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Grab收購後的這5個月,Uber東南亞的員工都經歷了什麼?

2020-12-12 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36氪海外站 KrASIA,原文標題 This is what happened to employees when Uber sold its Southeast Asia unit to Grab

幾個月前,Uber 退出東南亞市場,當地500名僱員隨之失業。

雖然早有預兆,Grab 三月宣布正式收購 Uber 東南亞業務的消息還是引起了極大的震動,其中以 Grab 和 Uber 公司的僱員最為震驚。

交接的日子十分忙亂。一則記錄了 Uber 新加坡公司員工離職打包場景的視頻在網絡上流傳甚廣。視頻上說,員工們被突然告知要在幾小時內清空自己的辦公用品,並離開大樓的。

這一說法隨即引發爭議。一些員工表示只有幾個部門出現了上述場面,還有一些人則表示公司給出了一天的時間讓他們打包離職。不過,所有人都認為,在 Grab 與 Uber 確認籤訂收購協議的最初幾天裡,各類信息十分混亂,的確讓員工們應接不暇。

印尼公司那邊,據前 Uber 員工透露,一位從美國總部來的同事才剛剛赴任,還正滿心歡喜地期待接下來的交換項目(Uber 允許員工們申請分部間的短期調任)。據傳這位同事為這個交換崗準備了很長時間,甚至已經開始自學印尼語。她的上司此前並沒有跟她提醒過現在赴任可能出現問題,然而她到達印尼沒多久就被告知 Uber 要退出印尼市場,之前的一切計劃也就隨之泡湯了。

被收購後

Uber 2013年進入東南亞,首站設點新加坡。截止 Uber 退出東南亞的時候,公司已在當地擁有500名員工。收購消息宣布的當天,僱員得到保證將不會失業。收購 Uber 東南亞業務的 Grab 將接收全部 Uber 前僱員。

在正式宣布後的一個月(也就是今年四月),TechCrunch 曾報導過,許多 Uber 前員工表示自己是公司的棄卒,且對於加入 Grab 深感為難。

一些員工告訴 TechCrunch,未經個人同意就直接把他們的工作崗位轉入 Grab,這樣的做法未免太過霸道。如果他們拒絕 Grab 的這個 offer,他們只能拿到法律規定範圍內最低的離職補償金。除非他們在 Grab 的薪資待遇低於原職位,才能拿到更高的離職補償金。此外,這一時期僱員們被禁止調任 Uber 其他國家的分公司。

一個月以後,36氪海外站 KrASIA 走訪了 Uber 在東南亞地區各級別的前員工,試圖尋找出事情的整個演變過程。顯而易見的是,東南亞地區的500個僱員並沒有全部歸併入 Grab。知情人士透露,只有不到10%的 Uber 新加坡團隊成員加入了 Grab,而加入者中大多數是市場團隊裡的初級員工;在印尼,同樣轉入 Grab 的團隊成員則不到5%;在菲律賓倒是有25%的僱員加入了 Grab,其中一半來自於 Uber Eats。

Grab 拒絕公布加入公司的前 Uber 僱員數量及各自的職位。據 Grab 發言人表示,轉入公司的僱員數量整體較為可觀,其中包含不少之前在 Uber Eats 供職的僱員。

印尼最大電信公司之一的數位化戰略投資部門領導 Usman Lodhi 表示,儘管東南亞地區長期被抱怨缺乏高質量的僱員,但是吸收 Uber 原先在東南亞地區員工這一舉措,也並非 Grab 的最優解。Lodhi 此前曾任巴西打車軟體 Easy Taxi 印尼分支的創始人和董事長,雖然 Easy Taxi 在2014-2016年慢慢退出了亞洲市場,但 Lodhi 一直觀察著亞洲打車行業的動向。

Lodhi 認為 Grab 並不希望 Uber 全體僱員都轉入自己公司之內。相反,理解這項收購交易中 Grab 真正想要的至為關鍵,即結束其與 Uber 在東南亞地區曠日持久的燒錢戰,並收購 Uber 旗下外賣業務 Uber Eats。如此,Grab 就成了當地乘客和司機共享出行的唯一選擇,否則他們就只能繼續接受傳統計程車公司的服務。

