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四小龍」和日本都青睞越南,越南能成第五個「亞洲小龍」嗎

2020-12-24 無事君說

越南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國家之一。這個國家領土面積比日本小一點點,日本約38萬平方公裡,越南是32萬平方公裡,人口也比日本少一點,有9550萬,還沒有過億。如果只看面積和人口的話,越南的規模跟日本相差無幾。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日本很早就是在越南最大的投資來源地。

除了日本之外,曾經「亞洲四小龍」,即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也是越南最大的幾個投資來源地。根據2018的數據,人口不到1億的越南全年共吸引了355億美元的投資。而作為東南亞最大經濟體,2.6億人口的印尼僅吸引到120億美元投資,幾乎只有越南的三分之一。這一方面說明越南吸引力之強,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日本及「亞洲四小龍」對越南的「支持力度」之大。這不免讓人想到一個問題:越南這是要成為下一個「亞洲小龍」的節奏嗎?

很顯然不是的。我們不妨先回憶一下當年「亞洲四小龍」是如何發家的。一句話講,就是「利用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積極吸引外國資金和技術」。這裡面有兩個要點,即「資金」和「技術」。但是,如今的日本和新韓臺港顯然是不可能給越南轉讓技術的,頂多就是投入資金。要知道,中國大陸以14億人口的市場為談判籌碼,都難以讓發達國家轉讓技術。越南就更沒有向這些國家要技術的籌碼了。

誠然,這幾年越南的經濟增速很搶眼,但並沒有達到「亞洲四小龍」和中國大陸在各自「經濟奇蹟」時期的峰值,甚至也沒有超過越南自己在巔峰時期的增速。韓國漢江奇蹟時期,經濟增速多年在10%以上,最高飆到14.5%。中國改革開放後,經濟增速也曾多年在10%以上,最高飆到15%。越南去年的GDP增速是7.08%,超過中國,但其實越南經濟增長的巔峰是上世紀90年代,增速在8%到9%之間。也就是說,縱向對比的話,越南跟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樣,經濟增速總趨勢是放緩的。

事實上,不要說越南了,任何一個國家在空有資金而沒有技術支援的情況下,都是很難複製「亞洲四小龍」的。「亞洲四小龍」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有今日的地位的。是美日歐在產業轉移的過程中主動降低了技術轉讓的門檻,甚至主動轉讓了一些相對落後的技術。但時至今日,這些相對落後的技術仍然是「亞洲四小龍」賴以生存的根本,他們是不可能轉讓的。

