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語
中國詩鄉——綏陽,是貴州高原一顆燦爛的明珠,文化底蘊深厚,因詩歌文化歷史悠久,歷代詩人輩出、風雅長興,素有「中國詩鄉」之美譽。2001年被評為全國文化先進縣,2008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綏陽具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近年來,共計完成10大類188項非遺文化資源普查,採集視頻圖片資料180GB,文字資料70餘萬字。目前,全縣共有省級非遺項目17項,市級非遺項目29項,縣級非遺項目134項。
即日起,我們將陸續向你推薦綏陽非遺文化,讓更多的人了解綏陽民間文化藝術,讓綏陽非遺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和保護。
多彩非遺,美好生活。今天為你推薦省級非遺項目——苗族藥枕製作技藝。
苗族藥枕
苗族藥枕製作技藝,傳承至今已有160多年歷史,家族傳承,以綏陽縣太白鎮太平苗寨趙王王氏家族白苗九支係為代表。代表性傳承人王信梅(王九妹),綏陽縣太白鎮太平苗寨人,白苗,小學文化,1979年4月生,5歲跟父親上山採藥,6歲隨父親出診鄉鄰,7歲跟母親學習白苗貼布繡,8歲能識別、採挖50餘種中草藥。從藝白苗貼布繡、白苗藥枕製作技藝30餘年,當地人稱「九苗女」。
2016年創辦九苗益草堂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傳統手工藝苗族刺繡與現代技術相結合,加工製作白苗藥枕、藥墊等傳統中草藥康養系列產品,帶動梘壩尖山苗寨、太白太平苗寨50多人務工就業,助力脫貧攻堅。
產品分為單裝藥枕藥墊和套裝藥枕藥墊兩大系列,具體包括車枕、車墊、車靠、睡枕、睡墊、沙發墊、椅墊等。採挖苗寨山上野生中草藥製作而成,具有緩解疲勞、改善睡眠、預防疾病等保健功效。
2018年6月,苗族藥枕製作技藝赴貴陽參加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多彩貴州「非遺周末聚」——綏陽專場展演活動,產品得到省內外非遺專家一致認可。
2018年10月,第38屆世界詩人大會在詩鄉綏陽舉行,白苗藥枕、藥墊受到國內外詩人和嘉賓的喜愛和好評。
2019年4月,《苗族藥枕製作技藝》列入貴州省第五批省級非遺保護項目。
非遺資料採集:田豐永
喜歡我,關注我
也請你把我推薦給身邊的親人朋友,感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