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擂茶【客家】

2021-02-19 裡湖前後

關注【裡湖前後】工作室請添加微信號:lihuqianhou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是傳統的漢族食俗。客家人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婦女見長。其擂茶有一套稱為「擂茶三寶」的工具:一是口徑50釐米且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製擂缽;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樹幹加工製成的約85釐米長的擂棍;三是用竹篾製成的撈濾碎渣的「撈子」,製作擂茶,用一把好茶葉,適量芝麻,幾片甘草等,置入擂缽,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律旋磨,間或缽中間擂擊,將茶葉等研成碎泥,即用撈子濾出渣,缽內留下的糊狀食物或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再衝入沸水,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於一體的擂茶了。

1 文化習俗:

在中國博大精湛的茶文化中,客家擂茶是一枝獨秀的奇葩;其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遐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2 擂茶起源:

擂茶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閩有「居建陽縣的畲族雷大爺創始擂茶」的傳說;湘有「諸葛亮麾下進軍湘中遭遇瘟疫,一老嫗制擂茶祛疾」的故事。有關的文學記載也散見在一些古籍中,如黃升《玉林詩話》所載《肝胎族舍》一詩曰:"道旁草屋兩三家,見客擂麻旋足茶。漸近中原語音好,不知淮水是天涯"。足證研麻,泡茶款客,是當時江南的一種風俗。此外,汪增棋先生引《都城紀勝,茶坊》"冬天兼賣擂茶"、"冬月添賣七寶擂茶";又引"杭州人一天吃三十文木頭"這一古語,說明歷史上南宋偏安,人口眾多,擂茶相當普及,甚至日耗大量木質棗擂杵。

3 配料:

擂茶的配料多種多樣,可以因寒暑不同或葷素各異加不同的佐料和藥物,但製作過程基本是一樣的。春夏溼熱,常用新鮮艾葉、薄荷葉;秋天風燥,多選金盞菊或白菊花、金銀花;冬天寒冷,便用桂皮、肉柱子、川芎等。據中醫驗證,從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風祛寒、開胃健脾、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潤膚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在客家祖地石壁,每戶每天都製作普通擂茶一缽,勞作後回來喝上幾碗,一天的辛苦便煙消雲散。客人遠道而來,喝上一碗,便可提神醒腦,充飢益體。葷、素擂茶是石壁擂茶的特有品種。葷擂茶用冬季醃藏的生豬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絲或小腸、煎豆腐、粉幹、香蔥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則用淨茶油拌佐料,然後加熟花生米、綠豆、糯米飯、地瓜粉條、粉乾等。

4 風俗地區:

擂茶風俗在中國華南六省都有保留,海陸豐、潮汕地區將擂茶稱之為「鹹茶」、「菜茶」,清遠、英德稱之為「粥茶」。  保留擂茶古樸習俗的地方有:廣東省的揭西、陸河、清遠、英德、海豐、汕尾、惠來、五華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於都、瑞金等;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臺灣的新竹、苗粟等地。喝擂茶地區人口約有600萬人。

客家人熱情好客,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的禮節,無論是婚嫁喜慶,還是親朋好友來訪,即請喝擂茶。客家人制擂茶,以婦女見長。其擂茶有一套稱為「擂茶三寶」的工具:一是口徑50釐米且內壁有粗密溝紋的陶製擂缽;二是用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樹幹加工製成的約85釐米長的擂棍;三是用竹篾製成的撈濾碎渣的「撈子」,製作擂茶,用一把好茶葉,適量芝麻,幾片甘草等,置入擂缽,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規律旋磨,間或缽中間擂擊,將茶葉等研成碎泥,即用撈子濾出渣,缽內留下的糊狀食物或叫「茶泥」、或稱「擂茶腳子」。再衝入沸水,適當攪拌,再佑以炒米、花生米、豆瓣、米果、燙皮等,就是一缸集香、甜、苦、辣於一體的擂茶了。品嘗擂茶時,茶桌上蕩溢出一片誘人的清香,一口試飲,口舌生津,滿腔留香;二口深飲,神氣仙人,通體舒暢。

