成立了遊戲公司。沒有了索尼母公司的渣音,還融入了柔軟的索尼音樂文化。我也想過要讓AIBO成功,就不能用索尼母公司的力量,而必須成立其他公司的方法。所以事前已經和索尼音樂商量好,提議共同出資成立公司。而AIBO商品化後的負責人天貝(天貝佐登史,曾任索尼娛樂機器人公司總裁)則作為合資公司的社長候補人被召集。
但同樣是在大量反對的情況下,推崇PlayStation的大賀先生作為高層,和作為高層而反對AIBO的出井先生就完全不一樣了。為了讓AIBO商品化而成立合資公司的構想,在索尼的全體經營會議上被否決了。
土井:那樣下去AIBO商品化的可能性就變得渺茫了。雖然是那樣,但是我們也不能這樣子下去。於是我們就死死要求「至少也讓我們來個測試銷售吧」。後來那個請求不管怎麼樣還是通過了,於是我們舉行了發布會,發布會後的反應和我們想像的一樣,非常成功。
不只是傳媒就連一般的消費者,有競爭關係的電機和機械生產商也得到了很好的反應,這真的是不得了的事啊。為什麼在社內那麼大的反對聲中依然能夠把發布會做好,那都是有公關部和宣傳部努力的結果。那時候宣傳部的河野透先生說「把經營層推薦的產品做好那是我們的分內事,但是把高層都不看好的產品也做成功那才有職業成就感」。
那時候各個部門都有很多「索尼精神」的人啊。
(於1999年發表的AIBO機器狗)
土井:可能說出來都令人難以相信,就在AIBO發布的前一夜,索尼內部還是極力反對。最後我說服了出井先生「至少最開始時限量只賣3000臺」,以及社內少數贊同我們的具有「武士道精神」的支援下,終於等到發布會了。
發布會過後得到了爆炸性的反響,不只是國內,連全世界的新聞都報導了這件事。在宣傳部的幫助下,再加上名人的促銷,隨後名氣傳得越來越廣。我還參加了電視臺的各種演出,親自參加AIBO的宣傳活動。
記者:開始的時候雖然定下了「只賣3000臺」這話,但是反響太大開始大賣了吧。
土井:開始的時候只是在網上銷售3000臺,銷售開始10分鐘左右就全部賣完了。而且還帶來了很多訂單,不得不立刻制定銷售體制。
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知道AIBO後,便私下找我希望能留1臺給他。但是時候訂單已經大量湧進連生產都來不及了。儘管比爾蓋茨是多麼有名的人物,我們都已經不能輕易地答應送他一臺做禮物了。
於是這回蓋茨先生就直接去拜託出井先生了。但出井先生因為之前反對AIBO的開發,所以沒有直接和我們商量(笑)。出井先生先找了安藤(安藤國威,曾任索尼社長)先生商量,而安藤先生找了我的部下商量,而部下再找我商量。事情發展得既緩慢而又焦急。
最後,生產還是沒有趕得上,就沒有給蓋茨先生送上一臺了。
土井:現在還有那麼多人知道AIBO真的是很高興啊。那時候那麼高人氣的產品,但開發的時候就被出井反對,所以就算在民間多麼有人氣也無濟於事。
雖然AIBO業務最終在一個年度裡實現了盈利,但累積起來確實還是虧損的。而且那時候搭載AI的娛樂機器人還沒有很廣泛的市場,還處於開拓市場的時期,這(最終停產)也是沒辦法的事。
這個在國內外都反響巨大的商品,理應是要考慮怎樣去經營好的。但是從試驗機開始到商品化都一直保持強烈反對意見的出井先生,比起全世界的反應,他更重視自己的面子。於是他一直都在反對。
最有象徵意義的一句話就是「我一直想讓你們開發21世紀的技術,機器人什麼的那是19世紀的科學」,出井先生一直在對我說這句話。AIBO產品發布前出井先生還是這麼說,所以我記得很清楚。
但是別說19世紀的科技了,現在全世界不已經掀起了AI和機器人的熱潮嗎。那個時候的索尼的確是走在機器人和AI技術的最前線了。
(未完待續)
聲明:本文編譯自日經BP日文站《我們曾經愛過的索尼》系列文章,原作者宗像誠之。翻譯僅供分享,不代表愛活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