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今年端午節,本世紀罕見!
天文專家表示,今年的端午節有些特別,它是21世紀最晚的三次端午節中的一次。
不過對於家長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帶孩子了解端午習俗,在吃喝玩樂中過端午了。
端午之吃吃吃
吃應該是每個中國節日的必備項目了。提到端午節,吃貨們必然會想到的美食就是粽子了。
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的,是為了讓江中的魚兒不吃楚國大夫屈原的身體,才將粽子投入水中,後來粽子慢慢地便成為端午的一種傳統食物。
說到粽子,它應該是能和月餅PK的少有的幾種食物了。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
除了粽子,江漢平原還必食黃鱔,民間有「端午黃鱔賽人參」之說。
在江西南昌地區,端午節要煮茶蛋和鹽水蛋吃。
而延邊朝鮮族群眾在這一天要吃打糕。
在南方的一些地方,端午節當天唱主角的除了粽子便是綠豆糕了。
各地都有當地特色的美食,說著說著都要流口水了!
在端午節裡,家長陪伴著孩子一起包一包粽子,對孩子來說應該是個很有意義的節日了,既了解了傳統習俗,更收穫了美味,一舉兩得。
端午之喝喝喝
「飲了雄黃酒,百病都遠走。」端午飲雄黃酒的習俗,從前在長江流域地區極為盛行。
雄黃可以用做解毒劑、殺蟲藥。古人認為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百蟲,善能殺百毒、闢百邪、制蠱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
雄黃酒的具體做法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黃泡製白酒或黃酒。
有的地方還有畫額的習俗,用雄黃塗抹小兒額頭,以求驅避毒蟲。
現在,雄黃已經被嚴格管控,更安全的薰香藥劑得到廣泛使用,如菖蒲、艾葉等等。
不能喝雄黃酒了,給孩子額頭上畫一個「王」字,也是很有趣的。
端午之玩玩玩
賽龍舟應該是端午節最重要的民俗活動了,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其實 ,「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
龍舟競渡分為請龍、祭龍神、遊龍和收龍等幾個版塊。龍舟競渡前一般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先要請龍、祭神。
你知道嗎?賽龍舟已經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了。
現在,划龍舟除了紀念意義,還帶有競技精神了。
端午之樂樂樂
端午節,孩子永遠都是最快樂的。除了吃吃喝喝,看看龍舟,還有好多有趣的事。
佩香囊。端午節給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可愛。和孩子一起做一個好看的香囊,孩子戴上會特別喜歡。
系五彩繩。五彩色是吉祥色,端午節可以用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腳腕或者頸子上,寓意消災躲難、遠離疾病、平安長壽。
掛艾草。端午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艾草掛在大門的兩側,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好運氣。
最後,道一聲「端午安康」。
(圖片來自網絡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