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深圳「城市管理治理年」,福田區委區政府始終把加強城市管理治理工作當成重點來抓。4月8日上午,福田區城中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工儀式在南園街道上步村巴登街球場舉行,在活動現場,福田區委書記肖亞非表示,福田區將用2到3年的時間對15個城中村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總投資規模約20億元,致力為居住在城中村的居民提供一個安全、宜居、宜業、舒適、具有人文氣息的居住環境。為進一步推進此項工作,讓政府決策更行之有效,7月21日,福田區政協組織50多名政協委員,兵分四路,奔赴水圍村、沙尾村等地,重點視察村內環境衛生、社會安全等問題,與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進行座談,聽取並了解社區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為城中村綜合治理工作建言獻策。
條件有限 做最優選擇
當天下午,視察活動分為四個小組,由福田區政協副主席李寧、章海蓉、朱東波、楊毅分別帶隊前往視察點。
第一視察組來到蓮花街道新獅村及梅林街道上梅林新村,重點視察村內環境衛生、社會安全等情況。據介紹,新獅村靠近新洲、紅荔路,生活、交通方便,但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外來流動人口眾多,管理難度大。政協委員現場所見,村內存在電線亂拉亂接現象,有的村民房屋的圍牆堵住了人行通道,還有一些地段消防車無法開進,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政協委員們對此表示擔憂,紛紛提出整改建議。
政協委員們隨後來到上梅林新村,自整治以來,上梅林城中村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整潔有序的街道得到委員們首肯。梅林街道負責人介紹,通過對一些轄區存在老舊廠房進行改造,極大便利了居民的文體生活。同時在村容村貌上也下了極大的功夫,對轄區垃圾清掃進行市場化管理,對公廁等進行改造,已達二級保潔標準,利用高壓蒸汽消毒裝置清理牆上汙漬,增設綠化草,填補街道坑窪處,讓居民有一個更宜居的環境。至今,梅林街道辦已開展過20餘次不同規模清查整治,對城中村人口信息採集,對村內交通管理,停車位劃線、超門線經營、亂買賣等方面進行整治。
第二視察組來到福田街道水圍村,重點視察村內的綜合環境整治情況。村內整潔的環境讓委員們頻頻點頭,而水圍村應急消防分隊完善的制度及配套的消防設施,更讓委員們連聲稱讚。有的委員認為,城中村密度較大,一旦發生火災,社區消防隊能最大程度降低災情,保證社區居民的生命安全。他同時坦言:「與其推翻重新來過,不如在承認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建立社區消防隊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最優的選擇,我們應該將水圍村的先進經驗向全市推廣。」視察組還查看了水圍村北門及銀莊大廈的垃圾收集點並提出改進意見。
據了解,水圍村總面積約25萬平方米,戶籍人口2800多人,暫住人員2.7萬人。在福田區開展「淨化、文化、綠化、美化、硬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化」整治等基層基礎工作中,水圍村的居住環境和基礎設施等均有了明顯改善。據福田街道負責人介紹,通過城中村治理改造,水圍村治安事故同期下降50%。
第三視察組來到沙頭街道沙尾村、沙嘴村,重點視察了村內亂擺賣、道路交通以及消防安全等情況。據沙圍村負責人介紹,受沙尾南低北高的地理環境、樓房無規劃影響,存在巷道狹窄、高低不平、布局雜亂狀況,給環衛工作的清理、保潔、清運造成很大困難。在整治亂擺賣方面,沙尾村配合街道執法隊通過劃設路牙基線、衛生監督巡邏、清理整治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視察中,政協委員們認為 「工作人員只有抱著人文關懷的態度,方能全力推進城中村治理工作」。
一直以來,南園街道巴登社區作為福田區城中村治理的重點社區,通過多次整治獲得了較大改進。第四視察組對赤尾村、巴登社區城中村的消防安全、用電情況、管道煤氣情況、路面整治等表示高度關注。有政協委員認為,城中村已經承擔了諸多政府的職能,為深圳市市民提供了許多便利,其改造也愈發顯得重要。該委員表示,視察的兩個城中村均十分整潔,比起此前有了極大的提升,希望管理實現常態化。雖然在一些細節方面仍存在問題,但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相信明天會更好。
結合實際 做到「一村一策」
開展城中村治理得到各基層幹部及工作人員的高度認可。不過,在具體實施當中,也有一些情況讓基層人員撓頭。水圍村工作人員反映:「年初社區監控室申請安裝3臺空調,然而經過層層報批,一直到7月空調才到位。這樣的採購申報能否簡化程序呢?」座談會上,各村的工作人員也提出了一些需要政府幫助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政協委員們認為,城中村是集體經濟在深圳市發展的反映,屬於歷史遺留問題,其主體責任的缺失讓不少城中村缺乏有效的管理,而在福田區,大部分的城中村已經得到了很大的改進,成效十分明顯。他們同時建議,每個城中村有自身的特色,要結合實際,做到「一村一策」,特殊的問題特殊解決。
座談會上,政協委員表示,通過親身感受、親眼所見,親耳所聽,對福田區的城中村治理工作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別是在與街道工作人員的互動中,對城中村治理方面的難點、熱點、重點有了更切身的體會。他們將一如既往積極努力向區委區政府建言獻策,合力推進城中村綜合治理工作。
福田區將用2到3年的時間對15個城中村進行環境綜合整治,總投資規模約20億元,致力為居住在城中村的居民提供一個安全、宜居、宜業、舒適、具有人文氣息的居住環境。
城中村已經承擔了諸多政府的職能,為深圳市市民提供了許多便利,其改造也愈發顯得重要。
與其推翻重新來過,不如在承認現實的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建立社區消防隊就是在有限的條件下做最優的選擇。
現在有些城中村已經十分整潔,比起此前有了極大的提升,希望管理實現常態化。雖然在一些細節方面仍存在問題,但解決這些問題已經有了一定的方向,相信明天會更好。
每個城中村有自身的特色,要結合實際,做到「一村一策」,特殊的問題特殊解決。
晶報記者 譚笑 實習生 吳嘉敏 歐陽霞/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