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3個國際旅遊城市,GDP最高的僅1122億,最低不到400億

2020-12-09 張華旅遊講堂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旅遊服務業是新型第三產業,汙染少、附加值高、產業鏈長,深受國民歡迎,被稱為朝陽產業,為此,全國各地都在大力開發旅遊產業,特別是山區、貧困地區,他們把旅遊服務業作為唯一扶持對象,大力發展旅遊服務業,希望通過旅遊服務業,改善當地貧困和落後的現狀,進入小康社會,旅遊服務業能否帶動貧困地區的人民脫貧致富,扛起地方政府的經濟大梁?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全國5個國家知名度極高的國際旅遊城市,經濟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三亞,這個第一個國際旅遊城市,三亞作為國際旅遊名城,以獨特的海島風情聞名於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此,常說:去海南島旅遊的人,不去三亞就等於白去,有名!那麼,三亞作為國際旅遊城市,其經濟發展究竟如何,三亞市截止在2018年戶籍人口61.47萬,常住人口約70萬,截止在2018年三亞旅遊人數2242.57萬,旅遊收入514.75億,第三產業佔GDP比重68.70%,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大市,但2018年三亞GDP僅為595.50億元,人均GDP為7.79萬人。

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大國際旅遊城市黃山市,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可見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名山,其名聲之大蓋過五嶽,今天的黃山,不僅是中國的名山大川,也是世界優秀的旅遊名城,國內外遊客一年四季絡繹不絕,作為世界旅遊城市,黃山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截止在2018年,黃山戶籍人口148.58萬人,常住人口14070萬人,流出人口約8萬人,截止在18年來,黃山接待遊客6486.59萬人次,旅遊收入572.76億中元,第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56.70%,不愧是優秀的旅遊城市,但2018年,黃山GDP僅為677.90億元,人均GDP僅為4.74萬元,從這些經濟數據可以看出,黃山雖然是旅遊城市,但經濟並不強。

讓我們來看看第三個國際旅遊城市張家界,張家界,因陶淵明的文章桃花源記而聞名,一個美麗的傳說,讓所有人讀後嚮往,然而,今天的張家界,不僅有神奇的故事和傳說,還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桂冠,其美麗絕美的風景備受人們的青睞,截止在2018年,張家界戶籍人口169.61萬人,常住人口153.16萬人,流出人口約16萬人,截止在18年總遊客數達到8521.7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756億元,第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68.80%,旅遊服務業對張家界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截止在2018年張家界GDP僅580億元,人均GDP3.78萬元,經濟水平仍較低。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

