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給自己寄快遞為哪般?原來是保價商品故意損毀騙賠償

2020-12-21 華龍網

  

  圖為損毀的石灰粉仿製的玉器。 江北警方供圖 華龍網發

  圖為損毀的玉器。 江北警方供圖 華龍網發

  華龍網3月30日18時訊(記者 陳俊帆)跨省寄保價快遞,自己又乘火車去收件,看似這人有病,其實這人有「招」,咋回事呢?記者今(30)日從重慶警方獲悉,一起涉及全國多個省市,持續近兩年的利用保價快遞騙賠償詐騙案,於去年12月被江北觀音橋商圈派出所破獲。嫌疑人於某的落網也讓快遞公司冤枉賠償8萬餘元之後,終於真相大白。

  保價快遞商品「意外」破損  疑似騙賠償

  2015年11月29日,重慶江北觀音橋商圈派出所接到某快遞公司報警,稱疑似有人利用保價商品騙賠償,請求警方調查。

  報案快遞公司稱,他們接到一起同城保價快遞,自稱是微商,從九龍坡寄一件玉器到龍頭寺火車站給客戶於某。寄件人只填寫了姓名愛華(化名),並出示了商品的發票,顯示價值金額6000餘元,隨後支付了保價費及快遞費後,便籤訂了保價合同。

  「因為保價商品都會進行驗貨」,負責接收玉器的快遞員表示在寄件時,玉器的確完好無損,但收貨人於某收貨時卻告知商品破損,要求賠償。

  為何會破損?快遞公司曾展開過調查,判斷了幾種可能性:

  可能性一:寄件時商品就已經破損,快遞員並沒有驗貨,為逃避責任謊稱驗過貨。

  可能性二:的確是在運輸過程中破損。但快遞公司分析,如今包裹都是專業密封,這一可能性極低。

  可能性三:收貨時出現問題。快遞公司稱,凡是保價商品,快遞員在交貨時都會讓收貨人當面拆封,所以問題幾乎不可能發生在收貨環節。

  那麼究竟問題出在哪裡?快遞公司百思不得其解……因為籤訂過保價合同,按照合約理賠部開始索要收貨人於某的銀行卡號、身份信息走賠償程序,並賠償了6000餘元。

  然而正是理賠人的信息讓快遞公司的調查有了新的發現。「本次理賠對象在山西、北京也出現過類似因為保價商品破損要求賠償的事情。」快遞公司稱,此外在調取快遞員通話錄音時,他們發現,寄件人與收件人的聲音非常相似,像同一個人。

  會不會是利用保價騙賠償?為了弄清真相,快遞公司向警方求助。

  警方調查確認系詐騙 保價玉器實為石灰粉仿製

  接警後,重慶江北警方調查發現,嫌疑人保價的玉器其實是用石灰粉仿製而成,市面價格僅僅10至20元,根本不值保價金額。之所以能夠保價,是因為快遞員在收取商品時無法作出正確評估,只是根據商品發票金額估價。

  「發票可能系偽造。」與此同時,警方也對理賠對象於某身份進行查詢,發現北京等多個省市的快遞公司也有類似報案,其理賠信息均指向河南保定人於某。

  追查於某下落成為警方當務之急。通過多日調查,最終重慶江北警方於去年12月底在南京將準備再次作案的犯罪嫌疑人於某抓獲。 

  收快遞時「巧」毀商品 嫌犯也曾是名快遞員

  嫌犯歸案,那麼讓快遞公司困惑已久的商品破損原因究竟是啥終於有了答案!

