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苗大漲2.8,肉雞利潤大漲,「鹹魚翻身」,養雞行業迎春天?

2020-12-16 惠農圈圈

2019年養雞行業迎來了春天,當時一萬隻雞養上40多天,可以賣出10-12萬元,養雞戶可謂是大賺一筆。不過到了今年,養雞整體行情並不是太好,其利潤也在大減,前三季度肉雞養殖平均虧3毛,不過很多雞農反饋,前10個月平均一隻雞虧了2元。而受飼料行情的持續反彈,今年養雞很難賺上錢。

不過從11月份開始,養雞行業迎來了利好轉變,雞企的收益終於迎來了反彈。比如說益生股份11月份銷售的雞苗為4218.15萬隻,同比上漲了11.09%,環比10月份則是大漲151.36%。雞企的收益提高,說白了就是11月份雞苗、毛雞的行情迎來了反彈上漲,儘管後期又出現了下滑,但總體來看比9-10月份好多了。

一、雞苗大漲2.8元

10月份時,因市場的肉雞走貨量低,供應端的需求有所降低,雞苗和毛雞行情持續下滑,企業的利潤也在下降。11月份毛雞迎來了上漲,雞苗從1元每羽漲到了4元每羽,企業的收益加大。

2019年的祖代種雞比較多,超過了往年歷史高位,不過2020-2021年的白羽肉雞產能迎來了釋放,毛雞行情則是低迷下滑,前11個月雞苗均價跌到了2.78元每羽,同比跌了625.84%,但11月份雞苗從1.19元每羽漲到了3.99元每羽,單月上漲了2.8元每隻,漲幅高達235.29%。

雞苗的價格之所以上漲,其實還因8-9月份的市場持續低迷,企業加快了父母代種雞的淘汰速度,以至於11月、12月的產能降低,這也為雞苗行情上漲奠定了基礎。很多企業也見狀計劃擴大產能,從而彌補過去的損失。

二、雞肉行情上漲

不僅雞苗行情反彈提升,肉雞價格也同樣上漲,11月份的利潤為0.09元每隻,儘管利潤並不高,但相比9-10月份的聯合虧損來看要好上很多。到了12月份上旬,毛雞行情上漲,目前的肉雞均價達到了3.92元每斤,相比11月則 上漲了17.37%,而12月份的養殖成本為3.48元每斤,相比11月份上漲了4.98%。

雞農老孫表示,如今的肉雞行情利好,養殖利潤也在增加,一隻5斤的雞,利潤則是為2.2元每隻。相比11月份則是漲了2.17元每隻,漲幅為2411.11%。目前的肉雞盈利已超過40天,伴隨著消費旺季的到來,養殖戶的補欄力度也在增加。而市場的鮮雞肉價格依沒改變,豬肉價格卻大漲,這與讓肉雞的替代作用增加,從而促進了雞價的反彈上漲。

不過就算毛雞行情上漲,很多雞農依舊錶示淡定,不少人對未來的毛雞行情依舊有很大擔憂,畢竟前幾次毛雞行情反彈只是曇花一現,其行情很難持續穩定下來,為此,不少人也加大了出售力度,毛雞價格也為此有所變動,價格保持穩中有跌。