相關焦點

  • 遼寧、雲南上半年gdp已出,僅有3億之差,雲南即將超越東北?
    有意思的是,遼寧與雲南2020年上半年gdp僅有3億不到的差距。依照雲南的增速,極有可能在今年超越遼寧,並在經濟方面全面超越東北3省。東北地區自然風光在城市方面,昆明也在今年上半年全面超越「東北F4」,東北gdp最高的大連也與昆明拉開了100多億的差距。
  • 全球科研城市,長三角唯一特大城市,江寧區GDP超過2000億
    南京是長三角乃至華東唯一的特大城市,gdp排名江蘇省第二,但人均gdp僅次於無錫、蘇州,南京是新一線城市,常住人口為843.62萬人,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京是一座讓人熱愛的城市,既有歷史遺蹟,也有自然風光,文化底蘊深厚,南京的中山陵、孝陵、閱江樓、古雞鳴寺、總統府、南京長江大橋、玄武湖、南京博物館、梅花山、夫子廟、秦淮河等,南京2018年共接待國內外遊客1.34億人次,旅遊收入達2460億元,南京的五星級酒店達到了21家,圖為南京中山陵景區。
  • 2019年江蘇省各市gdp公布:13地市全部超過3000億
    江蘇省是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最發達的省份之一,也是長三角城市群的核心成員,屬於我國目前各大省份中發展相對均衡的地區,早在2018年,其13座城市就已經全部躋身全國百強經濟城市行列,2019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0萬億元,僅次於廣東省。
  • 3個綜合實力與gdp「不成正比」的城市,昆明、瀋陽上榜!
    gdp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某段時間內所創造的經濟總值。在我國,gdp是衡量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的主要指標,而綜合實力是對一個城市在不同領域的實力的一種綜合。gdp雖不等於綜合實力,但基本與綜合實力成正比例關係,即gdp高的城市,其綜合實力一般也比較高,但也有例外,有一部分城市gdp排名較低,綜合實力卻很強,這3個城市比較典型。
  • 浙江一縣市或將「撤銷」,因被金華「看中」,GDP不足400億!
    浙江一縣市或將「撤銷」,因被金華「看中」,GDP不足400億!浙江省是一個我國比較有名的旅遊大省,它境內的美景小編是介紹過被無數次的,而且關於浙江省結婚率的問題小編也是和各位小夥伴進行了探討的。其實浙江省一直以來結婚率都是「堪憂」的,曾幾何時這個省份的結婚率一度成為了全國倒數第二(根據當年民政局統計提供的數據看出的),而且其實現在我國結婚率「上不去」但是離婚率卻「水漲船高」的現象也是引發了人們的思考。就連國家的法律都開始「幹預」這一問題了,好比說已經出臺了的法律就新增了一個「婚姻冷靜期」的存在,現在還不能說這個法律條文是對還是錯,只能說是因人而異吧。
  • 2019年我國十大城市gdp數據初步出爐:天津和廣州最失落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天津可能迭出十強城市格局,其次廣州經濟總量被重慶追平,而武漢成都與杭州南京之間差距拉大,接下來我們看看具體情況。一,上海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上海就一直是我國經濟總量最大的城市,一直延續至今,仍不落下風。作為一座國際大都市,上海經濟實力不僅僅在我國城市中具有很高地位,放眼整個亞洲,也是僅次於東京的存在。
  • 臺灣的省會城市臺北,GDP總量5412億,卻是世界一線城市?
    當然,現在熱潮已經過去,但仍有不少人來到臺灣,來臺灣首先要去的城市無疑是省會臺北,臺灣省會臺北的旅遊資源和經濟實力都比臺灣其他城市優越,但是很多去過臺灣旅行的朋友都說,臺北的高樓太少了,很多房子都比較舊了,覺得臺北和內陸的很多城市比起來有些落後,的確,臺北與內陸的許多一線城市相比,無論從城市建設還是經濟的gdp總量來說,都是無法比較的。
  • 同為全國經濟強省的省會,廣州GDP達到21000億,超出南京近一倍
    經濟實力一直是衡量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指標,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有錢了之後才能更好地建設城市,所以我們在去各地旅遊的時候看到很多大都市裡面的建築都很氣派,讓人一看就能記住這座城市,而在中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兩個省分別是廣東和江蘇,它們分別以89700億和85900億的GDP拿下了全國經濟的前兩位
  • 湖南最特殊的城市,明明是國際旅遊大都市,但GDP總量卻不到600億
    首先湖南是一個發展比較低的城市,這幾年除了長沙有一點動靜外,基本上很安靜。當然湖南也有比較奇怪的城市。可以說是湖南最特別的城市。明明是國際旅遊大城市,但GDP總量卻不到600億。這座城市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張家界。
  • 我國房價「最高」的城市:GDP僅600億左右,而消費水平卻達到一線
    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現在無論是在網上還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對各城市經濟發展狀況和GDP發展水平的重視也越來越高。而且現在網絡上對城市GDP水平的排名也已經越來越多。要知道,在一座城市中GDP水平真的很重要,可以反映這座城市的整體經濟發展情況,但從另一方面來說,GDP水平卻又無法反映城市居民的消費情況,目前我國城市內已經出現了很多城市GDP發展跟不上城市居民消費的情況,今天的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 五線城市中唯一的省會城市,GDP高於500億,年旅遊收入近400億
