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有航母試驗艦?需要造一艘專用航母,成本太高試不起

2020-12-20 騰訊網

時至今日我國海軍共擁有四艘水面艦艇試驗艦,分別是主攻水聲武器方面,提升海軍的反潛能力的893詹天佑艦和894李四光艦。主攻艦面武裝的909型891畢昇艦和909A型892華羅庚艦。

892 華羅庚艦與鷹擊12

畢昇號見證了我國海軍兩代相控陣雷達與三代垂直發射系統的發展,為我國海軍的現代化立下了汗馬功勞!上述四艦除畢昇艦因為實驗裝備以垂髮單元,相控陣雷達等受關注度較高,並特徵明顯的武器裝備而知名度較高以外,詹天佑,李四光,華羅庚的存在感都很低。

畢昇艦的雙面旋轉相控陣雷達

全世界最大的常規動力潛艇是滿載排水量高達6628噸的032型飛彈試驗艇,032型飛彈試驗艇試驗是潛射彈道飛彈以及潛射巡航飛彈,以及各種口徑的魚雷、潛射反艦飛彈,逃生艙等裝備,但是潛艇實在是太難發現了……因此032型潛艇試驗艦的存在感不可以忽視

可以說只要觀察了這些試驗艦搭載了什麼武器裝備就能夠預測出一國十年內的艦艇發展方向,但是為什麼水面艦艇和潛艇的武器裝備實驗都可以通過專用的試驗艦進行試驗,而作為水面艦艇編隊絕對核心的航空母艦卻沒有專用的航空母艦試驗艦呢?

航母試驗艦為何不存在?

在尼特卡訓練基地進行的試驗最適合航空母艦滑躍甲板角度的時候,使用的是T2型滑躍甲板(滑躍角度可調)。長53米,寬17.5米,

全球第一代實用化的蒸汽彈射器,英國BS-4蒸汽彈射器全長40米,C-13-1型蒸汽彈射器全長100米,C-13-3型蒸汽彈射器全長75米,EMALS電磁彈射器軌道長100米左右,全長110米左右。

即便考慮到兩代彈射器之間的差距不會太大,但是如果不想實驗一次彈射器就大改一次航空母艦的話,為了降低每次改裝的改裝難度,彈射器試驗區應當為一個獨立的籠式區塊。最好在擋焰板前留足夠長冗餘比如說停機位前方預留長度在120米左右的彈射軌道更換區,以便試驗長度不同的彈射器。

籠式區塊與長度不同的彈射器試驗示意圖

為了適應蒸汽彈射器的儲氣需求OR電磁彈射器的儲能需求,需要在彈射器下方艙室預留儲氣罐OR飛輪儲能體系的空間。

出於對航空母艦起飛方式的探索航母試驗艦需要能夠在艦艏前端焊接大量的液壓撐杆以模擬滑躍甲板。

F-35B陸地滑躍起飛

作為航母試驗艦必然要試驗不同的降落方式,為了適應功率不同的攔阻系統,攔阻系統也得設計成整體可換,而且一艘航母正常回收艦載機至少需要三條攔阻索,也就是說需要準備三套隨時需要更換的攔阻系統。

但是航空母艦究竟是三條攔阻索好還是四條攔阻索好?因此能夠安裝多達四套攔阻索的箱體需要整體可更換,而且美國的航空母艦斜角甲板每一級之間都略有區別,因此需要考慮試驗安裝角度存在不同的攔阻索模塊,因此就會對攔阻索安裝空間提出較大的要求。

而且既然要試驗攔阻索,就不可能存在只有攔阻索沒有斜角甲板的情況,如果需要設計斜角甲板的話,最低要求也得是擋焰板位於攔阻索前端,

四攔阻索與三攔阻索模塊

為了試驗不同尺寸的艦載機至少需要三十噸級別的升降機。

而且為了儘可能的貼切實際,航母需要擁有至少三十節的航速,因為無論是攔阻索籠式結構還是彈射器籠式結構都需要大量的空間,所以航母試驗艦能且只能使用燃氣輪機作為動力來源。按照上述資料簡單整合一下是什麼?至少60米長的攔阻索模塊,全長達130米左右的起飛模塊,還需要安裝相配套的動力及作業系統。

大概長這樣

去除掉多餘邊線,並略為細化方案得到下圖

長260米左右,寬60米,按照飛行甲板尺寸預估,這至少也是一艘滿載排水量四萬噸級的中型航母……就算選擇縮減飛行甲板長度,也只能縮減到250米左右,再往後靠就要發生擋焰板和攔阻網的衝突了……就算是長度縮減到250米,這也會是一艘三萬噸級的輕型偏中型航母。

噸位都這麼大了,稍微加點自衛武裝不過分吧?兩套1130兩套海紅旗10的自衛武裝已經夠低端了吧?而且自脹式救生浮閥得裝上吧?