5 製作:

製作客家擂茶是要科學合理的配料。這除了要用好茶、芝麻為主要原料外,配料可隨時令變換。春夏溼熱,可採用嫩的艾葉、薄荷葉、天胡荽;秋日風燥,可選用金盞菊花或白菊花、金銀花;冬令寒冷,可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還可按人們所需,配不同料,形成多種多樣多功能的「擂茶」。如加茵陳、白芍、甘草,為「清熱擂茶」;加魚腥草、霍香、陳皮,為「防暑擂茶」。經醫學驗證,擂茶對常年生活在大山長谷瘴氣較重的客家人,有一種獨到的驅邪健身功效。君不見客家老翁老嫗,精神健旺,少病少痛,這不能說不是得益於常飲客家擂茶。客家人每當勞作回來,一進客門,就要先飲一碗擂茶,再說進食解飢腸事。客家人又常用糯米做餈粑,或用大米做米果(粑粑)當點心。故有俗諺說:「喝擂茶,吃粑粑,壯身體,樂哈哈。」以致說這奇特的客家擂茶是「藥食兼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飲料」。

6 風俗: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缽。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楓、茶等可食雜木,長短2-4尺不拘,上端刻環溝繫繩懸掛,下端刨圓便於擂轉;後者乃內壁布滿輻射狀溝紋而形成細牙的特製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圓臺狀。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桔皮,有時也加些青草藥。茶葉其實不全是茶葉,可充當茶葉的品種很多,除採用老茶樹葉外,更多的是採摘許多野生植物的嫩葉,如山梨葉、大青葉、中藥稱淮山的雪薯葉等等,不下十餘種。經洗淨、燜煮、發酵、曬乾等工序而大量製備取用。加用藥草則隨季節氣候不同而有所變換,如春夏溫熱,常用艾葉、薄荷、細葉金錢、斑筍菜等鮮草;秋季風燥,多選金盞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葉椒或肉桂。原料備好,同置缽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協助或僅用雙腿夾住擂缽,右手或雙手緊握擂持,以其圓端沿擂缽內壁成圓周頻頻擂轉,直到原料擂成醬狀茶泥,衝入滾水,撒些碎蔥,便成為日常的飲料。相傳擂茶起源於中原人將青草藥擂爛衝服的"藥飲",客家先民在流遷過程中,艱辛勞作,容易"上火",為防止"六淫"致病,經常採集清熱解毒的青草藥製藥飲,江南可供採用的藥草很多,"茶"就是其中的一味。茶,古稱賈,《本草經集注》謂主好眠,兼有清熱、解暑、止渴、生津等多種功效,所以成了藥飲必不可少的用料。後又有人在藥飲中添加一些食物,便改良成了鄉土味極濃的家常食飲。勞動歸來,美美地享用一碗,甘醇的清流沁人心脾。如果用來淘飯,一股馨香,格外爽口。逢有普通客到,一勺笊飯,一把炒豆,攪入茶中,便可以招待。令人稱絕的是擂茶不排斥任何"饗料",幾乎所有的食物都可加入,可葷可素,可粗可精。農家取材,極為方便。豆米花生、粉條乾果之類應先煮熟,連水衝入;菇筍香料和肉類應另行炒熟再加;芝麻米花則可直接撒入茶中。用勺攪勻,即成佳品。既可解渴,又可充飢,用以待客,經濟實惠。客家人熱情好客,吃擂茶往往見者有份,越吃人越多,客人吃了一碗又一碗,主人添滿這碗舀那碗,歡聲笑語,彼此間感情得以充分交流。

