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9年的一天,古羅馬龐貝城被火山吞沒!火山為什麼會爆發?

2020-12-18 學問的海洋

名詞解釋

火山巖:是巖漿噴出地表冷卻凝固而形成的巖石,又稱「噴出巖」,具有抗風化、耐高溫、無放射性、永不褪色等特性。

公元79年的一天,古羅馬帝國龐貝城的居民們正悠閒地從事著手裡的活計。突然,從城市旁邊的維蘇威火山上傳出隆隆巨響,隨即,一股滾燙的巖漿噴了出來,並且直撲城市。短短幾十分鐘,奔騰洶湧的熔巖流和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吞沒了整座城市。龐貝城消失了,它消失在來自地獄的這股大火之中。這股地獄般的大火就來自維蘇威火山。

在地殼之下100多千米處有一個「液態區」,巖漿就存在於這裡。巖漿是一種高溫、高壓下含氣體揮發成份的熔融狀矽酸鹽物質。這些熾熱的巖漿,平時被地殼束縛著,但是卻總想跑出來。由於地殼壓力巨大,想衝出去很不容易;而在地殼比較脆弱的地方,地殼壓力較小,巖漿中的氣體和水就有可能逃離出來,使巖漿活動加強,推動巖漿衝出地面。當巖漿衝出地面時,巖漿中的水分形成水蒸氣,體積急劇膨脹,於是便會發生火山爆發。噴出物在地表堆積成特殊形態(多為錐形)的地質體,由此形成火山。

火山通常劃分為兩大類型:一是裂隙式,巖漿沿著地殼上的巨大裂隙溢出地表,沒有強烈的爆炸現象,噴出物多為基性熔漿,冷凝後往往形成覆蓋面積廣的熔巖臺地。二是中心式,地下巖漿通過管狀火山通道噴出地表,熔巖從火山的喉管,沿著最容易行進的通道向山下流去,高黏稠度的熔巖也可能堵塞火山喉管,只有猛烈爆發才能得以解除,三是熔透式噴發,指巖漿熔透地殼大面積溢出地表之外。

