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被忽略的一處古建築,建在河中一塊巨石上,曾被毀後又重建

2020-12-13 world看世界

如今在貴州的許多城市中說,發展旅遊業是重中之重,也是許多城市在積極努力和打造的方向,尤其是在對貴州的許多城市看來,其城市的實際發展能力也是會因為旅遊業的持續進步而帶動其城市的發展,但不論是在哪個發展角度上說,其城市的實際綜合性發展還是多方面,但貴州給人最大的印象,還是屬於旅遊。

貴州的旅遊景點很多,在不同的城市內部中說,它的旅遊發展也是有許多層次的,有的城市還是能得到較好發展的,其城市內部的旅遊業是貢獻了很大的一部分力量,所以就來簡要的介紹一座貴州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景點,其古建築能較好的流傳下來也是很不容易的,如今的它則堪稱是當地的文化代表,卻也是貴州被忽略的古建築。

它就是甲秀樓。其實在這座古建築中,是有許多值得被稱讚的地方,首要的一點就在於它的建築發展價值,雖然在全國的知名度上說,它的古建築還不是特別的有名氣,但在對貴州而言,卻是屬於地標性的文化建築,而且在其城市中,也是有不少人都知道這個古建築的,而它的經歷則更堪稱是傳奇。

先來看看這座古建築是有哪些很值得讚譽的地方,它是在貴州的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處,由橋面至樓頂高20米,是一個古代名樓建築,這點還是與武漢的黃鶴樓很相似的,但在這個建築中,它卻只是國家的3A景區,這是無法與黃鶴樓相比的,但它很值得稱讚的一點是,它還是免門票的景點,也是它被人所喜愛的一個原因。

它的建築所打造的特點也是很特別,因為它是一處建在河中一塊巨石上的古建築,而且它的經歷還是與黃鶴樓有很多的相同點,它也是一處曾被毀後又重建的古建築,在其建築的內部處是有翠微閣等知名景點的,這也是它能積極很好的成為貴陽當地最具代表性建築的原因,而且它的實際發展意義也是頗高的。