有人問,未來的肉雞行情還能持續利好嗎?其實接下來的出欄將會有所減少,到時候就會支撐毛雞行情,預計年前不會大跌,將會在4元左右波動,市場的肉雞價格不會漲得太多,也就8-10元一斤。不過年初到年中,預計產能釋放增多,雞價還是有下滑局面,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毛雞、雞苗價格11月回暖 白羽肉雞產業迎來曙光?
    一位白羽肉雞企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雞苗價格上漲持續一段時間了,上遊雞苗企業盈利水平已顯著改善。對於從高點滑落的白羽肉雞產業而言,本次毛雞、雞苗價格上漲,是否意味著行業迎來曙光?卓創資訊分析師孫亞男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從目前情況來判斷,應該是一個階段性行情。若要長周期回暖,需要引種量以及肉雞消費來支撐。
  • 毛雞、雞苗價格上漲 是否意味著行業迎來曙光?
    12月9日,國內白羽肉雞行業上市公司發布了11月份銷售數據。11月,益生股份雞苗銷售數量4218.15萬隻,同比增11.09%,雞苗銷售收入1.22億元,環比10月大增151.36%。另一家白羽肉雞企業民和股份11月份銷售代雞苗2856.04萬隻,銷售收入8683.45萬元,環比增長191.71%。
  • 肉雞暴利刺激雞苗一月飆2倍!龍頭直線飆升
    雞苗現在幾乎一天一個價,價格更改的速度都趕不上它上漲的速度。其實邏輯很簡單,冬天大家都愛吃雞,雞肉賣的好,養雞利潤高,連帶著雞苗都開始飛漲。11月以來的高景氣值,直接扭轉了行業頹勢,再次進入了盈利周期。
  • 白羽肉雞雞苗價格月內漲幅235% 相關概念股或將受益
    據央視財經消息,9月以來雞苗價格持續上漲,11月單月數據表現亮眼,白羽肉雞雞苗價格月內漲幅高達235.29%。 受疫情影響,今年白羽肉雞雞苗行情一度由高位向下,但市場近期出現拐點。
  • 麻雞/肉雞/雞苗一周行情總結
    免費下載【禽學有道】,學習更多養雞技術。 白羽肉雞市場稍有恢復 本周白羽肉雞種蛋價格穩後上行,種蛋均價 0.89 元/枚,環比漲幅 36.92%。
  • 暴利養雞年之後2020年養雞能否會繼續盈利?
    任何行業的盈利狀況都是有規律的,最高行情的出現就說明低谷不會太遠,但是對蛋雞戶來說好像已經不符合正常規律了,連著盈利已經超過兩年,2019年絕對是暴利的一年,雖說現在的行情有點波動,但整體來說影響並不大,都期盼春節的蛋價出現真正的「黃金蛋」,雞蛋的行情創下十幾年來最持久的盈利時間,不僅是蛋雞的行情樂觀,肉雞行情也不甘示弱,十幾元的雞苗養成肉雞還有盈利
  • 市場現拐點 雞苗價格底部回升明顯 關注三類熱點機會
    百川數據顯示,繼上周五大漲後,14日製冷劑再次大漲,其中R134a大漲6.25%,報17000元/噸。5、多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意見,要求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到2025年,電商快件基本實現不再二次包裝,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包裝減量和綠色循環的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
  • 雞蛋價格持續走低,2020下半年,養雞行情會不會有所變化
    2020下半年的養雞行情會不會有所變化,相信這是所有養雞戶共同關心的話題! 在經歷2019年下半年的瘋狂之後,肉雞及雞苗價格遭受''肺炎''疫情和雞瘟的強力阻擊,快速的跌到了冰點,原本預計還有兩年左右的養雞紅利期,也讓新增的養殖戶願望落空。
  • 雞翅根漲幅近70% 雞苗價格創七年新高
    山東:毛雞養殖利潤豐厚 養殖戶補欄意願強烈   肉雞價格之所出現大漲,更重要的原因還是供應端出現了偏緊的狀況,而在肉雞中佔比達到50%的白羽雞,更是出現了雞苗短缺的情況。我們的記者也隨即趕赴白羽雞的養殖大省山東。
  • 河南農民養雞、孵化雞苗、賣飼料,一年收入20多萬
    我河南的一個朋友,打工十多年,一事無成,從作業員升到主管級別,五百強的工廠也混過,私營企業也呆過,從事過很多行業,但總是沒有找到方向感。三年前,準備自己創業幹點什麼,第一個想法就是養雞。但看到別人養雞並不怎麼盈利,只有一些養殖大戶發了財。雞蛋價格也不是很高,多年維持在3-5元一斤,不擴大規模很難在養雞行業有所成就。
  • 全價產品銷量增加,Prada上半年利潤大漲逾31%
    全價產品銷量增加 Prada集團上半年營業利潤大漲逾31% 在截至6月30日的6個月內,按即時匯率計算,Prada集團銷售額同比增長2%至15.7億歐元,較上年同期的3.3%有所放緩,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大漲31.2%至4.91億歐元,淨利潤大漲10%至1.5億歐元。
  • 目前各類雞苗價格多少錢一隻?養殖利潤如何?
    隨著各種惠農補貼力度的加大和鄉村振興政策的提出,不少的人也是紛紛加入了養殖等行業。其中養雞也是一個不錯的養殖選擇,那目前各類雞苗價格多少錢一隻?養殖利潤如何呢?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下吧。2.杏花雞雞苗價格:從封開縣的杏花雞養殖基地了解到,杏花雞雞苗價格在4.8-6.5元/只不等。3.七彩野雞雞苗價格:目前湖南地區的野雞苗在3元/只左右,廣州地區價格在2.1-2.8元/只,昆明地區的七彩野雞雞苗價格在4元/只左右。
  • 凍品、毛雞價格再落,養殖端利潤所剩無幾,博弈又開始了!
    毛雞價格一落再落,養殖端利潤又被擠壓沒了 毛雞價格不到一周,已經落了1元多/斤,眼看著毛雞價格從7元/斤的價格大幅直線的下滑,山東、河南、河北、江蘇等地,毛雞價格今日報價5.6-5.7元/斤不等,就這樣10塊的利潤沒有了,剛看了一下40-45天前的雞苗價格,當時雞苗價格已經是10元/羽以上了,
  • 防控疫情多地禁售活家禽,說好的養雞股行情「雞飛蛋打」,後市怎麼走?
    來源:e公司在利多和利空的交織下,養雞概念股自去年大漲之後,今年以來表現不如意。不過,機構仍然看好後市機會。2019年以來,受雞肉供給緊張,以及非洲豬瘟影響下的需求替代影響,養雞行業業績表現搶眼。白羽雞產業上遊企業益生股份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22.5億元-23億元,同比增長520.11%-533.89%。公司稱,白羽雞行業景氣度高,公司主營產品父母代肉種雞雛雞及商品代肉雛雞價格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仙壇股份預計2019年淨利潤為9.5億元-10.5億元,同比增長136.34%-161.22%。
  • 白羽肉雞進入低谷期,雞苗價格今日繼續下滑
    前兩年的白羽肉雞暴利時代好像一去不復返,今年我國白羽肉雞養殖行業一直在虧損線附近徘徊,肉雞養殖似乎進入了微利時代,而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全球糧食危機,國內小麥,玉米,大豆不斷漲價,畜禽養殖的飼料也水漲船高,大大增加了畜禽養殖成本,但是低迷的行情使得我國白羽肉雞養殖行業步履維艱。
  • 散養300隻土雞一年利潤是多少?賺錢嗎?附養殖成本利潤預算
    另外養殖技術和管理水平也直接關係到成本和利潤。如果環境條件控制不好,雞容易生病,會增加藥物成本,如果養殖後期死亡率高1000隻到出欄剩下600隻,那每隻雞的成本就會增高。養殖技術不過關,同等日齡出欄的雞重量輕,品相差,價格也會賣不起。很多被市場淘汰的養殖戶都是吃了不懂技術的虧,成本高,利潤薄,不懂行道還賠很多錢,但請相信這絕不是行業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