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疫情時代的「全球撮合」:長三角採購商與中東歐企業 「面對面」

2020-12-25 央廣網

採購商與中東歐國家貿易商對接洽談(央廣網記者 杜金明 攝)

央廣網寧波12月15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王軼娉 吳瑤君)「我們的(櫸木)很多都是塞爾維亞進口的,如果您來自塞爾維亞,一定聽說過那家公司吧……」12月15日下午4點,寧波泉榮進出口有限公司法人周子皓與遠在塞爾維亞的一家櫸木供應商展開了視頻對話,雙方達成初步意向,希望能進一步洽談。

「只要價格符合我們的預期,洽談成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周子皓對寧波市商務局跟中國建設銀行合作搭建的「撮合」平臺很滿意。「我們每個月木材需求量大概有70—80個標準貨櫃,畢竟是政府牽線,交易的安全性上有一定保障。」

12月15日下午,寧波市商務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寧波市分行在建行寧波市分行3樓會議室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訂儀式暨中國(寧波)-中東歐經貿合作線上對接會。38家來自中東歐國家的參展商和10餘家長三角優質採購商分產業進行了61場次的一對一「雲上」對接和洽談,產品除了傳統的酒類飲料、乳製品等日用消費品以外,還涉及木材、銅礦、肉類等多個產業。

據了解,中東歐國家森林資源豐富,是傳統的林產業加工基地,與我國在林業領域優勢互補,這次共有來自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塞爾維亞等國共19家木材參展商參加對接。波蘭的銅製品也是本次對接會的另一大特色,中東歐礦產資源開發歷史悠久,多個金屬礦種儲量躋身世界前列,其中,波蘭是居俄羅斯之後歐洲第二大、世界第九大產銅國。畜牧業是中東歐國家的另一優勢產業,其肉類品質與價格優勢明顯。希望這次展商帶來的中東歐優質商品架起中東歐國家與我國長三角企業的貿易橋梁。

值得一提的是,奧地利和白俄羅斯的展商第一次以觀察員國企業的身份參加中國-中東歐經貿合作線上對接會。觀察員國企業的加入,更體現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多元性、包容性和開放性。

寧波市中東歐博覽與合作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這次對接會不是中國外貿企業與中東歐國家企業第一次「雲對話」,實際上中東歐國家的商品早就被搬上「雲端」,中東歐商品雲上展就是一個365天的常年在線服務平臺,目前已吸引542家中東歐企業、2516家中國採購商入駐。「6月以來,我們已成功舉辦防疫物資、日用消費品對接會等20多場活動,幫助數百家中外企業實現線上撮合洽談。」

「通過搭建各類平臺,幫助外貿企業跟國外供應商實現對話。」寧波市商務局局長張延表示,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要相互融合,協同推進,以便應對疫情之下複雜的形勢。

對接會上,寧波市商務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寧波市分行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與建設銀行的籤約涉及內容豐富,合作前景廣闊,尤其契合新時期發展需要,將對全市商務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張延說。

