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破中日謠言: 中國人在日本生活不敢說中文?

2020-12-14 網易教育

基於歷史原因,中日兩國關係沉浮不定。加上釣魚島爭端、日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近年來激起中國民間仇日情緒,有增不減。

九個頭條網訊  基於歷史原因,中日兩國關係沉浮不定。加上釣魚島爭端、日首相參拜靖國神社等問題,近年來激起中國民間仇日情緒,有增不減。於是,有很多中國人在日本生活很「苦逼」的謠言。

謠言一:中國人在日本生活不敢說中文,會遭日本人辱罵甚至毆打

事實上,如今的日本,法制健全,即使是黑社會都要在法律允許的框架之內活動,何況普通的日本民眾?要知道,日本仍是世界上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實,日本民眾視暴力為最醜陋的行為,即使是中日關係最差的時候,也難見日本人毆打中國人,更不用說禁止在日中國人說中文了。

而且不僅沒有禁止,日本現在還會大力提倡中文發展。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為服務外國人士,日本巖手縣奧州市日前開始著手培養醫療翻譯人員,其中包括培養同時精通中文和日語的翻譯人員,服務華人。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日本京都府開始向府內超過1800家住宿設施提供24小時電話翻譯服務。此項服務可以對應中文和英語等5種外語。有些在日外國人由於不懂日語,遇到緊急情況很少撥打110電話報警。為解決這一問題,最近,日本京都府警方開始24小時對應英語110報警。為方便在日華人了解,京都府警方近日製作了中文宣傳板。

謠言二:中國人在日本社會處最底層,生活如奴才一樣苦逼

事實上,在日本,各行各業都中國人的身影,料理店廚師、IT會社「碼農」、大企業高管,甚至通過創業成為小企業領導者等等。

謠言三:日本社會右青年翼化嚴重,街上充斥著反華標語

事實上,首先,日本年輕人對政治極不敏感,不論左和右,和中國比起來,日本年輕人對時尚、遊戲、電視綜藝節目的關注遠遠多於外國和日本的關係到底如何,他們更關注的是自己的女朋友或男朋友為何還沒回自己簡訊。而右翼會有自己的活動範圍,他們大多只是站在自己的車頂,拉上條幅,拿個大喇叭聲淚俱下的訴說日本當局的不好、「打到XXX」而已。與其說他們反華,不如說他們想日中斷交,而且這些右翼分子大部分都是老頭、大叔。

謠言四:中國人打工被歧視,工資比普通日本人低很多

事實上,首先,從事服務業(如料理店、便利店、餐館等)刷盤子、洗馬桶的工作一般是輪班的。其次,在日本工作,薪水普遍是根據工作時間長短和業務能力而定,很多中國留學生打工的薪水甚至都比同店的日本人薪水高,因為日本人比較循規蹈矩,而中國年輕人腦子靈活,學東西比較快,所以一般一起進店打工,都是中國人先漲薪水。

謠言五:在日本乘地鐵電車的專用通道不允許中國人通過

事實上,這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試想,中國人和日本人長相無甚分別,從外貌很難區分誰是日本人誰是中國人。如果上述事情發生,除非在日本乘坐地鐵或電車要出示護照,但到過日本的中國人都知道,實際上並沒有這種情況發生。

謠言六:中國人在職場上常遭日本人欺負而不敢反抗

事實上,情況正與上述相反,正如一位在日中國留學生所言:普遍都是中國人在欺負日本人,特別是料理店的廚房,尤其嚴重。而且大部分時候,欺負中國人往往都是中國人;在日本,「遠離中國人」基本上是所有前輩會給後輩的一個建議。

九哥結語:其實,有機會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一般是留學生、高端人才以及移民日本的人,然而,能在日本留學、工作和移民的中國人簡單嗎?事實上,生活苦逼的人都在國內,不在日本。

(註:本文整理自公眾微信號花生網,作者及川,原文標題《荒謬!關於「在日本生活的中國人」的6個謠言》)

