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地第15個分市場落戶滄州 京津冀農產品批發市場優化

2020-12-21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新發地第15個分市場落戶滄州

  繼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北京周邊和全國農產品主產區相繼建設14個分市場後,北京新發地的第15個分市場落戶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這將助力鹽山及周邊縣市農副產品銷往北京乃至全國,也將為首都農副產品安全穩定供應提供保障。記者從北京市商務委獲悉,京津冀三地正加快推進農產品流通領域的協同發展,到2020年,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將基本建成。

  明年30萬噸農產品供應北京

  1日上午,在河北省滄州市鹽山縣東北部,北京新發地鹽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項目正式開工奠基,不久後,約700畝的土地上,水果蔬菜大棚、商鋪門市、冷庫等將拔地而起,北京新發地的不少商戶將在這裡紮根發展,北京新發地交易市場裡的熱鬧景象也將在這裡出現。

  鹽山新發地項目是北京新發地構建北京及周邊農產品供應保障體系的示範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15億元,包括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區、冷鏈物流區、倉儲加工區、商業服務區以及綜合配套設施區五大板塊,其中一期建設的農副產品批發交易區將於明年年底投入使用,2019年年底所有項目全部建成。鹽山新發地將成為滄州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管理最先進的一級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

  北京新發地總經理張月琳介紹,鹽山新發地還將圍繞分市場建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為鹽山及周邊縣市農副產品進入北京、走向全國提供平臺,同時推動鹽山乃至周邊縣市農業種養殖結構的優化,讓傳統農業邁向現代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帶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此外,在北京遇到冰凍、大霧等極端天氣時,鹽山新發地也可以及時為北京「菜籃子」保供。2018年年底一期項目建成運營後,鹽山新發地年交易農產品可達到60萬噸,其中可為北京供應農產品30萬噸,帶動當地及周邊20萬農民增收致富。

  進京蔬菜在這裡「梳妝打扮」

  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的要求,北京農產品批發市場空間布局和功能結構正在不斷優化,過境物流和大宗加工倉儲功能逐步疏解轉移。

  作為北京的「菜籃子」「果盤子」,北京新發地正加快轉型升級。張月琳說,北京新發地已將部分加工倉儲物流功能轉移到河北、產地市場及種植基地,將毛蔥加工、蔥頭理貨、娃娃菜包裝等分揀加工及部分倉儲物流功能轉移到津冀等產地市場和種植基地,市場目前只保留與農產品交易有關的經營業態。

  據介紹,目前,新發地在北京周邊和全國農產品主產區相繼建設了15個產地分市場和400多萬畝種植基地。北京新發地將在津冀地區繼續增加種植基地和合作市場數量,進一步將市場的非核心功能疏解到合作市場。

  此外,為了減少蔬菜進京後產生的垃圾,北京新發地正加快推進半淨菜、淨菜進京。目前市場已設立淨菜交易區,成立淨菜委員會。鹽山新發地投入使用後,將在半淨菜、淨菜進京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蔬菜會在這裡經過「梳妝打扮」後進入北京。

  環首都鮮活農產品流通網將形成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當下,三地居民的「菜籃子」「果盤子」將更加有保障。

  今年3月,京津冀三地商務部門共同發布了《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規劃》,明確提出,規劃建設「一核雙層、五通道、多中心」的環首都鮮活農產品流通網絡,經過5年的發展,京津冀鮮活農產品流通環境進一步完善,流通環節進一步減少,流通成本明顯降低,產銷對接更加緊密,流通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高效暢通、環境友好和協作共贏的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據悉,目前三地已經完成8個項目,在建12個項目,北京物流設施地圖建設、京津冀冷鏈區域標準正在積極推進。

  北京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推進北京區域性市場和區域性物流中心疏解工作,推進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建設。

(責編:孟竹、鮑聰穎)

