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大山裡有座古村落,居住著大禹後裔,如今是探古戶外打卡聖地

2020-12-06 愛遊君

走入會稽山冢斜村,

如走入一幅遺世的水墨畫卷,

青山綿延,綠水環顧,古蹟眾多,

滿眼的青綠,清新而柔美。

一路山水,用它的蜿蜒俊秀述說著源遠流長的故事伴著山清水秀。

冢斜村地處紹興柯橋區稽東鎮車頭,離紹興市區二十餘公裡,北靠大龍山,一條小舜江從村旁流過。2012年12月,被國家列為第一批中國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村。

冢斜古村人餘姓為主,據史書記載餘氏系大禹後裔。禹生三子,長子叫啟,繼承父姓「姒」,二子稱「況」賜姓顧氏,三子為「罕」賜姓餘氏。大禹賜第三子為餘氏,有紀念其妻塗山氏之意。冢斜古村餘氏是從明初從越州山陰(今紹興阮社)遷入的。

餘氏宗祠建於清乾隆年間,門口樹立著兩個高大的象徵科舉功名的旗杆,旗杆基座高約1米,寬約45釐米,厚約25釐米,是扁形石夾板。據說這是為了表彰科舉成績最佳的進士而設立的,旗杆石上刻有文字---恩科,道光辛巳,意思是道光辛巳年間皇帝特恩開科取士,餘氏有人高中了,得到表彰,以光宗耀祖,彰顯身份,昭示世人,並激勵青年學子努力用功。

進入祠堂,右面大堂上懸掛著一方「文魁」匾,這是古代中舉進前七後才有的殊榮。祠堂內簷口裝飾精美,木構件上雕刻著珍禽異獸、奇花異草。

餘氏宗祠內古戲臺,呈正方形,戲臺頂部為卷棚式藻井,井中心為圓形八卦結頂,中置燈鉤,藻井四岔角飾有「雲鶴含瑞草」淺雕,外周方角置圓壽瓜柱。戲臺左右四柱八字屏風,前場楹聯「人和人和人人和「,」鏗鏘鏗鏗鏘」橫批「靜觀自得」後場楹聯「霓舞翩躚月倍明」,「歌聲繚繞雲還駐」,橫批「廣寒餘韻」。

正堂一塊大匾額上書明德堂,這裡是餘氏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場所。

八老爺臺門,原稱下新屋臺門,位於古村東側,是清代布政使餘炳燾建造,族人尊稱其為八老爺,故臺門也叫八老爺臺門,臺門前後三進各進之間兩側縱深用廊屋連接,廊屋外側東西各連廂房,佔地面積約四畝,內有多個單體庭院,每個單體通過廊屋過道相互貫通。

八老爺臺門,整體磚木結構青瓦屋面,立柱、橫梁等各部件以榫卯連接。由於立柱為木製,所以立柱於地基平面之間放置柱腳石,以防止立柱受潮腐蝕。

冢斜古村還有保存完好的知青屋,這裡承載了多少50後和60後的記憶。那充滿堅強和奉獻的青蔥歲月,如今已是曾經滄海。

沿著鵝卵石小街穿行在古村裡,腳步聲聲迴響,更顯古村的幽遠寧靜。兩側建築鱗次櫛比,透過虛掩著的大門,可以看到院裡的花草和梁柱。

高新屋,清代建造,青瓦屋面硬山式風格。一進門廳面闊五間帶二弄間,東西側廂三間開闊。以前是一處官宦人家庭院。

冢斜古村,保存著很多富有會稽山山村特色的古祠堂、古臺門、古井、街巷等,冢斜古村是一座充滿古樸韻味和文化底蘊的古村落,是一處探古尋史、賞析和憶舊的江南山區古村落的典型代表。