相關圖集:日本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相關焦點

  • 日本網友談中日智慧:中國最大的優點是敢對美國說NO
    核心提示:9月14日鳳凰衛視邀請中日雙方的前政府官員、專家和媒體人,在香港鳳凰衛視總部一起坦誠對話。辯題包括:釣魚島困局、軍事較量、政治謀略、外交博弈、經濟互利和國民感情等問題。鳳凰衛視中文臺,鳳凰網和日文IWJ網站實時直播。
  • 日本興起中文熱 中日交流之橋越發堅實
    新華社東京10月21日電 通訊:日本興起中文熱 中日交流之橋越發堅實  新華社記者郭丹  「如今,中文不再僅僅是日本朋友個人的興趣愛好,而是關係到個人前途的重要本領。越來越多的日本大學開設了中文課程,民間中文教學也越來越活躍。特別是在日孔子學院,為推動日本中文教學工作發揮了很大作用。」
  • 日本中日聯姻婚姻增多 國際家庭中掀起學中文熱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在最近19年裡,中日婚姻所生兒童數一直呈大幅增加趨勢,2000年增加3953人,2001年增加3876人,2002年增加4199人,2003年增加3966人,2004年增加4383人,2005年為4430人。  記者曾就這些中日國際家庭中的中日文化和語言的定位等問題進行過抽樣調查和採訪,顯示出這些家庭具國際化特點。
  • 中日的饅頭是不一樣的東西?中國人到日本容易誤會的11個日文單字
    ◇饅頭(まんじゅう,manjyu)◆日式包餡和菓子會一點日文的話可以發現這個單字的日文唸起來和「饅頭」頗為相似,漢字也和中文的饅頭一樣,但是基本上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東西!日本的「まんじゅう」是一種包著豆沙餡的日式和菓子,外皮薄味道甜,適合配茶當點心吃。此外除非專程去找,不然日本一般是沒有中國人想像中不含內餡、味道單純的「饅頭」這種食物的哦。
  • 我的日本學長,為何不敢一個人來中國?
    由於在我留學的那幾年裡,也正是中日關係較為低迷的時候,所以當日本社會泛起「仇恨言論」的時候,小野前輩也很關心我,怕我被一些日本右翼辱罵挑釁。不過,我還是比較幸運,沒遇到日本人指著我大罵「滾回中國」的事。小野前輩的研究方向是社交網絡、網絡謠言。雖然不會漢語,但是他對中國的社交網絡很好奇,只要我倆都在研究室的時候,他都會問我一些中國社交網絡的情況。
  • 在日本生活15年的焦慮:孩子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事實上,到我自己創業期間經歷了很多,和日本人之間也發生了很多不愉快的事情。現在我在東京郊外建了自己的家,撫養著孩子,也積極地參加鄰裡會,過著平凡人的生活。我來到日本,確實度過了很好的人生。當然我現在對自己的生活很滿足,也習慣了日本的生活,總之日本非常的適合居住。
  • 日本零食店「禁止中國人進入」 中日網友都有意見
    (原標題:怕得肺炎,日本零食店「禁止中國人進入」,中日網友都有意見)
  • 「離開日語詞彙,中國人就沒法說話」的謠言是怎麼產生的?
    撰文 | 徐悅東高曉松曾在一次採訪中說,現代漢語有超過一半的雙音節詞,都是從日本引進的。這句話引起了許多爭議,專攻中日語言交流史的陳力衛教授批評其「信口開河」。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這樣一句話,若我們不講「日本漢語」,我們幾乎都不會說話了。
  • 在南京生活了七年的日本導演,說出了中國人和日本人的本質不同
    我們都害怕忘記,只是最後,一個生活在中國的日本人,做到了我們還沒做的,幫我們記住。 他在武漢解封後去了武漢,用紀錄片的方式紀錄了普通人的恐懼。 這個日本人叫竹內亮,在南京生活七年,一直做中日交流的作品。
  • 說中文的洋網紅
    儘管同中國人進行言語交流仍存在障礙,但阿福十分渴望了解中國的城市景觀和百姓的衣食住行。   「我印象最深的是熱情好客的中國人,他們對我這個胖胖的藍眼睛的外國人充滿了好奇。」阿福說。當時他下決心要更認真地學習中文,以深入了解中國和中國人。
  • 日本零食店「禁止中國人進入」 中日網友都有意見_手機網易網
