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臉識別初創企業進軍新加坡 瞄準東南亞

2021-01-21 人民日報海外網

臺媒稱,以登上人工智慧(AI)全球領導者的寶座為目標,大陸企業努力加強對海外市場的布局,包括依圖科技、商湯科技,近期紛紛進軍新加坡市場,率先為中國開發的人臉識別應用跨海建立灘頭堡。

據臺灣《旺報》7月6日報導,由市場研究公司Technavio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面部識別的市場規模預估將達65億美元(約1985億臺幣),逼近2016年市場規模23億美元的3倍。東南亞地區由11國組成,根據聯合國最新統計數字總人口逾6.5億,其中約49%生活在城市地區。由大陸專業面部識別公司所發明的創新系統,已在東南亞地區呈現爆發性的需求增長。

全球化步伐加快 依圖科技「落戶」新加坡

總部設在上海的依圖科技公司(Yitu Technology)今年進軍東南亞的新加坡,攜手區域內合作夥伴在東南亞共同建立人工智慧生態體系。

據參考消息網-出海記記者了解,今年1月,總部設在上海的依圖科技公司(Yitu Technology)在海外的第一家國際辦事處在新加坡成立。

依圖科技的人臉識別技術,可用於自動提款機,讓用戶「刷臉取款」。(企業供圖)

該辦事處將作為依圖科技服務東南亞客戶和合作夥伴的區域樞紐,為東南亞、香港和澳門等區域的客戶提供人工智慧技術和解決方案,並攜手區域內合作夥伴在東南亞共同建立人工智慧生態體系。

在全球範圍內,人工智慧正在迎來極其難得的發展機遇,新加坡政府計劃將新加坡打造成「智慧國」,這為依圖科技等人工智慧公司提供了服務城邦轉型的機會。

新加坡經濟發展局資訊通信與媒體司長洪振達在依圖科技新加坡辦事處成立儀式上說:「我們非常高興依圖選擇將新加坡作為其區域總部和研發中心。依圖在人工智慧和計算機視覺兩方面的實力將使之成為新加坡人工智慧生態系統的重要成員之一。依圖將為安全、金融、醫療和運輸等領域開發不同解決方案,並在其過程中,將為新加坡人工智慧生態系統創造新的就業機會。」

記者了解到,依圖科技東南亞及港澳地區總經理王琪表示,公司要藉助新加坡的區域優勢,進軍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等市場。

2017年,依圖科技獲得由美國情報高級研究計劃署(IARPA)與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合作發起的人臉識別挑戰賽(FRPC)冠軍,以及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組織的全球人臉識別技術測試四項第一,遠超俄羅斯公司Vocord、法國公司Morpho等老牌技術公司。

商湯科技與新加坡機構合作攻高端研究

除依圖科技外,同樣看重新加坡市場的還有商湯科技。

《旺報》稱,商湯科技日前發布聲明,公司已與新加坡電信(Singtel)、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及新加坡國家超級計算中心分別籤署合作協定,將在新加坡與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的其他成員國展開高端研究,以及開發基於人工智慧的解決方案。

「新加坡是商湯科技的國際中心,我們致力於與當地合作夥伴建立一個人工智慧生態圈,並利用領先的人工智慧技術為客戶提供服務。」商湯科技新加坡總經理黃華瑜表示,「我們期待著促進東協地區人工智慧的發展。」

報導稱,商湯科技為世界上估值最高的人工智慧新創公司,2014年由湯曉鷗、徐立兩位大陸學者於香港科學園共同創立,迄今累計融資已逾16億美元。今年5月商湯科技以45億美元的估值再獲6.2億美元融資,持續鞏固其全球最具價值人工智慧新創企業的地位,目前擁有超過400個客戶與合作夥伴。

資料圖:參觀者在深圳舉行的第十九屆高交會上體驗人工智慧企業商湯科技展示的人體姿態識別技術。(新華社)

商湯科技進軍東南亞市場的舉動,也吸引新加坡最大的電信網絡運營商——新加坡電信期盼與其攜手合作。新加坡電信的執行長亞瑟·朗(Arthur Lang)表示,新加坡電信的區域性布局,著眼於「利用人工智慧的許多機會」,從零售專案到智慧城市專案;「我們期待著與商湯科技合作,提高我們的人工智慧能力,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亞洲地區的普及。」

