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印象裡的西北是風化地貌、黃沙巨石、石窟佛像、駱駝商隊的舊時景象,今日置身其中,仿佛又踏上新絲綢古道,那個年代的駝鈴聲聲,黃沙漫漫早已成了舊夢,而眼前的,竟然是一派江南水鄉的秀麗風光,這就是隴東鎮原的太陽池。
太陽池位於屯字鎮境內,分別距鎮原、西峰各20多公裡。太陽池池面長970米,如果沿著湖邊行走,需要一個多小時。這裡,水色澄清如洗,四季碧波漣漪,宛然一面碧波照人的寶鑑,靜靜地置於黃土高原谷底溝壑間,使人油生高原出平湖的感覺。太陽池環周7公裡,綠樹成蔭,蘆葦蕩漾,肥魚水鳥嬉戲池中,水光山色融為一體,堪稱黃土高原上一大奇觀,被譽為「高原明珠」。
其實,這裡更像是「高原出平湖,隴上第一景」。 說起這太陽池,郭老師給我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清嘉慶年間(公元1820年),天生異象,農曆二月初五雷電大作,洪水滾滾,山坡滑塌,將近一個月時間堵塞河道,以鬼斧神工之力形成太陽池。水色清澈如洗,四季碧波漣漣,宛如一面寶鑑,靜靜藏於黃土高原谷底溝壑間,使人油生高原出平湖之愜意,池水三面環山,水位終年不減,實為一風水絕佳之地。
原太陽池共為兩池所組成,面積較小的被叫做「太陽」,而面積較大的被稱為「太陰」。因太陽池周圍年年風調雨順,周圍逐漸人丁興旺,村民多遷於此地。太陽池幾近乾涸,而太陰池則更見水土之肥沃,村民感激土地之情,於太陰池旁修建廟宇以香火供奉。次日,一覺醒來,村民發現太陰池與太陽池合二為一,清澈無比。為感念天地之光澤,更名為太陽池......
據考證,太陽池成池已有1000多年,四周群山環抱,綠樹成蔭,碧水藍天,環境幽雅。太陽池,最適合談情說愛的地方,靜靜地安臥於黃土高原的鎮原腹地,池水蕩漾,清澈如鑑,有「春來江水綠如藍」之感。
高原倒影,碧水如洗,池水靜流,蘆葦叢生,如翡翠綠帶,纏繞於高原四周。
太陽池內魚類成群,戲遊其中,有白蓮、鯉魚、草魚等品種,時值春秋,垂釣者絡繹不絕,是境內的天然魚池之一。
太陽池黃土環抱,綠樹成蔭,碧水藍天,環境幽雅。太陽池水色清澈,不溢不涸。溝掌有泉兩眼,水質甘冽香甜,純淨無染。據當地人說,常飲此水,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奇效。
走進了太陽池,就不想走了。她良好的自然形貌和生態資源,堪稱黃土高原上的一大奇觀,被譽為「高原明珠」,是避暑療養、度假休閒之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