鬥轉星移,歷史變遷。如今擂茶在許多地方都消失了,可將樂還保存著這一古代飲食習俗,並富於濃鬱的地方風情。將樂擂茶的主要工具是:擂缽,以陶土燒制而成,內徑一尺左右,成倒置的圓臺形,內有溝狀堅絞;擂杵,由山茶樹幹製成,長2尺許;笊籬,即竹編的撈瓢,供瀘去渣滓用。

7 衝泡:

擂茶的用料很講究,主要是:雪白飽滿的芝麻,芳香襲人的綠茶,間以花生果、橘皮、甘草等。

擂茶的製作方法獨特。先把芝麻、茶葉等原料,放置擂缽內用擂杵細細研磨,待磨成漿狀,即用滾燙的開水衝泡,然後以笊籬撈去渣滓,甘潤芳香、白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製成了。

將樂擂茶品種繁多。它可因四季氣候的變化,人體狀況的不同而製作,既有去乏解渴的功用,防病健身的療效。據中醫驗證,常喝擂茶,有防風祛寒、清肝明目、潤肺健胃等功效。配料稍加變化,則妙用無窮。加魚腥草、霍香、陳皮等擂成的,能祛溼防暑,曰防暑擂茶;加上鳳尾車、佩蘭葉、銅錢草等擂成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曰清熱擂茶。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8 其他信息:

請喝擂茶是將樂傳統的社交手段。每過婚嫁壽誕、喬遷之喜、親朋聚會、鄰裡串門,常以擂茶相待。誰家子女高考中榜,家長便會請老師到家喝擂茶。大碗敬,小碗添,以示不忘導師栽培的深情。擂茶席上,一般還有糖果、餅乾、瓜子、花生等松、甜、香、脆的佐茶食品。

一場擂茶席,就是一幅淳樸的風俗書。一張張桌子排開來,男女老少團團圍中。這邊客人喝著茶,說今論古,談笑風生;那邊女主人手持擂杖,在擂缽內有節奏地旋轉擂動,時而像高山流水,時而似鸞鳳和鳴,構成一幅立體的民俗風情圖。

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而將樂擂茶作為一種古老而獨特的澈飲方式,倍受人們的喜愛,被稱為"古代茶文化的孑遺。"