  警方介紹,嫌犯理賠所用的身份信息就是其本人,姓於,河南保定人,今年25歲。

  於某交代,他知道寄送保價快遞會檢驗商品,不過只是檢查是否有損壞,並不能做價值評估。而保價金額是根據寄件人提供的發票標價的高低進行衡量。於是他事先偽造了玉器發票,在成功寄送快遞後,收件時再人為損壞商品。

  「因為玉器是用石灰粉仿製,有時我拿過快遞,暗中有手猛捏,導致玉器破損。有時發現捏不壞後,便藉口先離開一小會,偷偷找沒有監控的地方拆開包裝再人為損壞。」於某稱,他清楚自己未當面拆封,但商品破損已成事實後,快遞員往往怕擔責任,會告訴公司收件人是當面拆封。

  而之所以於某會對快遞員的行為和心理了如指掌,於某稱他以前也曾當過快遞,因為類似未當面拆封后商品破損進行賠償過。

  跨省寄包裹已詐騙8省市 嫌犯作案18起涉案8萬餘元

  據於某交代,他第一次作案是在2014年,於北京成功利用保價商品,故意損毀騙得賠償8800元。之後沿著地圖選擇一日車程即可到達的省份寄送包裹,然後乘坐火車去收件。

  警方調查核實,目前於某已經作案18起,詐騙金額高達8萬餘元,涉及北京、山西等8個省市。

  目前,犯罪嫌疑人於某因涉嫌詐騙已被重慶江北警方刑拘。

  警方提醒,快遞公司應加大貨品從收件到送貨時的管理力度,不要給不法人員可趁之機。同時市民在寄快遞時有兩點要注意,首先是對昂貴商品交易要特別警惕,要進行保價,其次在收件時要當著快遞員的面現場拆包驗收,注意驗單,籤收時仔細核對。

  據悉,目前江北警方正在開展「打盜騙、挖團夥、強治安」「渝安1號」行動,對不法犯罪行為將嚴懲。

  

  

  

  

  

  

  

  

  

  

  

  

  

  

  

  

  

  

  

  

  

  

  

  

