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氧誘導因子脯氨醯羥化酶抑制劑(HIF-PHI)是治療腎性貧血的革新性藥物,羅沙司他膠囊是其中首先應用於臨床的代表。羅沙司他通過已經完成的多項2期和3期臨床試驗已經證明了其治療腎性貧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對羅沙司他臨床療效的大樣本與亞組人群進行更深入細緻的研究有助於了解不同人群羅沙司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為患者及社會獲得最大治療獲益。
本次ASN上,羅沙司他公布了匯總3項大型RCT研究(OLYMPUS研究,ALPS研究與ANDES研究的)的長期治療數據。共納入4270例非透析CKD 3-5期患者,其中接受羅沙司他治療的患者達2386人,治療隨訪時間52周及以上,最長可達4年。
結果表明:在羅沙司他長期治療的NDD患者中,與安慰劑組相比,無論是否給予補救治療,羅沙司他均可顯著改善患者Hb水平,並使Hb水平得到長期維持[1]。
羅沙司他在非透析大樣本人群亞組數據驗證了其治療的有效性
本次ASN中,羅沙司他公布了匯總3項大型RCT研究,納入非透析CKD 3-5期人群亞組分析的結果,其中接受羅沙司他治療的患者超過2300人,亞裔人群佔比36%,超過半數患者有糖尿病病史,平均Hb水平為9.1g/dL,平均eGFR水平為19.7ml/min。結果提示:無論年齡,性別,體重,種族,地區,基線的鐵狀態與不同CRP水平,是否伴有糖尿病,羅沙司他在非透析人群中均能有效的提升Hb水平。而在Hb<8g/dl的亞組以及eGFR<10ml/min亞組,羅沙司他升高Hb的幅度更大。
微炎症狀態目前是紅細胞生成刺激劑類(ESAs)貧血治療療效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匯總研究中,研究者們對透析人群以炎症指標HsCRP 水平為基準進行的分層分析結果顯示,同外源性注射的ESA相比,口服接受羅沙司他治療的貧血患者Hb水平的改善,不受基線HsCRP水平的影響。在HsCRP>13.56mg/L組,羅沙司他組Hb水平升高幅度可達到1.4g/dl,高於ESA組(P<0.001)[2]。
羅沙司他治療合併糖尿病或心衰的腎性貧血患者安全有效
在非透析人群匯總研究的受試者中有 57% (2433/4277) 合併糖尿病(羅沙司他組 N=1337,安慰劑組 N=1096),13% (569/4277) 發生過心衰(羅沙司他組 N=312,安慰劑組 N=257)。對這些患者的匯總分析發現,與安慰劑相比,羅沙司他對合併有糖尿病或心力衰竭的腎性貧血患者能有效升高Hb水平和減少輸血,兩組間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相似[3,4]。
在透析人群匯總研究的受試者中25% (991/3890) 伴有心衰(羅沙司他組 N=499,阿法依泊汀組 N=492)。匯總研究發現,對合併心衰病史的透析患者,治療第28-52w,羅沙司他組血紅蛋白較基線變化水平高於阿法依泊汀(Hb 1.27g/dl VS 0.94g/dl, P<0.0001),並可減少輸血、減少靜脈鐵的使用,且兩種藥物在安全性和耐受性上未見顯著差異[5]。
腎性貧血患者存在因活動能力下降和感覺精力不足而使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 (HRQL) 指標受到影響,研究顯示Hb<8g/dL者的生活質量顯著低於10-12g/dL者。羅沙司他III期研究的匯總分析研究比較了NDD患者用藥12周後 HRQL分數較基線時的改變情況,發現其中大部分的指標都有顯著性改善。這個效應在基線HRQL指標低的患者中尤為明顯。這些結果證實腎性貧血患者可通過羅沙司他治療改善生活質量[6]。
作為腎性貧血突破性治療藥物HIF-PHI中的代表,羅沙司他不僅可以有效改善腎性貧血患者的Hb水平,而且可實現長期維持。此外,在不同的亞組人群中,如合併微炎症狀態、糖尿病或心衰患者中,羅沙司他的有效性也得到了進一步證實。從腎性貧血治療過程中的患者需求來看,羅沙司他亦可顯著提高CKD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腎性貧血治療的整體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