《旺報》稱,兩大人臉識別初創企業進軍新加坡市場,堪稱大陸把人臉識別技術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層面、持續領先全球的最新例證。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本地共享交通企業進軍東南亞市場
    中新社·華輿訊 據時代財智報導本地科技初創公司 SWAT Mobility 今日通過官網宣布,已與菲律賓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Philippines)達成合作,目前正為菲律賓最大的聯合辦公運營商KMC(KMC Solutions)的員工和客戶提供日常通勤的共享行程服務。
  • 日本伊勢丹百貨進軍東南亞 今年底新加坡再增1家分店
    日本大型百貨公司近來調整戰略,紛紛考慮進軍東南亞,開拓這6億人口市場。著名的三越伊勢丹發表投資藍圖,將首度進軍越南及印度尼西亞,今年底也將在新加坡多開一家分店。  三越伊勢丹是日本大規模百貨公司,由老招牌三越、伊勢丹合併而成。該公司日前發表中期海外發展藍圖,5年內要在已有分店的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增加三家分店。
  • 走向世界的中國科技企業 已進軍以色列
    越來越多的中國科技企業把目光投向了與中國臨近的東南亞、印度乃至更遠的以色列中國科技企業正在走出去。不光有大批網際網路公司赴美上市,也有不少的科技企業走出國門,把目光投向了與中國臨近的東南亞、印度乃至更遠的以色列。
  • 人臉識別企業如何玩轉戶外廣告
    自2016年,人工智慧再次成為熱點進入大眾視野後,中國人工智慧企業如同雨後春筍般湧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計算機視覺企業。中國較早一批計算機視覺企業成立於2010-2014年之間,但真正爆發是在2016年人工智慧火熱之後,並迅速獲得大量資本的湧入。
  • AI創業公司依圖跨出中國 在新加坡設研發據點
    【環球網科技 記者 張之穎】1月24日消息,人臉識別技術公司依圖昨日在新加坡設立了辦公室
  • 直擊東南亞︱馬來西亞初創生態面面觀
    最近,這樣的現象已經有所改變,東南亞各個國家和地區都見證了才華橫溢的企業家大量的湧現出來和新資本的不斷增加。文化和語言上的障礙不再阻礙東南亞地區蓬勃發展的創業生態系統。火熱的創業環境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開始蔓延到東南亞各國家,馬來西亞就是一個科技生態系統崛起中的後起之秀。
  • 東南亞打車軟體Grab推出貸款服務,正式進軍金融市場 | 東南亞創投...
    支付寶在東南亞已攻下8國,造福中國遊客 全球最大的移動終端和線上支付平臺支付寶,在東南亞繼續拓展業務,柬埔寨、緬甸、寮國、菲律賓成為支付寶落地的新四國,主要服務中國遊客。至此,在東南亞共有8國可使用支付寶,當地有超過250個金融機構和支付解決方案夥伴與支付寶達成合作。 中國的海外遊客為行動支付應用帶來了長足的增量。
  • 初創企業助力新加坡食品自給自足
    初創企業助力新加坡食品自給自足卜曉明新冠疫情加劇新加坡對糧食安全的擔憂。新加坡多家初創企業正利用天然成分和細胞培養技術幫助本國打造食品生產鏈,以推進食品供應「自給自足」。CNBC提供的數據顯示,新加坡90%的食品依賴進口,易受食品短缺和價格波動影響。新冠疫情在新加坡蔓延初期,民眾囤積食品加劇這一情況。疫情幹擾全球農業供應鏈,使新加坡食品供應面臨更大風險。由於防疫措施限制物流速度,蔬菜等易變質食品從農場到超市的送貨時間更長。
  • 機器視覺掘金海外,依圖科技成立新加坡辦事處,想要識別全世界的臉
    現在,他們想將在中國積累的技術與經驗,帶到這座花園城市及周邊地區。將高精尖的技術帶向全球市場,曾是一代中國公司的夢想,但成功者寥寥。作為初創公司,借著人工智慧的風口,他們能成功麼?一「兩年之前依圖開始籌劃國際化,新加坡辦公室已經籌備一年多」。 坐在亞洲廣場的辦公室,面對36氪,依圖科技聯合創始人林晨曦這樣講述國際化故事的開端。
  • 新加坡的機器人初創公司擬進軍光學產品市場
    來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新加坡)的一家名為Eureka Robotics的機器人技術初創公司推出了一款新型機器人,該機器人可以像人的手一樣細緻而精確地拾取精密的光學鏡片和反射鏡。成立公司Eureka Robotics(尤裡卡機器人)的NTU副教授Pham Quang Cuong將在東南亞領先的工業4.0工業貿易展覽會(工業轉型ASIA-PACIFIC 2019)上推出阿基米德。
  • To C人臉識別公司們應該想想,有哪些錢不該你賺?