如今再指望靠先發國家的「產業轉移」來實現經濟奇蹟,是很幼稚的。其實在「亞洲四小龍」崛起之前,世界上也註定只有少數幾個國家能分享到產業轉移的紅利,因為整個市場蛋糕就那麼大,不可能給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一起分享。現在發展中國家想要取得真正的經濟奇蹟,唯有自力更生一條路。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再無第二個「亞洲四小龍」?
    」亞洲四小龍「是一個久違的稱呼,它指的是上世紀70至90年代的新加坡,韓國,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如今這些地區都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富裕地區。從70年代至今,已經整整過去半個世紀,此後再也沒有國家能達到它們曾經的高度,即在短短的二十年時間,通過幾代人的努力,持續的經濟高速增長,發展成為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蹟。不過四小龍之後,亞洲再也沒有出現一個像」亞洲四小龍「這樣的經濟體。
  •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你知道是哪些地方嗎?
    「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幾乎同時崛起於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亞洲四小龍至今為止依舊被公認為現在發達國家及地區,但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崛起的「亞洲四小虎」卻慢慢淡出了人們的視野。那四小龍和四小虎分別是哪些地方和國家你知道嗎?
  • 亞洲四小龍是香港、臺灣、新加坡和韓國,那中國四小龍?原來是這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一個有關於亞洲四小龍的稱呼,這是指的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全世界經濟都處於一個相對落後的大環境下,亞洲範圍內由四個不同的地方組成的一個有關於對外出口貿易合作的關係。而亞洲四小龍就是指的中國的香港和臺灣,還有新加坡以及韓國這四個地方,經過這麼多年來的發展這四個地方已經成為了亞洲範圍內最發達的地帶。那麼相對之下中國的四小龍又會是哪一些城市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
  • 「亞洲四小龍」PK「亞洲四小虎」
    上世紀80年代誕生了亞洲四小龍、90年代又誕生了亞洲四小虎。「四龍四虎」在20世紀末期的亞洲地區可謂是瀟灑一時,但是好景不長一場席捲亞洲的金融風暴直接摧毀了「亞洲四虎」的威力。四小龍卻熬過來了,但是如今有些「龍」也逐漸頹廢了。
  • 亞洲四小虎未來20年的GDP總值能超過亞洲四小龍嗎?為什麼?
    提起亞洲四小龍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亞洲四小龍」就是指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但是說起「亞洲四小虎」大家可能不太清楚,「亞洲四小虎」是指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當年「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我們為之感嘆。
  •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或地區
    亞洲四小龍是哪四個國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亞洲四小龍這個詞」呢?亞洲四小龍指的是亞洲四個國家或地區,分別是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韓國和新加坡。為什麼要叫「亞洲四小龍」呢?因為這四個國家或地區在上個世紀60年代,通過推行一系列經濟政策,一躍成為亞洲最為發達的地區之一。
  • 「亞洲四小龍」落寞?中國大陸已經崛起,現在亞洲誰最強?
    你知道「亞洲四小龍」嗎?這個問題要是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話,想必絕大多數人都能回答得上來。但要是把這個問題放在現在的話,恐怕絕大多數人年輕人都回答不上來。可能大家也都能發現,這些年關於亞洲四小龍的消息已經越來越少,甚至連這個稱呼都很少能聽到了,以致於很多人都不知道亞洲四小龍到底是哪四小龍。這裡先來普及一下,亞洲四小龍是上世紀60—90年代亞洲幾個經濟發展迅速的國家和地區,主要包括韓國、新加坡和我國的臺灣及香港地區。
  • 臺灣為什麼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亞洲四小龍是指韓國、臺灣、香港、新加坡,這些國家和地區都是面積非常小,但人均GDP達到了發達國家水平,亞洲四小龍國民都非常富裕,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臺灣抓住上世紀歐美發達國家的工業和產業轉移,使得臺灣經濟迅速發展並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前三季度GDP對比
    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以及中國臺灣是亞洲最早一批發達經濟體。上世紀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這四個國家和地區利用本地廉價而良好的勞動力優勢,吸引外國大量的資金和技術,同時利用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機會,實現經濟的騰飛。這便是「亞洲四小龍」的由來。
  • 這四個地區由於經濟增速飛快,曾經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不包括日本
