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日本最成功的巡洋艦,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

2020-12-11 花辰月夕20617

最上級重巡洋艦,是日本二戰期間建造的一型重巡洋艦,由於當時日本已經擁有古鷹級,青葉級,妙高級和高雄級12艘重巡洋艦,重巡洋艦噸位已經耗盡,所以無法再建造重巡洋艦,但是日本卻利用剩餘的輕巡洋艦噸位,建造了四艘最上級巡洋艦。但日本人在設計艦體的時候就預留的足夠的餘量,被西方成為「驚人的違約艦」。

為了規避輪對海軍條約的限制,最上級剛建成時是像美國克利夫蘭級一樣的大型輕巡洋艦,只裝備155MM主炮,1937年海軍條約失效後,最上級巡洋艦就迅速換裝了203MM主炮,搖身一變變成了重巡洋艦。

最上級的艦體與一般的重巡洋艦差不多,但是其剛下水的排水量卻只有八千多噸,為了讓這級巡洋艦符合條約要求,日本人絞盡腦汁,為了減重,他們大量使用焊接技術,艦橋使用合金導致強度不足,在1935年的大演習中,最上號艦體嚴重受損,艦艏被直接撞掉,這一事件被稱為「第四艦隊事件」。

總的來說,最上級還是一款比較成熟的巡洋艦,相比起前一代高雄級巡洋艦,其採用了小型化艦橋等設計,利用較小的噸位實現了很強的火力,但是一味追求減重也導致其防護大打折扣,最終在太平洋戰爭中全員覆沒,沒有一艘得以倖存。