相關焦點

  • 北京新發地市場在大同建農產品批發冷鏈物流基地
    新華網北京頻道9月27日電(張豔妮)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目前正在加緊建設「環北京農產品供應圈」,計劃在北京周邊農產品主產區布局多個分市場。而日前在山西省大同市奠基的北京新發地市場大同農產品批發冷鏈物流項目即是其中之一。 據了解,此項目是大同市人民政府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今年4月份籤訂合作協議後,經過短短5個月積極籌備正式落地的。
  • 新發地三年分紅2.6億元 北京「菜籃子」是多大的市場?
    連續暴發確診病例和核酸檢測陽性病例,多與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簡稱「新發地批發市場」)關聯,將該市場推至聚光燈下。承擔首都80%以上農產品供應的新發地批發市場,在非典期間都正常運轉,甚至在此輪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最嚴峻的時候,都沒有停業休市。但於形式好轉之際,因為多起確認病例與其關聯,而被關閉。
  • 新發地中秋問價:探訪中國北方最大農產品批發市場
    圖為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蔬菜交易市場,整齊碼放的新鮮蔬菜供人們挑選。本報記者 孔德晨攝今年8月,部分蔬菜價格一路飆升,一度有人說「香菜吃不起」;年內價格原來偏低的豬肉也突然上漲,起伏不定……價格的較大波動牽動著居民和農戶。中秋、國慶臨近,正是消費旺季,蔬菜和豬肉的價格表現如何?
  • 亞洲最強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覽
    亞洲最強農產品批發市場一覽亞洲農業經營規模較小,與之對應則是超大的中心城市,因此處於城郊的農貿批發市場就成為商業流通體系的一道風景。可樂洞去年8月,北京市新發地農產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璽一行6人赴韓國首爾考察可樂洞農水產品批發市場。
  • 丁清波主持召開北京新發地鹽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項目...
    4月6日上午,丁清波主持召開北京新發地鹽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及冷鏈物流園項目推進會議,強調,各相關部門要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全力支持項目建設,確保項目如期完工。
  • 協同發展|河北新發地:讓京津冀「菜籃子」物豐質優
    6800餘家商戶駐守市場、120餘種果蔬品種供應、每日上千輛貨車出入……隨著復工復產加速推進,作為京津冀最大的農產品交易樞紐,河北新發地市場在「穩價保供」基礎上,推動農產品標準化建設,加快冷鏈物流建設,全力打造農貿升級新標杆,託穩京津冀市民的「菜籃子」。商戶李曉霞對採購的農產品進行稱重,準備發往全國各地。
  • 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達4000餘家 最大市場年交易額超600億元
    ­  新華社北京7月6日專電(記者雷敏)世界批發市場聯合會副主席、全國城市農貿中心聯合會會長馬增俊日前透露,我國農產品批發市場總數已達4000餘家,2015年最大市場——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的交易額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交易量超過1500萬噸。
  • 平谷排查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和京深海鮮市場活動軌跡人員
    人民網北京6月13日電 近日,北京市已連續發現多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經流行病學調查,這些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通過採集確診病例相關的外環境標本,有核酸檢測陽性報告。經初步判斷這些病例可能接觸了市場中汙染的環境、或接觸到了被感染的人員而傳染髮病,後續不排除出現續發病例的可能。
  • 北京新發地老闆是誰 該市場地點在幾環?
    文/股城網因為出現疫情,北京新發地市場成為了關注的焦點,那麼北京新發地老闆是誰?新發地市場在北京幾環呢?據了解,這個農產品批發市場是整個亞洲最大的農貿市場,人員流動性也非常大,也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大規模,所以才讓病毒鑽了空子。
  • 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該不該搬遷幾十年爭議不斷
