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先行,項目為王,加強交流!德慶將這樣參與大灣區建設

2020-12-24 澎湃新聞

規劃先行,項目為王,加強交流!德慶將這樣參與大灣區建設

2019-04-22 21: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過去一年,

德慶縣全力深化「三個年」工作,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

積極發展全域旅遊,

成效顯著,成績喜人,

為肇慶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了德慶貢獻。

接下來,

德慶將如何打好「灣區牌」,

助推肇慶發展?

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吧~

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 全面推動德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一訪德慶縣委書記陳元

德慶縣委書記陳元

「德慶被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這是德慶千載難逢的重大歷史性發展機遇,也是決定德慶未來命運的關鍵因素,德慶將搶抓這次歷史機遇,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積極的作為,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全力以赴推動德慶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 陳劍彪 攝

如何搶抓歷史機遇,

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

全面推動德慶經濟高質量發展,

德慶縣委縣政府早已

「下好先手棋,打好準備仗」。

注重規劃先行

「我們要牢固樹立灣區意識,找準德慶在大灣區的發展定位,以更加開放的思維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以思想為先導引領推動德慶全領域發展。」

陳元強調

德慶將注重規劃先行,全方位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規劃,緊密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以及省、市系列配套文件,加快出臺《德慶縣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實施意見》《德慶縣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項目儲備庫》等政策文件,搭建德慶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四梁八柱」。

▲ 圖源 德慶縣廣播電視臺

堅持項目為王

「堅持項目為王,根據德慶實際及港澳特色,全面梳理、選準選好參與大灣區建設項目,強化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項目載體。」

在未來的發展中,德慶還將主動對接大灣區產業體系,積極參與大灣區產業分工,全面承接大灣區核心城市產業鏈延伸和產業溢出,重點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德慶)南藥健康產業基地、粵港澳大灣區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建設,將其打造成德慶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產業平臺。

▲圖源 德慶縣廣播電視臺

粵港澳大灣區肇慶(德慶)南藥健康產業基地,要重點抓好德慶南藥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省部共建國家級南藥批發市場、中國南藥大數據中心、南藥康養小鎮等項目建設,力爭打造成為大灣區、乃至國際南藥集散中心和南藥研發中心。

▲圖源 德慶西江潮

同時,德慶也將主動對接

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

★ 全力配合汕湛高速公路德慶段年內建成通車。

★ 加快謀劃柳廣鐵路、德羅高速公路、國道G321線德慶縣城過境一級公路改建工程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

★ 持續提升西江黃金水道航運能力,縮短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區的時空距離,為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提供基礎設施保障。

▲汕湛高速公路德慶段

推進交流合作

作為嶺南古郡,

德慶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也有良好的自然生態。

充分發揮德慶特有的歷史文化、自然生態優勢,深化龍母文化、儒家文化等優秀傳統文化與港澳地區的交流合作也是德慶全方位參與大灣區建設的舉措之一。

接下來,德慶將:

★ 積極推進民生領域及傳統文化交流合作。

★ 盤活盤龍峽生態旅遊景區,打造成為灣區重要的生態旅遊目的地。

★ 深化「數字政府」綜合改革。

★ 紮實推進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努力把德慶打造成為「最乾淨、最健康、最文明、最平安」地區之一。