Grab 還是希望招募一些 Uber 留在東南亞地區的高管。正如 Lodhi 所說,人才是公司發展很重要的因素。每一個公司都渴望頂尖人才。

Grab 曾告訴 KrASIA 他們會盡最大努力跟500個 Uber 前員工一一對話,並為他們匹配公司內部合適職位。整個過程預計耗時3個月。而事實上,Grab 與 Uber 的用人結構差不多相同,其中職級較高的崗位都被 Grab 資深員工盤踞,只有極少的 Uber 前員工才能得到這些高位。

KrASIA 了解到,大多數 Uber 前員工對於 Grab 提供的崗位和薪資待遇並不滿意,婉拒者頗多。知情人表示做出這個決定也不容易,但要他們加入 Grab,至少應該保證他們與在 Uber 時的薪資待遇一致。

那些加入 Grab 的 Uber 前員工中,有一位表示接受offer的原因主要是因為 Grab 提供的職位符合其個人職業規劃相。還有一位則表示,在薪資合理的情況下,選擇了繼續在東南亞為其日後交通問題作出貢獻。不管出於上述哪種原因,這兩個人都加入了 Grab 的市場部門。

並不是說這些 Uber 前僱員除了 Grab 就無處可去。事實上他們還有很多其他選擇。Grab 在印尼最大的對手 Go-Jek 已經通過當地社交媒體發聲,邀請這些 Uber 前僱工加入自己的團隊。而其他如 Lazada 和 Shopee 這樣的東南亞小巨頭也一樣積極延攬人才。

知情者透露,在 Uber 印尼公司的前員工中,只有2%的人選擇了 Go-Jek,3%的人選擇了 Grab。

前對手,新老闆

調任僱員第一個不適應的是企業文化。Lodhi 表示,共享出行是一個競爭十分激烈的行業。突然進入曾經你死我活的對手公司上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Uber 前僱員們在被匆促告知短時間內即需清空辦公室後,已經覺得被孤立了。即便 Grab CEO Anthony Tan 在第二天的公司全體大會上特意向到來的前 Uber 員工致辭,僱員們對於環境依然不適應。

一個曾經參加了那場全體會議的職員告訴 KrASIA,Anthony Tan 大講特講共享出行這個行業有多棒,它們是怎麼改變城市出行及增加民眾收入的。職員表示,「我們對這些當然很清楚,是我們一手打造起來的這個行業」。

這些敏感的情緒恰恰反映了這些 Uber 前僱員對於加入 Grab 的保留態度,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這麼覺得。

一些僱員並不會一直那麼感性。2016年加入 Uber 新加坡公司的僱員 Krshna Prashant 表示,「當收購交易確認達成的時候,我們的確很失落。因為那也是我的第一份工作。但當事情逐漸淡化,我們也陸續約聊了包括 Grab 在內的很多公司去尋找合適的新崗位。」最終,Prashant 選擇了 Grab 的工作。

Lodhi 說,此次 Uber 匆促通知公司所有人清理辦公用品,事情走到這一步其實早有預兆。當年 Easy Taxi 關門的時候,他的團隊也是這麼處理的。這樣做是受法律保護的,最大可能減少員工複製/刪除機密文件的機會。

一名後來加入 Grab 的 Uber 前僱員接受 KrASIA 採訪時表示,Uber 和 Grab 的併購與他經歷過的其他公司併購都不同。「在並/收購交易中,一般會有一系列的訴求,包括類似信息安全的敏感信息,交接的流程也從來都是困難重重。也許這些都可以順利解決,但即便如此,兩家公司的過渡中總會出現一些不調和的因素。而在一樁併購案中,這些不相同的地方並沒有正確錯誤之分。」

Grab 指出,要求僱員們在幾個小時之內打包離職,並不算一項正式指令,但是 Grab 也並不排除這是協議裡有關交接程序的條款。Grab 表示公司已經採取了儘可能溫和的手段完成這個過渡。

人才本土化

在過去的這些年中,Uber 自己對於當地人才的維護足夠用心嗎?Uber 前僱員四月告訴 TechCrunch,他們當時已被禁止申請 Uber 其他地區公司的職位。

然而在最近的採訪中,一些員工透露,Uber 允許他們重新申請其他地方的崗位,並且 Uber 內部也有 HR 專門負責這個操作。「我們被像新員工一樣對待。只不過我們不需要參加那些招聘前分析類的測試。」不準申請其他地方崗位的限制或許只是在特定時間內對特定群體是起作用的。