然後繼續整合,驚喜的得到了一艘長度260米左右,寬60米,前甲板升降機為舷內升降機,艦島後部有一臺側舷升降機,四條攔阻索,彈射起飛,機庫長160米,寬度是26至28米,最大航速三十節的至少三萬噸級的航母(淺吃水,大長寬比)……

就算是非關鍵設備全部採用民用標準造價至少也得15億美元!畢竟無論是可以整體更換的攔阻索艙還是換彈射器如換鞋的可更換彈射器模塊造價都低不了……

良心滿滿的航母試驗艦兩視圖

花上20個億去建不知道能用多久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再花幾個億裝上全套的航母設備直接去海軍當主力艦一點問題都沒有的航母實驗艦?海軍有錢燒的?費這個事?還不如取消可更換設計,將總成本壓縮到15億美元左右用來製造用於出口的廉價型二線航母呢……

考慮到航母試驗艦極度高昂的成本,各國默默打消了建造航母試驗艦的想法,並表示還是讓航母自己試吧……,總價沒準還能低點……

小結

潛艇試驗艇與主戰艦艇試驗艦存在的前提條件是需要試驗的武備體積較小,得以在不對母艦做大規模修改的情況下就可以進行響應性能測試的艦艇,比如說032型試驗彈道飛彈需要的就是加裝一個想配套的發射井,畢昇號需要試驗垂直發射的巡航飛彈需要的也只是增加前甲板平臺高度並加裝大深度的垂直發射單元即可。哪怕是尺寸最大的相控陣雷達的相關實驗也只需要試驗其中的一面即可,對於擁有大量空間的試驗艦而言,預留相應的安裝空間輕而易舉。

畢昇的346A雷達

但是航母不一樣,無論是彈射器還是攔阻索都是動輒幾十米甚至上百米跨度的大傢伙,拆裝一次都是一個大工程,而且彈射器對安裝精度要求極為苛刻,拆卸過程粗暴了被拆下去的彈射器報廢了,安裝的不牢靠彈射器的壽命會被快速消耗。而且彈射器與攔阻索是根本不可能進行分別試驗的裝備,兩者必須配套使用,這也就意味著試驗艦必須同時裝下這兩套設備,然而能夠裝得下這兩套設備的除了航母還能是什麼?

畢昇的346相控陣雷達與鷹擊-52反艦飛彈

專門建造一艘用於試驗的航空母艦?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都是得不償失的!因此可以有潛艇試驗艇,也可以有主戰艦艇裝備試驗艦,甚至還有試驗飛機發動機,飛控,火控雷達的專用的試驗機。

但是航空母艦試驗艦,絕對不可能存在!因為讓一艘真正的航母去當試驗艦實在是得不償失!

