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盛產成語的歷史名城,三四千成語與之有關

2020-12-15 熊媽好物精選

在漢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數量驚人的詞彙,光是成語就多得數不清。有一座歷史名城,跟成語有很深的淵源,據說有三千多個成語產自那裡。此城名叫邯鄲,有成語之都的美稱。

邯鄲古城像

中國有很多歷史名城,往往數易其名,唯獨邯鄲,從周朝建立到現在,一直沿用舊名。此城跟成語淵源這麼深,當然跟它做過趙國的都城有關。但是鄰近的韓趙秦等國的都城為什麼就沒有「生產」出這樣多的成語呢?

為了印證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有這麼一個故事:秦國的白起率兵進犯趙國,趙國派趙括迎敵,但是趙括只會「紙上談兵」,吃了敗仗,造成四十萬趙兵被活埋。趙王派人到魏國搬救兵,魏國畏懼強秦不敢救援。信陵君認為「唇亡齒寒」,不能不救,於是他想法盜來兵符,指揮魏兵,大敗秦軍,救了趙國。(是為「竊符救趙」)這時候,平原君也在設法自救。有人給他獻計:假如向秦國俯首稱臣,秦兵自退。平原君一時「猶豫不決」。

竊符救趙畫像

平原君後來想通了,他認為不能向秦國屈服,就想到楚國去搬救兵。但是說服楚王不是件容易事,他想在自己的食客中找一個有口才的人。在最需要的時候,「毛遂自薦」,說自己最合適。平原君將信將疑,就說:有本事的人,就像口袋裡的錐子,我怎麼沒看見你露出錐尖來?毛遂說:你什麼時候把我放口袋裡了,如果你把我放口袋裡,我早就露尖——「脫穎而出」了。……

你看這一塊堆就出了六個成語。

在邯鄲還出過將相和的故事,藺相如、廉頗一個為相,一個為將。先是鬧了點矛盾,但是最終握手言歡。他們倆的故事又給我們留下了好幾個成語,像「價值連城」「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怒髮衝冠」就是他們給造的。

完璧歸趙畫像

以上只是有限的幾個例子,三四千個成語豈能一一詳細講述?