Lodhi 表示,他並不知道為什麼收購協議要限制 Uber 員工申請其他地方的崗位,但他暗示投資人和股東的意見或許也從中起了作用,因為他們在收購中是有話語權的。

軟銀是 Uber 和 Grab 共同的主要投資人,並在東南亞有很多其他的投資。Lodhi 表示,對於 Uber 和 Grab 兩家公司而言,保持工作人員本地化很有必要。這也是他們能夠確保公司在該地區取得持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36氪國際站KrASIA出品。編輯:趙小純。

「出海頻道」已經在36氪app上開出來了!將為大家集中地提供出海的好內容(今年會特別聚焦東南亞)。來,跟著小動畫,三步置頂出海頻道,一鍵直達關鍵動態。

相關焦點

  • 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 打車公司Grab推出外賣業務GrabFood
    【TechWeb報導】5月2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完成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後,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正式推出了外賣業務GrabFood。該服務已經在包括泰國在內的少數幾個國家試點,現在正式登陸新加坡,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覆蓋東南亞六大核心市場。
  • Grab正式宣布收購Uber的東南亞業務
    PingWest品玩3月26日報導,Grab今天宣布收購Uber的東南亞業務。這是在東南亞地區同類交易中規模最大的一筆交易,Grab將把Uber在區內的共乘和送餐業務整合到Grab現有的多式聯運和金融科技平臺中。
  • 亞洲風雲再起,東南亞的打車巨頭Grab正式收購Uber的東南亞業務
    3月26日,東南亞的打車巨頭Grab正式宣布收購優步Uber的東南亞業務,東南亞的打車巨頭Grab將把優步Uber在區內的共乘和送餐業務整合到Grab現有的多式聯運和金融科技平臺中。雙方業務整合後,Uber將獲得Grab27.5%股權,同時UberCEO將加入Grab的董事會。Grab是東南亞使用率最高的O2O移動打車平臺之一,每天為超過500萬用提供網約車服務、送餐服務以及借貸服務。目前Grab的市場已經覆蓋了新加坡、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緬甸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各國。
  • Uber在亞洲再次敗了,Grab宣布收購其東南亞業務
    網易科技訊 3月26日消息,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繼敗走中國之後,Uber正式退出東南亞。Uber因此獲得Grab 27.5%的股份。資料顯示,Grab成立於2012年,目前在東南亞8個國家的191個城市運營,平臺註冊司機230萬,日均訂單達350萬。此外,Grab還已進軍支付、外賣等O2O業務。 2015年5月滴滴首次投資Grab,並在2016年8月追加融資,成為Grab戰略投資者。滴滴表示,非常支持此項交易,將作為戰略投資者和Grab繼續展開長期合作。
  • 亞洲網際網路力量再戰告捷 Grab收購Uber東南亞業務
    【環球科技3月26日綜合報導 記者 心月】今天上午10點,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繼敗走中國之後,Uber正式退出東南亞。Uber因此獲得Grab27.5%的股份。
  • 東南亞最大打車平臺Grab裁員5%|全球快訊
    水草 2020-06-16 20:00 導語 創頭條編譯  6月16日,東南亞最大打車平臺Grab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Anthony Tan在致員工的一封信中宣布,公司將裁員360人左右,約佔員工總數5%。
  • Grab在東南亞與優步合併
    線上到線下(O2O)移動平臺 - 擴大GrabFood,成為較大的送餐服務提供商 新加坡和舊金山2018年3月26日電 /美通社/ -- Grab今天宣布收購Uber的東南亞業務。 隨著Grab接管Uber在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和資產,Grab將擴大其作為東南亞最具成本效益的平臺之領導地位。作為是次收購交易的一部分,Uber將收購Grab 27.5%的股份,而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亦將加入Grab的董事會。
  • 新加坡打車應用Grab強勢崛起 成Uber東南亞市場勁敵
    近日歐普商用照明攜手阿拉丁全媒體,以及眾多照明、室內領域的設計大咖,前往諾亞財富總部現場一探究竟,實地考察照明設計如何顛覆傳對抗Uber需要大筆資金 Grab新一輪融資7.5億美元網易科技訊9月2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東南亞在線打車服務公司Grab日前表示,它已在由軟銀集團領投的新一輪融資中籌得7.5億美元的資金