相關焦點

  • 造一艘航母真有那麼難?那為什麼在二戰,美國就造了147艘航母?
    其中泰國的航空母艦可以說是沒有什麼作用,已經成了人們觀光打卡的一個景點了,而俄羅斯僅有的航母還沒有離開修理廠,具備了製造6萬噸級航母能力的國家僅有三個,分別是美國、中國以及英國,而英國在完成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的建造工作後,在接下來的很長一個時期內,再也造不出同級別或更高級別的航空母艦了,也就意味著進行未來航母競爭的兩大國主要就是中美兩國,這也從側面說明,即使是到了高度發展的21世紀,建造航母依然有著很大的難度
  • 擊沉一艘航母需要多長時間?美國用了25天,中國需要多久?
    擊沉一艘航母究竟需要多長時間?可能大多數人會說,很難、很難。但究竟有多難,誰也不知道。根據美軍的測試美軍在不使用核武器的前提下,整整轟炸了25天才最終擊沉了航母。那麼中國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擊沉一艘航母呢?
  • 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製造了大量的航母,為什麼現在造一艘都費勁
    而在二戰時期日本和美國就擁有如此多數量的航母,為什麼發展至今的中國卻只有一艘呢?而且,現在的美國航母編隊也遠遠不及二戰時期,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按理來說工業的發展越來越強了,怎麼東西越來越少了呢?其中一個原因就是現在是和平年代,對於武器不需要造那麼多,夠儲備就好,雖然美國是工業大國,同時也在到處挑事,但現有的航母數量已經足夠他們使用的了,沒必要造那麼快。
  • 為什麼俄羅斯能改建四萬噸級航母,卻造不了兩萬噸的兩棲攻擊艦
    為什麼俄羅斯能把4.5萬噸級基輔級載機巡洋艦4號艦戈爾什科夫號改造成滿載排水量4.5萬噸的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卻造不了一艘2萬噸級的兩棲攻擊艦?能夠製造5000噸級以上的軍用造船廠,那是少之又少,不是專為民營不敢用(蘇聯時期的軍用造船廠不少轉成民營的了,俄軍敢讓這群有大量歐美資金的造船廠,造俄軍的軍艦?)就是倒閉。少數幾個有萬噸級船塢的軍用船廠,還得承擔潛艇的維護與製造,遠東地區倒是也有造船廠,問題是遠水解不了近渴,而且俄羅斯的遠東和歐洲那距離實在是太遠了!
  • 世界上能造航母的國家屈指可數。是沒錢,還是航母太沒品?
    當然航母在技術上也比較複雜,不是誰都能建造出來的,並且建造一艘航母需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撐,造一艘航母花費的錢數可不是小數目,一般國家都承受不起。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航空母艦,而真正具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數量則更為稀少,有些人覺得航空母艦之所以數量這麼少,是因為很多國家都沒有生產大型船隻的能力,那麼航母數量稀少的原因,真的是因為很多國家沒有生產大型艦船的能力嗎?
  • 為什麼美國航母全世界最大:但航母的艦島卻是全世界最小
    對於美國海軍來說,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按照現在美國海軍的造艦速度,美國海軍甚至最終會無法維持10艘航母的規模,美國目前建造航母速度非常慢,一艘航母建造時間至少要超過6年,在30到40年以後,美國海軍最多只能維持8艘航母,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國海軍的造艦速度實在太慢,比起冷戰時期要差的太多了。
  • 二戰太平洋戰場,美國組建航母,日本為什麼卻把賭注下在戰列艦?
    之後參戰了,很快就被擊沉,沒有任何戰績。那裝備這麼好的大和號,為什麼沒有任何用途呢?日本人為什麼要花大價錢去建造這一搜戰艦?日本的計劃其實,日本建造大和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事先沒有料到日本人當然知道,他們的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已經不弱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航母面對戰列艦,其實是不佔任何優勢的。當時的航母裝甲很薄,基本上挨幾顆炸彈或者是魚雷就會沉,而戰列艦裝甲很厚,沒有那麼怕炸彈。而且航母的進攻效率也不高,戰列艦就更不怕航母了。
  • 二戰全球共有幾百艘航母,為何如今舉全國之力才能造一艘航母?
    就以航母來說,作為海軍軍艦,其最重要的能力卻是上面的艦載機。我國曾經因為工業落後,所以在近代的軍事發展舉步維艱,航母更是發展了多年。但好在我國還是成功研製出了國產航母,讓中國的海軍力量躋身於世界前列。如果熟悉二戰史的朋友應該知道,在二戰中航母並不少見,很多國家都造了幾十艘航母,甚至造了上百艘航母。
  • 航母的誕生地,航母發展的執旗者,為何英國最新航母頻現漏水事故
    如果說航空母艦擁有母親的話,那麼航母的母親必然是英國,如果沒有英國海軍,現在的航母可能長得和兩棲攻擊艦一個畫風,但是為什麼英國皇家海軍最為現代化的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卻是頻現漏水事故呢?至少日本有著大量的高素質造船工人,船廠的設備也已經經歷了長時間的磨合,有圖紙有材料的話,日本造的至少要比英國快……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為了縮減成本減少塢期,將全艦劃分為了多個總段,分包給了六家造船廠,後期整體焊接。如果說公差控制良好,超級總段製造方式非常適合壓縮成本。問題是,超級總段法適合的是什麼?