相關焦點

  • 用戶未保價快遞損毀,順豐被判限額賠償7倍運費
    今年年初,小張在京東商城購買了一臺價格為 6,479 元的超高清電腦顯示屏。快遞到家後,小張卻發現這臺顯示屏和商家當初描述的大不一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升級款,便立即向商家提出退貨退款的要求。經過一番溝通,商家同意退貨,並且向小張提供了退貨的接收地址。
  • 我們寄快遞到底要不要保價?保價都有什麼好處?
    凡按保價運輸的貨物,託運人除繳納運輸費用外,還要按照規定繳納一定的保價費,一般在保價金額的千分之五左右收取 。我們保價的目的:保價是有助於減少寄件物品毀損滅失後的處理難度,避免與快遞企業在損害發生後提高爭議的解決效率;在支付寄件保價後,有提示快遞企業謹慎作業的效果,快遞企業會在保價商品上貼上特有的保價警示標籤。
  • 江蘇有望實現丟件等價賠償 海外快遞損毀怎麼賠?
    央廣網南京8月31日消息(南京臺記者夢豪)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寄個快遞,丟了該怎麼辦呢?如果你沒有在寄件的時候選擇價格昂貴的「保價」服務,一般快遞公司只肯依據運費價格,按照一定比例賠償,消費者只能自認倒黴。昨天(30日),江蘇省南京市消協公布了近期就《快遞暫行條例(徵求意見稿)》徵集消費者意見的結果。今後,快遞丟失等價賠償有望實現。
  • 快遞單藏「貓膩」 易碎品損毀不予賠償
    「一個月前,我去香港玩時給朋友買了條水晶項鍊,找了家快遞給朋友寄了過去,可她打開包裹發現有好幾顆水晶都碎了。索賠時,快遞公司說易碎品保丟不保損,沒有保價的話,只能賠償三倍快遞費。」家住北京朝陽區的居民姜女士說,她雖然經常寄送快遞,但快遞員基本上沒有提醒過她關於易碎品保丟不保損的問題。
  • 男子快遞寄件沒拆封也沒保價 相機變成三袋黃沙
    開網店的鄭州市民韓先生就因為沒保價吃了很大的虧:自己的網店通過快遞給買家寄送了價值兩萬多元的相機,但是沒保價。誰知到了客戶那裡,卻「變」成了3袋黃沙。他把快遞公司告上法庭,只得到75元即3倍運費的賠償。
  • 男子稱購順豐快遞保價5萬寄古董遭損 律師建議完善保價制度
    古董在快遞過程中被損壞,快遞公司應如何賠償?近日,寧夏的牛先生向澎湃質量報告投訴平臺反映稱,自己以45000元的價格出售了一對古董瓷盤,快遞給買家時,購買了順豐快遞的保價服務,對方收件後發現一對瓷盤均被損毀,失去了收藏價值,而順豐快遞卻以無法得知物品實際價格為由,拒絕按照保價5萬元進行賠償。
  • 保價服務形同虛設?順豐快遞損壞電視卻不能獲相應賠償
    當然大家在寄各種貴重物品,比如顯示器、電腦、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時,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順豐,儘管順豐快遞相比其他快遞會貴上一些,原因在於順豐的速度快,服務讓人比較放心,暴力運輸的情況較少,對於貴重物品運輸過程可能出現損壞,順豐還提供了保價服務。可以說順豐是現在國內最讓人放心的快遞了。然而順豐的保價服務卻頻頻被人投訴不能按相應的保價金額繼續賠償。
  • 郵寄電視發生損壞 快遞為什麼不能按保價服務賠償?
    當然大家在寄各種貴重物品,比如顯示器、電腦、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時,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順豐,儘管順豐快遞相比其他快遞會貴上一些,原因在於順豐的速度快,服務讓人比較放心,暴力運輸的情況較少,對於貴重物品運輸過程可能出現損壞,順豐還提供了保價服務。  可以說順豐是現在國內最讓人放心的快遞了。然而順豐的保價服務卻頻頻被人投訴不能按相應的保價金額繼續賠償。
  • 用戶快遞萬元物品損壞不滿只賠千元,快遞公司:用戶沒保價
    新京報訊(記者 張靜姝)山東臨沂市市民李達(化名)向新京報記者反映,自己的快遞被私自拆包重新包裝,收件方收到包裹後打開發現內置物品損壞。儘管快遞公司承認存在過錯,但14000元的損失只能得到1400元的賠償,李達認為不合理且快遞公司存「私自拆包」的違法行為。
  • 未保價快件寄丟了該怎麼賠?
    消費者購買價值5000元的玉鐲,寄運時沒有保價,後被快遞公司寄丟了。雙方幾經協商未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只好對簿公堂。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通報終審結果:判決快遞公司全額賠償5000元。沒有保價還能獲得全額賠償,這種事情並不多見。
  • 記者跑腿|6000多元貨品快遞時損毀,德邦:未保價只賠1500元