一條黃狗在門口看著我們這些陌生人,也不叫喚,可能古村來往的人多了,早已習慣。

古村南面的小舜江溪流上有座五孔清代石橋,這是會稽山南部唯一一座規模較大、歷史最長、保護完好的石樑古橋。

橋的另一頭隱藏著大小西嶺和馬皮嶺兩條古道,古道四周群山青翠,峰巒起伏。一路上清溪依流,環境優美,是戶外徒步、放飛心懷的深山古道遊打卡佳地。

相關焦點

  • 浙江臨安大山裡有一個古木參天、梯田逶迤、天池翠綠的千年古村落
    浙江臨安古村落中的美麗梯田2020年8月21日至29日,我與朋友一起赴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的大山裡避暑說是避暑,我們還是每天徒步山林,看大山深處的各種自然風光、觀崇山峻岭中蘊藏的人文景觀。8月23日,我們赴臨安指南山上的指南村遊玩。指南村位於臨安東天目山麓,太湖源頭的南苕溪之濱,海拔600米,據對指南村古墓中出土的錢幣和石器考證,指南村早在春秋時期就已存在,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古村落。
  • 住在會稽山腳下,和大禹陵景區對話,就在紹興大禹觀園酒店
    會稽山的腳下,靠近大禹陵景區,原來是大禹後裔娰姓家族繁衍生息之地,距今也已經有四千多年的歷史。有一條禹陵江橫穿而過,將酒店劃分為東西兩岸,一江兩岸,風格迥異,卻不失和諧。酒店的西岸建築主要以原始古村落的自然生態環境為基調,平成街客房沿街設立,精心雕琢,融於景中。
  • 早安 浙裡建德㉕丨生活著範仲淹後裔的古村落 村口有座百年古橋
    此刻,讓我們在美好春光裡,享受身邊的「詩與遠方」。例如,距離杭州主城1小時車程的建德。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正如孟浩然詩中所述,這座江城有著奇霧橫江、黃饒花海、千年古府……蜿蜒如帶的新安江,靈動了山水,沉澱了風骨,滋養了鄉民,每一個建德人都是最權威的導遊。
  • 濟南南部的大山深處,眾多原生態的古村落,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特別是西廂村,是被譽為山東最美古村落的地方,如今村裡民宿眾多,並且品質俱佳,價格也算合理。 如果在經過齊長城遺址風門道關之後繼續沿著主路往東走,就會經過龍堂村這個古村落,龍堂村是始建於明景泰年間的一個小村落,距今已經有五百餘年的歷史,這個村落風光也比較漂亮,屬於典型的魯中魯西南的山村村落建築樣式。
  • 早安 浙裡建德㉕丨生活著範仲淹後裔的古村落 村口有座百年古橋
    此刻,讓我們在美好春光裡,享受身邊的「詩與遠方」。例如,距離杭州主城1小時車程的建德。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正如孟浩然詩中所述,這座江城有著奇霧橫江、黃饒花海、千年古府……蜿蜒如帶的新安江,靈動了山水,沉澱了風骨,滋養了鄉民,每一個建德人都是最權威的導遊。
  • 大禹後人!就在紹興這塊風水寶地,千百年來長眠著公主和朝廷官員
    文章類型|旅行見聞文章字數|689字,閱讀約2分鐘中斜古村,位於紹興市城南約20公裡的紹贛線與車竹線交界處,古村落歷史悠久。這裡就是由國家四部委聯合評選的首批中國傳統村落之一的中斜村。中斜村有很多東西可供選擇!在古代,「四面環山,中間有一個寬敞的盆地」是首選。被稱為「紹興會稽山腹地,山盆藏小村」,正好迎合了古人對自然的敬畏。據《紹興府志》報導,葬地在會稽,和平水中花費三十餘裡,連接聖潔。據說,越國皇宮的大部分人都葬在這裡。
  • 這座李氏皇族後裔古村落,出了98名進士62名舉人,卻很少人知道
    在福建莆田,有一座唐朝的歷史古村落,是李氏皇室後裔逃難來到此地,並在此安家定居。這座古村落不僅僅是一座皇室後裔村,還是一座「盛產官員」的文化名村。這座古村落就是位於福建省莆田市的洋尾村,從宋朝到清朝,這裡一共走出了98名進士、62名舉人、216名職官。這個數據,令人驚嘆,一座小小的村莊,曾經有過這麼多當官的,文化內涵十分深厚。
  • 北京有座千年古村落,藏在深山峽谷之中,所有村民都搬走了
    很多人都不知道,北京還有這樣一座千年古村落,藏在深山峽谷之中,四面環山。楊家峪古村落,村中的房屋大多是明清時期的四合院,保存完好,也有的倒塌頹敗了。但是,人去樓空,原本居住在村中的人,全都搬走了,讓這座古村顯得更荒涼。
  • 紹興被遺忘的古村落,作為「中國最美村鎮」門票免費卻沒有遊客
    說起古村落,也許大家都對它充滿疑惑,現在處處都是高樓大廈,還能有古村落的存在嗎?其實大家都知道在我國有很多的歷史古城,不僅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留存下來的名勝古蹟也是眾多,其實這些古村落大部分都在一些偏遠的山村中,雖然說是交通非常不方便,但是現在許多遊客們都追求個性,在浙江紹興的這一古村落中,也自然成為了網紅必打卡的地方,雖然說遊客不多,但是卻十分有意境。
  • 我在紹興,魯迅家鄉,大禹開元,紹興旅行社度過了春節
    很多小學生來參加寒假實踐活動,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他們還被一位小男生舉辦,在紙上提問,幸運的是,我有豐富的知識儲備,我很高興在那一刻幫助他解決問題文化廣場文化廣場晚上,我們來到預定的酒店。這次設置為「 紹興 大禹開元度假村」,開元酒店,我想這是中國在酒店做的比較成功。
  • 「廣東省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玉水村: 深山裡600年古村落 粵...