★ 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粵港澳大灣區名縣。

▲圖源 德慶縣委辦

德慶將上下一心,步調一致,

舉全縣之力全方位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全面推動德慶高質量發展,

為肇慶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

連接大西南樞紐門戶城市

作出德慶擔當和貢獻,

以優異成績慶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

資料來源 西江日報(記者 蘇燕君 特約記者 張水木) 德慶發布

編輯 林雪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西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總體規劃(2018-2035年)
    根據國家加快推進大灣區建設及進一步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有關部署,結合廣西全面對接大灣區建設實際,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是廣西全面對接大灣區建設的綱領性文件,近期規劃至2022年,遠期展望到2035年。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是大灣區向西連接我國西南地區以及東協國家的關鍵通道,國家給予大灣區的優惠政策也會最先惠及到廣西,以東融先行示範區為先導,全面對接大灣區建設將助力廣西加快形成「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
  • 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
    徐奇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澳門城市大學金融學院特聘教授近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正式發布。大灣區即將迎來高速融合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末,習近平主席會見崔世安特首時也指出,澳門應「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新的發展成果迎接明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 家在世界第四大灣區是什麼感受?面對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建設的重大戰略,佛山人說要這樣幹!
    廣東省政府特聘參事、省委黨校教授陳鴻宇:基於廣佛產業的互補性,在灣區建設中,佛山先進位造業要加強和廣州現代服務業的協作,廣佛攜手參與全球競爭。而隨著城市空間的飽和,佛山分擔廣州部分服務業,佛山的製造業則要外溢到周邊城市。
  • 中山奮力建設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一極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本身就是一項重大創新;要建設好粵港澳大灣區,關鍵也在於創新。   我們將大力弘揚孫中山先生「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解放思想、積極探索、大膽嘗試,發揮先行先試作用,共同把大灣區打造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典範。   中山市委十四屆三次、四次、五次、六次全會和這次市「兩會」都對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行了研究部署。
  • 奇怪研報︱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
    近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正式發布。大灣區即將迎來高速融合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末,習近平主席會見崔世安特首時也指出,澳門應「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新的發展成果迎接明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從澳門的角度來看,要充分融入到國家發展大局中,至少有以下兩個抓手。
  • 廣東省大灣區辦及9市市長縱論大灣區建設
    廣州市常務副市長陳志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廣州將舉全市之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與深圳發揮雙核作用,以「一區三城十三節點」為重點共建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落實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加快推進第一批合作項目建設,攜手共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和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發展高地。
  • 【新華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澳門方向
    如今澳門成為中心城市,更要發揮好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以主人翁的心態參與規劃,更加積極主動地備好項目、對接溝通,為大灣區的制度創新、項目落地作出貢獻。為此,澳門積極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溝通機制建設,以解決大灣區建設中的政策實施、項目安排、平臺建設等重大問題。在中央層面,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以成員身份參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參與大灣區建設的頂層設計和重大決策。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
    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支持粵港澳有關機構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將粵港澳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相關舉措納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支持粵港澳企業、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高水平的協同創新平臺,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 《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聚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生活圈
    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 南山舉辦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座談會
    (以下簡稱藍海中心)共同舉辦的「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座談會(南山論壇)」在南山區華僑城海景嘉途酒店舉辦。會上,司法部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局局長羅厚如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繼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建設,做大做強區域內商事調解組織,加強調解與其他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機銜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商事爭端多元化解機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二是希望深圳在構建新時代大調解格局工作方面大膽探索,作出表率,建立健全具有中國特色的商事調解工作制度和管理體制,率先把深圳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和國際商事爭議解決中心
  • 粵港澳大灣區地圖範圍面積城市名單 四大中心城市規劃
    製圖 中新網  2月18日,籌備多時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從粵港澳大灣區2017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粵、港、澳三地政府籤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再到《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的發布,粵港澳大灣區前景可期。而隨著綱要的公布,一個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逐漸顯現。
  • 德慶省級森林公園項目將建設一條濱江棧道連接西灣至回龍鎮
    ,實施德慶森林公園項目建設,項目將建設一條連接西灣至回龍鎮的濱江綜合棧道,全長為6公裡。目前,第一期建設項目正如火如荼建設中!黎竟:我們公園將建設成為一條連接西灣至回龍鎮的濱江綜合棧道,全長為6公裡。,森林公園將分為「二軸五區」建設。
  • 政策解讀|《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
    正心·致雅為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在文化和旅遊領域合作,共建人文灣區和休閒灣區,近日,文化和旅遊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粵港澳大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規劃》。《規劃》包含哪些內容?明確了哪些目標?一起去看看吧!
  • 未來肇慶在大灣區的發展規劃中,有著怎樣的優勢和潛力?
    、高速化、公交化,推進市域交通一體化建設,加快構建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廣佛肇半小時交通圈和市域1小時交通圈。  2018年,肇慶全年共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10.5億元,為年計劃的108.5%。未來,在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城際出行,將和乘坐公交一樣方便。
  • 落實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綱要 珠海七方面著力加強與澳門互聯互通
    新華社廣州3月2日電(記者丁樂 鄧瑞璇)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新聞發布會2日在廣州市舉行,珠海市副市長祝青橋在會上提到,珠海將按照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與澳門強強聯合,圍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等七大重點領域,加強政策扶持,拓展合作空間,發展新興產業,全力服務澳門發展。
  • 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坪山力量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全面擴大開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踐行高質量發展要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走在坪山,「熱氣騰騰」成了全區黨員幹部幹事創業氛圍的生動寫照。  新機遇下有擔當,8月1日至2日,坪山區召開上半年總結和下半年工作部署會議,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深改委第九次會議、省委十二屆七次全會及深圳市委常委會會議精神,認真研究謀劃坪山區落實《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和省委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關部署的具體思路舉措,將打造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坪山推向縱深,為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貢獻坪山力量。
  • 深莞兩大科學城攜手 共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
    光明區通過探索城市化地區耕地和永久性基本農田保護利用模式,計劃將這裡打造為田園休閒旅遊樣板。 深入交流兩大科學城目前「各有千秋」 座談會上,光明區各部門負責人分別對光明科學城規劃建設進展做了進一步介紹。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_2019年第7號...
    向港澳有序開放國家在廣東建設布局的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器。支持粵港澳有關機構積極參與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支持將粵港澳深化創新體制機制改革的相關舉措納入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加強產學研深度融合。
  • 王小廣: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要補齊創新創業創意的短板
    在此背景下,深圳將「先行區」目標升級為「先行示範區」,意味著其不僅要先行先試,還要發揮示範作用。「示範」更強調法制化、規範化、制度化,強調建立共享制度,是制度、發展模式新路徑的典範,可以在全國複製、推廣的。這是兩者重要的區別所在。「先行」方面,深圳有其自身優勢。從經濟特區建立形成的開放、改革精神,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積累經驗,經濟發展水平極具優勢。
  • 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座談會南山舉辦 探討粵港澳爭議解決機制
    論壇會上,司法部人民參與和促進法治局局長羅厚如提出了三點希望,一是希望繼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調解平臺建設,做大做強區域內商事調解組織,加強調解與其他糾紛解決方式的有機銜接,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商事爭端多元化解機制,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