    「我寄出去之前,把東西包裝得很嚴實,結果還是損壞了,我懷疑他們是暴力分揀收發,用別的快遞就沒出現這回事。」王先生說,自己時常通過快遞發貨,還是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王先生向記者拿出自己的發貨清單,稱這次寄出的電子屏共20件,單價在320元,這批貨物價值6400元,他要求對方全額賠付。回應:貨物未保價只能正常賠付12月3日下午,記者撥打了德邦快遞該網點負責人的電話,對方稱賠付金額是由公司的理賠組來確定,考慮到王先生物品的實際價值,後期協商時又增加至1500元,自己沒有增加賠付金額的權限。
  • EMS國際快遞郵件賠償國內標準快遞和快遞包裹郵件賠償標準
    郵件賠償國內標準快遞和快遞包裹郵件賠償標準因承運人原因造成郵件丟失、短少、損毀或延誤的,按下列標準賠償:保價郵件發生丟失、完全損毀的,按保價金額賠償;部分損毀或短少的,按實際損失賠償未保價郵件發生丟失、損毀或短少的,按實際損失價值賠償,最高賠償金額不超過所付郵費的六倍,同時退還已收取的郵費。如該賠償標準不足以彌補損失,請根據寄遞物實際價值選擇等值保價服務。
  • [提醒]寄快遞,別再被「保丟不保損」忽悠了!
    近年來,州城快遞行業蓬勃發展,快遞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但涉及易碎物品運輸過程中發生損毀後快遞公司是否擔責賠償等,仍無相關明文規定,消費者花錢去快遞公司寄件、快遞途中物品發生損壞卻拿不到相應賠償的情況時有發生。
  • 價值2700元快遞寄出2個月沒收到 圓通快遞:已協商賠償
    近日,西安市民王女士向西部網民生熱線反映,自己的母親鄧女士於10月8日通過圓通快遞點向山東寄了一件5公斤左右的包裹,裡面裝了8件送親戚的衣服。可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對方還沒收到包裹。  王女士告訴記者,這8件衣服價值2700多元,但因母親不懂快遞保價,快遞小哥也沒有提醒,付了38元快遞費就把衣服寄走了。
  • 6450元CUCCI包被寄丟 郵政快遞:未保價 賠你200塊不能再多
    「快遞公司認定丟失,卻只賠償200元,這我怎麼接受?」民生熱線:在禮泉縣東二環郵局寄快遞 弄丟CUCCI單肩包郵寄6個包裹 偏偏丟了最貴的段先生說,自己郵寄的6件包裹中,有2件外包裝完全相同,均為同一種列印紙包裝箱,其中一件內裝有三個女士單肩包。
  • 熱線|價值2700元快遞寄出2個月沒收到 圓通快遞:已協商賠償
    近日,西安市民王女士向西部網民生熱線反映,自己的母親鄧女士於10月8日通過圓通快遞點向山東寄了一件5公斤左右的包裹,裡面裝了8件送親戚的衣服。可是,兩個多月過去了,對方還沒收到包裹。王女士告訴記者,這8件衣服價值2700多元,但因母親不懂快遞保價,快遞小哥也沒有提醒,付了38元快遞費就把衣服寄走了。
  • 快遞寄順豐保價2000,收到後傻了眼,怒曝光:保價還有啥意義?
    導語:快遞寄順豐保價2000,收到後傻了眼,怒曝光:保價還有啥意義?眾所周知,在如今這個社會當中,網購已經是成為了一種十分流行的消費方式,為人們帶來了很大的便利,然而在網購的過程當中,也是難免要和快遞打交道,可時間久了,也難免會和快遞員之間發生一些小摩擦!近日,鄭州的何先生向記者反映,自己在網上購買了一套二手的收銀系統,因為屏幕是易碎品,所以就通過順豐保價郵寄,卻不想在收到的時候,屏幕全都碎了!
  • 未保價快遞物品,按照《郵政法》進行郵費三倍賠償?
    原標題:未保價快遞物品,按照《郵政法》進行郵費三倍賠償? 交匯點訊 雙十一之後,恐怕接下來,就是一波快遞高潮了!不過,如果發現快遞出現損毀、甚至遺失,怎樣來進行賠償呢?丟失快遞,應該按照《民法通則》和《合同法》來處理「搞清楚這個概念,其實就很好理解這個條款了,這個條款只是對郵件丟失、損毀的一種賠償,而不針對快遞。」那麼,快遞的賠償應該遵循哪些條款呢?
  • 女子郵寄商品損壞,快遞公司只賠200元?寄件人困惑:保價2000元圖啥
    郵寄貴重物品,很多人會選擇保價服務,以防物品丟失或損壞帶來損失。這不,陳女士寄快遞時,就選擇了保價。可快遞運送出問題後,快遞公司提出的賠償金額與她當初保價的金額相差了十倍。這讓陳女士想不明白了。因運輸過程中商品損壞,導致無法退款,陳女士當即聯繫了德邦快遞的客服人員說明情況。而經過調查,德邦快遞承認,商品出現破損是運輸途中不慎造成的,並表示會進行賠付。當事人 陳女士:(客服)他說按破損的來算,就200塊錢補給你,他說這個東西不可能按(保價賠付),那我說那我的保價算什麼,那我何必來保價呢?
  • 5000元玉鐲退貨時未保價寄丟 北京市三中院判快遞全賠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5000元玉鐲退貨時未保價寄丟,法院判快遞全賠消費者購買價值5000元的玉鐲,退貨寄件時未保價,後被快遞公司寄丟。在審理中,快遞公司始終主張,魏芬無法證明其郵寄的為價值5000元的玉鐲,且此次是非保價貨物丟失,損毀的賠償標準為運費的五倍以內。法院:快遞員存在過失法院認為,本案中,快遞員沒有按照法律規定對魏芬託運的貨物進行開封驗視,具有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