關注【裡湖前後】工作室請添加微信號:lihuqianhou


相關焦點

  • 到揭西去,品味醇香擂茶,感受潮汕客家文化
    擂茶的品格與客家精神有某些相通之處。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其製作與風味別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棍和擂缽。客家先民在流遷過程中,艱辛勞作,容易「上火」,為防止「六淫」致病,經常採集清熱解毒的青草藥製藥飲,後又有人在藥飲中添加一些食物,便改良成了鄉土味極濃的家常食飲。
  • 品味醇香的擂茶,感受潮汕客家文化,你難道沒有心動嗎?
    說到潮汕什麼最出名,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牛肉丸,這個美食的確是比較有名氣。但要說什麼茶最出名,那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擂茶。一道客家茶飲歷經千年落地潮汕,成為當地人鍾愛的美食,一片普通茶葉化身為截然不同的形態,演繹出獨具特色的潮汕風味,地處粵東區的揭西河婆鎮,是潮汕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這裡的人們有著與潮汕其他地區,不同的飲食習俗。一道傳統的客家美食就會在冬至這個時間出現,用此來招待親友。
  • 品味醇香的擂茶,感受潮汕客家文化,你難道沒有心動嗎?
    說到潮汕什麼最出名,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牛肉丸,這個美食的確是比較有名氣。但要說什麼茶最出名,那絕對不能錯過的就是擂茶。一道客家茶飲歷經千年落地潮汕,成為當地人鍾愛的美食,一片普通茶葉化身為截然不同的形態,演繹出獨具特色的潮汕風味,地處粵東區的揭西河婆鎮,是潮汕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這裡的人們有著與潮汕其他地區,不同的飲食習俗。一道傳統的客家美食就會在冬至這個時間出現,用此來招待親友。
  • 廣東茶文化,客家擂茶、潮汕功夫茶,你知道哪種呢?
    在廣東茶文化中,廣州人的涼茶、客家人的擂茶和潮汕人的功夫茶都極具地方性特色。圖片來源於網絡客家擂茶的風俗,主要流傳在粵東、粵北一帶。所謂客家是指唐宋年代從中原遷居廣東的民眾。客家人十分好客,親朋好友造訪,必備擂茶飯粥招待。擂茶與擂茶粥起源於中原,是一種非常詞老的茶俗,秦漢以來,人們用茶葉和米膏腳成茶餅,飲茶時先將茶餅放在火上灼成赤色,斫開打碎、研成細末,過籮篩倒人壺中煎煮,加上蔥、姜、桔等調料煮透,方可吃用。擂茶流行已久,《廣東新語》曰"東莞以芝麻、薄油雜茶為汁煮之名研茶,謂能去風溼解食積,可療飢"。
  • 客家擂茶,你喜歡麼
    在廣東的潮汕地區住著這麼一群客家人。他們熱情好客,每每有親朋好友串門,就會準備好一缽擂茶招待。一缽擂茶,擂的不止是一碗茶,更是聯繫著客家人的心。擂茶,顧名思義,用擂茶棍在擂茶缽中攪動。擂茶缽跟擂茶棍如何製作擂茶呢?
  • 走進客家,品味【客家擂茶】
    在客家祖地石壁,每戶每天都製作普通擂茶一缽,勞作後回來喝上幾碗,一天的辛苦便煙消雲散。客人遠道而來,喝上一碗,便可提神醒腦,充飢益體。葷、素擂茶是石壁擂茶的特有品種。葷擂茶用冬季醃藏的生豬大油,拌佐料,加炒好的肉絲或小腸、煎豆腐、粉幹、香蔥等,泡入擂茶中;素的則用淨茶油拌佐料,然後加熟花生米、綠豆、糯米飯、地瓜粉條、粉乾等。
  • 揭西擂茶「香」大了!「舌尖」的導演錄拍於《風味原產地·潮汕》
    由「風味」的原班人馬耗時一年多打造而成,在大年初一開播之際便引起網友們的紛紛議論風味原產地·潮汕!這次,不止中國人被他饞哭了,外國人也坐不住了。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流媒體平臺之一Netflix買斷了《風味原產地·潮汕》的全球版權,在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同步上線播出。這是Netflix採購的第一部中國原創系列紀錄片。
  • 汕尾陸河的客家擂茶
    汕尾陸河的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是傳統的食俗 客家人熱情好客 以擂茶待客更是傳統的普遍的禮節 無論是婚嫁喜慶 還是親朋好友來訪 即請喝擂茶 客家人制擂茶 以婦女見長
  • 客家美食:擂茶
