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購商與中東歐國家貿易商對接洽談(央廣網記者 杜金明 攝)
央廣網寧波12月15日消息(記者曹美麗 杜金明 通訊員王軼娉 吳瑤君)「我們的(櫸木)很多都是塞爾維亞進口的,如果您來自塞爾維亞,一定聽說過那家公司吧……」12月15日下午4點,寧波泉榮進出口有限公司法人周子皓與遠在塞爾維亞的一家櫸木供應商展開了視頻對話,雙方達成初步意向,希望能進一步洽談。
「只要價格符合我們的預期,洽談成功的概率還是很高的。」周子皓對寧波市商務局跟中國建設銀行合作搭建的「撮合」平臺很滿意。「我們每個月木材需求量大概有70—80個標準貨櫃,畢竟是政府牽線,交易的安全性上有一定保障。」
12月15日下午,寧波市商務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寧波市分行在建行寧波市分行3樓會議室舉行戰略合作協議籤訂儀式暨中國(寧波)-中東歐經貿合作線上對接會。38家來自中東歐國家的參展商和10餘家長三角優質採購商分產業進行了61場次的一對一「雲上」對接和洽談,產品除了傳統的酒類飲料、乳製品等日用消費品以外,還涉及木材、銅礦、肉類等多個產業。
據了解,中東歐國家森林資源豐富,是傳統的林產業加工基地,與我國在林業領域優勢互補,這次共有來自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塞爾維亞等國共19家木材參展商參加對接。波蘭的銅製品也是本次對接會的另一大特色,中東歐礦產資源開發歷史悠久,多個金屬礦種儲量躋身世界前列,其中,波蘭是居俄羅斯之後歐洲第二大、世界第九大產銅國。畜牧業是中東歐國家的另一優勢產業,其肉類品質與價格優勢明顯。希望這次展商帶來的中東歐優質商品架起中東歐國家與我國長三角企業的貿易橋梁。
值得一提的是,奧地利和白俄羅斯的展商第一次以觀察員國企業的身份參加中國-中東歐經貿合作線上對接會。觀察員國企業的加入,更體現了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的多元性、包容性和開放性。
寧波市中東歐博覽與合作促進中心負責人表示,這次對接會不是中國外貿企業與中東歐國家企業第一次「雲對話」,實際上中東歐國家的商品早就被搬上「雲端」,中東歐商品雲上展就是一個365天的常年在線服務平臺,目前已吸引542家中東歐企業、2516家中國採購商入駐。「6月以來,我們已成功舉辦防疫物資、日用消費品對接會等20多場活動,幫助數百家中外企業實現線上撮合洽談。」
「通過搭建各類平臺,幫助外貿企業跟國外供應商實現對話。」寧波市商務局局長張延表示,政府行為和市場行為要相互融合,協同推進,以便應對疫情之下複雜的形勢。
對接會上,寧波市商務局與中國建設銀行寧波市分行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此次與建設銀行的籤約涉及內容豐富,合作前景廣闊,尤其契合新時期發展需要,將對全市商務經濟發展起到積極作用。」張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