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山東機遇|青島構建政銀企合作機制 臺商投資增長跑出「加速度」

2020-12-14 齊魯網

編者按:為充分展現山東紮實落實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宣傳山東「56條措施」政策利好、落地實效,講述廣大臺胞臺企在齊魯大地創新創業的歷程和獲得感,講好兩岸故事。齊魯網、閃電新聞推出系列報導《政策服務精準落地 臺胞臺企共享山東機遇》。青島通過創新體制機制、出臺「真金白銀」政策幫企業解決實際困難,讓臺企發展跑出「加速度」。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7日訊 (記者 蘇發東 李雅姝)「這筆錢太及時了,有了這筆錢,我們更有底氣,幫助企業解決了難題。」前不久,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臺玻(青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打算對生產線進行大規模升級改造,卻因為資金周轉遇到壓力,計劃上馬的項目出現困難。在青島市臺港澳辦積極協調下,青島農商銀行制定出了詳細方案,給出1億人民幣的授信貸款,及時解決了企業資金需求。

臺玻集團是世界前五大玻璃集團,也是最早在大陸投資的臺資企業,臺玻集團同時於1993年在西海岸新區投資設立了臺玻青島玻璃有限公司(原青島浮法玻璃有限公司)和青島壓花玻璃有限公司,臺玻(青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其在青島產業升級項目,主要生產超薄電子玻璃原片和優質光電玻璃等高端產品,同時也是青島新舊動能轉換的重點項目,具有典型示範作用,隨著青島農商銀行的大力支持,臺玻(青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新項目進展十分順利,AR+AF玻璃生產線順利投產。

青島市臺港澳辦主任紀家棟介紹,隨著臺資企業的不斷聚集發展,在青臺資企業總體經營情況良好,但由於各種生產因素的變化,臺資企業融資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為了建設長效機制,優化臺資企業發展的金融環境,解決臺資企業融資難問題,青島市臺港澳辦樹立平臺思維,積極構建政銀企合作機制,為金融機構和臺資企業搭建交流合作平臺,促進銀行企業與臺資企業展開金融服務合作。

在這樣的機制中,青島市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分別與青島農商銀行、中國銀行山東省分行等五家銀行籤訂了《銀行與臺資企業的合作協議》,為在青臺資企業提供授信額度44億元,實際用信超過40億元。此外,青島積極搭建青島市銀行企業與臺灣銀行機構的交流合作平臺,擴大了與臺灣新光銀行、國泰金控、富邦金控等十餘家臺灣金融機構交流合作,促成了青島農商銀行與臺灣新光銀行籤訂全面業務合作協議,為在青臺資企業提供資海外代付、福費廷、內保外貸、外保內貸等金融業務。

臺灣鄉林集團投資的青島涵碧樓酒店,2019年5月份銀行項目貸款到期,由於臺資項目貸款在大陸銀行融資手續複雜,企業資金籌措一時陷入困境。青島市臺港澳辦及時將這一情況與青島農商銀行溝通,農商銀行第一時間與企業進行了對接,在落實擔保條件、確保企業經營運作良好的情況下,按照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推出的「31條措施」指引,充分發揮了農商銀行決策鏈條短、靈活便捷的服務優勢,為企業融資專門開通綠色通道,於2019年7月發放了期限10年、金額5億元人民幣的經營性物業貸,為項目提供了長期穩定的運營資金,切實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在臺港澳辦和農商銀行的幫助下,我們度過了難關,現在項目運行很好,很快就還上了貸款。」青島鼎林置業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先哲介紹。

青島市臺港澳辦主任紀家棟接受記者採訪

據了解,青島在全市建立了惠臺措施落實協調機制,由市臺港澳辦、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全市31個市直有關單位共同參與,在前期出臺《關於促進青臺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64條措施」)基礎上出臺了實施細則,針對臺資企業、臺胞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了回應,明確了具體措施的責任部門、聯繫窗口、申報條件和材料、聯繫人及電話等具體內容,為臺胞在青島學習、創業、就業、生活進一步提供便利,旨在讓更多的臺胞和臺資企業更加快捷地享受到便利和實惠。

「打通了政策落地的「最後一公裡」,通過努力,改善了臺資企業的融資環境,取得了突出的效果,從而進一步優化了青島市對臺資企業的營商環境。」青島市臺港澳辦主任紀家棟告訴記者。