    旅遊業對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吸引力,旅遊不僅可以使我們遠離繁瑣的工作,也可以暫時放鬆身心,旅遊中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也讓我們眼前一亮,旅遊業這是一種生活調整,努力工作,辛苦工作,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乏味,生活的意義不是努力工作,有時候我們要看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感受大自然,我們真的很關心。
  • 瀋陽2019年gdp出爐:經濟持續低迷 離國家中心城市漸行漸遠
    經遼寧省統計局統一核算,2019年瀋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470.3億元,按照可比價計算,比上一年增長4.2%,增量為368.4億元。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結果,省統計局對瀋陽2018年初核數據進行了修訂,修訂後瀋陽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為6101.9億元。
  • 中國「最牛」的城市,GDP僅有4360億,卻晉級世界二線
    到目前為止,比我國的山地還高的地方,都是最先想到的地方是貴州,雖然我很想在該城中找到寬廣的平地,但是在這裡我可以體驗到真正意義上的「十萬山」,其實除了貴州之外,海上和我國接壤的地方沒有一個是被山佔據的,但那雖然山多,但富裕水平不低於廣東!
  • 這個城市人均GDP中國最高,在世界排名第二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上廣深也不是內蒙古鄂爾多斯,而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夜景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裡,總人口64萬人,2019年gdp538.59億美元,人均GDP84096美元。全國人均GDP排名第一,世界人均GDP第二。
  • 杜拜投資153億建成的住宅樓,一套房最低卻不到170萬
    杜拜投資153億建成的住宅樓,一套房最低卻不到170萬對於如今的中國居民來說,能夠見到摩天大樓已然不算是什麼新鮮的事情,在我國的大中型城市的市中心,能夠看到諸多超高層的標誌性建築,從建築到高度到建築的設計創意都足以與國外的高層建築相媲美,比如位於我國上海的中心大廈,一向被視為中國超高層建築的模範。
  • 江蘇的一個「低調」縣市,GDP高達1122億,被譽「中國眼鏡之鄉」
    我想每個人都很清楚國民經濟對個人影響力的重要性,只有國民經濟發展了,人的就業機會和目標才會最大化,近幾十年來,中國的發展速度像經濟列車一樣平穩快速,同時也以超乎尋常的速度跨越,此外經濟的快速發展也相應地給人們帶來了好處,即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今天我要說的是江蘇的一個「低調」縣市,GDP高達1122
  • 安徽GDP最低的城市,卻有一座國際機場,依靠一棵樹每年吸金超5億
    比如上海作為全國經濟發展最好的城市,無論是城市內的建設,還是道路交通都讓很多城市羨慕不已,擁有浦東、虹橋兩座國際機場,航空運輸能力在國內首屈一指,有這樣豪華的交通配置與上海優越的經濟實力密不可分。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遵循這樣的定律,在安徽GDP總量最低的城市卻有一座國際機場,這是其他經濟發展較好的城市都沒有的,在整個安徽省擁有國際機場的城市除了省會合肥,即便是經濟形勢大好的蕪湖、馬鞍山等地也沒有國際機場,而這個GDP最低的城市卻很早便擁有屬於自己的國際機場。不僅如此,這座城市依靠著一棵樹每年吸金超過5億元,成為旅遊愛好者最喜歡的一座城市。
  • 我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與瑞士齊名,是廣州、深圳的3倍之多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不斷改革,我國經濟也在持續走向高速發展階段。與此同時,我國的城市建設也獲得了世界矚目的成果。諸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座城市,均已躋身世界一流城市的範疇。從經濟總量上看,我國GDP最高的上海已然達到發達國家城市標準。
  • 廣東2個不相上下的城市,同處珠三角地區,GDP相差僅45億
    眾所周知,廣東是我國第一大經濟大省,自1989年起,廣東GDP總值連續30年居全國第一位。其最發達的地區要數珠三角了,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是我國三大經濟發達的都市圈之一,在明清時期稱為廣州府。珠三角包括廣州、佛山、東莞、中山、江門等9個城市,集聚了廣東53.35%的人口以及79.67%的經濟總量。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中心區域,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位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早在2015年的時候,世界銀行發布的報告顯示,珠三角已經超過東京都市圈,成為世界人口和面積最大的城市群。
  • 我國這座城市,其GDP在我國僅排36位,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
    我們的城市,它的GDP在我國只排36位,但它卻是世界上的一線城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地位不斷提高,這一點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隨著我國城市不斷發展,城市建設日趨完善,許多城市也在不斷努力向前,在國際上的聲望也越來越大,許多國家的國際性大城市,如東京、倫敦、紐約等國際舞臺上的郵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