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中保險主營變為保險經紀後 再註銷3家分公司降管理成本

2020-12-18 每日經濟新聞

匯中保險負責投資者關係的人士表示:「此次註銷的3家分公司均為保險公估公司。」

實際上,就在今年8月,匯中保險已經完成對主營業務的變更。由於2017年經紀佣金收入佔該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79.97%,按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關於《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的有關規定,匯中保險將主營業務從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

註銷三家分公司以降低管理成本

匯中保險發布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擬被註銷的三家分公司分別是浙江、河北、四川分公司。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這三家公司各自成立於2016年2月3日、2017年6月7日以及2016年1月4日,其中,浙江分公司已經顯示為註銷狀態。

據匯中保險方面介紹,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目的是整合公司資源、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提前落實 2019 年「效益為先、開源增效、控制成本」等重點工作。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發現,2018年上半年,匯中保險的營業總成本確實出現激增情況,由4199.50萬元上升到1.19億元,幅度達到183.62%。其中,管理費用為1540.07萬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4.66%。不過,從成本結構來看,管理費用佔營業總成本的比重約為12.93%,為各項費用中所佔比重最高的一項。

實際上,在2018年度中期報告中,匯中保險方面也明確提示了分支機構管理及成本控制的風險。具體來說,今年上半年,匯中保險的全資子公司上海匯中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中經紀」)新增註冊設立10家分支機構,總計註冊設立的經紀分支機構達到 36家。未來隨著業務的擴張,該公司還將在全國設立更多的分支機構。若在籌建運營分支機構的過程中成本控制不當;或者個別分支機構不能按要求落實總公司的內部流程與制度,將有可能在經營過程中出現違法違規行為,導致受到監管部門的懲處。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當前,匯中保險共於年內披露三起調查處罰事項,涉及子公司匯中經紀下屬三家分公司及相關責任人員,違規行為則包括「委託未持有本機構發放的執業證書人員從事保險經紀業務」「未製作客戶告知書」等,涉及罰款金額共計3.9萬元。

三個月前公告主營業務變更

根據公開資料,匯中保險成立於2004年,全名為匯中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當前擁有保險科技、保險經紀、保險公估三大服務平臺。

儘管以公估業務起家,2016年才通過全資收購匯中經紀得以擴大業務範圍,但2017年度經紀佣金收入佔匯中保險營業收入的比重已經達到79.97%。按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規定的「掛牌公司某項業務的營業收入佔比大於或等於50%,將其歸入該項業務所屬行業類別」,今年8月6日,匯中保險公告將主營業務由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

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匯中保險的公估、經紀、科技三大類業務取得的營業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重則分別是7.98%、91.51%、0.50%,保險經紀業務的優勢可以說更加明顯。

保險公估行業資深從業者司存功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按定義,保險公估是處在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進行理賠、查勘的中間機構。但從現實來講,目前向保險公估公司進行委託基本都是保險公司,以單方委託為主,這導致保險公估的客戶來源比較單一。另外,保險公估更多地是在財險市場發揮其作用,面對財險市場份額較為集中的格局,大公司往往採取自主查勘,而有需求的中小公的業務體量又比較有限,市場上的公估公司更多隻對巨災或重大案件作專業、人力方面的補充,保險公估在需求端的發展空間因此面臨一定製約。

而就供給側而言,司存功指出,由於保險公估公司在資本實力、專業性等層面都不夠有競爭力,因此造成了部分專業人才向保險公司溢出的情況。受此影響,本應更為專業的保險公估行業並沒有達到其應有的專業水平。此外,他認為:「保險行業未來的競爭方向應該是成本更低且客戶體驗更好,這背後的支撐則是人才和技術的發展。然而,在這些方面,保險公估又是不佔優勢的。實際上,從供求及專業性角度來看,保險公估具備一定價值,它不止是現場查勘,還包括損失評估鑑定、理賠方案服務等。面對市場和客戶需求的變化,保險公估也應該及時更新思路。」