    成立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發地批發市場,坐落於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邊上,彼時的新發地農貿市場還籍籍無名,隨著2000年前後左右,北京的四環路全面通車,坐落在南四環的新發地農貿市場,與南四環主幹路不到100米的絕佳地理位置,使新發地農貿市場聲名鵲起。
  • 北京海澱玉泉東市場,是否成為「下一個新發地」?
    在15日下午舉行的北京市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第118場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說,「疫情發生後,北京市迅速對新發地批發市場進行封場休市,對其周邊社區實行了封閉管理。今天我們又對玉泉東市場及周邊社區實施了封閉管理,屬地已經啟動疫情防控戰時機制。」
  • 監管 北京市農產品批發市場推行牛羊肉追溯碼
    (原標題:監管 北京市農產品批發市場推行牛羊肉追溯碼) 北京商報訊
  • 被誤解的「新發地」是個什麼地?新發地的前世今生
    原標題:被誤解的「新發地」到底是個什麼地?新發地的前世今生北京「新發地」,在這兩天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關於這個地名,網上甚至還有「新發病例之地」這樣的誤解,那麼「新發地」倒是是個什麼地?讓我們來捋捋它的前世今生。
  • 河北高碑店新發地10月開張 已有4400餘商家落戶
    高碑店新發地園區內已經建成的香蕉交易市場。    昨天,「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新發地產業的轉型升級」課題調研座談會召開。河北高碑店新發地市場確定將承接北京新發地的倉儲、加工、配送功能,預計今年10月正式投用。目前,北京市各農批市場已有4400餘家商戶確定落戶至高碑店新發地,未來高碑店新發地有望通過承接相關功能,疏解相關從業人員30萬人。
  •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分期復市 8月15日主市場南區開放營業
    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分期復市 8月15日主市場南區開放營業
  • 巴拿馬鳳梨首次登陸中國市場 首批25000公斤運抵北京新發地市場
    消費時報網 11月2日11時許,巴拿馬駐華大使萊昂納多·坎(Leonrardo Kam)和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副會長徐小虎,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共同扯下一輛裝滿巴拿馬鳳梨(又名「金菠蘿」)貨櫃上的紅布綢,這標誌著「巴拿馬鳳梨走進中國市場」開櫃儀式正式啟動。
  • 號稱亞洲最大的農批市場,北京新發地為啥那麼牛(附廣深佛莞滇漢湘...
    談起中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北京新發地可謂神一般的存在,不僅僅因為它位於首都,而是它的規模、品類、交易額、影響力都是首屈一指,號稱全亞洲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據官方資料介紹,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成立於1988年5月,至今已經31個年頭了,從原先的15畝大小,擴展到今天的1680畝,品類以蔬菜、水果為龍頭,涵蓋肉類、糧油、水產、調料等十大類農副產品,是名副其實的超級批發航母。
  • 民生所系,農產品批發市場向何處去?
    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和北京新發地市場先後成為新冠肺炎疫情傳播場所,使農產品批發市場(以下簡稱農批市場)一度成為輿論焦點,要求農批市場轉型升級的呼聲不斷高漲。農批市場轉型升級包括哪些內容?面臨哪些矛盾?從哪些方面入手?需要大家共同探討。
  • ...病毒,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疫情會怎樣?張文宏剛剛發話了!
    ,其活動軌跡涉及新發地批發市場。新發地董事長張玉璽: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6月12日晚,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發地市場蔬菜、水果大廳6月13日將照常營業。同時他指出,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而該產品的貨源來自京深海鮮市場。
  • 北京新發地、京深海鮮等四大農貿海鮮批發市場暫時關閉
    記者了解到,確診病例曾到北京部分農產品市場執行食品抽檢任務,隨著確診信息公布,北京新發地、京深海鮮等多家批發市場暫停營業,對於未來營業計劃,還要等相關人員的核酸檢測結果出來後再做判斷。自6月13日3時起,新發地批發市場暫時休市,進行全面的衛生整治和環境消殺。休市公告提出,近日,北京市出現新增本地新冠肺炎病例,其活動軌跡涉及新發地批發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