相關焦點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被稱為「驚人的違約艦」的舊日本海軍重艦——「最上」級重巡洋艦
    「最上」級重巡洋艦(日文:もがみ,英文:Mogami),原本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通過換裝主炮變身成為重巡洋艦。1922年,英國、美國、日本、法國、義大利籤定了華盛頓海軍條約限制各海軍強國主力艦建造,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強海軍軍備競賽的勢頭,但對巡洋艦以下輔助艦艇的數量沒有限制。因此各締約國開始重點發展建造巡洋艦以下的其他艦艇,日本建造了妙高級和高雄級共八艘萬噸級巡洋艦。在"海軍假日"的前八年,各國圍繞條約型重巡洋艦展開了激烈的競爭。
  • 美二戰巡洋艦殘骸驚現南太平洋 曾被日本魚雷擊沉
    摘要:由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資助的RV Petrel團隊近日又在南太平洋海底,找到了於瓜島戰役中遭日軍魚雷擊沉、美軍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USS Juneau (CL-52))的殘骸。(圖來自英國《衛報》)海外網3月20日電 由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資助的RV Petrel團隊,繼發現日本二戰時沉沒的3萬噸級戰列艦「山城號」(IJN Yamashiro)與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USS Lexington CV-2)的殘骸後,近日又在南太平洋海底,找到了於瓜島戰役中遭日軍魚雷擊沉、美軍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USS Juneau (
  • 二戰日本著名重型妙高級巡洋艦爪哇海戰日本帝國海軍的最後完勝
    說到二戰時期日本不可一世的海軍力量,曾經最高綜合噸位達到120萬噸位列於世界第三,但日本海軍在二戰太平洋戰役的亮點確實不多,1941年日本帝國聯合艦隊的實力達到了巔峰時期,卻陰差陽錯的正面挑戰了,當時位於美洲的第一軍事強國美國太平洋艦隊,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規模進行在一次無差別擴大,世界上100多個國家被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絞肉機之中,日本海軍在巔峰時期的唯一作為就是主動出擊偷襲了美國的珍珠港
  • 日本新型護衛艦成功下水,沿用二戰巡洋艦之名,號稱「亞洲最強」
    據媒體報導,日本最新30FFM飛彈護衛艦二號艦成功下水,值得一提的是,這艘護衛艦延續了二戰時期的「熊野」號。軍迷朋友們知道,「熊野」號是一艘搭載203毫米口徑主炮的重型巡洋艦,從名字上也可以看出日本海上自衛隊對其有多重視。
  • 二戰殘骸再現太平洋 朱諾號輕巡洋艦被發現
    最近一段時間有關於二戰沉船殘骸的發現真的非常多,繼日本「山城」號戰列艦、日本「島風」號驅逐艦、美國「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CV-2)等艦隻殘骸被發現後,又傳來了二戰殘骸再現太平洋的消息,這一次被找到的艦船是美國「朱諾」號輕巡洋艦。
  • 菲律賓發現二戰日本巡洋艦,沉沒前中4發魚雷,300人葬身海底
    近日,據日本媒體報導,菲律賓海域發現了二戰中被擊沉的日本海軍重型巡洋艦「摩耶」號殘骸,發現地點位於菲律賓帕拉萬島前海1850米處的海底,探測器清楚地拍到了「摩耶」號船體、艦橋和主炮,所刻的銘文仍然清晰可見。發現「摩耶」號的是美國微軟創始人之一創建的海底搜尋小組,熱衷於搜尋海底沉船,2015年曾發現日軍沉沒戰艦「武藏」號。
  • 二戰時美軍最傑出的艦載機:火力強大,被日軍稱為「死亡口哨」
    P-51野馬戰鬥機在這些強大的戰鬥機中,美國的P51野馬無疑是名氣最大的一個,有人甚至將它稱為「殲擊機之王」,航空史學界對這一機型有很高的評價,認為P-51戰鬥機到達了活塞式飛機的最完美境界,其飛機機體和發動機都是最成功的。
  • 兇狠勇敢的鬥士 二戰時期十大重巡洋艦
    希佩爾海軍上將級重巡洋艦,納粹德國二戰時期最強大的重巡。利根級重巡洋艦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日本海軍建成的最後一型重巡洋艦,擁有前置的四座雙聯裝203mm主炮,艦艉為水上飛機作業區,在其大部分生涯中都被編入航母編隊參與作戰,最終於1945年收到空襲坐沉吳港海底,後被打撈拆毀。
  • 「驚人的違約艦」,最上級巡洋艦,全部戰沉海底
    最上級重巡洋艦是日本帝國海軍20世紀30年代建造的一型巡洋艦,由藤本喜久雄設計,日本一共建造四艘,分別是:最上號、三隈號、鈴谷號、熊野號。從名字看,都是以河的名字命名,是輕巡洋艦。根據日本海軍命名規則,一等巡洋艦用山名來命名,二等巡洋艦用河川名來命名。但實際上它無論是噸位還是火力,都是妥妥地重巡洋艦的配置,只是建造時加以掩飾。
  • 美二戰巡洋艦殘骸驚現南太平洋 曾被日本魚雷擊沉
    美軍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在南太平洋被發現(圖來自英國《衛報》)海外網3月20日電 由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資助的RV Petrel團隊,繼發現日本二戰時沉沒的3萬噸級戰列艦「山城號」(IJN Yamashiro)與美軍列剋星敦號航母(USS Lexington CV-2)的殘骸後,近日又在南太平洋海底,找到了於瓜島戰役中遭日軍魚雷擊沉、美軍亞特蘭大級輕巡洋艦朱諾號(USS Juneau (CL-52))的殘骸。