相關焦點

  • 【回顧】兩岸採購商和供應商面對面進行洽商
    25家臺灣本土企業與100多家大陸企業於海峽兩岸投資貿易對接會現場對接。25家臺灣本土企業與100多家大陸企業齊聚鷺島,就各自項目規劃、合作意向面談磋商,共謀雙贏。   海峽兩岸投資貿易對接會是臺交會組委會為提高大會專業性和綜合性、給兩岸採購商和供應商帶來更為實惠的增值服務而專設的活動。此前已成功舉辦六屆,為200多家臺灣企業與超過1000家大陸企業提供了面對面溝通洽談的平臺,成為了大陸業者開拓臺灣市場及尋找臺灣合作夥伴的最佳渠道。
  • 楊子力:疫情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五個著力點
    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外界對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的質疑聲一直沒有中斷。疫情後開展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要回歸合作的本質,從需求和供給的角度出發,尋找雙方的利益契合點,在此基礎上推進合作朝著更加務實、高質量的方向前進。為此,疫情後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有以下五個著力點。 重新審視現有合作機制。
  • 後疫情時代,南美「鋰三角」戰略地位凸顯
    隨著鹽湖提鋰技術的不斷成熟,生產成本低、競爭力強等優勢的不斷增強,未來「鋰三角」在全球鋰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將更加凸顯。目前,美、澳、加、日等國都在積極爭取該地區鋰資源的掌控力和話語權,從而實現其主導全球鋰資源產業鏈的戰略目標。中國企業進入「鋰三角」地區開展合作相對較晚,但具有資金和技術優勢,總體發展勢頭良好。
  • 課題研究:後疫情時代 長三角將加速從「全域旅遊」邁向「全域休閒」
    中新網上海11月17日電(記者 陳靜)正在此間舉行的中國國際旅遊交易會上,由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師範大學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課題組17日發布《2020長三角城市休閒化指數報告》和《2020長三角文化競爭力報告》,在城市休閒化和文化競爭力方面,上海、杭州、蘇州、南京和寧波均領跑長三角。研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長三角將加速從「全域旅遊」邁向「全域休閒」。
  • 寧波舉辦雲洽會 中東歐國家商品將被搬上「雲端」
    受疫情影響,原定於今年的第二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將延期至明年舉行。為保持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活力,寧波市積極探索博覽會數位化道路,打造了集雲展示、雲採購、雲對接、雲服務、雲銷售五大核心功能於一體的中東歐商品雲上展。雲上展將舉辦一場中國-中東歐貿易推介活動,一場某知名網購平臺中東歐優品館上線活動,兩場中東歐商品網紅直播活動,四場中東歐商品專場對接活動。
  • 全球領導者論壇:後疫情時代的商務旅行
    幾位嘉賓分享了他們在疫情與後疫情時期,實現恢復與持續發展所實施的戰略:Amir Amidi Plug and Play 旅遊與酒店創新中心管理合伙人Jordan Bray Plug and Play 大企業合作關係總監Peggy
  • 中東歐疫情防控為何好於西歐
    參考消息網5月14日報導(文/張章)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不久,歐洲迅速成為全球「震中」。如今抗疫已過百日,人們赫然發現,相比義大利、西班牙、英國等災情慘重的西歐國家,中東歐國家疫情防控頗為可圈可點。
  • 直擊現場:「高大上」的中東歐博覽會論壇透露了什麼?
    其中,與保中商業發展協會、捷克中東歐經貿聯合商會、斯洛維尼亞企業聯合會等6個來自中東歐國家商協會組織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與亞美尼亞商人聯合會、印中商務理事會、貝寧建材進口商協會、莫斯科工商聯等6個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商協會籤署戰略協議,將在互設平臺公司、互建展示中心、促進雙邊貿易等方面展開合作。
  • 寧波市中東歐商品採購聯盟成合作突破點
    12月4日,「一帶一路」國家工商會經貿合作線上交流會(中東歐)寧波分會場召開。來自中東歐地區多個國家商協會的主要負責人、會員代表及政府高級官員與寧波「雲端」連線,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寧波「牽手」中東歐的新機遇。 疫情之下,如何進一步促進區域間的經貿往來?
  • 海外丨疫情之下,中東歐「一帶一路」項目進展如何?
    新冠疫情肆虐,給歐洲的社會生活、經濟活動投下陰影,中東歐國家的「一帶一路」項目因此面臨嚴峻挑戰。人員、材料、設備進場難,成本增加,生產與防疫間的艱難平衡……面對一道道難題,「一帶一路」的建設者們迎難而上。從地中海到波羅的海,從多瑙河畔到巴爾幹半島,他們突破疫情限制,與項目合作方和當地民眾攜手並進。
  • 又一波疫情為經濟「轉正」帶來不確定性——共性問題困擾中東歐國家
    儘管部分國家經濟數據在第三季度「由陰轉陽」,但中東歐國家經濟界普遍認為,其主要原因是疫情限制放鬆。同時,新冠疫苗問世為市場提振了信心。但是,受第二波疫情影響,中東歐國家經濟將不可避免地再次出現下滑,並且英國脫歐可能給中東歐市場帶來的消極影響也具有滯後性。多重因素疊加,中東歐經濟W形復甦可能會持續到2021年。
  • 面向後疫情時代 匈牙利在滬推薦航旅資源
    匈牙利駐滬總領館負責人積極評價民航業為兩國合作抗疫作出的貢獻(錢擘/攝)《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錢擘 報導:日前,匈牙利駐上海總領事館以雲端連線的方式舉辦推介活動,邀請匈牙利當地知名葡萄酒產區的酒莊負責人和業界專家,面向後疫情時代
  • 中東歐博覽會明天開展 「杭州實力」組團展銷採購對接洽談