    《朝日新聞》稱,由於中國近期正在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家店為了「避免被感染」而在店鋪門口貼上告示,上面用中文寫著「禁止中國人進入店鋪」、「不要傳播病毒」等字樣。報導還稱,在接受採訪時,男性店主對《朝日新聞》表示,自己是在17日左右掛起的這則告示,上面的文字是用翻譯軟體翻譯而成的。
  • 日本「超級媽咪」用中文趣解日本生活
    茂呂美耶(Moro Miya),日本埼玉縣人,中日混血兒,生於臺灣高雄市,初中畢業後返日。曾帶著兩個兒子在中國鄭州大學留學,賣過古董,學過甲骨文。製作「日本文化物語」網站,用嫻熟的中文寫作日本文化。
  • 中日跨國婚姻:孩子學日本侵華歷史 向母親道歉
    中國人與日本人的國際婚姻數,自1996年以來一直處於日本國際婚姻第一位。日本厚生勞動省的統計數據顯示,中日跨國婚姻數量於2000年首次突破萬人大關,幾乎佔日本全國國際婚姻總數的三分之一。1993年,拿「日本人配偶永居」綠卡籤證的中國人(多數為女性)尚不足三萬人,到2008年已經大大突破10萬大關。
  • 中國人在日本散播病毒?這些關於疫情的消息都是謠言
    這些關於疫情的消息都是謠言,別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形勢嚴峻,眾多醫護人員不眠不休奮戰在一線,與時間賽跑搶救生命;世界各地的華僑華人紛紛捐款捐物,馳援湖北;在大家團結一心、共克時艱的時候,一些與疫情相關的謠言也開始在網絡上傳播:  病人倒斃街頭、中國人故意傳播病毒、某國強制隔離所有入境的中國人……  這些謠言不僅不利於防控疫情,還會引起恐慌情緒和社會不安,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 謙自牧:中日友好靠韓國?日本民眾中韓的印象到底如何
    近年來不難發現,微博、B站、抖音的好多自媒體帳號喜歡挑選日本新聞裡日本民眾對中國或中國人發表的正面評論。但就我自己這幾年在日本生活,常常看雜誌報紙,閱讀網絡新聞評論的經驗來看,可以這麼說,但凡看到對中國和中國人友善的評論,幾乎都是挑選後的結果——再一次說下,是「屎裡淘金」。
  • 日本華文媒體:「中日婚姻離婚率近一半」是誤傳
    中新網1月3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最近日本有媒體報導說:「在每年超過1萬對的日本人和中國人情侶的結婚中,約有一半離婚,這一高離婚率也是中日婚姻的特徵之一。據說2008年,在1萬3223對的中日結婚情侶裡面,有5946離婚。」也有的人說:「1萬對結婚,將近一半離婚——這是近幾年的中日跨國結婚一大特徵。
  • 日本新華僑報:中日遊客鬥氣致第三方得利
    泰國政府相關人士高興地說:「獲得了漁翁之利。」這是一個可笑又可悲的事情。中日關係交惡的負面效應已經凸顯。和則兩利鬥則雙輸,中日兩國遊客「鬥氣」,不相往來,已經在旅遊業中顯現出來。中日遊客赴泰國旅遊的大幅增多無疑是一個典型的樣本。
  • 日媒:「日本自殺率全球最高」是中國流傳的謠言
    今天在「日本經濟新聞」的中文版網站(以下簡稱「日經中文網」)上,出現了一篇題為《這是謠言 日本是自殺大國》的「闢謠文」。作者村山宏在此文中說出了上面這番話,並稱中國的網際網路上流傳「日本是世界上自殺率最高的國家」的信息是錯誤的,而這一信息正是從日本傳到中國的錯誤信息之一。
  • 沒想到中國人在日本乘車,響起了中文廣播,廣播裡說了啥?
    沒想到中國人在日本乘車,響起了中文廣播,廣播裡說了啥?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在我國各大城市裡,很多公交系統都會用英文播報一些注意事項,比較英語是世界通用語言,為了照顧一些國外的朋友,還是很有必要的,誰能想到在日本的公交系統上,中文居然也佔據了一席之地。但一位中國遊客在日本乘列車時,原本確認與廣播的他毫無波瀾。突然,日本廣播結束之後緊跟著開始用中文播報了,而英文版的廣播則是最後才報導。
  • 美國網友問:日本人和中國人到底誰學習對方的語言更容易?
    當然是中國人學習日文簡單啦,畢竟那麼多漢字都是認識的。而日本人學習中文要比其它國家的容易一些,畢竟日文和中文的很多詞彙是相同的。2、我想說的是,日文中的漢字是繁體漢字,而中國使用的是簡體漢字,兩者區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