  • 二戰日本戰艦盤點,重巡洋艦編隊實力非常強!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開啟「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羽黑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4963噸,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773人,配各式艦炮18門,203毫米口徑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16門,另可搭載水上飛機5架。羽黑號是妙高級重巡四號艦,為三菱所建,名字取自山形縣的羽黑山。太平洋戰爭期間,羽黑號為第五戰隊成員,首先參與了對菲律賓的侵略戰爭。
  • 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
    【話說軍世】武庫艦一般是用來形容火力強大,載彈量驚人的大型水面戰艦,而在二戰前有這樣一艘潛艇,它噸位遠超「同行」,在火力上更是可以對戰中小型水面艦艇,魚雷發射管的數量也比同時代潛艇多出不少。二戰前最大潛艇:裝備重巡洋艦艦炮的「水下武庫艦」1927年法國開始建造絮庫夫號潛艇,雖然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附加限制,要求籤約國大型潛艇標準排水量不超過2800噸,艦炮口徑不超過150毫米,不過法國還是堅持將該艇保留了下來,不過該級艇只建造了這一艘,也就是絮庫夫號。
  • 它是日本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
    它是日本在二戰中損失的第一艘重巡洋艦,災難的起因讓日本人感到無奈眾所周知,二戰中的日本海軍擁有18艘重型巡洋艦,對於日本這樣一個不算很富裕的後起帝國主義國家而言這裡就值得研究一下了,日本的重巡洋艦都是以日本境內的山命名的,比如妙高、高雄等等,為何三隈號重巡洋艦以河流命名?這是因為它所屬的最上級重巡洋艦,原是日本海軍為了避開軍備條約限制而設計建造的一級輕巡洋艦,後來才改為重巡洋艦。在這個問題上,和金剛級戰列艦的情況很相似。
  • 中國人最不能忘記的巡洋艦,日本吉野號
    引言:隨著先進驅逐艦、陸海戰作戰思想的轉變,巡洋艦已經成為淘汰品。目前全球服役的巡洋艦比較出名的還有美國的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排水量超過9000噸,1983年服役,可以執行防空、反潛、反艦等任務。而另一款則是俄羅斯的基洛夫級核動力戰鬥巡洋艦,代表作是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其以強悍的反艦能力聞名世界。時至今日,彼得大帝號也服役了近20年。似乎除了這兩款巡洋艦,其他的並不為人們所熟知,然而有這樣一款巡洋艦值得中國人記住:日本吉野號。
  • 它是史上最昂貴的巡洋艦,事實上也是最後的戰列巡洋艦
    阿拉斯加級大型巡洋艦時間很快進入到了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華盛頓會議上各國獲得的巡洋艦噸位逐漸被成批下水的戰艦填滿,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已經建造了多達12艘重巡洋艦,而英國皇家海軍則有多達按照這種設計要求,最後得到的產品乾脆就是戰列巡洋艦,不過不知何故美國海軍就是不將其稱為戰列巡洋艦,而只是稱其為大型巡洋艦。二戰爆發後的1939年11月,「大型巡洋艦」正式進入設計階段。
  • 日本最新驅逐艦下水 以二戰時萬噸重巡洋艦為名
    【環球網軍事報導】7月17日,日本橫濱海洋聯合公司造船廠,日本海上自衛隊「平成27年度計劃艦」(27DDG)的二號艦「羽黑」號(舷號180)舉行了下水命名儀式。這是日本最新的摩耶級驅逐艦的二號艦。資料顯示其全長170米,標準排水量8200噸,滿載排水量超過1萬噸,採用「燃-燃電聯合」推進系統。
  • 美海軍二戰後造了多少巡洋艦,核動力型號多數量少
    【話說軍世】在戰艦進入了飛彈為主要武器裝備的時代後,通用驅逐艦逐漸成為航母和兩棲艦之外,最為重要的水面戰鬥艦艇,而二戰後包括美國在內的海軍都放棄了戰列艦的發展,不過還是曾發展了一定數量的巡洋艦,其中美國海軍擁有過很多的巡洋艦。
  • 「驚人的違約艦」,最上級巡洋艦,全部戰沉海底
    最上級重巡洋艦是日本帝國海軍20世紀30年代建造的一型巡洋艦,由藤本喜久雄設計,日本一共建造四艘,分別是:最上號、三隈號、鈴谷號、熊野號。從名字看,都是以河的名字命名,是輕巡洋艦。根據日本海軍命名規則,一等巡洋艦用山名來命名,二等巡洋艦用河川名來命名。但實際上它無論是噸位還是火力,都是妥妥地重巡洋艦的配置,只是建造時加以掩飾。
  • 二戰日本重巡洋艦盤點,在美國海軍的打擊下基本全軍覆沒!
    歡迎來到【有觀點大歷史】進行考證、整理的二戰裝備錄,讓我們開啟「日本戰艦篇」,由於當時日本戰艦多達百款,觀史君將分多期進行盤點,本期為重巡洋艦篇。圖為古鷹號重巡洋艦,排水量10630噸,最高航速33節(約61公裡),乘員639人,配各式艦炮10門,魚雷發射管6門,另可搭載兩架水上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