火山活動常以地震或氣體逸出作為先兆。噴發時,c。噴發後期常見的現象是溢出氣體或出現溫泉。

相關焦點

  • 公元79年時,維蘇威火山噴發,轉眼間就把龐貝城吞沒了
    公元79年時,維蘇威火山噴發,轉眼間就把龐貝城吞沒了維蘇威火山與索爾法塔拉火山同在亞平寧山脈的南段,是世界著名的活火山。維蘇威火山原是那不勒斯灣中的一座島嶼,由於火山爆發噴出的物質不斷堆積,漸漸地使它和陸地連成一片。我們一起來詳細了解一下。這座火山在歷史上曾多次噴發,最有趣的一次發生在1944年,當時,同盟國軍隊正與納粹士兵在山下激戰,火山爆發的奇妙景象使得他們停止了戰鬥,成千上萬的士兵都跑去觀看這一大自然的奇觀。
  • 關於古羅馬的龐貝城,和維蘇威火山噴發的10個冷知識
    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噴發。它摧毀了龐貝城,僅在龐貝城就有大約2000人死亡。災難轉瞬即至,於是將城市完整地封印在地下。直至18世紀才得以重見天日。今天搜羅了關於它們的十個冷知識。羅馬城市一直都說是古羅馬的龐貝城。其實龐貝城原本不是古羅馬的,它的歷史並不比羅馬的歷史短。在公元前8世紀,它是一個漁村,可不到一個世紀,他就變成了商賈雲集的中心城市了。在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人最終佔領它之前,伊特魯裡亞人、薩姆尼人和希臘人都曾經是它的主人,但在最初,它是由奧斯坎斯人修建的。
  • 義大利維蘇威火山爆發,龐貝古城被摧毀(8月26日)
    西距風光綺麗的那不勒斯灣約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勝地,始建於公元前6世紀,公元79年毀於維蘇威火山大爆發。但由於被火山灰掩埋,街道房屋保存比較完整,從1748年起考古發掘持續至今,為了解古羅馬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提供了重要資料。2016年6月,龐貝古城被評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
  • 被埋在火山灰下長達2000年的古羅馬葡萄園,得到了神奇的恢復
    公元79年8月24日早晨,義大利南部的維蘇威火山爆發了。這是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次火山爆發。在一份倖存的目擊者留下的文件中,第一天被認為是正常的,但是在火山爆發前的四天裡都能感覺到小地震。一些物品在這次可怕的火山爆發中倖存下來,例如一幅珍貴而引人注目的古羅馬繪畫。通過修復這些物品,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世界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我們知道古羅馬人因他們美麗的花園而聞名,這些花園受到埃及、波斯和希臘的園藝技術的影響,但是龐貝城的葡萄園是什麼樣子的呢?
  • 被火山灰埋了上千年的頂尖文明,如今依舊燦爛奪目,值得一看
    龐貝古城(Pompei),為古羅馬城市之一,位於義大利那不勒斯灣維蘇威火山腳下。龐貝古城於公元79年被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的火山灰覆蓋。在歸屬羅馬後,龐貝城迅速崛起,成為僅次於羅馬的第二大城市。公元79年,在經歷幾次地震等火山活動徵兆的一周後,維蘇威火山爆發,一夜之間將龐貝城活埋於火山灰下。
  • 解密龐貝 誰點燃了維蘇威火山?
    公元79年,離龐貝僅有10公裡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灼熱的巖漿在一夜之間吞沒了整個龐貝城。一位修煉人打坐入靜中,在自己所在的層次看到了龐貝城被覆滅的場景,也知道了龐貝城被毀滅的一些原因。原因之一如同很多後世人的見解,是毀於道德的淪落。
  • 古羅馬城:三個古羅馬的城市,完整地保存了古羅馬文化的所有特徵
    被視為古羅馬文化的「化石」古城,龐貝城和埃爾科拉諾古城,完整地保留了古羅馬文化的所有特徵公元79年8月24日下午,世界著名的維蘇威火山突然猛烈噴發,頃刻之間就把山腳下的埃爾科拉諸城吞沒了。隨即,厄運也降到了距它7千米外的龐貝城。
  • 發現龐貝 維蘇威火山造就的遺存
    位於那波利灣的岸邊,與古羅馬政治家軍事家龐培無關。公元79年8月24日被維蘇威火山爆發時的火山灰覆蓋。公元79年10月24日的一天中午,龐貝城附近的活火山維蘇威火山突然爆發,火山灰、碎石和泥漿瞬間湮沒了整個龐貝,古羅馬帝國最為繁華的城市在維蘇威火山爆發後的18個小時內徹底消失。
  • 龐貝城的街道,古羅馬殖民地的美麗風光