    坐上高鐵,直奔寧波,遇見「中東歐」。 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暨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將於6月8日起在寧波開展,第21屆中國浙江投資貿易洽談會同期舉辦。今年中東歐博覽會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展會,成為首個落戶浙江的大型機制性涉外展會。
  • 《新時代面對面》英文版全球發行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近日,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學習出版社會同華媒國際集團長河出版社,組織國內外翻譯專家完成了《新時代面對面》這本書的翻譯編輯工作,正式面向海外出版發行。《新時代面對面》英文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學習宣傳闡釋黨的十九大精神,緊密結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動實踐,對13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作出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解讀闡釋。所有的重要思想一定有圖書作為載體,偉大的時代終將復興曾經燦爛的「中國思想」,這本書的發行為國際社會了解新時代中國和中國共產黨提供了一本權威書籍。
  • 趙福軍: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進入新時代
    2012年以來,中國與中東歐經貿合作機制務實推進,成立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秘書處,中國-中東歐國家共同制定和發表《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布加勒斯特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貝爾格勒綱要》《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裡加綱要》等,通過《中國-中東歐國家電子商務合作倡議》《中國-中東歐國家服務貿易合作倡議》等,不斷推進合作機制發展。四是多層次、多領域合作平臺建立。
  • 「杭州元素」點亮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
    作為升格為國家級涉外機制性展會後的首次亮相,此次中國—中東歐博覽會展會吸引了1186家境內外企業參展,包括中東歐17國在內的2萬餘名境內外政府官員和客商參會,其中有來自22個國家和地區的6700餘名專業採購商登記到會採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出席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論壇並發表主旨演講。另有4個參會國家派出了副總理以上的國家領導人率團出席。
  • 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參加「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 線上論壇
    2020年11月23日,歐盟中國商會和雅典工商會共同舉辦主題為「希臘—後疫情時代歐洲新興投資地」的線上論壇活動。駐希臘大使章啟月、前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希臘基礎設施和交通部長卡拉曼利斯、外交部經濟秘書長斯米利斯及兩國企業界代表等近百人在線參會,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深化兩國經貿與投資合作。章啟月大使在發言中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帶來的嚴峻挑戰讓人們更加認識到團結合作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中東歐國家使節為什麼看好中國經濟?
    ,中東歐多國駐華使節和幾十名吳江企業代表共同參加了中國—中東歐國家商務座談會。吳江坐擁絲綢紡織和電子信息兩大千億級產業,儘管受疫情影響,預計地區全年生產總值仍將突破2000億元;目前,吳江區已累計實施「一帶一路」沿線投資項目71個,中方協議投資額達6.86億美元;今年與中東歐17國進出口貿易總額超6億美元,同比增長超過30%。吳江區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樣本,也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 【中東歐使節話合作】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我見證了中國一個個貧困...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希、趙波、武維納):5日,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達裡奧·米海林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成功讓8億人實現脫貧,是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在全球抗疫的關鍵時刻,克羅埃西亞願與中國和各國共同努力,深化國際合作特別是中國-中東歐國家「17+1合作」。
  • 中東歐6國來肥對話交流
    中安在線訊 5月26日,安徽省外辦聯合合肥市政府在合肥香格裡拉大酒店舉辦「安徽-中東歐合作機遇與展望對話會」活動,波蘭、捷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6國駐滬總領館負責人及其國家駐滬代表和相關企業家300多人應邀出席,與我省相關部門、高校、機構、企業及各市就深化雙方合作進行了面對面的對話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