    地處閩西北的清流寧化,皆屬純客家縣。明山秀水,地饒物豐。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居住在這裡的客家人,就地取材,創造了各種極具地方特色的風味美食,擂茶就是其中一種,頗有代表性。嬰兒洗三朝、老嬤嬤念佛、家裡來賓客、婚嫁喜慶……心靈手巧的客家主婦準會煮上一鍋清香四溢的擂茶。製作擂茶少不了二樣工具:擂缽和擂持。擂缽和釀酒的缸都屬陶製的容器。只是,缸的內壁光滑平整,擂缽的內壁粗糙凹凸,自缽底至缽口有粗密(或細密)的溝紋呈輻射狀分布。擂缽有大有小,高矮不一。
  • 將樂擂茶是客家茶文化的孓遺
    將樂擂茶不僅秉承了茶的原始藥用價值,而且還具備了客家擂茶製作簡單,適時而變,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就地取材獨有特色,極具客家茶文化的特色,成為祖國博大精深的茶藝文化中一枝獨秀的奇葩。2006年,將樂擂茶已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同時,將樂擂茶不只是一種飲品,也是一種養生茶,其背後更蘊含客家先民克勤克儉、崇尚簡樸、包容友善等諸多客家的精神及善巧方便的巧思妙想!
  • 陸河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客家擂茶是一枝獨秀的奇葩,是以古,樸見奇趣,以保健見奇效,自古聞名遐邇是中國最古老的茶道之一。
  • 捆粄、醃面、鹽焗雞、擂茶...客家美食被低估太久了!
    吃慣了粵菜和潮汕菜,最近偶然嘗試到的客家美食,忽地讓我上了頭。 今日客家小吃菜單 捆粄、老鼠粄、筍粄、艾餈 醃面、三及第湯、客家擂茶 客家釀豆腐、鹽焗雞、梅菜扣肉 客家土豬湯、蛋餃湯 01
  • 興國客家女展示客家擂茶
    原標題:贛南客家女展示客家擂茶 4月26日,在江西贛州市興國縣三僚村,身為客家女子的當地村民劉六香為到訪的客人展示了獨特的贛南客家擂茶製作技藝一個擂缽,一根木棍,邊上放著茶葉、芝麻、花生、鹽、食用油等,這些是製作擂茶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 客家擂茶
    客家擂茶文化是漢族傳統飲食文化之一。史料記載,在宋朝時即有擂茶。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之佳餚,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美味。而且其製作方式古樸典雅,充分表現了客家人對中國漢族傳統文化之傳承。
  • 春節裡的贛南客家擂茶風俗
    在江西省瑞金市瑞林鎮瑞紅村,71歲的範家章正用自製的擂茶招待前來拜年的客人。春節期間,這一賓主食擂茶共慶新年的場景在贛南地區許多客家人家中反覆上演。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製飲料。在客家人日常生活中,擂茶即是其主食之一,也是待客佳餚。在客家人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中,擂茶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種。  贛南是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民俗-普寧高埔客家擂茶
    民俗-普寧南陽山區高埔鎮客家擂茶普寧電視臺-客家擂茶文化
  • 客家擂茶撫慰人心
    原標題:花花食界· 客家擂茶撫慰人心 近日我去爬白雲山,坐公交到雲臺花園,因為都還沒吃飯,看到一家客家擂茶的招牌,就忍不住上去了。我們點了一個擂茶套餐,老闆娘上場現炒,工序十分繁瑣,花的時間有點久,但好在我們不是很趕,也就不催了。
  • 江西客家擂茶甘又甜
    中廣網南昌9月27日消息(記者周羽、通訊員凌傳昌) 客家人有豐富的飲食文化,而客家擂茶是眾多風味食品中的特中之特。但是,在不同的地方,擂茶也有不同的做法,江西省興國縣是客家人的聚居地,這裡的擂茶可別有一番風味。     在興國,客家女子都是做擂茶的「高手」。
  • 客家擂茶,研磨聞香的品茗樂趣!自製擂茶用這招增香味
    手拿製作擂茶的擂棍,以順時針手勢將擂缽中食材研磨出香氣,再以熱水衝泡,空氣中瀰漫著濃鬱的香氣,一碗擂茶,喝出客家風情。擂茶是客家代表料理之一,在地客家味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不過擂茶其實並非從臺灣發跡,它的誕生和客家人的遷移、流變有關喔!擂茶在臺灣會出名,還和觀光發展有關係?
  • 客家擂茶記憶-吃撐的那些歲月
    客家擂茶是從小喝到大的一種飲料,它就如一份難以割捨的情愫,陪伴著我們渡過苦澀的童年。「食擂茶咯,來食擂茶」,這是我們幼時聽得最常見的話,每家每戶家裡有客人來了,就一定會用大鐳缽做滿滿的一缽擂茶,然後招呼隔壁鄰居一起來家裡喝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