    龐貝古城是義大利蓬勃發展的羅馬殖民地,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將其摧毀,在許多方面都象徵著考古學家渴望發現的事物-過去生活的完整影像。但是在某些方面,龐貝城很危險,因為儘管這些建築物看起來完好無損,但它們是經過重建的,並非總是經過精心設計。
  • 地震和火山爆發有什麼關係?
    大地震引起火山爆發的震例不多,但並非沒有。義大利西南部的維蘇威火山,公元63年開始周圍不斷發生小地震,地震不斷增多增強,公元79年地震活動達到高潮時火山大爆發了。
  • 羅馬的化石之城—龐貝城
    龐貝城位於亞平寧半島西南角坎佩尼亞地區那不勒斯附近,維蘇威火山腳下。和秦始皇陵兵馬俑一樣,龐貝域的發據也充滿了偶然性。18世紀初的某一天,一群義大利的農民正在維蘇威火山腳下勞碌著。忽然,農夫的鐵做似乎碰到了什麼金屬物,仔細看後,發現那竟是一堆古錢幣!很快,這個消息不脛而走,有更多的人來到這裡尋找金銀財室。
  • 被火山灰掩埋的記憶——龐貝古城 科普
    公元79年,沉睡已久的維蘇埃火山開始冒煙,但過慣了安定日子的龐貝人並沒有意識到災難即將降臨在他們的頭上,他們還像平時那樣,正常的開始一天的生活。正午,維蘇埃火山開始噴發,遮天的黑雲夾雜著滾燙的火山灰,打破了平日的祥和與寧靜,接著是巖漿,以及火山爆發引起暴雨而帶來的泥石流,滾燙的火山碎石帶著火焰從天空中落了下來,此時,龐貝城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
  • 火山噴發遇難者死因揭秘:並非窒息而死,而是身體燃燒後迅速冷卻,大腦被燒成玻璃
    昨天餃餃看到一篇科研文章,一位義大利科學家有個神奇的發現: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的遇難者,大腦遭遇高熱後燃燒,然後迅速冷卻,變成玻璃。
  • 記載上最大的火山爆發,會給地球帶來什麼創傷?
    在遙遠的公元前公元79年8月24日,沉睡在地心下1500年的死火山,維蘇威火山突然甦醒爆發,一片綠油油的莊稼,葡萄園和果園,連同這座美麗的城市建築和無辜的居民,被猛然湧來的火山這浪毀於一旦,掩埋在了九米多深的火山灰塵下。
  • 最危險的火山——維蘇威
    維蘇威的陰影籠罩下的龐貝城(《考古學:理論、方法與實踐》)維蘇威火山是龐貝城及那不勒斯灣的主要景觀。麵包和無花果壁畫維蘇威火山不僅是重要的自然景觀,它的亙古存在,更見證了古羅馬歷史上至為悲壯慘烈的兩個時刻。一個是發生於公元前73年的斯巴達克起義,另一個是龐貝城的毀滅。
  • 維蘇威火山大爆發可能毀掉那不勒斯
    本報綜合報導  據美聯社6日報導,由美國和義大利專家組成的考察小組在過去兩年裡詳細考察了距離維蘇威火山9英裡處的史前村莊「諾拉」的遺蹟。毀滅「諾拉」的維蘇威火山爆發發生在3780年前的青銅時代,被稱為「艾維連奴爆發」,其威力至少是公元79年毀掉龐貝城那次噴發的兩倍。
  • 世界上最危險的火山,把龐貝古城瞬間團滅的維蘇威火山
    因為在千餘米高的維蘇威火山口內宿營,既易守難攻,也暖和避風。據說,維蘇威火山在公元前有過多次噴發,但沒有留下詳細記載。公元63年的次地震,對火山附近的城市造成了相當大的損失。從這次地震起直到公元79年常有小地震發生,至公元79年8月地震逐漸增多,地震強度也越來越大,終於導致了火山大爆發。
  • 曾經被火山吞沒的情侶,千年後變成化石被挖出,姿勢讓人羨慕無比
    在自然界裡經常會出現一些災害,火山爆發也是屬於其中的一種,它的爆發力和破壞力是非常大的,2000年前就有一個城鎮不幸被火山所吞噬了,全部變成了化石。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略有耳聞吧,那麼究竟又是何種情況呢?
  • 黃石公園火山非常危險
    這些火山噴發有可能強大到足以毀滅我們的世界,它們安靜的外表抵擋不住熾熱的內心。下面列舉的六座火山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它們的噴發有可能永久性的改變地球樣貌。這是神戶大學火山專家Keiko Suzuki和Yoshiyuki Tatsumi在2014年的一項研究中發出的可怕警告。幸運的是,在未來百年內,這座火山只有1%的機會發生超級噴發。3、西班牙加那利群島的康伯利維亞火山。
  • 阿克羅蒂裡,第二個被火山埋沒的龐貝城?各地失落的神秘遺址
    從公元1,000年到1280年,愛德華一世徵服了威爾斯的主要王國格溫德、波維斯、德黑巴特以及一些小王國。隨著土地被徵服及民族融合,這片土地上出現了各王朝之間的迭代。格陵蘭島東部定居點(Greenland’s Eastern Settlement)維京人被稱為北歐探險家,公元986年他們在格陵蘭島的東部定居。實際上,該地點位於格陵蘭島的西南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