    現在中國越來越發達,經濟文化和整體硬實力不斷提高,但美國為了抵抗中國的經濟發展,日前不斷提出中國的微信論, 這從側面反映了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是多麼迅速。曾經在亞洲地區,發展最快的四個地方,被稱為亞洲四小龍,但這四個地方不是日本, 當時的日本經濟非常繁榮,但增速下降了,所以沒有列入名單, 這四個地區中有兩個在我國,臺灣位於中國的東南沿海,一直是非常發達的地區之一,臺灣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這個地方不大,但近幾年的經濟發展確實大家看到了, 評選亞洲四小龍時,臺灣由於自己經濟體系的完善和高新技術企業的發達,幸運地選出了四小龍之一
  • 寶島最發達的城市,發展至今,還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嗎?
    > 一些熱門地區熱門景點,每逢節假日必定人滿為患,人擠人的場面也屢見不鮮,讓遊客的遊玩體驗達不到理想的程度,特別是在快要到來的「十一黃金周」,更是每年的旅行旺季,所以為了保證遊玩體驗,選擇一個合適的旅遊地尤為重要,當然國內遊除了大陸城市,還有寶島臺灣可供選擇哦,風景還是別有風味的,那麼作為寶島臺灣最發達的城市,發展至今,還是曾經的「亞洲四小龍
  • 風光無限的「亞洲四小虎」,為何沒能複製「四小龍」的奇蹟?
    這其中,在亞洲有四個國家和地區走在了發展的前列,它們分別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和臺灣。它們有一個鼎鼎大名的合稱「亞洲四小龍」。通過發展出口導向型產業,這幾國都創造了經濟發展的奇蹟。時至今日,「亞洲四小龍」紛紛進入發達國家和地區行列,成為亞洲的富裕地區。
  •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齊頭並進,為何如今差距卻越來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世界進入了和平發展的一個新的時期,為此很多的國家和地區都開始了經濟的高速發展。尤其是在亞洲的某些地區,比如東亞,還有東南亞有很多的經濟體迅速的崛起,所以在當時的時候,就有八個國家和地區分別被稱為「亞洲四小龍」和「亞洲四小虎」。「亞洲四小龍」分別是韓國、新加坡,還有我國的香港特別行政區和臺灣。
  • 蔡英文「報喜」: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
    今天(1日)的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稱,今年因為新冠疫情,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受挫,但臺灣因為防疫得宜,經濟交流未受到太大的影響,最新公布的經濟增長率數據顯示,臺灣的增長率在「亞洲四小龍」中名列前茅,更是四個地區中唯一正增長的地區。
  • 當年的亞洲四小龍,下一個最先接入中國高鐵網的,會是韓國嗎?
    隨著廣深港的開通運營,香港已經正式加入大陸高鐵網,乘坐高鐵去香港賞月悄然成為一種時尚,而當年的亞洲四小龍無不羨慕不已,那網友就要問了:下一個接入中國高鐵網的,韓國、臺灣、新加坡之中最先會是哪個呢?一、臺灣在首先臺灣島內,採用日本新幹線技術的「臺北至高雄高鐵」,全長345公裡,設計最高時速300公裡,2000年動工興建,2007年初正式投入運營。而臺灣本島到大陸的高鐵則需要跨海大橋或者海底隧道,工程設計因素比較複雜,相信未來一定會開通的!
  • ...臺灣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網友:都2020年了,還在炒...
    【環球網報導 記者趙友平】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1日)又在臉書「報喜」:臺灣第三季度經濟增長率居「亞洲四小龍」第一。對此,島內網友諷刺她,「還四小龍,果然還活在20年前」。蔡英文去年也曾熱炒臺灣經濟重返「亞洲四小龍第一」話題,國臺辦發言人當時對此表示,臺灣經濟民生的狀況怎麼樣,臺灣民眾的切身感受才最有說服力。
  • 2019年亞洲四小龍各項數據對比,臺灣大部分數據列末尾
    亞洲四小龍「亞洲四小龍」是指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的中國香港特區、中國臺灣省、新加坡和韓國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產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經濟的騰飛,一躍成為全亞洲發達富裕的地區。
  • 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作為一個省放在我國算什麼水平,能排第幾名?
    韓國建國後,經濟經過了十幾年的低迷時期,但是自從上世紀60年代獲得經濟發展後,韓國開始步入正軌,到了80年代,已經比亞洲很多國家的經濟都發達,所以韓國與新加坡、香港、臺灣並稱為亞洲四小龍。韓國在地理上位置和中國很近,歷史上韓國所屬部分國家還是中央王朝長期以來的番邦,可以說算是有很深的淵源了,而到了現代,韓國的經濟地位提升了很多,進入新世紀已經是一個新型的工業化國家,那麼和浙江大小差不多,亞洲四小龍的韓國,作為一個省放到我國算什麼水平,能排第幾名?
  • 2019年亞洲四小龍:中國臺灣、香港以及韓國、新加坡的GDP對比
    不止一次見過有網友在疑惑,為什麼亞洲四小龍中沒有日本。原因就是從20世紀50年末開始,日本經濟發展迅速,再次成為亞洲的主要經濟強國。到了70年代,韓國、新加坡、中國臺灣和香港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大力引入資本。
  • 亞洲四小龍: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半年GDP對比
    亞洲四小龍指的是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上世紀中期,這些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領跑亞洲。時至今日,這四個國家和地區依舊是亞洲重要的經濟體。那麼,今年半年韓國、新加坡、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GDP表現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