《中國成語大會》大家都不陌生,其錄製現場就在邯鄲,看來節目編導還是煞費苦心的。

相關焦點

  • 一座盛產成語的歷史名城,三四千成語與之有關
    在漢語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產生了數量驚人的詞彙,光是成語就多得數不清。有一座歷史名城,跟成語有很深的淵源,據說有三千多個成語產自那裡。此城名叫邯鄲,有成語之都的美稱。邯鄲古城像中國有很多歷史名城,往往數易其名,唯獨邯鄲,從周朝建立到現在,一直沿用舊名。此城跟成語淵源這麼深,當然跟它做過趙國的都城有關。但是鄰近的韓趙秦等國的都城為什麼就沒有「生產」出這樣多的成語呢?為了印證這一點,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一本書奠定了一張城市名片   2016年4月1日,在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式上,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向開封市政府頒發了「中國成語典故名城」牌匾,並在開封建立「中國成語典故文化研究基地」。使古城開封成為全國首座「中國成語典故名城」,也是開封在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又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成語是一種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或人們的口頭故事,長期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成語結構固定,意思精闢,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被人稱之為濃縮的中華文化。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中國成語之都:上千條成語與這有關,中國一座被遺忘的古都
    單單從咱們國家的歷史上來看,河北絕對算得上是個臥虎藏龍的省份。這裡有著數座在歷史上極盡輝煌的城市,也有著不少文化上影響力、傳承非常深遠的城市,例如之前筆者寫過的普通話採集地承德,也例如咱們今天要來了解的這座公認的中國成語之都——邯鄲。
  • 1600條有關山西的四字成語 你都知道嗎?
    如果加上和山西有點兒關聯的,就達到1600條左右(都是嚴格意義上的四字成語,不含典故)。  需要說明的是,和山西直接相關是指成語的源頭來源於我們山西,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各種典籍,在後世的各個朝代又不斷層壘疊加,最後形成了今天數量眾多、含義豐富的成語;有點兒關聯是指,成語在其產生和定型過程中,有山西籍名人,促進了成語的傳播,對成語的最終定型起到了推動作用。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一本書奠定了一張城市名片   2016年4月1日,在開封清明文化節開幕式上,中國文聯、中國民協向開封市政府頒發了「中國成語典故名城」牌匾,並在開封建立「中國成語典故文化研究基地」。使古城開封成為全國首座「中國成語典故名城」,也是開封在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又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名字用了3000多年,1584個成語跟這座城市有關
    不管是哪一種說法,都能夠看出,邯鄲都是一座禮儀之城。邯鄲不僅僅是一座注重禮儀的城市。邯鄲作為一座3100餘年沒有改名的城市。在這座城市裡沉澱的歷史文化也是其他城市的幾倍,有了這些歷史文化的滋養,才有了在抗日戰場以及解放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將士們,也才有了現在古色古香的邯鄲城。
  • 河北邯鄲市:一座盛產成語典故的千年古都
    成語典故依然是今日邯鄲鮮明的城市特色元素。資料圖片  閱讀提示  它位於河北省南端,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被稱為河北的南大門。  它曾歷經輝煌,有8000年文化史、3000年建城史,名稱沿用2000多年未改。  它是成語之都,歷史上1500餘條成語與之有關,成為中華文化中的特例。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成語是一種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或人們的口頭故事,長期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成語結構固定,意思精闢,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被人稱之為濃縮的中華文化。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中國歷史名城:新黃山古屯溪,三個成語說壽縣
    中國歷史名城:新黃山古屯溪,三個成語說壽縣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黃山,江南著名的遊覽勝地。山,就是山嘛,和城市似乎沒有關係。真的這樣嗎?翻開地圖看,黃山腳下怎麼一下子冒出來一個黃山市?這個運用仿生學的原理,獨具匠心建造的小村子,開仿生學之先河,建造出堪稱「中國一絕」的人工水系,圍繞著牛形村莊,建立起套靈活的人工水系,做活了一篇水文章,真是叫人拍案叫絕的奇思妙想。這個村子是南宋時期修建的,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不消說,就和黟縣那個「黟」字一樣,蘊藏了深沉的古典文化內涵。你看吧,一個個明清時代古院落的布局,結構極其精緻合理。
  • 342[茶餘飯後]那些與成語有關的園林景點
    這裡面有不少與成語有關的景點。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許多是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與古典園林的景點相結合,堪稱相輔相成,耐人尋味,陡增了景點的文化底蘊和遊覽價值。留園中部水池西岸有一座兩層樓大型建築,長約10米,八角門洞之上鑲嵌「曲溪」兩字,為文徵明所書,這就是曲溪樓。它所對應的成語便是曲水流觴。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邯鄲(組圖)
    雕塑《胡服騎射》源自邯鄲歷史上發生的故事完璧歸趙的故事就發生在邯鄲  成語典故是中國文化中的精華,簡單明了,寓意深刻。有時千言萬語也表達不明白的事情,一句成語典故卻能表達得淋漓盡致,恰到好處。邯鄲作為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很多有名的歷史事件發生在這裡,為成語典故的形成培育了豐饒的土壤。
  • 一個成語一處景,伴著那些耳熟能詳的成語遊中國之安徽篇
    從甲骨文到簡體字,文字的不斷更新,也是華夏文明發展的歷史進程。如果說在華夏文明中,在漢字語言中最為言簡意賅的形式就是成語了。成語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在5萬多條的成語中,其中96%為四字格式,也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語。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奇妙的是,成語典故既在古代中國的學術思想中佔據重要地位,也在普通百姓的生產生活中盡情呈現;既流淌在文人墨客的篇章中,也活躍在城鄉百姓的口耳間。數量龐大的成語,凝聚了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精髓,也為後世佐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見微知著鮮活如初一座歷史悠久的八公山,一座可以鮮活如初的壽州古城,一部鴻篇巨製《淮南子》,承載了厚重的文化積澱。
  • 開封將成語典故元素融入旅遊景區 傳承歷史文化
    尤其是設在大宋御河兩岸的開封成語典故苑讓他大開眼界。聽說開封剛剛被中國民協授予「中國成語典故名城」榮譽稱號,這是繼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菊花名城、中國書法名城、中國收藏文化名城等榮譽稱號之後的第八塊「國」字號金字招牌,他更是感慨不已:早年在河南大學讀書期間,他曾深深感受到了開封這座古城的魅力,十幾年時間,開封發生了這麼大變化,真是出乎他的意料。
  • 中國成語之都:上千條成語與這有關,中國一座被遺忘的古都
    單單從咱們國家的歷史上來看,河北絕對算得上是個臥虎藏龍的省份。這裡有著數座在歷史上極盡輝煌的城市,也有著不少文化上影響力、傳承非常深遠的城市,例如之前筆者寫過的普通話採集地承德,也例如咱們今天要來了解的這座公認的中國成語之都——邯鄲。
  • 3000年從未改名字的城市,1500多個成語和它有關,境內景點眾多
    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分布著許多歷史文化名城。許多城市是我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這些城市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的歷史文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如古城西安、北京、商丘、洛陽等,縱觀這些古城的歷史在改朝換代之時,都會被改名字,如南京共有44個曾用名,似乎不改名字的古城不是一個合格的古城。但今天給大家介紹河北的一座古城,有著3000多年的建城史,但從古至今依然就一個名字,還有1500多個成語和它有關,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這個城市就是邯鄲。
  • 【走進國學】歷史上和安陽有關的成語典故
    安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七朝古都,甲骨文的故鄉,世界文化遺產殷墟所在地,《周易》發祥地。中華文化從這裡走來,中華文明在這裡成長。正所謂:千年古都百回演義,一掬洹水半部春秋。今天,北京師範大學教育碩士、玄鳥文化論壇主席、安陽市龍安高中高級教師餘文國將和大家聊一聊歷史上和咱們安陽有關的成語典故。
  • 開封成為全國首座「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答案就是開封成語典故。「開卷有益」「杞人憂天」「五十步笑百步」……這些你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故事都發生在開封。4月1日,隨著中國文聯副主席楊承志,中國民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羅楊分別將「中國成語典故名城」「中國成語典故文化研究基地」的牌匾交到市領導王載飛、孫曉紅手中,開封作為中國成語典故「主產地」的特殊地位進一步確立。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