青島市從1987年開始有第一家臺資企業投資,2019年1—10月,累計批准臺資企業項目2570個,總投資額129.4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56億美元。2019年以來,共引進臺資項目61個,同比增長48.8%,實際利用臺資4523萬美元,同比增長57.5%,臺商投資增長跑出「加速度」,優質的金融環境吸引了像臺灣鴻海、臺玻、國泰、東元、長榮、統一、六和、遠雄、鄉林、芯恩國際等一批臺灣百大企業財團和上市公司在青島投資,臺玻、瑞智等一批大企業在2019年實現了增資。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政銀企三方聚力!鄒平市人民政府、中國信達、山東三星集團攜手創享...
    魯網7月22日訊 7月21日,鄒平市人民政府·中國信達山東分公司戰略合作暨中國信達山東三星集團23億元投資項目籤約儀式圓滿成功。此次籤約,鄒平市人民政府、中國信達、山東三星集團三方就推動國有資產、非公資產深度合作,優化地方金融發展環境達成共識。
  • 射陽舉辦政銀企合作暨集中簽約會
    本報訊(記者 徐向林 通訊員 葛富海)12月16日,射陽縣舉辦以「政企銀合、融惠鶴鄉」為主題的2021年「兩重一實」項目、綠色企業政銀企合作暨集中簽約會,25家銀行機構與該縣30個項目現場籤約授信106.65億元。
  • 「澳珠極點」建設跑出加速度
    原標題:「澳珠極點」建設跑出加速度   從珠海國際會展中心外的情侶路南延線海邊向東北眺望,澳門的西灣大橋和澳門塔盡收眼底,將視野轉向東南,則是如火如荼建設中的橫琴金融島
  • 廣饒縣大王鎮深化政銀企合作 共促高質量發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孫淑娟 通訊員 王娟 郭芳 東營報導為滿足企業多樣化金融需求,12月17日,廣饒縣大王鎮經濟發展局牽頭聯合中國農業銀行廣饒分行共同舉辦「普以至誠,惠潤未來」政銀企座談會。東營聖山石油機械有限公司、山東雙馬橡膠有限公司等16家企業代表參加本次交流會。此次座談會旨在以政府為媒介,就進一步深化銀企合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推進重點合作項目等進行洽談。各參會代表踴躍發言,圍繞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困境進行交流探討。
  • 佛山高明:跑出重點項目建設「加速度」
    會議透露,今年1月至8月,高明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00.41億元,佔年度投資任務78.03%,超時間節點進度11.36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2.46%。2020年高明區計劃實施108個重點項目,其中,省重點項目27個、市重點項目51個、區重點項目30個,總投資1060.72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28.68億元。
  • 兩會聚焦:集眾智匯眾力,跑出創新「加速度」
    這幾日,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圍繞如何建設創新型省份、如何為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貢獻福建力量展開討論。全國人大代表、三棵樹塗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洪傑認為,去年公司業績同比增長34.45%,源於主打健康環保的創新產品。這背後,是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研發平臺和研發團隊在發揮作用。
  • 擁抱發展機遇 攜手共贏未來!聽,這段中國山東與日本關西的 「對話」
    山東淘汰落後產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十強」產業集群競相發展,6000億元產業投資基金,900多個重大項目,4萬億元總投資,為山東與日本更加深入合作帶來全新機遇。山東擁有青島、煙臺、威海、日照四個大港,關西地區擁有大阪、神戶、和歌山等優良港口。雙方攜手合作,可以構建輻射東南亞、西接歐亞大陸的東西互聯互通國際大通道。
  • 改革開放40年|山東對臺經貿交流合作情況、成就及啟示
    兩岸即將先後加入WTO,將為臺商到大陸投資帶來更多商機;臺灣島內投資環境惡化,迫使島內企業轉向祖國大陸尋求發展;早期在南方投資的臺商也有向北方和中西部轉移的趨勢;臺灣當局在內外壓力下,有可能調整『戒急用忍』政策,逐步開放『三通』。因此,要抓住機遇,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動魯臺經貿合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 乘風起航,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量子信息、鐵基超導、胚胎幹細胞等科學前沿斬獲重大成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國之重器相繼建成運行;載人航天、移動通信、高速鐵路、能源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突破;5G、自動駕駛、無人快遞等加速走入百姓生活……中國創新跑出「加速度」李克強總理在2018年全國兩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集眾智匯眾力
  • 揚州邗江槐泗鎮舉辦政銀企合作對接會破除融資難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10月15日,揚州市邗江區槐泗鎮黨委、政府聯合全市15家金融機構和20家域內知名企業,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政銀企合作對接會,以破除域內企業融資困難、服務企業健康穩定發展。