但在對這處景點發展中看來,其建築的實際發展知名度卻遠不如黃鶴樓,所以也常常是被人所忽略的,但這不能妨礙它成為貴陽,乃至是貴州的一座文化地標,而且它所塑造的是朱梁碧瓦,四周也是水光山色,可謂是非常值得被不少人都喜愛的一處文化景點,也更是值得被稱讚的古文化建築,被忽略也是很不應該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貴州「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築,建在河中巨石上,曾被毀後又重建
    貴州省的觀光地很多,在不同的城市內部,其旅遊發展也有很多水平,有些城市還在很好地發展,因為該城市內部的旅遊業貢獻了巨大的力量,所以簡單介紹貴州省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築觀光地, 其古建築能較好地流傳下來也是很不容易的,如今的它則堪稱是當地的文化代表,卻也是貴州被忽略的古建築。
  • 貴陽最知名的一座古樓,建在河中一塊石頭上,免費開放
    每個城市都有一些地標,在貴州省省會貴陽市,南明河流經市中心,河中有一塊大石頭,一座建在石頭上的古建築是貴陽的象徵。這座古建築被稱為嘉秀樓,是貴陽最具歷史意義的古蹟之一,嘉秀樓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它有400多年的歷史,嘉秀大廈在其歷史上曾進行過六次大規模的翻修,現存的建築與1909年重建。
  • 貴陽有個甲秀樓,半截插在雲裡頭:黔中徽章,築城地標建築甲秀樓
    貴州的歷史、貴陽的歷史在傳說中,在故事裡,是鬼方、牂牁、夜郎……有史為據的貴州建省是明朝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那年貴州正式建制為省。被稱作「黔中徽章」的貴陽甲秀樓也是始建於明朝,那是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倡導興建甲秀樓的為時任貴州巡撫的江東之,據稱修建甲秀樓的目的為調整貴陽的文化風水——甲秀樓修建後成為明清時期貴陽文人墨客的聚集地,在甲秀樓風景區(甲秀樓、翠微園)可見眾多楹聯。
  • 貴陽始建於明代的三層樓閣,以河中巨石為基,藏中國三大長聯之一
    來貴陽,甲秀樓是必須要去的,這棟位於貴陽鬧市區裡的三層樓閣,已有422年的歷史,一直是貴陽的地標所在。甲秀樓地處南明河上,始建於明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設樓宇,歷代屢加修葺,現存建築為清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遺存。首先看到的是「城南勝跡」的牌坊,據說這四個大字乃集蘇東坡字而成。
  • 貴陽甲秀樓一瞥
    甲秀樓是貴陽的地標,也是遊客來貴陽一定去的名勝古蹟之一。下了飛機,打了個車,就匆匆奔了市中心而去,去看看過去只是在圖片上見過的甲秀樓。甲秀樓在貴州省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現在景區由甲秀樓、浮玉橋、涵碧亭、翠微園等部分組成,集樓、臺、亭、閣、橋而成。
  • 貴陽標誌性建築,甲秀樓
    出發時間/2014-08-11出行天數/1 天人物/帶孩子本文來自海風小舟甲秀樓在 貴陽 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於明,後樓毀重建,改名「 來鳳閣」。清代多次重修,並恢復原名。現存建築是宣統元年重建的。甲秀樓朱梁碧瓦,四周水光山色,名實相符,堪稱甲秀。
  • 2020想去中國貴陽旅遊的景點:龍井村,甲秀樓,河濱公園
    位於青巖鎮西北面,距青巖古鎮1.5公裡,總面積2.4平方公裡,耕地面積1100畝,青燕路,桐惠路縱貫而過,交通便利,轄區內植被保存良好,森林覆蓋率達65%,龍井村依山而建,寨中有天然優質龍井水而得名,是一處布依族民族特色鮮明的少數民族村寨,延續布依族傳統農耕生活方式.
  • 劉德華走過的綦江甩甩橋將原址重建 這裡曾是川鹽入黔重要碼頭
    6月22日,1940年以來最大洪水流經綦河,在綦江區篆塘鎮蓋石社區,曾是劉德華電影《失孤》取景點的網紅甩甩橋不幸被洪水衝毀。7月13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當地政府獲悉,這座網紅橋將原址重建,待建成後歡迎遊客前去打卡。
  • 這座建築有400多年,是貴陽地標,王陽明徐霞客曾來此覽勝賦詩
    貴陽南明河上的甲秀樓,就是貴陽市的地標建築,它坐落在南明河中一塊巨石上。圖中是夜色中的甲秀樓。現在的甲秀樓建築群是宣統元年,也就是1909年重建的,距今110年時間了。明朝萬曆26年,也就是1598年,貴州巡撫江東之,在南明河上築堤聯接南岸。圖中是城南勝跡的牌樓,石牌樓,巍峨壯觀,就在河北岸。
  • 貴陽周末旅遊網紅景點小攻略
    貴陽作為貴州省會城市,擁有豐富的旅遊資源和良好的空氣品質,吸引了眾多遊客前往避暑勝地。 貴陽有避暑勝地的美譽,是中國數字谷的榮譽,尤其是隨著近年來貴州的飛速發展,旅遊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無論是交通環境還是文化旅遊資源都非常值得讚賞。 ,到貴陽時需要首先參觀哪些景點?
  • 談古論今話貴州-9 貴陽甲秀樓