  •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難?俄羅斯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去建造
    建造一艘航母有多難?俄羅斯都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資金去建造 俄羅斯這一次的航母計劃,比之前幾次稍微靠譜一丟丟,但還是很不現實。從技術層面來說,這個海牛航母採用燃氣輪機加全電推進技術。
  • 001A航母建造船塢已清空,專家分析下一艘大艦是什麼型號
    中國001A號航母成功下水了,前方的消息圖片顯示,大連造船廠用於建造001A航母的巨型船塢已經排水清空關閉塢門。有分析指出,中國的軍工造船已經進入快車道,因此用於建造001A航母的大型船塢將會很快迎來下一艘大型作戰艦艇。不過按照觀察家的分析邏輯,大連造船廠不會緊接這建造下一艘航空母艦。
  • 擊沉一艘美國航母有多困難?美國自己測試後告訴世界一個答案
    而這樣的改變也使得各國愈加重視海軍和空軍的發展,目前空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有五代機,而海軍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則是航母。 回顧我國的航母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要想研製一艘現代航母,除了需要技術以外,還需要強大的經濟實力,所以有能力獨自研製出航母的國家寥寥無幾。目前航母所有量最多的國家是美國,共有11艘核動力航母,而依靠強大的航母戰鬥群,美國的海軍實力排名世界第一。
  • 為什麼「宇宙第一強國」沒有航母,不是不能,只是沒必要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這個「宇宙第一強國」沒有航母呢?他們造不出來嗎?其實,不是不能,只是因為多方面原因沒有必要去造而已。確實,有些設備韓國造不出來,可它能像印度學習,跟別的國家買啊,印度不也沒掌握核心技術麼,照樣通過「買買買」熱火朝天的建起了國產航母,雖然說問題不斷。以韓國和西方國家的關係,想要購買那些部件,想必也能買到。維克蘭特號航母所以說,韓國不是不能建造航母。那麼,為何他們不建航母呢?
  • 2035年中國將裝備6艘航母?不,是10艘,服役時間還會提前
    中國的航母技術是完全自主的更重要的是咱們的成本優勢更大,在設計、建造航母的成本上,世界上幾乎沒有哪個國家能與中國比,美日更無法比,類似的航母,他們的建造費用往往是我們的數倍甚至十多倍。那麼既然如此,從「遼寧」艦服役到今天,已經差不多8年了,為什麼我國海軍還只有2艘航母呢?
  •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到底有多大?
    第二,雖然艦載機大多數都能夠垂直起降,但還是需要一定長度的跑到以作輔助。因為艦載機的發展還沒有很先進,在載油量、油耗、戰機重量等方面都會受到一定的限制。部分艦載機為了減少油耗並增加載彈量,需要實現段距離內滑跑起飛。所以現在為了讓航母的作戰能力更強,都是在大規模方向進行建造。
  • 為什麼印度航母選擇米格29而非蘇33?航母不能搭,俄羅斯造不了
    為什麼維克拉馬蒂亞號航空母艦搭載的是被譽為桅杆保衛者的MIG-29K戰鬥機,甚至於印度自製的維克蘭特號航空母艦也將把MIG-29k作為艦載機。那麼為什麼在印度與俄羅斯在2004年籤訂航母0元送合同的時候,要將配套艦載機定位MIG-29K海支點而非大長腿的SU-33海側衛呢?
  • 造一艘航母究竟有多難?為何全球只有四個國家能自主製造
    作為世界第一強國的美國,擁有者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戰鬥群。各國也都把航空母艦作為世界強國的武器象徵。它是所有武器中噸位最大,最具有威懾力的也是造價最高的武器裝備,被人們稱為「海上巨無霸」。艦上搭載眾多的艦載機。
  • 一戰時期造航母,從戰列艦上起飛飛機,二戰前英國航母的探索之路
    在1917年3月,當時的皇家海軍總司令下令將勇敢級輕巡洋艦的第三號艦(此後三艘巡洋艦都改造成了航母,稱為勇敢級航母),改造成飛機母艦供皇家海軍進行試驗,也就是後來英國的第一艘航母"暴怒"號。於是,初次進行改造的"暴怒"號航母,仍按照之前的方案來,將前部的艦艏主炮去掉,鋪設了一個向下傾斜的木質跑道,這個木質跑道長約69米、寬約15米。甲板下方設置了機庫,可以容納6架雙翼戰鬥機和4架水上飛機。
  • 韓國要造航母?噸位趕超歐洲國家,但卻比俄國未來航母靠譜
    前不久韓國對外界展示了未來的航母設想,讓全世界都想不到的是為何韓國需要航空母艦,根據韓國公開的方案,一種中型航母設計噸位四萬噸級而另一艘大型航母設計噸位達到了七萬噸以上,體積足矣超越歐洲任何一國的航空母艦。
  • 觀察者網一周軍評:髪國人的大航母夢
    同樣是進行半年左右的修整維護就投入巡航,母港位於橫須賀的「裡根」號航母目前在西太平洋的行動一般就是半年海上巡航,半年在港內進行維護,由於母港本身位於西太水域,航母幾乎是一離港就進入了任務水域;而「羅斯福」號這樣母港設在美國西海岸的航母,則需要大約一個月的時間航渡到西太水域,並在超過半年的巡航任務後再花至少半個月以上的時間返回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