  • 國臺辦:大陸是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稱,無論從發展態勢看,還是從政策環境、抗壓能力、市場潛力、勞動者素質等綜合條件來看,大陸都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臺商臺企投資興業的最佳選擇和最大機遇。
  • 產業逆風聚力 助推「澳珠極點」跑出加速度
    一年時間,超過3倍的增長背後,是逆風之下,澳門與珠海產業聚合發力,助推「澳珠極點」建設跑出了加速度。  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說,目前珠海註冊的澳資企業突破6000家,其中橫琴超過3000家,粵澳合作產業園等平臺載體加快建設,醫療、教育等跨境民生新舉措持續出臺,兩地合作不斷碰撞出新火花。
  • 產業逆風聚力助推 「澳珠極點」跑出加速度
    一年時間,超過3倍的增長背後,是逆風之下,澳門與珠海產業聚合發力,助推「澳珠極點」建設跑出了加速度。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說,目前珠海註冊的澳資企業突破6000家,其中橫琴超過3000家,粵澳合作產業園等平臺載體加快建設,醫療、教育等跨境民生新舉措持續出臺,兩地合作不斷碰撞出新火花。
  • 這個重磅會議描繪「山東未來」!青島的機遇和作為都在裡面……
    全會提出,在九個方面發力——深入實施科教強魯人才興魯戰略,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堅定不移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塑強現代產業新優勢;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優先發展農業農村,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奮力向海圖強,開創經略海洋新局面;統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發揮山東半島城市群龍頭作用;聚力改革攻堅,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
  • 福建漳州臺商投資區:百餘才俊齊聚 交流合作促發展
    10月22日至23日,2020青年閩商創業與城市發展論壇暨「青年企業家八閩行」漳州站活動在漳州臺商投資區多稜酒店舉行,來自福建省內各地的100多名優秀企業家、青年才俊齊聚臺商區,共謀臺商區發展、促進合作共贏。
  • 杭實集團:跑出國企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7月24日,杭實集團與西湖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並共同設立西湖大學產業投資基金,雙方將在成果轉化、投資基金及產業科技園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共同實施一批標誌性合作項目,實現強強聯合、互利共贏。這是杭實集團深化投資戰略布局、拓展對外合作平臺的又一戰略成果。堅定不移推進賦能合作,是拓寬企業發展格局的有力保障。
  • 山東公布與臺灣製造業重點合作的6大領域
    新華網濟南9月3日電(記者董學清劉寶森)山東省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廳廳長周嘉賓在此間舉行的第十屆魯臺經貿洽談會上公布了山東與臺灣製造業的合作重點。據介紹,山東與臺灣製造業的合作重點有IT產業、石化產業、紡織服裝製造業、電子製造業、食品加工業和汽車零部件6大領域。
  • 跑出資本市場發展「加速度」:上交所鎮江基地落戶丹陽
    上交所上市發行服務中心副總經理宮萬炎,鎮江副市長周凱,鎮江市金融局局長錢仁漢,丹陽市委書記黃春年,丹陽市委常委趙立群、杭春雲,以及鎮江和丹陽市相關部門、鎮區街道黨工委領導,相關金融機構、股權投資機構,當地上市掛牌後備企業主要負責人等參加了落戶儀式。 丹陽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趙立群在授牌儀式上致辭。
  • 常德跑出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加速度」
    截至今年11月,全市發明專利申請4679件,較2018年同期增長249.7%;發明專利授權509件,較2018年同期增長159.7%;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3.6件,較2018年同期增長53.2%;有效註冊商標達25812件,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額達1.31億元,地理標誌保護產品15個、地理標誌商標12件,地理標誌年產值近150億元……
  • 山東青島與沿黃流域城市構建物流運輸大動脈
    青島與沿黃流域城市構建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和上合組織國家的物流運輸大動脈  打造便捷「出海口」,譜寫「新絲路」故事  九曲黃河從山東入海。  隨著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龍頭,青島全面融入國家戰略,著力打造東西互濟、陸海聯動的國際互聯互通大通道,把開放的風吹向黃河流域。  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黃河流域各省區主動融入東西雙向互濟、陸海內外聯動的開放新格局,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高層次提高開放水平,贏得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