  • Uber和競爭對手Grab合作 東南亞業務確已轉手
    (據Masiev報導)在2016年失去中國業務後,優步正在喪失更多亞洲市場。周一上午,騎行巨頭Uber宣布其已同意將在東南亞的業務出售給該地區的競爭對手Grab。作為收購的一部分,Uber將收購Grab 27.5%的股份,Uber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也將加入Grab董事會。這不是優步第一次退出亞洲市場。2016年7月,Uber將其在中國的業務出售給了中國最大的乘車共享提供商Didi Chuxing。
  • Grab接手Uber東南亞業務 監管機構介入調查
    馬來西亞政府官員4月2日表示,會對Grab接手Uber東南亞業務後潛在的壟斷行為進行持續關注,突然提價等行為將成為監督重點。新加坡競爭委員會(CCS)也曾在3月30日表示,有合適的理由懷疑Uber將東南亞業務出售給競爭對手Grab的交易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
  • 監管機構調查Grab接手Uber東南亞業務
    PingWest品玩4月3日報導,馬來西亞政府官員4月2日表示,會對Grab接手Uber東南亞業務後潛在的壟斷行為進行持續關注,突然提價等行為將成為監督重點。新加坡競爭委員會(CCS)也曾在3月30日表示,有合適的理由懷疑Uber將東南亞業務出售給競爭對手Grab的交易違反了公平競爭原則。
  • Uber同意將其東南亞業務出售給Grab
    Uber已同意將其東南亞業務出售給其競爭對手Grab,這筆交易將標誌著東南亞共享汽車行業的第一次大型整合。交易完成後Grab將對印度尼西亞的Go-Jek等競爭對手施加更大壓力。作為交易的一部分,Uber將在合併後的業務中獲得最高30%的股份。
  • 合併涉嫌壟斷 Grab和Uber東南亞或被開罰單
    7月6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新加坡反壟斷機構周四表示,打車軟體Uber與Grab的合併使得本地區競爭大幅減少,提議對兩家公司進行財務處罰,並要求採取措施促進競爭,甚至可能叫停兩家公司的合併交易。今年3月,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Uber因此獲得Grab 27.5%的股份。
  • Grab 首創「共享摩託」的東南亞版Uber
    業內人士指出,Grab比Uber更懂得東南亞用戶的需求,這也是它稱霸東南亞的原因之一。各路資金追捧Grab公司全稱為「Grab Taxi Holdings Pte Ltd」,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共享出行平臺,創立於2012年,總部設立於新加坡。
  • 再裁5400 人,CTO 離職,Uber 上市一年都經歷了什麼?
    這家曾經的明星初創公司於 2019 年 5 月 17 日上市,到 2019 年 10 月,也就是上市 5 個月左右的時候,Uber 已密集啟動了三輪大規模裁員並累計裁掉近 1200 人。 在上市即將滿一周年的時候,Uber 又進行了一輪大規模裁員。
  • 除了新加坡 馬來西亞政府現在也開始調查Grab收購Uber
    此前一直有消息稱Uber正在與Grab協商出售其東南亞地區的業務給後者,幾天前,這一消息也得到了官方的證實,Uber以退出東南亞地區為代價換取了Grab 27.5%的市場份額。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整個事情似乎並沒有想像中順利。
  • Uber把東南亞業務賣給了Grab 在全球市場繼續大撤退
    3月26日,東南亞打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Uber東南亞的打車和外賣業務,Uber因此獲得Grab 27.5%的股份。根據兩家公司的聲明,Grab將接過Uber在柬埔寨、印尼、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及資產。
  • 東南亞情報站|Grab收購Kudo打造行動支付平臺,印電商巨頭Snapdeal...
    下面讓獵雲君帶大家一起來看一下東南亞創投圈在4月2日到4月8日期間發生了哪些事情。Grab收購印尼創企Kudo,加快建立行動支付平臺Uber在東南亞最大的競爭對手Grab近日收購了印尼創企Kudo,以加快建立當地的行動支付平臺。Grab和Kudo均沒有透露這次收購的詳細信息。
  • Grab:公司有能力收購Gojek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12月3日,新加坡企業Grab的執行長在一份內部文件中對員工表示,該公司有能力進行收購,此前有報導稱Grab將與其區域競爭對手Gojek合併。
  • Grab創始人:雖然Uber已退出,但東南亞還有很多競爭對手
    據國外媒體報導,Grab剛剛收購了Uber在東南亞地區的業務,在本地區獲得了主導地位。但Grab公司表示,儘管外界可能會有這樣的感覺,但在東南亞叫車服務領域,仍然存在非常激烈的競爭。Grab和Uber之間的交易,在上周遭到了新加坡消費者委員會(CCCS)的調查,該機構認為這一合作對消費者會帶來潛在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