相關焦點

  • 匯中保險主營變為保險經紀後 再註銷3家分公司降管理成本
    匯中保險負責投資者關係的人士表示:「此次註銷的3家分公司均為保險公估公司。」實際上,就在今年8月,匯中保險已經完成對主營業務的變更。由於2017年經紀佣金收入佔該公司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79.97%,按照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關於《掛牌公司管理型行業分類指引》的有關規定,匯中保險將主營業務從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註銷三家分公司以降低管理成本匯中保險發布的《第一屆董事會第十五次會議決議公告》顯示,擬被註銷的三家分公司分別是浙江、河北、四川分公司。
  • 匯中保險主營變保險經紀 再註銷3家分公司降管理成本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查詢,今年上半年,匯中保險共支出營業成本(合併報表,下同)1.1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83.62%。營業總成本中,管理費用所佔的比重的確最高,約為12.93%。  匯中保險負責投資者關係的人士表示:「此次註銷的3家分公司均為保險公估公司。」  實際上,就在今年8月,匯中保險已經完成對主營業務的變更。
  • 匯中保險公估主業「變臉」保險經紀,公估機構臨窘境亟待救援
    來源:原創藍鯨保險近日,藍鯨保險注意到,新三板掛牌公司匯中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中保險」,871113)擬註銷3家分公司。事實上,就在3個月前,匯中保險也剛將主營業務由「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
  • 匯中保險公估主業「變臉」保險經紀,公估機構臨窘境亟待救援
    來源:原創藍鯨保險近日,藍鯨保險注意到,新三板掛牌公司匯中保險公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中保險」,871113)擬註銷3家分公司。事實上,就在3個月前,匯中保險也剛將主營業務由「保險公估」變更為「保險經紀」。
  • 同昌保險擬再註銷17家分公司、1家營業部
    」),將註銷17家分公司和1家營業部。根據《議案》,為進一步優化公司資源配置,提高業務經營水平,同昌保險經紀在業務模式上進行了調整,逐步優化傳統車險業務,重點拓展公司具有較強優勢的非車險業務,結合各分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同昌保險經紀擬註銷彌勒、石屏、陸良、馬龍、富源縣、師宗、宣威、會澤、羅平、霑益、雙江、雲縣、耿馬、孟定、鎮康、鳳慶、永善分公司和昭通昭陽區營業部。
  • 保險中介生存空間受擠壓 同昌保險1月內擬註銷1家子公司34分公司
    華夏時報網 記者吳敏北京報導一口氣擬註銷22家分公司後,新三板掛牌的同昌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同昌保險」)又宣布擬註銷12家分公司和一家子公司。9月21日,同昌保險公告稱,公司於9月17日通過了註銷控股子公司「上海同昶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及官渡、城西、城南、崇明等12家分公司的議案。對於註銷控股子公司的原因,同昌保險表示,是根據公司經營發展需要,為優化內部管理機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運營效率。本報記者注意到,同昌保險的「瘦身」之舉與其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以及車險綜改不無關係。
  • 車險綜改中介生存空間受擠壓,同昌保險一口氣擬註銷22家分公司
    來源:藍鯨Insurance近日,新三板掛牌的同昌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同昌保險」,834668)披露公告,一口氣擬註銷包括江西、重慶以及雲南省內機構等合計22家分公司,大力精簡機構隊伍,圍繞「優化傳統車險,重點拓展非車險」提高業務經營水平、優化資源配置。
  • 新三板保險中介同昌保險「大瘦身」 擬撤銷22家分公司
    近日,新三板掛牌的同昌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披露公告,擬註銷包括江西、重慶以及雲南省內機構等合計22家分公司。2015年12月,同昌保險登陸新三板掛牌交易。9月10日,同昌保險審議通過《關於擬註銷部分分公司的議案》,結合各分公司實際經營情況,公司擬註銷22家分公司,其中除江西、重慶兩家省級分公司外,此次擬註銷的其餘20家分公司均分布在雲南省內。
  • 天津安泰、匯中公估「撤退」 保險中介掛牌新三板熱潮退卻?
    《華夏時報》記者了解到,這並非今年保險中介機構首次從新三板「撤退」,就在今年3月2日,遼寧匯安汽車保險銷售公司也暫停在新三板掛牌,從2019年至今,已經有9家保險中介機構從新三板摘牌。「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銷售公司等等在新三板掛牌摘牌是常見的事情,但是這兩年行業摘牌的機構要遠大於掛牌機構。
  • ...解鎖企業保險福利,「東方福利網」全資收購「中體保險經紀」
    36氪獲悉,近日東方福利網已全資收購中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體保險經紀」),金額未透露,該項收購變更已於 2020年7月10日得到中國銀保監會備案批准。本次收購意味著東方福利網正式進入了保險福利領域。
