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慶油田柱塞氣舉技術激發氣井活力

2020-12-21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唐丹 記者權力)截至目前,長慶油田採氣一廠優化應用柱塞氣舉技術,已使577口低產低效氣井恢復產能,增產效果明顯,已在長慶油田生產現場應用3700餘口井,年增產氣量突破11億立方米。

  長慶油田的緻密氣藏具有氣井分布廣、井數多、單井產量遞減快的特點,隨著開發時間的延長,低壓、低產、積液氣井逐年增加。為克服這一難題,長慶油田依託國家及股份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經過持續攻關試驗,研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柱塞氣舉技術。這項技術以柱塞作為氣液分隔界面,有效減小氣井井筒液體的「滑脫」,提高氣流的挾液能力,降低氣井最小挾液量,提高緻密氣藏低壓、低產、積液氣井排水採氣效率。

  「柱塞氣舉技術是目前解決低產井排水採氣和間歇生產兩大關鍵問題最為適用的一種工藝技術。」採氣四廠採氣工藝研究所王亦鑫說,「這項技術提供的固體界面極大減少了液體回落,相應提高了氣體的舉升效率。」

  作為長慶油田二次加快發展的技術創新成果,柱塞氣舉技術依託機械設計、自動化控制、計算機管理、儀器儀表計量、數據通信傳輸、軟體分析等多種手段,具有增產效果顯著、適用範圍廣、智能化程度高、成本低等優勢,能夠幫助生產單位有效克服點多、面廣、人少的管理難點,已成為長慶氣區高效開發的利器。採氣一廠蘇東南水平井柱塞氣舉示範區通過遠程控制系統實現數據的調取、調參,集中應用柱塞氣舉技術實施106口井,平均產量遞減率降低5.5%。

  在柱塞氣舉技術規模化應用的同時,長慶油田還相繼研發了系列化柱塞氣舉關鍵工具,並形成3寸半套管柱塞配套技術、水平井柱塞配套技術、速度管柱柱塞配套技術等,各項配套技術應用效果良好。

