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旅遊服務業是新型第三產業,汙染少、附加值高、產業鏈長,深受國民歡迎,被稱為朝陽產業,為此,全國各地都在大力開發旅遊產業,特別是山區、貧困地區,他們把旅遊服務業作為唯一扶持對象,大力發展旅遊服務業,希望通過旅遊服務業,改善當地貧困和落後的現狀,進入小康社會,旅遊服務業能否帶動貧困地區的人民脫貧致富,扛起地方政府的經濟大梁?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全國5個國家知名度極高的國際旅遊城市,經濟是怎樣的呢。
讓我們來看看三亞,這個第一個國際旅遊城市,三亞作為國際旅遊名城,以獨特的海島風情聞名於世,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因此,常說:去海南島旅遊的人,不去三亞就等於白去,有名!那麼,三亞作為國際旅遊城市,其經濟發展究竟如何,三亞市截止在2018年戶籍人口61.47萬,常住人口約70萬,截止在2018年三亞旅遊人數2242.57萬,旅遊收入514.75億,第三產業佔GDP比重68.70%,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大市,但2018年三亞GDP僅為595.50億元,人均GDP為7.79萬人。
下面我們來看看第二大國際旅遊城市黃山市,俗話說「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可見黃山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名山,其名聲之大蓋過五嶽,今天的黃山,不僅是中國的名山大川,也是世界優秀的旅遊名城,國內外遊客一年四季絡繹不絕,作為世界旅遊城市,黃山的經濟發展情況如何,截止在2018年,黃山戶籍人口148.58萬人,常住人口14070萬人,流出人口約8萬人,截止在18年來,黃山接待遊客6486.59萬人次,旅遊收入572.76億中元,第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56.70%,不愧是優秀的旅遊城市,但2018年,黃山GDP僅為677.90億元,人均GDP僅為4.74萬元,從這些經濟數據可以看出,黃山雖然是旅遊城市,但經濟並不強。
讓我們來看看第三個國際旅遊城市張家界,張家界,因陶淵明的文章桃花源記而聞名,一個美麗的傳說,讓所有人讀後嚮往,然而,今天的張家界,不僅有神奇的故事和傳說,還有世界自然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等桂冠,其美麗絕美的風景備受人們的青睞,截止在2018年,張家界戶籍人口169.61萬人,常住人口153.16萬人,流出人口約16萬人,截止在18年總遊客數達到8521.70萬人次,旅遊收入達到756億元,第三產業佔國民經濟的68.80%,旅遊服務業對張家界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截止在2018年張家界GDP僅580億元,人均GDP3.78萬元,經濟水平仍較低。
世界那麼大,您能看到小編的文章就是一種緣分。本文的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