    甲秀樓,位於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始建於明,後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它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現樓內古代真跡石刻、木皿、名家書畫作品收藏中,清代貴陽翰林劉玉山所撰206字長聯為一絕,比號稱天下第一長聯的昆明孫髯翕大觀樓長聯還多26個字。
  • 我的遊記攝影-貴陽甲秀樓
    甲秀樓在貴州省貴陽市城南的南明河上,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甲秀樓始建於明朝,後樓毀重建,改名「來鳳閣」。清代甲秀樓多次重修,並恢復原名。現存建築是宣統元年(1909年)重建的。甲秀樓上下三層,白石為欄,層層收進,由橋面至樓頂高約20米。南明河從樓前流過,匯為涵碧潭。樓側由石拱「浮玉橋」連接兩岸,橋上原有小亭一座叫「涵碧亭」。
  • 內蒙古被忽略一處古建築召廟,建築群布局嚴謹,規模宏大佛教聖地
    召廟寺如今在我國的很多城市都是擁有的,除了是名氣很大的召廟寺之外,也有不少容易被低估的召廟寺,而從其召廟寺的歷史發展中看,都顯示出很強的發展潛力,對它們的保護,也能實現區域內更好的發展,就來認識內蒙古被忽略的一座召廟寺,但成為當地很受歡迎的召廟,每年農曆6月15日為廟會時間,經常舉行查木跳鬼表演
  • 貴陽值得一玩的旅遊景點,你去過哪些?
    貴陽值得一玩的旅遊景點,你去過哪些?貴州是西南一個秀美的地方,說到貴州我們就要說說它的省會貴陽,作為貴州的省會城市,貴陽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景點,來這裡遊玩的朋友,貴陽那些值得一去的旅遊景點,一定要去好好玩耍。
  • 貴陽旅遊不可錯過甲秀樓,它是貴陽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聚焦點!
    甲秀樓白天的場景甲秀樓在貴陽城南南明河上,利用河中的一塊巨石作為地基而建造的。甲秀樓最開始是在明朝開建的,也有大概400年的歷史。目前成為了貴陽的3A級旅遊景區。甲秀樓位於城南南明河上「甲秀」取自「科甲挺秀」的意思,很多時候作為貴陽古時候文人騷客聚集的地方。
  • 貴陽曆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的甲秀樓,景色美如畫
    貴陽市南明河上的甲秀樓,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著名古樓閣甲秀樓矗立在貴陽南明河中的萬鰲礬石上(這塊石頭酷似傳說中的巨鰲)。從古到今甲秀樓經歷了六次大規模的修葺。歷經四百年的風吹雨打而仍舊矗立不倒,它是貴陽歷史的見證,是貴陽文化發展史上的標誌。貴陽市南明河上的甲秀樓,以河中一塊巨石為基而建,是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 中國歷史上有4大名樓,只有一座是現存古建築,其餘都是重建
    歷史上,嶽陽樓早就聞名,純木結構古老的建築,充分體現古建築藝術的獨特風格,內陳設別具特色,各層內懸掛歷代名家撰寫的楹聯。2、武漢黃鶴樓黃鶴樓原址位於湖北武昌黃鶴樓磯頭,始建於三國時期,黃鶴樓歷經屢毀屢建,黃鶴樓最後的一次被毀是清光緒年間,因居民房屋起火,將這座千古名樓化為灰燼。
  • #貴州必遊景點貴陽篇
    尤其是在節假日,貴陽等附近城區的人們都會來此休閒度假,遊人摩肩接踵。青巖古鎮的商業開發比較本色,本地的飲食、特產、手工藝之類較多。古鎮的建築大多為木石結構,多為明清建築,設計精巧,工藝精湛。鎮內有近代史上震驚中外的青巖教案遺址、趙狀元府第、平剛先生故居、紅軍長徵作戰指揮部等歷史遺蹟。周恩來父親、鄧穎超母親、李克農等革命前輩及其家屬均在青巖秘密居住過。
  • 黃鶴樓是近代重建的,那被毀之前是什麼樣?
    不過,現如今的黃鶴樓其實都是在黃鶴樓被毀了之後重建的,和古代其實差別還是非常大的。那麼究竟在古代的黃鶴樓是什麼樣子?最近就有一個宋清時期的黃鶴樓模型出現在了黃鶴樓裡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史上屢毀屢建,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為展示黃鶴樓千百年興衰歷程以及它所體現的中國傳統建築技藝,相關人員對歷史文獻上的宋、清時期黃鶴樓形態進行了立體還原。複製品位於二樓展廳。
  • 貴陽青巖古鎮,有啥好看的?
    青巖古鎮始建於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因明朝屯兵而建鎮,以青色的巖石而得名,是一座因軍事城防演化而來的山地兵城,素有貴陽「南大門」之稱。我們要看的,著先是:一座石頭城!天啟四年至七年(1624~1627), 布依族土司班麟貴建青巖土城,領七十二寨,控制八番十二司。青巖古鎮作為軍事要塞和所佔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後數百年,經多次修築擴建,土城垣改為石砌城牆,街巷用石鋪砌。四周城牆用巨石築於懸崖上,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城內3平方公裡範圍,文物景點近百處。因此,進了青巖,我們重點是欣賞青巖古鎮的南北兩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