    現存36座古民居 被稱為「中國客家民居建築天然博物館」    早就聽說城北鎮內有一存在著600多年的古村落,村莊內古建築、古樹、古井、古驛道眾多,近日,記者慕名與城北鎮文化站工作人員驅車前往這個位於山坳裡的小村落。    從城北鎮出發,向西北方向前行,一大半路程為蜿蜒的山路。
  • 深藏大山的藝術樂園:當古村落遇上藝術
    2013年,中國陶瓷藝術大師郭愛和的一次踏青,讓這個隱於大山深處的古村落開始進入大眾視野。郭愛和像誤入桃花源的武陵人,偶然發現了羅嶺鄉這條山谷,這座滿天星河下靜謐原始的村莊,激發出了他無限的藝術靈感。曾經的愛和小鎮,交通閉塞,只有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然而這座古村落卻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積澱。
  • 故遊憶· 紹興會稽山中華治水英雄大禹陵
    ,古稱禹穴,是大禹的葬地。它背靠會稽山,前臨禹池,位於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東南稽山門外會稽山麓,距紹興城區3公裡。大禹是上古時代一位治水英雄,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的開國之君,被後人尊為「立國之祖」。明太祖洪武年間,大禹陵即被欽定為全國該祭的36座王陵之一。
  • 秘境探尋:遺落在青海湖畔大山褶皺裡的古村落
    (古村落青苔滿身的院牆)小蘇的朋友小李叫李海鋒(網名柴寶盆),一樣的憨厚熱情。於是,距離西寧機場僅10多公裡、遺落在青海湖畔大山褶皺裡的古村落——互助土族自治縣松多藏族鄉的十八洞溝村出現在了面前,就像前世深交、今世初見的老友,乍一見面,便心生喜歡!土族縣裡的藏族鄉,土藏蒙漢多種文化與風俗疊加在一起,其民風民俗自然更加別具一格、耐人尋味。
  • 濟南南部的大山深處,眾多原生態的古村落,是夏日避暑的好去處
    特別是西廂村,是被譽為山東最美古村落的地方,如今村裡民宿眾多,並且品質俱佳,價格也算合理。 如果在經過齊長城遺址風門道關之後繼續沿著主路往東走,就會經過龍堂村這個古村落,龍堂村是始建於明景泰年間的一個小村落,距今已經有五百餘年的歷史,這個村落風光也比較漂亮,屬於典型的魯中魯西南的山村村落建築樣式。
  • 紹興嵊州最美六大古村落,剡溪人家文風淵源流長
    紹興,嵊州原名「剡縣」,漢文唐詩裡最美的溪流,剡溪,就流經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至今仍保留著龐大的古建築群,雖然歷經千年但風貌依舊。古建築連片成群,具有宋朝遺風、明清特色。以玉山公祠為中心,保存完整的老臺門就有100餘座,臺門之間用跨街樓鉤連,既珠聯璧合,又獨立成章,體現了先人「分戶合族、聚只一家」的遺風。
  • 在淄博的大山深處,有個避暑度假的好地方,被譽為天上的古村落
    這裡,曾經是一座空落落的,到處都是破敗石磚石牆石瓦的古村落。如今,這裡是商業化運作的一座村落景區,到處都是追憶的顏色。秋天,這裡是風光最美的時候;夏天,這裡也是個避暑佳地;冬天,當白雪皚皚,這裡一片銀光素裹;春天,萬物復甦,這裡漫山的小花朵盛開。這裡,被譽為&34;。
  • 上澤村:宋朝古村落的「新美麗」
    在翠竹古樹的掩映下,我們在古村落裡行走,環境十分幽靜。歲月的衝刷下,昔日的輝煌只剩下點點痕跡,在萋萋青草覆蓋下,聽聞逝去的那點點榮光。如今,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村落裡又有了新美麗。  上澤古村落,地處寨寮溪風景區的腹地,是浙江省現存為數不多的宋代古民居群。曹隆初指著古村落裡的一處建築說,這座老房子就是曹家第四房的老房子。記者在「曹四房」老房子的圍牆上,發現一個石刻石佛,石佛邊隱約可見「弘治十六年」的字樣。明弘治十六年即公元1504年。也就是說,這處老屋的建造時間,至少也已經有500多年了。
  • 探訪南京古村落 江南最大的孔子後裔聚居地
    原標題:拂去歷史塵埃,古村落魅力初現這座有「金陵第一古村落」之稱的古村落,依然成片保存著明清時期的街巷建築遺存,同時這裡還是江南最大的孔子後裔的聚居地,留下了眾多人文典故、民俗傳說。前不久,漆橋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評選時,專家們說,真沒想到,歷史文化肌理保存得這麼完整。老街北口第一間老屋裡,76歲的孔繁義老人每天都看著復建中的南陵關,一點點伸出飛簷翹角。「南陵」是漆橋在漢代的古稱,也是老街形成之始。
  • 安徽這座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古村落,還未被開發,真的太美了
    所以每當休息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抽出時間選擇去旅遊,而旅遊的地點都是一些古鎮、古村落,可惜的是,現在大多數古鎮都充滿商業化讓人失望不已。大家不要灰心,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座隱藏在大山深處的千年古村落,這裡還未被開發,很多東西都保持著原生態,它的地理位置就在安徽歙縣深渡鎮的陽產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