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居是日本神社的建築之一,傳說是連接神明居住的神域與人類居住的俗世的通道。明治神宮的鳥居嚴格按照明神鳥居的式樣所建,是歷史最悠久的鳥居設計之一。沿著步道向裡行走,一路上蔥鬱的樹木遮蓋了陽光,也擋住了東京的喧囂與吵鬧。明治神宮是供奉明治天皇與昭憲皇太后靈位的地方,由明治天皇開啟的明治維新是日本近代史的重要轉折點,使日本一躍成為日後亞洲最發達的國家。
在南參道的盡頭陳列著兩排酒桶,一邊為西洋葡萄酒木桶,另一邊則為傳統的日本清酒酒桶。相傳明治天皇迷戀杯中物,對法國進口的葡萄酒也頗為喜愛。所以明治天皇崩御後,全國造酒敬神會進奉了各地的酒桶,意表對天皇和皇后在位時開發和興隆了日本造酒業的敬意。而另一邊的葡萄酒桶則大多來自法國波爾多地區的進貢。東京國立博物館創立於1872年,是日本最早的博物館。該博物館共有本館、表慶館、東洋館、平成館、法隆寺寶物館5個展覽及資料館組成。收藏品總數為11萬件以上,其中包括日本國寶89件、重要文化財產644件(2019年3月止)。
走進大門,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氣宇軒昂的本館。其磚瓦屋簷帶有寺院風格的「破風」結構,是典型的帝冠樣式建築。本館分為兩層,按年代介紹了日本的歷史,文化,與藝術。位於本館左側的是表慶館。整個展館外觀是西洋風格,是於1909年為慶祝皇太子嘉仁親王(後為大正天皇)成婚而建造。今天表慶館常常作為特定場地,展出珍貴的巡迴藏品。相比於藏品豐富的國立博物館,上野公園內的另一座博物館以其現代的外觀而聞名遐邇,它便是由瑞士建築師勒·柯布西耶設計的國立西洋美術館。這位與芬蘭現代主義設計之父阿爾瓦爾·阿爾託齊名的「功能主義之父」,是現代建築史上不能忽略的大師。館內藏品主要來自於日本企業家松方幸次郎於1916年開始從倫敦及歐洲各地收集的美術品。這些藏品一直存放於法國、英國等地,直到1951年日本才與歐洲政府達成協議,藏品得以回到日本。有趣的是,藝術品本來要被存放在國立藝術館內,可法國堅持收藏品必須放置於法國建築師設計的美術館中。最終建築師柯布西耶的設計獲得批准,國立西洋美術館於1955年3月開始動工。規整幾何形的場館牆面有序地鋪滿了預製混凝土板,下方靠表面光滑的圓柱體支撐,呈現出一種懸空的美感。館內的設計也大多運用混凝土的肌理,沒有多餘的裝飾。紐約時報在開館當日盛讚美術館建築本身的「美感與意義可以和館內的藏品相媲美」。
今天館內收藏了眾多西洋藝術家的畫作與雕塑。其中包括印象派大師莫奈的睡蓮以及雕塑家羅丹的「思考者」。館內還有許多細節值得考究,如牆壁上的內嵌裝飾和金字塔形的天窗等(滑動上圖可見)。第二天我們乘坐近鐵來到臨海古都鎌倉。穿過鎌倉著名的商業街小町街,我們來到了鎌倉的地理和文化中心-鶴岡八幡宮。作為日本三大八幡宮之一,鶴岡八幡宮始建於1063年。鎌倉幕府成立後,八幡宮從由比浜遷址至今天的鎌倉。
鶴岡八幡宮在中世是武家守護神的信仰中心,至今仍是鎌倉的標誌。八幡宮內的建築特色鮮明,古色古香。上圖中的舞殿是奉納舞樂和舉辦神前婚禮的場所。旁邊還有一大排類似於明治神宮前擺放的的各地清酒酒桶。
鎌倉的沿海鐵路也是當地的一大特色。而其中最出名的便是出現在灌籃高手裡的鎌倉高校前站。我們也乘坐地鐵穿過鎌倉市內,沿著海岸線,到達了鎌倉的另一個標誌性地點-江之島。
江之島位於日本神奈川縣藤澤市境內。在古時,只有退潮時才會出現一條從對面湘南海岸通往此島的沙嘴,而漲潮時江之島則是獨立的。直到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此島整體升高,才變成今天不論何時都和對面海岸相連的地貌。
今天的江之島和湘南海岸間已經修建了一條細長的道路供遊人車輛通行。島上有廟宇神社,也有英國商人在上世紀修建的花園供遊人欣賞。登上高地,整個島嶼與對岸的湘南海岸遙遙相望。
作為離東京市區距離較近的海島,江之島也擔任了1964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奧運港口,而被延期至明年的2020年夏季奧運會的帆船與衝浪項目也都將於此舉行。
我們在鎌倉的一天結束於在江之島上欣賞的晚霞。看著太陽慢慢落下,我們也頓感疲倦。於是坐上火車,回到了繁忙的東京城內。
離開東京後,我們乘坐新幹線來到了富士五湖之一的河口湖,一路上我默默祈禱,希望這次能一睹富士山的風採。河口湖是富士五湖中地理位置最北,湖岸線最長的湖泊。我們之所以選擇河口湖作為觀景點,主要是因為湖邊的眾多溫泉酒店和小鎮便利的交通。我們才到達時富士山前還漂浮著片片雲朵,山尖若隱若現。
於是我們首先開始遊覽河口湖本身。沿著湖岸漫步,我們享受著雪山腳下的微風以及和煦的陽光。河口湖中央有一小島名為鵜之島,小島上長滿了金黃的野草,和碧藍的湖水交相輝映。正在小島上玩得盡興,我們發現雲層慢慢地散了開來,富士山的輪廓逐漸變得清晰起來。
此時的富士山前還不時飄著幾片白雲,整座山散發著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氣。作為和櫻花與新幹線齊名的富士山,是日本的三大國家象徵之一。富士山主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境內最高的山峰,山頂積雪僅在6、7月時才融化。
我們入住的酒店離河口湖有一段距離,但好在地理位置居高,從酒店房間便可直接看見富士山全貌。第二天清晨,我們從香甜的睡夢中醒來。望出窗外,迎接我們的竟是晴空萬裡,一覽無餘的富士勝景。
來到河口湖邊,我們更加驚嘆於富士山的高大與神聖。3年前留下的遺憾如今終於被彌補,我被眼前見到的一切所折服。也難怪富士山賦予了無數文人墨客之靈感,使他們留下了眾多對富士山的讚美之詞。
在河口湖前停留良久後,我們踏上了前往關西的旅程。
感謝大家的支持,如果喜歡,請長按下圖識別二維碼關注公眾號並且點擊「在看」。Ruifan的旅遊公眾號
微信號 : Ruifaaaan
Ins:@ruifaaa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