  • 年內近400家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被註銷保險中介市場正在加速去蕪存菁
    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各地銀保監局自今年以來已陸續註銷近400家保險中介機構許可證。其中保險專業中介機構4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34家。違規成本加大在強監管的趨勢下,大量經營欠佳的保險中介機構選擇了主動或被動「退出」。數據顯示,今年有241家的保險中介機構因許可證有效期屆滿未延續而被註銷,其他註銷原因包括被所屬法人機構撤銷、依法註銷、依法吊銷和主動撤銷等。
  • 東方福利網全資收購中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正式進軍保險福利領域
    東方福利網全資收購中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正式進軍保險福利領域 東方福利網今日正式對外宣布,全資收購中體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成為其100%控股股東。
  • 為IFRS9作準備 太平人壽轉讓中元保險經紀25%股權
    財聯社(上海,記者 丁豔)訊,近日,中元保險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元保險經紀」)25%股權轉讓的消息出現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上,轉讓方為太平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據中元保險經紀2017年年度審計報告顯示,其營業利潤為-111.00萬元,資產總計1281.88萬元,所有者權益為629.67萬元,營業收入為4147.29萬元,淨利潤為-122.85萬元。「企業上半年會計上各種支出成本沒有計算進去,因為下半年一些成本支出才會出帳,要看中元保險經紀2019年底各種成本都記帳以後是否會盈利,半年盈利一般都看不出來。
  • 一正保險公估2018營收縮水虧損延續 存活難公估機構擇道謀生
    多位業內人士對藍鯨保險直言,保險公估行業利潤微薄,不少區域性或者小型公估機構經營存在困難。基於此,上述兩家保險公估公司,也選擇了不同的發展之路,匯中保險公估「知難而退」,砍掉公估分支機構,轉道保險經紀業務。一正保險公估反其道行之,兩年開設8家分支機構,業內人士提醒稱,單純靠「鋪棋子」方式,或難以達成扭虧的意圖,還需修煉內功。
  • 近年來處罰事件不絕於耳,中聯金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現狀如何?
    公司業務涵蓋為投保人擬定投保方案、選擇保險人、辦理保險;協助被保險人或受益人進行索賠;再保險經紀業務;為委託人提供防災防損或風險評估、管理和諮詢等業務。近年來圍繞著該公司出現訴訟事件頗多,且該公司多為擔任被告,案由則是五花八門,有勞務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開庭公告在近幾個月來也尤其集中。
  • 又有2家保險機構終止新三板掛牌 兩年來已有9家「撤離」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2日,匯安汽車保險銷售公司也暫停了掛牌,主因是未能實現預期的經營效果,保險代理行業政策等因素導致公司業績受到一定影響,公司掛牌後支付的中介機構費用增加,也導致了公司的運營成本上升。目前,在新三板掛牌的保險機構超過20家,但上市後的路也不輕鬆。近兩年來,已經有9家保險機構終止新三板掛牌。
  • 稅友集團IPO:螞蟻金服突擊入股 旗下保險經紀公司僅賺27萬註銷
    曾高調入局網際網路金融 旗下保險經紀公司去年僅賺27萬被註銷在財稅數位化領域深耕多年,稅友集團已經積累了海量客戶。招股書數據顯示,旗下億企贏為超過500萬用戶提供企業財稅綜合服務,其中包括135萬付費用戶。因此,稅友集團開展金融業務水到渠成。
  • 永安保險與分公司 「一對一」抓開門紅
    ■本報記者 冷翠華  昨日,因人事地震和財務問題而深陷輿論漩渦的永安保險在官網上披露了與部分分公司進行「一對一」2018年預算溝通會的情況,4家分公司對明年「開門紅」的工作進行了安排。  該公司臨時負責人劉雄在會上要求各分公司要堅持算帳經營,考慮成本底線;要做好險種結構調整,加大非車險發展力度;要加強理賠管控,全力降賠,特別關注打假降賠、人傷案件及大案的分級管理,建立臺帳,人傷案子要加快結案速度。  昨日,永安保險公布了4家分公司安排明年工作的情況。
  • 財聯社保險早會(11月20日)
    >銀保監會:綜改後10%客戶車險保費有所上升機構要聞陳東輝:有望建立再保市場和直保前端費率傳導的機制銷售已停售產品等 國華人壽被罰22萬同昌保險經紀擬註銷17家分公司、1家營業部險資股權前10月保險資管協會登記註冊產品6500億元
  • 九鼎集團出售的中捷保險經紀赴大灣區打造「雙總部」
    中捷保險經紀將依託 「武曲星」科技平臺,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發展模式,為中產階級,高淨值人群提供以壽險為主的專業保險經紀服務。中捷保險經紀擬任董事長沈健表示,設立大灣區總部及深圳分公司,既是承接國家大灣區戰略的重要部署,也是公司探索「創新、專業、特色「發展模式的重要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