    來源:投中網沒有勝訴的勝訴「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有了審判結果。一年前,因不忿野生動物世界強制遊客刷臉,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前往法院起訴;一年後,一審判決結果公布:郭兵自己的人臉信息被刪除。畢竟相關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在中國,人臉識別相關企業已突破1萬家,且隨著國內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項目深入發展,預計未來五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且將達到千億以上甚至萬億的規模。單單海康威視一家巨頭,其2019年總營收就已達到了576.68億元。
  • 人臉識別易遭濫用?微軟聘請前司法部長調查旗下投資公司
    根據投資交易條款,微軟規定AnyVision應遵守其六項道德原則來指導其人臉識別工作:公平、透明、負責、不歧視、通知和同意以及合法監控。此前,AnyVisio的面部識別技術被曝用於監視巴勒斯坦人,並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提供技術,危害了當地的人權。
  • Shopee倡導東南亞「居家線上購物」 ,疫期消費需求成中國賣家復甦...
    農業綜合平臺TaniHub獲得1700萬美元A+輪融資借貸初創公司Fairbanc獲得500 Startups投資,以進軍印尼市場新加坡風投公司TNB Aura將向遭受疫情危機打擊的初創企業投資200萬美元泰國B2B學習管理系統ProSpark獲得融資,印尼風投
  • 【東南亞】新加坡打車企業Grab年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
    【東南亞】新加坡打車企業Grab年營收首次突破10億美元
  • 曠視新一代Koala人臉識別通行產品 加速樓宇園區AIoT落地
    Koala包括功能豐富的管理平臺和可適用於多場景的前端感知硬體,能夠高效集成於企業、機構的OA、一卡通、 宿管等系統中,為用戶提供便捷的刷臉通行和智能化人員管理體驗。  在行業落地過程中,人臉識別通行產品往往會遭遇人數需求量大、逆光人臉無法檢測、應用場景複雜多元、欺騙行為難識別等難題,而無法為客戶提供最佳的智能通行和人員管理體驗。
  • 相比指紋打卡,人臉識別考勤是如何捕獲企業管理者的心?
    加之今年疫情提倡無接觸式打卡,讓人臉識別技術有了更多的落地場景。這使得人臉識別技術越來越普及,各種智慧型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目前已經應用在智慧校園、智慧辦公、智能家居、智能樓宇、智慧社區管理等領域。其中智慧辦公是近幾年流行的趨勢,通過智慧辦公場景中人臉識別考勤打卡機的應用提升辦公環境的檔次,也是很多企業主對企業環境升級改造的主流需求。相比傳統辦公,智慧辦公有著顯著優勢,如維護環境,節約能源,提升效率,便於管控等。
  • 2020人臉識別報告:上萬家企業入局,八大技術六個趨勢一文看盡:智...
    國內方面 , 中國人臉識別技術投入在 2017-2018 年達到巔峰 , 根據 IHSMarkit 的數據 , 2018 年 , 中國在全球人臉識別市場的業務佔據了將近一半的份額 。 2019 至 2020 年 , 人臉識別技術發展趨於平緩 , 進入理智期 。 依據 IT 桔子數據統計 , 截至目前 , 中國人臉識別技術總投資額達到 406 億元 。
  • 魔點科技CEO肖傳寶:人臉識別是便捷生活的基礎技術要素丨億歐專訪
    據億歐智庫《計算機視覺人臉識別市場研究報告》預測,2021年中國人臉識別市場規模為529.7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保持在52%,前景相當看好。風口之上,無數的企業前僕後繼湧入人臉識別的市場,而魔點科技是早期的拓荒者之一。你一定體驗過釘釘人臉識別打卡,沒錯那便是魔點科技的產品。
  • 東南亞物流企業梳理——新加坡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大英國協(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 成員經濟體之一。2018年,新加坡人口約為583萬,網際網路用戶約為492萬,移動用戶為837萬,人均GDP為58247.9美元,GDP增長率為0.80%。
  • 「一風堂」拉麵將進軍緬甸 瞄準高薪階層
    「一風堂」拉麵將進軍緬甸 瞄準高薪階層 2016年07月15日11:10  來源:人民網-日本頻道 「一風堂」拉麵的運營公司日本力之源集團於14日宣布,將聯合6月籤訂進出口許可合同的新加坡企業,於明年春季登陸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