相關焦點

  • 江漢油田多方聯合攻關打開頁巖氣高效開發「密碼鎖」
    整合國內外資源,實施高強度全方位研發「我們與石化機械公司共同推進可溶式橋塞研發與應用,在焦頁2-5HF井首次全井使用26個可溶式橋塞,解決了長水平段頁巖氣井鑽塞難的問題。」12月17日,江漢油田技術負責人說。頁巖氣田的高效開發與聯合技術攻關密切相關。
  • 長慶油田年產天然氣突破400億立方米
    ■ 預計佔國內天然氣總產量的25%■ 繼2013年突破300億立方米之後,又一次實現歷史性跨越12月20日,記者從長慶油田獲悉:長慶油田今年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400億立方米,繼2013年突破300億立方米之後,又一次實現歷史性跨越。
  • 長慶油田採油四廠試氣獲今年第4口百萬方無阻流量氣井
    央廣網西安11月19日消息 長慶油田採油四廠陝295氣區11月17日傳來捷報:2020年試氣連獲4口百萬方無阻流量氣井。面對原油產量跌破百萬噸的現實,採油四廠通過牢牢把握油田公司「開發油氣重疊區天然氣政策」,將「油田持續穩產與資源不匹配」的壓力轉化為「加快氣田開發建設」的動力,並在「穩油增氣」發展思路和「三步走」發展規劃的指引下,奮鬥輝煌新目標。
  • 長慶油田千口氣井評價挖潛挖出大效益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慕蓉 記者權力)截至12月14日,長慶油田千口氣井評價挖潛工程3年已完成關停井復產1183口,累計增產天然氣32億立方米,降低氣田遞減率超過2個百分點。
  • 長慶油田第二採氣廠:2019年打贏產量產建兩個大勝仗
    億方,佔到長慶油田公司天然氣增量的64%。據了解,長慶油田第二氣廠今年開展了「質量月」系列活動,其中質量管理知識普及教育、QC小組、技術攻關、技術比武等活動充分與生產經營實際相結合,激發了職工參與質量管理熱情,在廠內形成了一種「尊重基層創造、崇尚工匠精神」的良性價值導向。
  • 中石油長慶油田發生井噴事故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中石油長慶油田位於陝西定邊縣武峁子鄉採油六廠的一處鑽井在作業時突發井噴事故。據當地一位知情人士介紹,井噴事故引發的大火從8月11日22時左右開始燃燒,井口作業的鋼架結構鑽井井架被熊熊燃燒的大火燒得倒在地上,事發時還沒發現有人員傷亡,但有多輛車被燒毀。
  • 中石油長慶油田突發井噴事故
    昨日,《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中石油長慶油田位於陝西定邊縣武峁子鄉採油六廠的一處鑽井在作業時突發井噴事故。不過,截至記者發稿,這一說法還沒得到中石油長慶油田的證實。井噴是鑽井過程中石油、天然氣、水等地層流體的壓力大於井內壓力而大量湧入井筒,並從井口無控制地噴出的現象,如果噴發時巨大的壓力和衝擊波造成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則成為井噴事故。
  • 長慶油田開發50年:建成中國第一大油氣田
    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慶祝大會現場。(長慶油田新聞中心供圖)人民網慶陽10月20日電(高翔)「今年,長慶油田年產油氣當量將突破6000萬噸新高點,攀上中國石油工業開發史上油田產量新高峰。」來自長慶油田開發建設5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一則消息,讓作為我國第一大油氣田的長慶油田再次成為矚目的焦點。
  • 長慶油田預計年底超1.8萬口氣井投入冬供
    長慶油田全力推進鑽井、試氣、氣井投產等工作進度,備戰冬供。截至10月15日,長慶油田採氣一廠累計完鑽302口氣井,試氣完井185口,投產新井163口,日產氣量持續保持在2250萬立方米以上。近年來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持續快速攀升。
  • 長慶油田五大氣田提產迎高峰
    12月1日,隨著今年新投產的1849口新井加入冬季保供戰,中國石油長慶氣區已有2.0411萬口井開足馬力提速提產,標誌著長慶五大氣田全面打響應對冬季用氣高峰的保供總攻戰。目前,長慶氣區日產氣可達1.36億立方米,最高日產氣量可達1.42億立方米以上。
  • 中國石油長慶油田196口百萬方高產井花開緻密氣
    8月8日,隨著又一口百萬立方米高產井的獲得,中國石油長慶油田在緻密氣田累計獲196口無阻流量百萬立方米以上的高產氣井。其中,今年前7個月拿下14口井,創歷年同期最高紀錄。鄂爾多斯盆地氣藏凸現「低壓、低滲、低豐度」特徵,導致長慶油田勘探找氣難度大、代價高,氣田開發效益低。長慶石油人不斷創新勘探理論,先後發現了靖邊、榆林、蘇裡格、子洲、神木等大氣田,截至今年上半年,已發現12個氣區。
  • 長慶油田採氣一廠:按下「快捷鍵」上演「加速度」 年產氣量破85億方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訊 隆冬時節,數九寒天,陝北高原的長慶油田採氣一廠仍然一派繁忙景象,採氣工人正在連續奮戰,拼搶產量。歷年累計生產天然氣突破1140億方,實現了連續22年高質量發展態勢,成為長慶油田建廠時間最早、生產區域最大、採氣淨化量最高、對外供氣能力最強、輸送採氣專業人才最多、推廣氣田管理技術經驗最全面的「六最」採氣大廠。技術攻關最大限度發揮氣井產能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 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的「生態帳本」
    但是,走進中國第一大油氣田——長慶油田,處處可見7萬長慶石油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畫卷。截至10月20日,長慶油田迎來開發建設50周年,累計生產原油3.83億噸、生產天然氣超4500億立方米,向國家貢獻油氣當量超7億噸,已經連續7年實現5000萬噸以上高產穩產。
  • 長慶油田在甘肅隴東發現10億噸級大油田
    長慶油田分公司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李逵「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複雜,資源稟賦差,非常規油氣佔主導地位,油氣藏具有低滲、低壓、低豐度的『三低』特徵,油氣層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磨刀石』,面對世界級勘探開發難題,油田探索形成了低滲透-緻密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技術系列」,長慶油田分公司黨委副書記、新聞發言人李逵說,「長慶油田確立了『二次加快發展
  • 長慶油田上下及社會各界共話長慶加快二次發展
    2001年退休後,他一直關注著油田的發展。「我們搞油的時候,壓裂勁不夠,把一輛500型壓裂車大軸壓斷了都壓不開。現在技術進步了,把深處層系全壓開了。」他感嘆道。  長慶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技術專家張文正與「磨刀石」較勁近40年。他說:「三塊石頭支口鍋,三頂帳篷搭個窩,長慶人在苦幹實幹中開創了偉業。作為親歷者和見證者,我們要依靠科技進步,進一步解放『磨刀石』,為祖國奉獻更多油氣。」
  • 孫全軍到長慶油田走訪並籤署協議
    9月17日至21日,管道局黨委書記、總經理孫全軍,常務副總經理、黨委委員陳慶勳一行到長慶油田走訪,並召開長慶油(氣)田地面工程建設現場推進會,同期與長慶油田分公司舉行工作座談會,籤署管道局與長慶油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 長慶油田保衛藍天底氣更足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楊文禮)長慶油田在隴東老區又建成一個大氣田。7月12日,長慶油田隴東天然氣項目部經理劉峰說:「慶陽氣田年生產能力達2億立方米,讓長慶油田保衛藍天的底氣更足。」
  • 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在甘肅發現億噸級整裝大油田
    新華社蘭州12月12日電(記者 王志恆)記者從中石油長慶油田公司獲悉,近日,長慶油田公司第七採油廠在勘探開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在甘肅環縣北部地區探明一座儲量超過1億噸的整裝大油田,每口油井平均日產2.6噸至3噸。